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目的 探讨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组患者采用单纯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独立生活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 周后、疗程结束后3周,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急、发病率高,在我国受到广泛重视,通过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极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塞通;依达拉奉;脑梗塞;临床疗效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脑部动脉系统中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得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坏死,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等突发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近年来联合应用依达拉奉、血塞通和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疗效。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4.6±1.3)岁;观察组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45-77岁,中位年龄为(55.3±1.5)岁。纳入对象范围:1.愿意主动参加本次调查研究者,对于本次活动情况始终具有知悉权;2.经我院确诊为脑梗死患者排除对象范围:1.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活动者;2.精神障碍患者。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分析,若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肠溶片、胞二磷胆碱等实施针对性治疗。患者均实施吸氧,对脑水肿予以有效改善,采用合理方法进行降压降糖降血脂处理,加强肠胃功能保护,对患者实施脱水剂、脑保护方面的相关治疗。若患者出现感染则需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注意患者应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性。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 mg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进行静脉滴注,注意对其滴速进行合理调整,需要0.5 h全部输完,2次/d,1个疗程15 d。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血塞通治疗,依达拉奉使用方法同对照组,应用血塞通400 m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进行静脉滴注,1次/d,1个疗程15 d。
1.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两组病例均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4日常生活活动
每周记录一次,总积分O至10分,按其患者生活依赖程度分为:独立100分,轻度依赖75-95分户度依赖50-75分重度依赖20一50分完全依赖O一20分独立:患者能够自主进行穿衣、去洗手间、沐浴等活动;轻度依赖:患者需通过工具辅助才能穿衣、沐浴等;中度依赖:患者需他人协助才能做到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完全依赖:患者无法进行日常生活,全部需要他人帮助进行。
1.5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未见神经功能受损,生活能够完全自理;显效:患者神经功能轻度受损,能够在辅助下正常生活;有效:患者神经功能中度受损,无法自主生活,出现残疾;无效:患者神经功能受到严重损伤,或病死。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例(%)]
2.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 周后、疗程结束后 3 周,观察组患者 NIHSS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比较
3讨论
急性脑梗死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血管内发生血栓、栓塞并导致脑供血不足,致死率较高,反复发作,预后效果较差,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目前临床主要应用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再通梗死血管并显著降低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超早期应用尿激酶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脑血液循环并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对梗死面积较大或病情处在急性期患者疗效不佳。依达拉奉的临床作用是清除自由基及抑制脂质过氧化,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促进患者脑细胞正常氧化功能并有效调节梗死周围血流,改善临床症状及保护脑部血管,抑制缺血性脑血管障碍的发生、进展,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但依达拉奉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肝肾功能损伤。血塞通注射液含三七总甙,可促进缺血半暗带区脑细胞功能恢复及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效缓解患者脑梗死程度,还可有效抵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减慢心率并降低心肌耗氧量,不仅可扩张脑血管、增强脑血管流量,还可促进脑软化灶内胶质细胞发生反应并加速软化灶的吸收和机化,有效减轻海马区神经元的病变程度。
本研究表明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通过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血流量及改善患者的梗死程度促进溶栓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祖其,刘双森,王景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8):827-828.
[2]田中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6):20.
[3]吴小波,李斌,王圣. 依达拉奉对急诊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1,22(3):53~55.
论文作者:蔡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患者论文; 达拉论文; 疗效论文; 脑梗死论文; 对照组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注射液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