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光大,努力建设世界旅游强国--200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_旅游产业论文

发扬光大,努力建设世界旅游强国--200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_旅游产业论文

继往开来,拼搏奋进,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而奋斗——在200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旅游论文,继往开来论文,强国论文,工作会议上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2000年神州世纪游开幕式和世界各地隆重的庆典活动,揭开了新千年旅游业竞争和发展的序幕。在这继往开来的历史时刻,我们在深圳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召开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研究跨世纪旅游业发展的大计,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我们这次会议,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以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指导,总结过去20年的历史经验,展望今后20年的发展前景;总结1999年的旅游工作,部署2000年的具体任务。与这次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一起召开的,还有全国旅游行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和中国旅游协会换届会议。请允许我代表国家旅游局,向出席这次会议的各位代表,出席全国旅游行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的代表表示新千年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优秀旅游城市的代表、出席旅游协会换届会议的代表,向中央有关部门、广东省、深圳市的同志们表示新千年的祝贺!

希望大家集中精力,努力开好这三个会议,明确目标,振奋精神,为我国旅游业实现跨世纪的大发展起好步,开好局。

一、前二十年的回顾和后二十年的展望

(一)前20年:我们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民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但在旅游业起步的1978年,我国入境人数只有180.9万人次, 居世界第48位;旅游创汇只有2.63亿美元,居世界第41位。改革开放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及其旅游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行业广大职工开拓奋进,旅游业迅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1994年,我国国际旅游接待和创汇进入了世界前10名的行列;1998年,我国接待的海外过夜旅游者人数位居世界第6位,旅游外汇收入位居世界第7位;奠定了中国作为亚洲旅游大国的地位。

20年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以下重要成就和经验:

1.三大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前景日益广阔。

——入境旅游持续快速发展。从1978年到1998年,我国入境接待人数年均增长14%。1998年,入境旅游人数达6347.8万人次,是1978年的35倍;旅游外汇收入126亿美元,是1978年的48倍。改革开放之初,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00 亿美元的宏伟目标,我们在1996年就提前实现了。

——国内旅游方兴未艾。我国国内旅游自80年代中期开始活跃,到90年代走上了快车道,近几年则已发展成为广大城乡居民重要的消费领域和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1998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6.9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2391亿元人民币,已形成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国内旅游市场。

——出境旅游稳步发展。我国的出境旅游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出境探亲游”到“公民自费出国游”的发展过程。1997年国务院批复了由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共同制定的《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确定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控制地适度发展的指导方针,使出境旅游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截至目前,国务院已批准15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我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目的地,并开展了几乎与所有毗邻国家的边境旅游,赴香港、澳门地区的旅游规模也在不断扩大。1998年我国出境人数达到843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人数319万人次,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地区一个新兴的客源输出国。

2.旅游供给全面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张。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旅游生产力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配套程度明显改善。到1998年底,我国共有旅游住宿设施约20万个,其中涉外饭店5782座,客房76.48万间;旅行社622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12 家;旅游车船公司344家。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1万多个景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古迹、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跟进国际潮流开发的度假旅游、滑雪旅游、生态旅游、会展旅游和其它特种旅游快速起步,一批产品已拥有世界知名度。我国的旅游交通状况大大改善,民航、铁路、高速公路、江河游船及城市出租车业全面发展。旅游餐饮、旅游娱乐、旅游购物也在旅游需求的刺激下,不断有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旅游教育稳步发展,到1998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校187所,中等职业学校722所,在校学生共23.4万人。旅游从业队伍不断扩大,1998年末,全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83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900万人。

3.综合功能全面发挥,增长点的特征日益显现。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日趋显著。1998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达3438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32%;我国的旅游外汇收入已占国家服务贸易创汇额的半数以上。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刺激了相关各业的发展,扩大了国内需求,增加了经济活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依托旅游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扶贫工程,已使400 多万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此外,旅游业在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环境保护、弘扬民族文化、更新思想观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

4.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合作日益活跃。

我国入境旅游用了20年的时间,就从位居世界第41位跃升到前六、七位;国内旅游仅用了十几年时间就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出境旅游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就成为各国瞩目的市场热点;以旅游涉外饭店为代表的我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只用了20年时间就走完了许多国家50年乃至100年的路;特别是前两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许多国家的旅游业遭到沉重打击,我国旅游业却一枝独秀,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中国旅游业的实力,大大地提高了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地位。同时,我们也把进一步发展多边和双边旅游合作与交流作为我国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桥梁,积极参加世界旅游组织和地区性旅游组织的各项活动,与主要客源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不断扩展和深化。

