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 200092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迎合时代发展需要,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应该充分发挥绿色节能技术优势,在满足建筑工程施工需要的同时,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推动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新型的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是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建筑施工过程,从而对施工工程进行一定的优化,最终实现绿色节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筑管理人员对传统的施工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引进先进的新型绿色节能技术。从而使得建筑施工行业蓬勃发展,进而增强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强企业文化的认可度。
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新型绿色节能技术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环保的施工技术被众多学者研究,新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更符合当代建筑建设的需求。通过对我国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的调查分析,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消耗浪费问题比较突出,高能源的消耗带来了建筑施工的成本,新型绿色节能施工的技术应用不仅可以保障建筑施工的经济性,也节约了能源和环境的保护作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城市的建设,带来了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提高,推进了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新发展。新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整个建筑行业及企业的意义重大。随着科技飞快的发展和进步,目前有很多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例如使用了太阳能和天然材料及其他可循环利用的材料。这些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切实有效的降低了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材料的消耗,降低了整个建筑成本,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
二、新型的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1、设计环节环保
设计环节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在设计环节就融入节能环保理念,可以为具体施工指明方向,比如在材料选择上可以使用环保节能材料,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在建筑施工材料使用方面没有具体要求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保障人们的生活环境。
2、屋顶节能技术
屋顶目前已成为新型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的部位。随着国家科技进步,尤其是太阳能建筑技术的推广,屋顶上的节能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变化。 在屋顶上进行太阳能转换方面的设施安排,实现太阳能的收集和利用,可以在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同时将太阳能转换成可以应用的能量,减少室内进行取暖加热等方面的资源的使用以及对环境的破坏,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更好的融合, 落实节能绿色环保理念的发展。
3、建筑墙体保温绿色节能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围护结构选择保温隔热技术,这样热工性能可以更好的满足建筑节能设计要求,施工中也可以有效提升节能降耗效果。 墙体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尽可能提升节能效果,可以在墙体施工中运用导热系数较小的火山灰混凝土浇筑, 外墙围护则选择导热系数0.45以下的火山灰混凝土砌块,促使建筑工程承重墙质量可以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具体施工中,应该严格遵循工程图纸设计要求,进行空心砖堆砌。 外墙节能施工中,采用玻璃幕墙,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建筑节能效果,还可以获得更加特殊的外观效果,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喜爱。 一般情况下,玻璃幕墙强度高、安全系数大,材料也是环保玻璃。举了例子,在某个工程中如果选择130mm厚的无机喷涂岩棉保温材料,材料的导热系数不超过0.036弧形,这种施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工程的无缝连接,使得墙体之间粘结更为牢固,而且在施工时更加便捷,它有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势。另外在墙体上安装新风系统,还可以实现热能回收利用,回收比例甚至高达75%。
4、屋面绿色节能技术
除了在墙体施工中运用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屋面保温施工中也可以采用密度小、传热低的充气混凝土板、水泥以及沥青混合高分子聚合物等进行绿色节能施工, 较之传统的施工技术而言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和保温效果,满足节能降耗需要,促使建筑和环境有机整合在一起,推动节能绿色环保理念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5、采暖设施的绿色节能技术
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采暖系统多为热水采暖系统,从节约水资源的角度考虑,热水采暖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在热水采暖工程中运用新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意义重大。新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通过水循环系统的设计、采用套管连接循环管道,一方面可以节约水资源,实现节能环保目标;另一方面可以使供暖更持久。
6、照明系统的绿色节能技术
在建筑工程外形设计中,应该尽可能实现采光率最大化,在降低照明能耗的同时提升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 建筑的照明系统可以采用高效节能照明灯装置和控制系统,以 T5型主照明系统为主,在一些车库区域可以选择可再生能源支持的 LED照明装置,这样不仅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建筑内部可以选择隔音屏障系统,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夏天遮阳作用,降低室内热负荷,降低室内制冷系统的能源消耗,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7、醇基液体燃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绿色节能环保材料十分重要,以生物质原料甲醇为主的醇基液体燃料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节能建筑材料, 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醇基液体燃料是近些年才被应用到建筑中。这种新型建筑材料与太阳能、风能以及水力能一样,都可以作为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大力推广的环保清洁能源。 而且,面对石化能源的枯竭,醇基液体燃料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最受欢迎的新型替代能源, 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效益较为可观,有助于施工活动有序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结束语
虽然我们认识到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资源浪费、能源消耗等,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推动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大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布局建筑物、节能环保理念前置以及广泛推广新型绿色节能技术,使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更有效节约资源能耗,提升建筑企业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郭耀辉,张智伟。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3)。
[2]皮俊生。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5(26):207-207.
