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通系统的研究现状与综合框架_商业论文

城市流通系统:研究现状与一个综合性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性论文,框架论文,现状论文,城市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流通问题和城市问题的研究都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并且形成了各自独立的理论体系。然而,有关城市与流通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的研究却很少。事实上,城市问题与流通问题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商品流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发达国家,还是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城市流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都是各级政府面临的共同课题。在我国随着城市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推进,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流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从城市的角度来研究现代流通问题,或从流通的角度来研究城市问题,无论对理论创新还是对指导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城市的角度对城市流通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并提出一个城市流通系统的综合性研究框架。

一、西方学者对城市流通问题的经典研究

城市就其本质而言是相对于农村的一个地理概念,这一特征决定了对城市流通问题的研究无法脱离地理学的影响。从城市流通问题研究的现有成果来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商业地理学或商业空间学领域内。(注:商业地理学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早期的研究多侧重于宏观和中观层面,较少涉及城市以及城市内部的商业空间问题,这大概是一些学者认为对城市商业问题进行微观研究的商业空间学是区别于传统商业地理学的原因。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地理学的研究重心也逐步转向了微观,出现了大量城市层面的商业空间研究。鉴于本文的写作目的,本文不对商业地理学和商业空间学进行区分。)欧美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始于1920年,研究成果汗牛充栋,并形成了以中心地理论为研究重心的新古典主义学派、数量革命引领下的空间分析学派和以消费者行为研究为导向的行为学派这三大理论流派。三大流派虽然在研究方法与重心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其研究的内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理论和城市商业空间选择理论两大方面。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重心是城市商业中心的性质、功能以及城市商业空间层级结构的界定,目的在于对商业空间类型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解释。该研究领域是以德国经济地理学者克里斯塔勒提出的中心地理论为基础的,该理论提出的三角形聚落分布、六边形市场区框架、等级序列和门槛人口的内涵,以及根据市场、交通和行政原则得出的网点类型等原理为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其影响也极为深远。[1]德国经济学家勒施提出的“经济景观模型”认为不同层次中心地之间存在着互补性,同一层次中心地的功能未必相同的观点是对克氏理论的补充。[2]由于中心地理论的“理性人”假设抽象掉了消费者行为的差异,忽视了人在塑造空间结构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局限导致了行为学派的兴起。该学派强调空间结构的分析必须关注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消费者行为差异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对商业空间结构问题进行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是Rushton,其在1971年提出的“行为-空间”模型中提出了与中心地理论完全不同的消费者行为假设,认为消费者的行为在任何层次的中心地都会出现大量、多目的的差异,Rushton的理论模型对后来的研究者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3]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其他代表性理论还有Davis的“购物中心等级发展模型”、Dawson的“零售地理制度性研究架构”、Potter的“消费者行为决策的空间利用场”理论和Murphy和Vance的对城市商业中心内部结构进行研究的地价模型、区位模型以及CBD界定的方法体系等。

城市商业空间选择理论侧重于商业区域的评估与选择,以及城市商业区市场区范围的界定等研究内容。Getis得出了商业总零售额随着离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的研究结论;Lee通过对不同类型零售店之间的区位影响进行分析,发现了不同类型的零售店之间存在的集聚、独立以及回避三种分布类型;O'Kelly提出了多目的、多停留的购物出行过程中零售设施的需求模型;Ghosh和Craig针对竞争环境中的区位选择问题提出了区位分配模型;Ghosh和Malaffety对多目的购物出行对零售企业之间的空间竞争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多目的购物会导致竞争企业的分散分布;[3]Jones和Simmons根据“市场区的形状或空间形态”、“市场区业种的功能结构”以及“计划与非计划”等因素将城市零售商业的市场区划分为空间垄断型、可介入市场型和分散市场型三种。凹对市场区的划分,即对城市商业区吸引范围的研究一直是城市商业空间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该领域的经典研究有:Reilly提出的零售引力法则认为城市商业从周围地区吸收的销售额与该城市到周围地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Converse在零售引力法则的基础上导出了两城市市场区的断裂点公式;Huff以零售引力法则为基础从概率论的角度提出的计算零售范围的公式等。[3]