5.最重要的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大发展道路,探索和创造了一系列对今后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宝贵经验。

一是发展中国旅游业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及其旅游经济思想为指导。邓小平同志不仅是我们党第一代主要领导成员、第二代领导核心、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是我国旅游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仅在1978年10月到1979年7月这10个月的时间里, 他就大力发展我国旅游业发表了5次重要讲话,形成了系统性很强的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 成为我国旅游业的立业之本和发展之纲。20年来,全行业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及其旅游经济思想,率先开放,大力发展旅游生产力,推动了我国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的跨越。今后,我们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及其旅游经济思想的伟大旗帜,推动我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

二是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发展之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20年来,我们在大力发展旅游生产力的同时,狠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保持了旅游业正确的发展方向;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三大旅游市场的发育程度,我国旅游业经历了从单一入境旅游市场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两个市场和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个市场的发展过程,并由此而确定了“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总方针。同时,我们又特别注意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努力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这些都是立足中国国情作出的正确选择。今后,中国旅游业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必须继续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发展之路。

三是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统揽旅游业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既为旅游业创造了发展的条件,提供了发展的舞台,也为旅游业提供了发展的手段和动力。20年来,全行业坚持以改革开放统揽全局,使旅游业成为开放领域宽、市场化程度高、与国际水平接轨快的行业,并培育了一支富有改革开放意识、适应市场经济的产业队伍,造就了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型产业。今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我们要继续坚持以改革开放统揽全局,紧抓机遇,开拓进取,争取我国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是必须坚持将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来发展。旅游业具有多种功能,但其本质属性是经济产业。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旅游业始终没有突破外事接待型的模式,对国家的经济贡献微不足道。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很快实现了从外事接待型向经济创汇型的转变,并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经济产业属性的定位,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同时也使其它功能得到了更好地发挥。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将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来发展的指导思想,认真研究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大力培育旅游业这个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使其在更多的地区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五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特别明显,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必须得到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根据这一特点,90年代以来,我们大力宣传云南等地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大力提倡政府主导型发展旅游业的战略,使这一观念逐渐形成共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工作,正是政府主导型发展旅游业战略的生动体现。今后我国旅游业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必须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只有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旅游业才能开创出更加崭新的局面,达到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的目的。

六是必须坚持大产业、大市场、大旅游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20年来,各地从旅游产业市场面宽、竞争性强、综合性大的特点出发,大力推进旅游投融资的社会化、市场化,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开创出全社会办旅游的工作局面,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其它所有制成份为重要补充的多种所有制形式。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大产业、大市场、大旅游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进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化的进程,努力扩大旅游经济的覆盖面,让旅游业这轮朝阳更加光彩夺目。

七是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多年来,我国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一直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近年来,又通过组织开展全国性的生态环境旅游,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许多贫困落后地区通过开展旅游扶贫,结束了毁林垦荒的历史,走上了保护环境与发展旅游的和谐之路;各省(区、市)通过开展生态环境游,形成了一批生态旅游产品、绿色企业和绿色旅游者;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和评选文明景区示范点的活动,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贯彻落实。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方面,旅游行业今后要更加自觉地走在前列,因为旅游业比任何行业都更依赖自然、人文环境的质量,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好旅游业自身。

八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旅的原则。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同样,依法治旅也是管理和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方略,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20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各地加快了综合性旅游法规的建设,18个省市先后出台了旅游管理条例,初步形成了省级旅游法制体系;国家在加强对各地旅游立法指导的同时,也加快了单项旅游法规的制定;旅游执法工作也普遍展开。今后,我们要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促进旅游立法工作的开展和立法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治理违法违规案件的力度,保障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后20年:我们要实现从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最近半年多来,国家旅游局在学习贯彻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编制“十五”计划和到2015、2020年跨世纪大发展的规划设想中,重点讨论了一个问题,就是今后20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要实现一个怎样的目标?经过反复研究,全局上下形成了共识,即:前20年,在邓小平理论及其旅游经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后20年,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开拓奋进,实现从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其中的差别在哪里?作为世界旅游强国,其标志又有哪些?国家旅游局经过认真讨论,形成了以下意见:

