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理念、人员配置以及档案信息安全保障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针对这一情况,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升档案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就需要及时更新档案管理观念,提高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能力,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做好档案管理的安全防护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保存与利用。
关键词:大数据;档案管理;信息化
引言
在我国,档案管理囊括了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信息,对社会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可利用价值。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管理的工作也更加的复杂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在这样的发展契机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积极功能,不断地提升其内在的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一、大数据时代对档案管理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最早是由美国在2012年提出的,业界对于大数据的内涵定义为“互联网中用于数据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海量数据”,既包括大量的数据规模,也包括对这些数据进行的分析和处理。因此,大数据时代的特点表现在数据数量大、数据类型多样、数据处理及数据传播迅速快等。大数据时代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数据时代要求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和思维。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精确的“小数据”是管理的基础。但是大数据时代强调档案数据的多样化和统一性特点,也就是需要在纷繁复杂的数据中进行采集和处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和认识大数据的相关理论和特点,提升档案管理与时俱进的理念,通过大数据挖掘档案潜在的价值,充分发挥档案在了解历史事实、为当下和将来服务的作用。
(二)大数据时代对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
与当今信息化社会不相适应的是信息安全问题,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发展飞速,网络化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隐私的安全性问题。档案管理作为收集、整理、分析、保护历史资料的一项工作,尤其应注意档案资料的安全。既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又要实现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安全运转,是档案管理工作者需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三)大数据时代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挑战。
传统的档案管理人员面对的更多的是纸质资料,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时候,无法迅速掌握档案管理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技术不断升级的情况下,很多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档案管理人员已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如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匮乏、不能及时更新档案管理理念、档案数据分析人员缺乏等,导致档案资料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无法顺利进行。
二、档案管理的大数据化转变
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早已开始实行信息化建设,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有待大幅提高。从传统的纸质载体向电子化转变,大量的档案信息转化为数据信息,需要进一步整理、分析和利用,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必须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理念的更新和技术的革新,实现档案管理的大数据化转变。
(一)档案管理理念应有所转变。要改革传统的纸质文献为主的资料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资料的电子档案,实现信息化的档案处理方式。
(二)应注重对档案资料信息的保护。尽管各类档案资料都可以采取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但是要考虑到网络安全性的问题,为用户提供准确、便捷、安全的服务。再次,档案管理手段也发生了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包括档案采集、储存、分析等环节在内的管理工作,都可以在数字化环境中进行,并可以通过构建档案内容分析平台等为用户提供具有更大价值的档案信息。最后,档案管理环节发生了重大改变,主要体现在最基本的手工操作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承担,提高了资料收集整理的效率和准确率。
三、大数据背景下提升档案管理及价值的对策
(一)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最基础的是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和全面,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工作。各个单位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应当及早确定管理的目标,从而让工作人员有管理方向,遇到问题能够有方向的解决。还有各单位之间的档案管理工作应当互相通气,多加交流,将别人的长处和经验为自己所用,在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应当相互合作,这样才能做好单位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工作中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应当制定管理制度,使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对工作人员设定一定的管理考核项目,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这样有助于他们重视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
(二)合理开发利用档案资源
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其内容涉及的领域太广泛,需要收集整理的信息量太大,在具体工作中要利用技能去突破其限制。现在很多数据开发的公司出品了档案管理相关的软件,各个单位可以根据自己业余需要购买适合的开发软件。在使用这些管理软件过程中还应当有所注意,以求达到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是要加快组建单位档案数据库,将整编好的档案归档,确保数据的真实和完整,这样才能更加系统的管理和使用。二是要将档案信息进行细化分类,减少日后档案利用整理的时间,让工作更加高效。三是档案信息的使用情况应当公开透明,对高利用率的档案信息数据公开,提升数据信息的实用性。
(三)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各个单位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在新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不再是要求人员数量,而是要求人才的质量。各个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到高校中去招聘一些年轻、专业、责任心强的毕业生,提供可观的薪金报酬和优厚待遇,让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单位创造新生机。
同时必须严格把控进人制度,有的工作人员觉得档案管理是一份清闲的工作,特别适合养老,到了快退休地年龄就要求调到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杜绝这种现象。而对于处于档案管理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技能培训,要有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
(四)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防护
虽然大数据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好处,但是不可避免的也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安全危机,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档案管理与使用的防护措施,在单位内部建立监管制度变得十分有必要。
一方面,档案信息在数据库中能够被共享与公开,这给需要使用的工作人员创造了便捷条件,同时也降低了信息的安全系数。所以,各个行业在利用大数据进行档案管理的同时,还应当建立内部监管制度,对本单位的档案进行得当的保护。另一方面,还应当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利用网络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要注意对网络风险进行排查,对于内部使用的管理软件要定时更新升级,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以免因为网络病毒的侵害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结 语
综上所述,想要档案管理工作在大数据时代挖掘出潜在的价值,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要综合分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转变陈旧思维,做到与时俱进。要有效利用大量的数据信息,做好基础工作,确保信息的真实和准确,让档案信息得到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刘欣欣. 试析大数据时代下档案管理的价值提升[J]. 赤子,2017(02).
[2]高静. 大数据背景下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创新研究[J]. 中国培训,2017(06).
论文作者:朱伟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档案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数据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时代论文; 信息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