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曌[1]2004年在《载菌赤眼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农药防治农业害虫具有安全、有效、持久的特点,避免了化学防治带来的3R问题(Resistance.Resurgence.Residue)。但是,生物防治也存在田间防治效果不稳定、成本高等缺点。利用天敌昆虫来防治害虫是当前生物防治措施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应用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天敌昆虫就是赤眼蜂。利用赤眼蜂来防治农业害虫,具有操作简便、易推广的优点,但是防治效果仅为60%左右。本试验目的是把生物防治中两种主要手段即生物农药和人工释放卵寄生蜂结合起来,以期进一步提高赤眼蜂田间防治效果。 本文通过载菌蜂有效性试验、载菌蜂生物学特性研究、半自然条件下和自然条件下载菌赤眼蜂防治效果以及载菌器具的研制等五部分实验研究,明确了载菌赤眼蜂传递生物农药防治害虫方法的有效性、通过载菌蜂生物特性研究及防治效果的初步评价,证明携菌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的可行性以及载菌蜂所载生物农药对赤眼蜂的安全性。 同位素P_(32)标记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所携带的微生物菌制剂载菌赤眼蜂释放于田间,二周后田间采集玉米螟幼虫50头,用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吕焱老师提供的HF-408自动定标器进行同位素放射性测定,重复二次。16头活虫体内检测到较强放射性,部分虫体的放射性比标底要高出200贝克,这16头活虫的放射性平均值要比对照高107贝克。本实验表明,载菌松毛虫赤眼蜂携带的BT制剂成功地传递到了玉米螟幼虫的体内。 为测定室内条件下赤眼蜂携菌后的防效,用人工玻璃接种箱方法诱导载菌赤眼蜂于在玉米螟卵上寄生,接种一天后在人工饲料饲养玉米螟,调查统计孵化后幼虫的死亡率:另外在无菌条件下用BT粉剂和蒸馏水配制成一系列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微量进样器取4ul菌液喷于不同卵龄的玉米螟卵块的表面,调查玉米螟卵的孵化率和幼虫的死亡率。结果表明,由于幼虫孵化后有取食卵壳的习性,载菌蜂在寄生过程中成功地把携带的昆虫致病茵传递到孵化的幼虫体内,幼虫较正死亡率为30%。单个卵块感染上的致病菌芽孢数量达到1万孢子量时就可以产生显着的防治效果(经测定,载菌蜂在理想情况下可载10~8孢子量的BT菌粉)。防治效果可以达到11%。 载菌量测定的实验,用分光光度计和稀释平板法分别测定无菌水洗脱载菌松毛虫赤眼蜂携带的菌粉液浓度,并用公式(孢子量=浓度*体积*6.25X10~(10)个/毫克)换算得载菌量:单蜂载菌量在10~7和10~8个芽孢之间。用稀释平板法测定载菌松毛虫赤眼蜂携带的菌粉数量大约为10~8个孢子 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载菌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 温湿度对载菌赤眼蜂寿命和寄生潜能影响的研究表明,载菌蜂携带菌粉后寿命、寄生潜能与没有携带菌粉的赤眼蜂相比,均无显着差异。 半自然条件下,分二次调查载菌蜂的寄生潜能。结果表明:载菌松毛虫赤眼蜂的卵寄生率与非载菌蜂的卵寄生率差异不显着。 选用松毛虫赤眼蜂,分别携带苏云金芽袍杆菌粉剂(凡c1’了了ust加厂初多二:,’s少、苏云金芽袍杆菌原粉、白僵菌粉剂(介au厂。1口bassiana vuillemin)及引进、采集的其它菌种,在吉林农业大学农场玉米田分二次释放,防治第一代玉米螟幼虫.放蜂一个月后调查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9月份调查百株死虫数。结果表明:放载菌松毛虫赤眼蜂的玉米田和未载菌的松毛虫赤眼蜂相比,玉米螟虫口减退率平均提高1 6.67%。玉米螟幼虫感病死亡率可提高25.8% 利用NE55电路和振荡电路原理研制出室内实验用载菌赤眼蜂发生装置,并在室内及半自然条件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能有效地培育并释放载菌蜂。
陈日空明, 李秀岩, 石钟锋, 范莉莉, 郑红兵[2]2007年在《载菌赤眼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对亚洲玉米螟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室内测定了载菌松毛虫赤眼蜂的寿命和寄生潜能,并在青贮玉米田间调查了其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25℃、相对湿度分别为40%,60%,80%条件下,载菌蜂比非载菌蜂的平均寿命分别长0.14,0.04,0.10 d,差异不显着(P>0.05);在相对湿度为80%,温度分别为17,22,27,32℃条件下,载菌蜂与非载菌蜂的平均寿命差异不显着(P>0.05),说明载菌(Bt)不影响赤眼蜂寿命。载菌蜂比非载菌蜂对亚洲玉米螟田间防治效果提高23.38%。