一是在国际旅游接待和创汇水平上,我们现在还只是亚洲旅游大国,称不上世界旅游强国。1998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达126亿美元, 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七。但与位居世界第六的德国相比,差32亿美元,与位居世界第五的英国相比还差86亿美元。与美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这前四强差距则更大,我国的旅游外汇数只分别相当于它们的18%、41%、42%和43%。撇开美国不谈,我们与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差距都在一倍以上。提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今后20年的努力,追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这些世界一流的旅游强国,使我国的旅游创汇水平名列世界前茅。

二是在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上,我们现在也只是亚洲旅游大国,称不上世界旅游强国。1998年,我国接待的入境过夜旅游者达2507万人次,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六,与位居世界第五的英国只有70万人次的差距,近期内很有可能超过,但再向上攀升就困难了,因为与法国、西班牙、美国、意大利这前四强相比,我们分别还有4493万、2268万、2132万和976万人次的差距。提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 就是要通过今后20 年的努力, 逐步追赶上这些国家, 把世界旅游组织关于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的预测变为现实。

三是在国内旅游方面,虽然我国的国内旅游人数已达到世界第一,但由于人均消费低, 总产出水平并不高, 1998 年的国内旅游收入为2391亿元人民币,折成美元也只有280亿,只相当于墨西哥的水平; 国内旅游收入与国际旅游收入相比的倍数,1998年我国只达到2.2倍, 比国际水平的8倍左右相差很大。提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 就是要通过今后20年的努力,使我国的国内旅游收入有更大的突破,在吸引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做出更多贡献。

四是出境旅游的规模,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称得上世界旅游强国的标志。1998年,我国出境人数达842.6万人次,在亚洲, 绝对数远低于日本,相对比例则低于周边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今后20年中,出境旅游规模也会稳步扩大,很有可能像世界旅游组织预测的那样,到2020年组织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世界第四位。

五是在其他经济指标方面,我国目前距离世界平均水平也相差很远。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的报告,1996年,全世界旅游业总产出占全世界GDP总量的10.7%;全世界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占全球总消费支出的11.3%;全世界旅游业的资本投资占全球总投资的11.9%。相比之下,我国目前的水平还不到这些指数的一半。提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今后20年的努力,使我国旅游业从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计民生中确立更加重要的地位。

六是伴随着以上各种指标上的差距,我们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旅游交通、旅游管理、旅游人才培训、科技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贡献率等等方面,都与世界旅游强国应该达到的水平相差甚远。提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今后20年的努力,全面提高我国旅游产业的综合素质,全面改善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配套条件,全面加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配合和支持体系,把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到世界先进水平。

以上六个方面,是亚洲旅游大国与世界旅游强国的主要差距所在。找出了以上差距,会不会动摇我们向世界旅游强国跨越的信心呢?我们认为不会。恰恰相反,这正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迎接挑战的表现。这种决心和信心,是建立在过去20年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光辉业绩基础上的,是建立在21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基础上的:

第一,我国旅游业在过去20年中,始终以在国内超前于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 在国际超前于世界旅游业总体增长速度的势头发展。 1998年与1989年相比,全球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增长了0.49倍,而我国入境人数则增长了1.59倍;全球国际旅游收入增长了1倍, 而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则增长了5.77倍。今后20年,我们有希望继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国际旅游界都普遍看好中国市场,我们应更有信心。

第二,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已有巨大提高,旅游生产力基础和旅游供给已达到较高水平。近几年大规模开展、今后仍将继续大规模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未来20年我国旅游业的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国旅游业在20年大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也将为我们实现新的跨越提供借鉴。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是最大的资源,需求旺盛是最大的优势。国际旅游需求的进一步旺盛,将使我国不断优化升级的旅游产品拥有越来越大的市场;国内旅游作为旅游经济的主体和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这两年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旅游业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今后20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将登上新的台阶,旅游需求会不断扩大,因此,拥有世界第一位国内旅游市场的中国,有潜力达到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

第四,从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保障条件看,我国更具有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巨大潜力。旅游资源开发在我国方兴未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拥有一大批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性和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将加速这些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能够广泛赢得市场的旅游精品将不断涌现出来,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第五,我国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必将推动旅游业的更大发展。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已经明确,就是“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作为能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辐射的产业,理所当然地应该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得到更多的重视,赢得更快的发展。

第六,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把我国的对外开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从而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大发展。我国旅游业既是对外开放的产物,又是对外开放的促进因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旅游业自身及相关行业都将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旅游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扩大,也会进一步增加商务旅游者。这些,都将推动我国国际旅游业的更大发展。