除上述欧美学者对城市流通问题的研究外,日本学者也从商业地理学和流通理论两个角度对城市流通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荒川佑吉、[5]田村正纪、[6]山中均之[7]对城市内部零售商业集聚类型和商业街问题的研究;服部銈二郎对城市间商业集聚的研究;[8]阿部真野和宇野史郎、[9]宇野史郎[10]-[11]对日本城市流通系统及其变革的研究;以及藤井正、生田真人、高桥伸夫、川口太郎等学者从消费者行为视角对城市商业结构和商圈问题的研究等。[12]

二、中国学者对城市流通问题的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城市流通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商业地理学和流通理论两个方面进行的,其中尤以商业地理学的研究最为活跃。我国商业地理学者对城市商业空间问题的研究深受中心地理论的影响,研究的主流是对中心地理论在我国具体地区的实证。1980年以后,中国商业地理学者开始利用中心地理论对中国某些城市的内部商业空间进行研究,如徐放、[13]宁越敏、[14]吴郁文[15]等分别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商业中心区位结构、零售企业的区位布局的研究。1990年以后,又有学者继续对昆明、[16]北京、[17]南京[18]等城市的商业空间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这些趋同的研究中,也有一些学者将时间维度纳入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框架,利用历史地理学方法对北京城区的市场变迁,[19]和上海商业空间结构演变[20]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受西方行为学派的影响,我国学者在1980年以后也开始对消费者行为差异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如刘东英对城市消费特点与零售商业发展模式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研究:[21]还有一些学者结合消费者行为对上海、[22]广州[23]等城市的商业空间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除了上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外,杨吾扬教授就区位论与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产业和城市发展以及区域规划的关系等基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城市商业空间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4]仵宗卿基于商业活动的动态供需平衡提出了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的新框架和技术路线,该框架建立了一个多维度的分析体系,为我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25]台湾学者陈坤宏和王鸿楷在吸收西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对社会各个阶层的各种消费行为及其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各种商业业态的规模、集聚程度和方式、等级性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总结。(注:关于商业地理学对城市流通问题研究的详细评述参见周春山等:《中国商业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地理学报》,2004(6):1028-1036。)[26-28]

除了商业地理学者的上述研究,我国流通理论学者也对城市流通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但这些研究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体系。谢朝斌对城市化与现代商品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城市化过程是现代商品流通发展与变革的直接推动力量,而现代商品流通产业的发展也反作用于城市化过程。[29]晏维龙等学者对城市化与商品流通产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了商品流通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过程之间的密切关系。[30]汤宇卿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现代城市流通系统空间分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城市商品流通优化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31]-[32]晏宗新对商品流通空间结构的内涵、运行机理与效应以及商品流通的空间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但该项研究的视野过宽,部分研究内容超越了城市流通的范畴。[33]

三、对城市流通问题研究现状的几点评述

综观上述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流通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对城市流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大多是由商业地理学者完成的,其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也以地理学的空间分析为主。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与欧美国家没月完整的流通理论是相关联的,而流通理论比较发达的日本就有大量流通学者对城市流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地理学者大量介入对城市流通问题的研究与城市的地理属性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传统也紧密相关。

第二,正是由于城市流通问题的研究主体是地理学者,这就决定了现有的成果侧重于城市流通系统的空间层面,而对城市流通系统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这一时间维度缺乏足够的关注。我国学者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是将时间维度纳入商业空间分析,这是很好的尝试,但这一领域的研究依然十分薄弱。

第三,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对城市流通系统中的零售商业关注较多,而很少有专门对城市批发商业进行的研究。无论就现代商品流通系统,还是就现代商业系统而言,零售商业和批发商业都是构成该系统的两个核心子系统,因而只关注零售商业而忽略批发商业的城市流通研究是不完全的。