矿粉在予拌混凝土应用中的试验研究
张黎莉
齐翔集团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分公司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保障房创建、房地产开发以及城市基础建设的全面发展,齐齐哈尔市予拌混凝土行业快速发展,但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在这一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必须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并提供优质的服务,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影响力。还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控制产品的成本,理论上可通过使用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降低单方水泥用量。
关键词:矿粉作用机理 混凝土配合比
就目前试验情况而言,聚羧酸盐类等高效减水剂价格昂贵,对原材料质量稳定性要求极高,且予拌混凝土中C25~C40中低强度等级占绝大多数,使用后成本反而提高。粉煤灰的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其强度发展慢,在掺量上又有严格的限制,很难再有潜力可挖。而矿粉的强度发展比粉煤灰快,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满足了即将实施的以耐久性为主的新标准配合比JGJ55-20011的设计要求,同时,矿粉与水泥存在一定的价差,等量取代后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矿粉已成为理想的掺合料逐渐被南方各大混凝土企业采用。我们在矿粉的应用方面做了一些试验工作,并通过此项研究得到一些体会,本文就此方面情况作以介绍,为不久的将来应用矿粉技术做足贮备。
1.矿粉的的作用机理:矿粉是将水淬粒化高炉矿渣经过粉磨达到规定细度的一种具有潜在活性的矿物掺合料,表面积可达400cm2/g以上,具有颗粒超细,活性较大的特点。可做为混凝土的掺和料取代部分水泥,是生产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之一。
1.1矿粉物理化学作用
1.1.1 矿粉用作混凝土的掺合料能改善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其作用表现在(1)改善胶凝材料物理级配(2)对Cl-的物理吸附作用(3)改善混凝土界面结构(4)减少水泥初期水化物的相互连接。
1.1.2 矿粉在混凝土水化时能产生较多的C-S-H凝胶,而它会吸附一部分Cl-从而阻止其向混凝土内部渗透。因此它能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性能。在混凝土中性能较弱的部分集中在水泥桨体与集料的界面层,主要是
Ca(OH)2含量的问题。减少Ca(OH)2尺寸,不仅能有利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提高,还有利于耐久性的改善。矿粉在水泥初期水化产物的连接,具有一定减水作用和改善混凝土坍落度的经时损失。
1.2微集料效应
混凝土作为连续级配的颗粒堆积体系,粗集料的间隙由细集料填充,细集料的间隙由水泥颗粒填充,而水泥颗粒之间的间隙则需要更细的颗粒来填充。矿物掺合料的细度比水泥颗粒细,在混凝中起到了更细颗粒的作用。因而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降低孔隙率并减少了最大孔径尺寸,使混凝土形成密实充填结构和细观层次的自紧密规程堆积体系。从而有效地改善并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矿粉在混凝土水泥桨中的微集料效应,能提高水泥水化产物的均匀分布,其活性在水泥水化时亦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
2.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
2.1.1水胶比较大时(本试验中水胶比为0.52,0.42,0.36),矿粉等量取代部分水泥,随着矿粉掺量的增加,3天,7天,强度近似线性降低。28天、60天强度,当掺量为30%以下时,变化不大,随着掺量的增加略有上升,至30%时最高。3天、7天强度与28天、60天强度结果比较,随着矿粉掺量的增加,强度增加幅度增大,矿粉掺量对后期强度的影响逐渐变小。
2.1.2水胶比较小时(本试验中水胶比为0.32),矿粉掺量为0-30%时,随着矿粉掺量的增加,7天、28天强度递增,掺30%时最高,但掺30%时粘性较大,因为矿粉比表面积超过400 m2//Kg,在某合适掺量时,因为它的微集料效应具有一定的减水和增加流动性功能,但在高强度混凝土(低水胶比)中,掺量太大更增加了粘聚性,易造成泵送和施工困难。
2.1.3矿粉等量取代部分水泥配制混凝土,达到相同的坍落度,比基准混凝土的需水量低,且取代率越大,需水量越小。实际试验和应用中,为达到相同的坍落度,可调整用水量或外加剂用量。在中低强度混凝土(较大水灰比)中,随着矿粉掺量的增加,调整用水量或外加剂用量,混凝土达到相同的坍落度时,流动性增大。