第七,最重要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199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历史性决策;199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重申了这一方针,并提出“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扶持措施”,加快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正在研究落实有关政策和扶持措施;各级党委、政府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更加高涨。这是我国旅游业向世界旅游强国跨越的最强大动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今后20年,我国旅游业要实现从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跨越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旅游业的客观要求是一致的,与世界旅游组织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的预测也是一致的。按照这个目标,我们初步提出了一个指标体系;到2020年,我国旅游入境人数达到1.35—1.45亿人次,比1998年增长1.1—1.3倍;其中外国人2750—3350万人次,比1998年增长2.9—3.7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20—750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3.1—4.9倍;国内旅游收入1.9—2.7万亿元人民币,比1998年增长6.9—10.3倍。届时, 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让我们满怀信心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吧!

二、1999年工作总结与2000年工作部署

(一)关于1999年的工作总结

1999年,是全国各地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业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第一年。国家旅游局在新年伊始就召开了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围绕培育和发展旅游业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题,安排部署了全年的旅游工作。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我国旅游业已经初步开创出全面大发展的新局面,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突破72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7%,其中,过夜旅游者达2704万人次,增长7.9%;外国旅游者达843万人次,增长18.6%;旅游外汇收入突破141亿美元,增长11.9%,提前一年半实现“九五”计划指标;国内旅游收入为283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8.4%;旅游总收入突破400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6.4%。

1999年的旅游业出现了以下新情况和新特点:

一是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加快新增长点培育的新措施、新办法不断出台。四川、陕西、广西等省区市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旅游业重点发展地区进行调研和现场办公,解决了一系列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广东、江苏两省率先研究实施国民旅游计划,浙江、北京等省市探索实施旅游信贷制度,福建争取了减轻旅游企业负担的具体措施,安徽对旅游商品开发实行鼓励政策,成都等地制定了旅游创汇奖励办法,都为旅游业这个新增长点的成长创造了条件。国家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国家计委首次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国家经贸委正在制定旅游产业政策,财政部尽力增加对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国务院扶贫办同意在宁夏六盘山试办旅游扶贫示范区,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以上情况,反映了各地区、各部门对培育旅游业这个新增长点的重视和支持,支持大旅游发展的新局面进一步形成。

二是入境旅游全面增长。各级旅游局抓住亚洲经济逐渐复苏的契机,针对周边市场、欧美市场和其他市场的特点,组织旅游企业,大力开展对外促销工作,积极参加各类国际性旅游展示会、交易会和博览会,取得了良好效果,使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实现了全面增长。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市场实现了两位数增长,韩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市场大幅反弹,北美和大洋洲市场保持正常增长,港澳市场持续大幅增长,台湾市场又创新高。1998年一度有所下降的外国旅华市场,1999年突破了800万人次大关,比历史最高年份的1997 年还高出13%。

三是国内旅游进一步升温。在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消费时尚的引导下,国内旅游市场加快发育,规模迅速扩张,潜力充分显现。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抓住商机,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推出了一大批适销对路的大众旅游产品。国务院出台了延长节假日的规定后,国内旅游更加兴旺。全年国内旅游呈现出的特点是:旺季提前、热点普遍、高峰迭起、游人爆增。春节期间,国内旅游高达1800万人次,旅游花费约140亿元;“五一”期间,全国各大景区景点普遍火爆;暑季期间, 国内旅游约1.29亿人次,旅游花费约445 亿元; 国庆期间, 国内旅游为4000万人次,旅游花费约141亿元。 这四个“黄金时段”形成的国内旅游高峰,促进了我国“假日经济”的发育和发展。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有力地拓展了相关各业的市场,表现了旅游业这个新增长点的旺盛生命力和关联带动作用。