第四,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单一城市层面或城市内部商业区的研究关注较多,而对城市间的流通问题关注则较少。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是无法独立存在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之间的分工与贸易日益复杂,城市之间存在的复杂的商品流通网络是城市流通系统重要的构成部分,因而只关注单个城市而忽略城市之间的流通网络系统的研究也是不完整的。

第五,由于流通理论学者缺乏对城市流通问题研究应有的介入深度,导致在对城市流通系统的研究中出现了对流通经济中的一些理论和概念的误解,如对零售商业业态的分类和认识等方面出现的不是十分准确的提法等。这种现象的出现显然是学科之间的差异和学者的知识结构和背景的不同造成的,但这种现象的存在无论是对商业地理学,还是对流通理论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四、城市流通系统及一个综合性研究框架

(一)城市流通系统的含义及其形成与发展

本文将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之间的并与城市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商品流通系统称为城市流通系统。它包括城市零售系统与城市批发系统。城市流通系统的形成是与人类的市场交换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相联系的。市场交换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最基本的经济调节机制,人类的市场交换活动有着悠远的历史。在前市场经济社会,市场交换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市”,而且大多是定期开设的“市”。在这种情况下,交换主体必须同时向某个特定的场所集聚,否则就无法进行交易活动。由于“市”的产生,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市”集聚,从而也就在“市”的基础上形成了最初的城市。但是,由于这种“市”不是长期开设的,而且规模也很有限,因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市规模也很有限,虽然此时产生了城市流通系统,但其还不是很发达。随着“市”的长期而固定化,社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也越来越向城市集中,与此同时,为了获得这些商品和服务,人、财、物与信息就会越发向城市集中,特别是产业革命以后,随着机器大工业体制的形成,市场经济更是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城市流通系统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

城市流通系统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近代城市从封建社会内部的交换中心——“市”逐渐向其现代形态演变的过程中,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而且功能也日益完善,特别是向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形成了以现代城市及其周边居民为服务对象的“服务城市的产业”。同时,这种产业内部也不断进行着分化,逐渐形成了各种零售商业、物流业、金融与保障业以及饮食服务业等产业门类。然而,城市的商业活动并不仅仅限于这些服务城市的产业,在集市贸易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来自其他城市,甚至其他国家的远距离贩运商人,这些商人的活动不仅使批发商业与零售商业得以分离,更使城市流通系统的边界由城市内部扩展到城市之间,从而形成了城市间流通系统。但作为对外交易的城市批发商业真正发挥作用却是在产业革命以及商品流通的规模与范围得以扩大以后,并且随着批发商业的发展,其内部也开始了复杂的产业分化,形成了现代城市批发系统。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城市批发系统的发展,作为市场经济连接点和集结点的城市,也不断分化为集中大量商品和服务的大城市、只能集中少量商品和服务的小城市,以及处于中间状态的中等城市,从而使城市流通系统也形成了层级性。特别是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大量生产体制的确立,进一步扩大了商品流通的规模与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了城市之间的交易关系,从而使城市批发流通系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必须指出的是,随着现代生产与流通产业的发展,城市流通系统的上述界限也具有越来越模糊的倾向,如一些大型连锁零售商除具有本来的零售功能外,还具有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组织商品供应与流动的批发功能。这些大型连锁商业企业更加推动了城市间流通系统的发展,形成了日益复杂的城市交易网络。

图1 城市流通系统的总体研究框架

(二)城市流通系统的综合性研究框架

综合城市流通系统的发展历史及其研究现状,本文提出的城市流通系统整体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为了对复杂、多层次的现代城市流通系统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既要对整个城市流通系统进行总体观察,又要对城市流通系统的内部结构进行具体分析,同时还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现代城市流通系统的现状与未来进行分析与预测。为此,对现代城市流通系统的研究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城市流通系统与城市系统的关系、城市流通系统的结构,以及对城市流通子系统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分析。