2.1.4 矿粉和粉煤灰双掺,以目前现有原材料试验得出,以矿粉掺30%,粉煤灰掺10%~15%的掺量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可泵性及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最理想。
2.2抗渗性能试验
为了验证掺矿粉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我们采用水胶比为0.42,矿粉掺量为0和25%的配合比各成型了一组6个混凝土抗渗标准试件,标养28后进行抗渗试验,试验水压从0.1Mpa开始,每隔8小时增加0.1Mpa,逐级加压1.2 Mpa并持压8小时后停机,此时两组试件顶面均无渗水现象,劈开后观察渗水情况,不掺矿粉的试件渗水高度30~50㎜之间,矿粉掺量25%的试件渗水高度在0~10㎜之间。说明用矿渣微粉配制的混凝土密实性好,抗渗透能力强,适用于混凝土防水结构。
3.实际应用中矿粉在予拌混凝土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矿粉等量取代部分水泥时,随着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早期强度几乎线性下降,现在各工地的工程普遍工期紧、施工进度快,所以这两者有一定的矛盾性。另外,水胶比较小时,随着矿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粘度增大,甚至板结抓底。水胶比较大时,矿粉掺量过大,极易产生离析,泌水等现象。因此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工程的进度、强度等级、结构特点、气候状况等的不同,合理的确定矿粉掺量,使矿粉和粉煤灰双掺到最理想的效果。
3.2加强矿粉的复检工作
矿粉一般需复检活性指数与流动度比,但这两项指标与检验用的水泥有很大的关系,同一矿粉采用同强度等级不同品牌对比水泥时,检验出的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采用同一种水泥,由于批次的不同,结果也有可能不同。所以混凝土企业应该用实际使用的水泥作对比,并且多试验分析,特别是在选用不同厂家生产的水泥前,必须先用该水泥作对比水泥进行试验。
3.3注意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矿粉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与不掺矿粉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一定的缓凝效果。因此,应注意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特别是日平均温度不足10℃时,应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混凝土中矿粉掺量或是不掺,也可以通过改变外加剂的品种来调整凝结时间。例如使用早强型的减水剂。
3.4注意混凝土的养护
矿粉、粉煤灰复掺混凝土对养护条件要求较高,当养护温度适宜、湿度较大时,混凝土中水分蒸发少,水化充分,孔隙率减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抗冻等指标都有显著效果。
5.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用矿粉取代部分水泥,能减少水化热,延缓凝结时间,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抗渗性。新标准混凝土配合比JGJ55-20011的出台,要求混凝土的耐久性成为必检的项目,而配制耐久性混凝土的途径之一就是掺加包括矿粉在内的矿物掺合料。改变以往仅以粉煤灰为主要掺合料的局面。使混凝土的质量会逐步改善,同时降低混凝土的成本。目前矿粉的来源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还要不断进行大量的试验来充分发现矿粉应用的优异性能,比如抗碳化试验、对混凝土的收缩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以及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黄轰 矿粉和粉煤灰双掺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广东建材2010.2
2.蒋春祥 胡晓东 潘荣生 粉煤灰和矿粉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研究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1.7
论文作者:张林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矿粉论文; 水泥论文; 建筑论文; 节能论文; 节能技术论文; 强度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