四是’99生态环境游影响深远。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作为’99中国生态环境游的重头戏,在各有关方面的全力支持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共吸引国际国内游客940万人次,实现了预定目标, 开创了我国大型会展旅游的成功范例。西南六省区市以此为契机,推出“世界遗产系列游”、“世界屋脊探秘游”、“云贵高原之旅”、“巴蜀经典之旅”等系列产品,初步树立了“西南生态旅游”的区域形象。广东等地开发了农业旅游、山区旅游、海洋旅游等多个主题的生态旅游产品,黑龙江等地丰富了冰雪旅游、森林旅游的内涵,其它地区也紧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主题,推出了一大批生态旅游新产品。这些成功的举措,对于我国旅游业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是行业管理工作继续强化。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工作不断走向深入,首批54 个优秀旅游城市普遍开展了“二次创优”, 又有127个城市参加了第二批创建活动; 创建文明示范景区的工作继续扩大,云南石林、福建武夷山、深圳华侨城等10个景区被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和建设部联合评定为第二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质量与技术监督局审定发布了《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国家旅游局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为景点景区标准化管理的全面推行打下了基础;由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和国家工商管理局联合开展的首次“全国旅游住宿设施抽样调查”,为摸清全国旅游住宿设施底数、改进国内旅游统计的方法制度提供了前提;上海市在建立旅游咨询中心方面的探索,广东省在发展青年旅舍方面的探索,无锡、南京、苏州、桂林、西安等地在加强城市“一日游”管理方面的探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六是旅游法制建设继续推进。全行业以学习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召开的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大力开展宣贯活动,强化市场管理,依法治旅、依法行政取得了新进展;北京、湖北、安徽、内蒙古、贵州等省(区、市)出台了《旅游业管理条例》,山西、内蒙古作出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江苏制定了《环太湖地区旅游开发管理暂行办法》,四川出台了《旅游投诉暂行规定》,海南发布了《旅游分级管理办法》,旅游法制建设在各地区得到了普遍重视和加强。

七是业内创新蔚然成风。国家旅游局首次组团参加了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共签约117个,协议额3.6亿美元;国家旅游局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分别召开的“十五”规划思路座谈会,集思广益,大体理清了西部各省(区、市)旅游业跨世纪大发展的思路,为编制好全国和各地的旅游规划打了基础;北京在日本、英国开展的“流动的紫禁城”公众促销,文化特色突出,冲击力强,效果显著;浙江省推行实施的“绿色饭店”行动,适应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具有推广价值;河南省对旅游景区(点)实施旅游业务经营许可证制度,在旅游市场管理方面是个新探索;广西、西安开展的“大篷车”巡回促销,在国内旅游促销方面是个创举;京、沪、穗等地旅游企业积极介入旅游电子商务经营,参与国际专业组织的促销网络,拓展了旅游业现代化经营的手段。

1999年我国旅游业在发展中取得的新成就和新经验,为做好2000年的旅游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1999年里,国家旅游局和各地旅游局先后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党纪教育活动,通过“三讲”教育,提高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解决了各级班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了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的转变,为我国旅游业跨世纪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关于2000年的工作部署

2000年是新千年的开局,是世纪之交的一年,是旅游行业为实现向世界旅游强国新跨越的奠基之年。从国际环境看,预计世界经济和贸易将进一步回升,国际客源市场将进一步增长;从国内环境看,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入,结构调整将进一步增长;从国内环境看,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入,结构调整将进一步加快,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将产生更大的实效。这些,都为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在两个月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扶持措施,加快信息、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和中介服务的发展”;朱镕基总理在讲话中也提出了“努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鼓励服务性消费,努力培育电信、旅游等消费热点”。这一系列指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是我国旅游业实现跨世纪大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最重要的保证。

2000年全国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及其旅游经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机遇,真抓实干,在大力培育旅游业这个新经济增长点方面取得新突破,促进旅游生产力和管理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为实现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跨越奠定基础。具体的工作目标是: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2900 万人次(其中外国旅游者920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50亿美元;国内旅游7.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300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总收入45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

根据上述任务,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抓紧机遇,在大力培育旅游业新经济增长点方面取得新突破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决策,一年多来全国上下已经初步形成的大力培育旅游业这个新经济增长点的宏观环境,是我国旅游业实现向世界旅游强国跨越的最大机遇。全行业要抓住机遇,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宣传,持续升温。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越被社会各界所认识,越被各级政府所重视,就越有利于旅游业这个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和发展。在新的一年里,全行业要在营造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环境方面做更多的推动工作。在此共同任务下,各层次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第一,国家旅游局要继续抓好宏观政策的争取和协调。争取尽快向国务院汇报加快新经济增长点培育的若干意见;争取有关方面早日出台国家旅游产业政策;争取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支持旅游发展的措施;同时,加强对各地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经验的总结、交流,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营造有利环境。第二,省级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部门要针对影响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争取解决影响新经济增长点培育的具体促进政策,如促进投资办法、市场促销保证、消费刺激政策、旅游创汇奖励办法以及减轻旅游企业负担的措施等等,争取能在有关问题上率先取得突破。第三,基层旅游部门在争取有关促进政策的同时,要重点抓好旅游市场秩序的整顿和接待服务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在旅游高峰期,要加强预测预报,搞好联合执法检查,认真严肃地处理好海内外投诉,努力提高本地区的旅游声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实际行动扩大旅游新经济增长点的影响。