1.城市流通系统与城市系统的关系。城市流通系统是城市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它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而它与城市系统中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与社会等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持续的相互作用。作为经济过程的一个环节,城市流通系统首先是城市经济系统的构成部分,因而它与城市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整个系统关系的核心。如图2所示,城市经济是由城市内部的收入及其循环所构成的,即通过城市的对外交易而产生的收入及其循环使城市经济得以运行,并通过循环的扩大而使城市经济得以增长。城市经济理论一般将城市通过对外交易而获得收入的产业称作“外需产业”,即通过向城市外部销售在城市内生产的商品与服务而获得收入的产业。与此不同,利用从城市外部获得的收入而在城市内部进行循环的产业叫“内需产业”,即以城市内部的消费市场或投资市场为基础而产生并发展的产业。我们可以将城市流通系统与城市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描述如下:“形成城市的产业”越发展,从城市外部流入城市的收入也就越多,从而意味着城市内部的“形成城市的产业”的收入也越多,进而使就业者的收入也越多。这样,就会形成并扩大城市内的消费市场从而使“服务城市的产业”得以发展、壮大。在城市流通系统中,批发商业通过连接城市之间的交易而获得收入,承担“形成城市的产业”的职能;另一方面,零售商业是“服务城市产业”的重要行业。零售商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从城市外部获得收入的“形成城市的产业”的发展。这是因为“形成城市的产业”如果能够得到发展,就会使城市内的企业收入与就业者收入增加,从而形成新的消费市场或投资市场,进而促进“服务城市的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当然,财政资金或公共投资也会对城市内收入的增加做出贡献,从而扩大“服务城市的产业”的发展基础。但是,在城市内产生的收入未必只在城市内部循环,收入从城市内流向城市外,或从城市外流入城市内是经常发生的。一般来说,城市越发展,从城市外部流入的收入就会越多,从而越有利于“服务城市的产业”,特别是零售商业的发展;相反,城市越不发展,城市收入向外部流出就越多,从而就会导致零售商业发展的停滞或衰退。

除了上述与城市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外,城市流通系统与城市政治、法律、文化以及社会等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着持续的互动。就城市政治和法律系统而言,一方面,城市政府与中央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种经济政策会对城市流通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一些政府制定的流通政策对城市流通系统中的批发商和零售商的经营行为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流通系统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城市政治和法律系统,如流通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带来的若干问题会促使城市政府采取措施对城市流通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制和管理。城市流通系统与城市文化和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也非常明显,如新型零售业态的出现对城市居民消费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及国际流通企业的进入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冲击与影响等均是城市流通系统与城市文化与社会系统之间互动的生动写照。

图2 城市流通系统与城市系统的关系

2.城市流通系统的结构。如前所述,城市流通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分化为两个子系统,一个是对内交易系统,即城市零售系统,一个是对外交易系统,即城市批发系统。城市批发系统的承担者是批发商业,而城市零售系统的承担者则是零售商业。城市批发系统通过对外交易,将商品与服务集中到城市,从而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产业革命以后,随着机器工业生产体制的建立,城市之间的交易关系与交易规模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大为扩大了,这更使城市批发系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注:从各国城市的发展历史来看,批发商业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城市的批发商业规模远远大于零售商业的规模。通常用批发商业的销售额与零售商业销售额的比值,即W/R系数来衡量一个城市的批发商业的相对重要程度,即W/R越大,批发商业的规模越大,批发商业的相对地位也越高。)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批发商业系统本身也在不断进行着分化,即分化为收集型或产地型批发流通系统、分散型或销地型批发流通系统和中转型批发流通系统。收集型批发流通系统的主要职能是将城市生产的商品向城市外部输出;分散型批发流通系统的主要职能是将城市外部生产的商品向城市内部输入;中转型批发流通系统的主要职能是媒介以上两个批发流通系统,并连接城市之间的交易网络。另一方面,城市批发系统还进一步分化为专门经营某类商品的不同业种的批发系统。同时,现代社会中,除上述以专业批发商为主导的城市批发系统外,还有其他非专业化的城市批发系统:一是厂商主导的批发流通系统,二是零售商主导的批发流通系统,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城市的批发系统。批发商业不仅通过广阔的商品流通网络将城市内部与外部相连接,而且批发活动的专业化与层级化使各种各样的批发商业向城市集中,并在空间上导致了信息与金融等中枢管理职能的集中,从而形成了广阔的城市批发流通网络,强化了城市之间的纵横联系,并在城市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层级关系。