朱洁[3]2008年在《载菌赤眼蜂工厂化生产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载菌赤眼蜂是赤眼蜂携带能引发害虫感病的病原微生物,利用赤眼蜂在搜寻寄主卵过程中与害虫卵接触这一特性,将病原微生物导入到害虫种群内,致使害虫感病,达到“蜂灭卵、菌灭幼虫”的双重控制作用,从而提高赤眼蜂对靶标害虫的控制水平。载菌赤眼蜂以其双重的治虫功效,无论从技术含量,还是从治虫效果,均显着优于普通赤眼蜂,可在原来单独使用赤眼蜂的基础上提高防治效果15%左右。载菌赤眼蜂可以替代当前应用的普通赤眼蜂产品,因此,深入研究利用载菌赤眼蜂,以及进行工厂化生产应用符合生产实际和应用需求。该论文针对生产及应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载菌赤眼蜂寄主卵包装机的研制赤眼蜂生产一直采用涂胶沾卵制卡的方式,即采用改制的油印机进行涂胶制卡,在制卡过程中涂胶不均匀、掉粒等现象时有发生,一般造成的损失在5%左右,制卡速度慢,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我们设计研制出新型载菌赤眼蜂包装机,对以往技术进行改进,实现了赤眼蜂制卡环节的自动化,减少了劳动力强度以及制卡、暖卡、运输、释放过程中寄生卵脱落所带来的损失(5%左右)。生产能力18200亩/h~28800亩/h。2.新型载菌赤眼蜂放蜂器的研制新型盒式放蜂器由PVC和铝箔或胶性透析纸等材料制成,其主要由盒体和盒盖两部分组成,盒体和盒盖热合为一体。盒体内装有被赤眼蜂寄生的柞蚕卵,中部开有凹槽,用于固定放蜂器。它改进了放蜂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制卡流程,将制卡及释放过程中的损失降低为零。新型载菌赤眼蜂放蜂器对赤眼蜂的羽化、产卵寄生及防治效果等没有影响,适于机械化生产,减少了制卡过程及释放时的损失,且具有防雨、防晒、使用简便、牢固,外观美观等多方面优点,可以取代现在的制卡技术进行推广应用。3.载菌赤眼蜂释放技术研究基于原有两次放蜂方法的诸多弊端,提出长效一次放蜂法,即将发育不同时间的寄主卵按一定比例混合,每亩地放两点,两个放蜂器,一次性放蜂。通过对长效一次放蜂和两次放蜂的比较来看,长效一次放蜂的平均卵寄生率84.27%,比两次放蜂的卵寄生率略低0.03%,比未载菌蜂略低0.41%,但叁者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长效一次放蜂能够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减少了放蜂过程中所带来的运输及人力成本,可以取代现有的放蜂方法进行推广应用。4.不同发蛾方式对繁育赤眼蜂用卵质量的影响在人工气候条件下(温度18~22℃,相对湿度75%~80%)分别进行了柞蚕裸蛹与柞蚕生物茧发蛾试验,测定了羽化率、单蛾产卵量、绿卵率、百粒卵重及克蛹转化卵粒数。结果表明:柞蚕裸蛹发蛾的百粒卵重比柞蚕生物茧发蛾的高10.59mg(P<0.05),其它性状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说明在柞蚕生物茧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用柞蚕裸蛹代替柞蚕生物茧繁殖松毛虫赤眼蜂,而且可提高繁蜂效率。5.高温冲击对柞蚕卵繁殖赤眼蜂的影响我国普遍应用柞蚕卵繁殖的松毛虫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仅吉林省每年应用面积就在50万公顷以上,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在某些地区特殊的小气候等影响下,如吉林省西部地区由于夏季高温,可能会对其防治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为此,研究了柞蚕卵繁殖的松毛虫赤眼蜂于预蛹期和蛹期经历6h 35℃和6h 44℃高温单次冲击处理,对当代羽化出蜂率、雌性产卵力、单卵雌蜂比、寿命等4个指标和处理子代羽化率、单卵雌蜂比等2个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松毛虫赤眼蜂处于预蛹期和蛹期,各处理当代易受高温冲击影响,尤以44℃高温不利影响明显,主要表现在羽化出蜂率、寿命及雌性产卵力叁项指标明显降低,总体来看高温冲击对子代蜂各指标未表现出明显影响。
