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康复干预措施对产后康复的影响研究论文_余畅

天津市河东区富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0182

摘要:目的:产后康复干预措施对产后康复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共1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自愿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产后康复治疗,对照组不进行产后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后倾后、阴道脱垂、张力性尿失禁、腰骶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BMI指数、腹围值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明显(<0.05),均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康复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康复干预;产后康复;影响

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个部分恢复的重要时期,也属于分娩的过程之一,产后保健对产妇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1]。该阶段的恢复效果,甚至可能对产妇的一生健康造成影响。和产前检查与分娩相比,目前临床中对产褥期保健的研究较少[2]。因此,本次研究观察了产后康复干预措施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共1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自愿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8.6±3.2)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2±0.9)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9.3±2.8)岁,孕周39~42周,平均孕周(39.9±1.0)周。所有产妇均对研究情况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基本资料方面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证明研究具备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产妇采用产后康复治疗,具体内容如下: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建立基本情况以及评估表,根据产后康复治疗的要求对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并由固定的人员进行上门父母。对产妇进行手法按摩结合治疗仪进行物理治疗,一般在产妇分娩7d、剖宫产15d后进行治疗,隔天1次,一共进行15次。治疗内容包括乳腺疏通、子宫复旧、腹部形体恢复等等。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营养指导,结合产妇的生活习惯,进行饮食指导,保证产妇的营养平衡。指导产妇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内容包括胸部运动、手臂运动、颈部运动、臀部运动、会阴收缩运动、腹部运动,2次/d,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10~15min。耐心解答产妇疑问,进行产褥期以及婴儿喂养方面的健康教育。

1.3观察标准

子宫复旧不良的判断标准为患者经过治疗后,恶露未充分排除,经过B超检查显示子宫长、宽、厚之和>15cm;腰骶痛为患者平卧时无或有轻微疼痛感,站立5min后出现腰骶疼痛或疼痛加剧。患者BMI<23为形体恢复良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妇科疾病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产妇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后倾后、阴道脱垂、张力性尿失禁、腰骶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产妇妇科疾病发生率对比[n(%)]

2.2BMI指数、腹围值对比

观察组产妇BMI指数、腹围值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明显(<0.05),均具备统计学意义。如下表2所示:

3.讨论

多数产妇在产后活动量会大大下降,血液粘稠度上升,容易出现栓塞、盆底组织、盆底肌肉以及筋膜在分娩时过度扩张,弹性降低,肌纤维出现部分断裂,可能导致尿失禁、直肠碰触、子宫脱垂等症状[3]。有研究发现,产妇在产后进行早期活动,能够促进恶露的排除以及子宫复旧,降低静脉栓塞的发生率。有调查显示,通过科学的运动指导,不仅能促进子宫复旧,预防痔疮,同时还可以预防痔疮、张力性尿失禁等并发症,提高腹部肌肉的紧张度,避免乳防下垂的情况,保证产妇形体的美观度[4]。

通过产后康复治疗,能够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促进产妇的形体恢复。产后康复治疗改变了传统临床中对产妇的治疗方式,通过合理的治疗方式,将被动恢复转变为主动恢复。临床中的生殖器官恢复设备能够有效促进产妇的盆底恢复速度,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妇的出血量,改善产妇的生理代谢能力[5]。通过产后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产妇盆底的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的消除速率,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当产妇的身体机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后,后续妇科病的发生率也会有效降低。产后形体恢复设备能使产妇已松弛的肌肉结蒂组织开始运动,保证肌肉的弹性,促进脂肪分子的分解。

在产妇的恢复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饮食方式,是保证产妇恢复的关键。我国传统观念认为产妇在分娩后应当“坐月子”,尽量降低身体的能量消耗,并大幅度提高营养。但这种会导致产妇的腹部脂肪堆积,减缓生殖器的恢复速率,不仅不利于产妇对形体的要求,同时也对身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6]。现代临床中,应当根据产妇的日常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对主食、副食进行分配,保证产妇的营养均衡,避免出现产后肥胖的情况。如何提高产后保健的质量,促进产妇的身体恢复,是降低妇科病发生率的关键。应当转变传统的观念,在产妇出院后指导产妇进行全面的康复干预措施,指导产妇采取合理的运动与饮食方式,将被动恢复转变为主动恢复,提高产妇的健康水平,满足产妇对美观度的要求。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产后康复治疗,对照组不进行产后康复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后倾后、阴道脱垂、张力性尿失禁、腰骶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BMI指数、腹围值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明显(<0.05),均具备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产后康复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进.产后康复干预对产妇乳汁分泌及产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2):274-275.

[2]李谋,何清萍,邓婧等.产后康复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康复的影响分析[J].四川医学,2015,36(8):1198-1201.

[3]刘振华.产后康复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5,28(1):98-100.

[4]程丽华.产后康复干预对产妇乳汁分泌及产后恢复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5):5033-5034.

[5]谢晓璇.产后康复干预措施对产后康复的促进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13-114.

[6]王慧.产后康复干预措施对产后康复的影响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7):408-409.

论文作者:余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  ;  ;  ;  ;  ;  ;  ;  

产后康复干预措施对产后康复的影响研究论文_余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