另一方面,随着批发商业的集中,城市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这不仅为“服务城市的产业”——城市零售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更为其发展提出了挑战。在人口大量集中的大城市,一般都有较发达的交通系统及大规模的消费品流通市场,从而促进了大型零售商的产生及零售经营方式的变革。与批发商业一样,零售商业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零售革命”,不断出现层级分化与业态分化的趋势,从而也导致了不同类型的零售商业在空间上的分化。不仅如此,零售商业的层级分化与业态分化还进一步促进了零售商业的业种分化,即出现了便利品、选购品、专用品等经营商品上的专业化。从城市商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以经营选购品和专用品为主的零售店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中心部,而以经营便利品为主的零售店则主要集中于人口居住区。因此,零售商业的空间分化是非常明显的,并形成了若干零售商业的集中区,即零售商业集聚地。由于各种零售商业集聚的商圈范围不同,从而又进一步促进了城市零售系统的层级分化与空间分化。

3.城市流通系统的总量分析。城市流通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经济系统,为了对该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与把握,首先应该对某一城市流通系统的总量进行分析,以在宏观上对该城市流通系统的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城市流通系统总量的分析,既要考察城市流通系统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度,同时也要考察城市流通系统内部两个子系统的总量,通过对城市零售业和批发业发展状况(批零系数的计算)的综合比较,进一步明晰该城市的商业类型特征。在了解与把握宏观总量的同时,为了深入了解城市批发系统和城市零售系统的发展状况,还应当对这两个子系统的内部业种与业态结构,以及规模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并可以通过城市批发和零售产业相关数据的历史比较,以及与其他可比城市的横向比较全面了解城市批发与零售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

4.城市流通系统空间维度的分析。对城市流通系统空间维度的分析是该领域研究的传统层面,尤其是对城市零售系统的研究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就零售商业本身的特点而言,每一个零售店铺都有其相对固定的服务范围——商圈,因而零售商业本质上是以城市空间为依托进行布局与集聚,并在店铺和集聚地之间展开多层次的竞争,当零售商向特定区域集聚时,就会在该区域形成零售交易中心地,零售交易活动便以此为中心向其周边地区辐射,从而形成零售市场空间。集中在交易中心地的零售商将围绕该市场空间内的消费者展开竞争,同时,这些零售商又作为一个整体而与其他交易中心地的零售商集团展开竞争,即相互争夺零售市场空间。其竞争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市场空间。因而,零售商业集聚的类型、消费者的空间选择行为,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城市商业中心的等级结构和竞争结构是城市零售系统空间分析的重要研究课题。正是由于零售商业与城市空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零售系统空间分析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在于城市中心部与郊区之间的商业竞争。如前所述,随着城市批发系统的发展壮大,其不仅加强了城市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关联,也通过促使城市内部市场规模的变化(城市人口的增加)来推动城市内部市场的空间分化。其重要表现就是人口向城市中心区集中与向郊区分散的交替进行,从而引起了城市零售商业在中心区与郊区之间的竞争。因而城市商业离心化的原因、过程和水平,以及与之相关的城市中心商业街区的振兴和城市商业的规制等问题也是城市零售系统空间维度分析的重要课题。