张俊杰, 阮长春, 臧连生, 邵玺文, 史树森[4]2015年在《我国赤眼蜂工厂化繁育技术改进及防治农业害虫应用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即开始系统研究赤眼蜂的人工繁育与田间释放应用技术,在适于赤眼蜂规模化繁殖的中间寄主种类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几年,我国在利用大卵(柞蚕卵)和小卵(米蛾卵)为中间寄主工厂化繁育赤眼蜂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从大卵繁蜂涉及的配套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以及小卵繁蜂过程中的幼虫人工饲料配方、饲养盘和成蛾收集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归纳,并介绍了一次长效放蜂技术和大、小卵蜂混合释放技术在玉米螟和水稻二化螟防治的应用。2004年以来,吉林省累计推广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近1300万hm2,我国在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方面取得巨大成功。最后,对赤眼蜂工厂化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高江勇[5]2013年在《微红梢斑螟蛀道节肢动物结构及优势种种群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ebulla)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性松梢害虫。该害虫偏好危害松树幼林,由于发生世代复杂,加之幼虫期隐蔽危害,目前微红梢斑螟的防控仍存在较大的技术瓶颈。本课题以我国微红梢斑螟蛀道伴生生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蛀道内伴生生物分布区系、种类的调查以及诸种类生态位关系的研究,优势种群的筛选以及种类鉴定,发现松梢隐翅虫(Placusa pinearum Gao, Ji, Liu, sp. nov)在时空生态位上与微红梢斑螟具有高度的跟随性和重迭性,可作为载体昆虫携带病原菌防治微红梢斑螟的危害。在天敌(媒介)昆虫引种和生物防治实践中,首要关注的问题是在不同害虫分布区选择合适的天敌昆虫种源。一般而言,天敌昆虫或生物菌存在明显的地理遗传分化时,综合考虑本地天敌种群对本地气候及寄主等的适应性、定殖扩散能力,一般选择本地的天敌种群以提高防治效率;相反,如果天敌昆虫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很小,则可在天敌种群基因库内任意选择虫源。基于松梢隐翅虫广泛分布的特点,本研究利用形态标记对不同地理种群的松梢隐翅虫形态分化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分子谱系地理学原理和方法,探讨了松梢隐翅虫种群现有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形成的历史过程。目的在于为应用载体昆虫携带病原生物防治微红梢斑螟等钻蛀害虫提供依据,开发林木钻蛀性害虫生物防治的新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对南京及周边地区4个不同立地类型的微红梢斑螟危害松林情况进行了调查。林间调查发现微红梢斑螟偏好危害10年生以下的松树幼林。微红梢斑螟对同一松树品种的危害程度与林分类型有较密切关系,林分受害程度依次为:人工纯林>天然更新与人工种植混交林>天然更新林。微红梢斑螟的危害程度与松树树种的关系为:火炬松>马尾松>黑松。2、首次系统调查了我国不同地区微红梢斑螟蛀道生物区系。微红梢斑螟蛀道节肢动物类群极为丰富。主要类群隶属为3纲9目13科,其中弹尾纲1目1科,为弹尾目跳虫科(Poduridae);蛛形纲有蜘蛛目和蜱螨目2目2科:分别为螨科(Acarina)和微蛛科(Erigonidae);昆虫纲6目10科,分别为鞘翅目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锯谷盗科(Silvanidae)、象甲科(Curculionidae)、小蠹科(Scolytidae);缨翅目蓟马科(Thripidae);革翅目蠼螋科(Labiduridae);膜翅目蚁科(Formicidae)和茧蜂科(Braconidae);半翅目蝽科(Pentatomidae);啮虫目啮虫科(Psocidae)。从种群数量及分布特征来看,螨科和隐翅虫科是广布种也是优势种群,另外,从生态位重迭值看,隐翅虫科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微红梢斑螟存在紧密的共栖关系,提示该甲虫可以作为载体昆虫携带病原菌开展微红梢斑螟的生物防治。3、发现并报道微红梢斑螟蛀道优势种群前角隐翅虫亚科Placusa属下的一个新种。采集自我国8个不同地区的微红梢斑螟蛀道隐翅虫的44个标本进行观察描述。通过生殖器官解剖、制作玻片、显微拍照,绘制分类特征图,对标本口器细部等特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拍照,发现该隐翅虫在雄性生殖器形态、雌虫受精囊,第8腹节背板和腹板等关键形态特征等与国外已报道种类存在明显的差异,故确定其为一个新种,定名为松梢隐翅虫Placusa pinearum Gao,Ji, Liu, sp. nov。4、松梢隐翅虫种群的形态分化研究。采集了我国云南、四川、湖南、广东、安徽、江苏和陕西等地区的14个采样点的不同种群,对其头宽、头长、鞘翅宽、鞘翅长、前胸背板宽、前胸背板长、体长以及鞘翅颜色等形态变量进行统计,从鞘翅颜色观察发现云南、四川地区的样品具有黑色的鞘翅,而其他地区的则均为黄色;利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表明,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地区的标本与其他地区的样本存在较为明显的聚类分化,其中云南地区分化最为明显,四川与华东和华南地区亦存在较大分化。5、利用线粒体mtDNA COI、16S等分子标记对我国14个不同采样点的松梢隐翅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及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来自西南地区种群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值最低,而华东等地区的种群遗传多样性比较高;实验获得线粒体mtDNACOI、16S基因序列56条和37条,分别产生19条和6条单倍型序列。利用Network以及贝叶斯进化树分析发现,华东地区的种群产生了比较显着的遗传分化,根据遗传分化指数Fst以及共享单倍型的分布特征发现云南四川地区的种群与华东、华南等地区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6、形态分化(表型)与遗传分化的关系。从我国不同地理分布地区松梢隐翅虫的形态变异聚类结果看,西南地区与我国华东、华南等地区的种群有明显的形态分化关系,再从其遗传分化的角度看,尽管整体上我国松梢隐翅虫种群并未形成清晰的遗传分化结构,但从共享单倍型的分布、遗传分化指数以及系统进化树等分析结果看,西南地区与华东、华南等地区种群存在着显着的遗传分化,这说明总体上,我国松梢隐翅虫种群在形态分化和遗传分化上具有一致性。即在缺少分子生物学数据的情况下,只要我们获得昆虫种群可靠的形态地理分化关系,就可以大致判断相应的遗传分化特征。7、初步分析了我国松梢隐翅虫种群遗传分化的原因。将我国14个地区的松梢隐翅虫种群分别按照地理区域和寄主松树的差别进行分组, AMOVA统计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遗传变异产生在组群内的不同种群之间,而仅有少部分的遗传变异产生在组群之间,显示我国不同地区的松梢隐翅虫种群并未形成明显的遗传分化地理结构;Mantel test检验结果显示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并未存在显着的相关性。8、种群历史分析。利用贝叶斯分子钟模型,以昆虫的线粒体mtDNA COI基因碱基突变率估算出在距今大约20000年前,我国松梢隐翅虫种群曾发生过一次明显的种群扩张事件,单倍型网络图结构呈星状结构以及中性检验Fu’s结果所提供的证据也都支持种群发生过种群扩张。来自西南地区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酸多样性均显着低于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的种群,表明我国云南四川地区的种群可能为新定殖的种群或发生过瓶颈效应,推测西南地区的种群可能是由华东或者华南地区迁移形成的种群,结合云贵采样地位于横断山脉的地理阻隔,最终进而形成目前的遗传分化格局。
参考文献:
[1]. 载菌赤眼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D]. 陈日曌. 吉林农业大学. 2004
[2]. 载菌赤眼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对亚洲玉米螟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J]. 陈日空明, 李秀岩, 石钟锋, 范莉莉, 郑红兵.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3]. 载菌赤眼蜂工厂化生产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 朱洁. 吉林农业大学. 2008
[4]. 我国赤眼蜂工厂化繁育技术改进及防治农业害虫应用现状[J]. 张俊杰, 阮长春, 臧连生, 邵玺文, 史树森.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
[5]. 微红梢斑螟蛀道节肢动物结构及优势种种群分化研究[D]. 高江勇. 南京林业大学. 2013
标签:植物保护论文; 赤眼蜂论文; 玉米螟论文; 隐翅虫论文; 松毛虫论文; 科学论文; 害虫论文; 昆虫论文; 科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