批发商业与零售商业不同,前者受到商圈的影响较小,加之批发商业的功能是城市的对外交易,对城市空间的依托度也不如零售商业那样高。正因为如此,学者们对城市批发系统空间维度的关注远逊于对零售商业的关注。但尽管如此,日本学者围绕批发商业的对外交易职能,对城市批发商业活动造成的城市间交易网络,以及与之相关的城市间的层级结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城市批发系统的空间维度的研究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展开:一个层面是由于批发商业交易向大城市的集中带来的相关资金流(金融功能)和信息流(决策功能)向大城市集中而在城市之间形成的多层次的交易网络。由于城市的位置、规模、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各个城市在城市交易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也会存在差异,既存在水平的协作关系,也存在垂直的层级关系,由此导致了城市间的批发交易结构问题。日本学者对大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在不同城市间的分布,即对城市间的交易网络和层级结构的研究就属于是这个层面的典型研究。(注:本文作者以中国连锁企业百强为样本进行的中国城市间流通网络和层级结构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第二个层面是通过城市批发企业的进货地点与销售地点的分析来研究城市批发系统的空间结构问题。不过这个研究层面受统计资料的制约比较明显,由于官方二手资料的不可获得性,这个层面研究的数据获得可以通过抽样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另外,在城市内部,不同类型的批发企业在空间上的分布也是有所差异的,如港口城市的临港地区可能是批发企业集聚的地方,这一点可以从城市行政区之间的批零系数的差异反映出来。(注:如日本东京市1994年全市的W/R是12.74,而其港区的W/R则高达75.11,不仅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也大大高于东京市内的其他地区。)因而批发企业在城市内部的布局规律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5.城市流通系统时间维度的分析。任何城市的流通系统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因而对城市流通系统的深入研究必须将时间维度也纳入分析视野。将时间维度纳入分析框架使城市流通系统的研究嵌入在了经济史、商业史、城市史等史学背景下,将城市流通系统的演化历史与城市的发展历史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城市商业发展史、城市商业中心的演化史、典型商业企业的发展史等内容都是这个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与之相应,时间维度的另一个层面是对城市流通系统发展趋势的分析与预测。在该主题下,城市商业规划与政策、未来城市发展定位以及城市发展战略问题都是重大研究领域。必须指出的是,时间维度的历史与未来层面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对城市流通系统的发展历史轨迹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准确地把握城市流通系统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同时也只有带着发展的问题去关注历史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地展开历史维度的研究。在城市流通系统的时间维度方面,我国一些学者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徐文龙等学者[20]应用历史地理学方法对北京等城市商业中心结构历史演变的研究就是该领域的典型研究。我国的很多城市都属于历史悠久的古都,对这些城市商业发展历史的研究不仅对这些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也是极具学术价值的。

最后,城市流通系统空间维度的研究与时间维度的研究是两个相互嵌入的研究领域,历史的演变是在一定城市空间内的演变,而城市流通系统空间结构与竞争结构的形成与变化又深深地嵌入城市发展的历史中。因此,城市流通系统的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的研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综合体,要全面深入地了解一个城市的流通系统,这两个维度的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

五、结语

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伴随着现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进行的,现代城市是现代流通产业的载体,而城市则因为流通产业的发展而发展、壮大。从这个角度看,流通问题与城市问题是密不可分的。也许是学科建制与研究传统的差异,我国流通学者关注与研究的重点一直都是全社会范围的宏观流通问题,而将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载体——城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忽略了。与之相反,我国的商业地理学者受西方商业地理学的影响,从地理学的角度对城市流通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正如本文所评述的那样,由于该领域研究角度和学科基础的单一,也显露出了一些研究上的缺陷。为进一步推动城市流通系统领域的研究,本文在比较全面地回顾和评述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流通系统问题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框架,希望能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城市流通系统的研究现状与综合框架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