第二,切实办好神州世纪游,促进国际客源市场的持续增长

坚持以发展入境旅游为主导,不断拓展国际客源市场,坚持不懈地加强旅游促销深度和广度,是我国在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进程中必须长期抓好的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是我们建成世界旅游强国的重要条件。

今年,我们要围绕神州世纪游这个主题,大力做好拓展国际旅游市场的工作。一是各地在隆重举办了迎接新千年的开幕活动后,要按照计划,开展好年内的各种大型旅游促销活动,争取招徕更多的海外游客。二是要强化专题促销,形成产品开路的促销格局。要以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3处景点(区)为龙头,组合成精品线路向欧美、日本等市场推出;各地区也要以精品开路,加大对外促销的针对性和影响力。三是要突出重点市场,形成滚动开拓的叠加效果。要加强对美洲的公众宣传促销和对美国大型旅游批发商的开拓工作;要加大对日本媒体的工作以及对日本公众的宣传力度;要利用德国大旅行商进入中国旅游市场的契机,尽快组织适销对路的度假休闲产品。四是要在开拓新市场上下更大的功夫,组织促销团到中东等地促销。五是要进一步推动粤港澳旅游区的全方位合作,促进三地双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六是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办好在上海举办的2000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承办好亚洲会议观光局协会的年会,并支持香港办好2000年PATA年会。七是在抓好海外旅游促销的同时,进一步抓好国内旅游促销,办好在大连举办的2000年中国旅游风景区度假区博览会和在新疆举办的国内旅游交易会,促进国内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

为了搞好“十五”期间的旅游促销,国家旅游局经过认真研究,决定每年继续推出一个专项旅游宣传主题,以便各地有针对性地预先做好产品安排和促销准备。今后五年的促销主题分别是:2001年中国体育健身游,2002年中国民间艺术游,2003年中国烹饪王国游,2004年中国百姓生活游;2005年,将举办第三个“中国旅游年”,掀起新世纪中国旅游的新高潮。

第三,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素质的提高

加强行业管理,提高旅游产业素质,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基础性工作。全行业要进一步研究旅游业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明确思路,强化手段,努力加强系统化、动态化管理。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继续抓好对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的指导,保护和调动好各地创优的积极性,夯实我国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基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正在参加创建的旅游城市,要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创优标准,在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上下更大的功夫;全行业要大力宣贯新修订颁发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适时组织对第二批参创城市的验收和对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的交叉复核,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创优工作成果。国家旅游局将尽快制定《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暂行管理办法》,推动创优工作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二是要加强依法治旅。要继续深入贯彻《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加强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和指导,严肃查处违法案件,规范导游服务行为;要继续深入贯彻《旅行社管理条例》,制定实施《旅行社业务年检办法》、《旅行社广告管理办法》和《旅行社资质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逐步建立旅行社业优胜劣汰机制。要调整和健全出境旅游管理制度,改革和加强对出国游、边境游和港澳游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国家声誉,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国企业驻华旅游办事处的审批管理,严厉查处并打击非法经营活动。要加快对各类法规的清理,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

三是要加快标准化工作步伐。要制定实施《旅游标准化管理办法》,制定并实行《旅游标准化技术体系表》,加快组织有关立项标准的起草、修订、审查与发布工作;要有条件、有步骤地下放星级饭店评审权,扩大星评检查队伍,加快饭店和内河游船星级评定的步伐;要争取尽快发布实施《旅游公寓(别墅)星级的划分及评定》国家标准,进一步拓展旅游住宿设施星级管理的覆盖面;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评定工作,促进旅游区(点)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旅游质监工作。各级旅游质监所建立以来,在各级旅游局领导下,积极开展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督检查,认真受理并处理各类旅游投诉,在强化旅游市场管理、维护旅游经营秩序、打击违法经营、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旅游质监管理工作作为保障和促进行业质量振兴的重要手段和工作环节,在新形势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旅游局要进一步加强对质监所工作的领导,帮助他们解决好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各级质监所要与行业管理部门搞好协调配合,突出强化对旅游市场秩序的动态监督,及时受理和正确处理各类投诉,为保障我国旅游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五是要切实加强旅游安全工作。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随着我国国际国内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安全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各级旅游局要进一步加强对旅游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督促各旅游企事业单位,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防范各类恶性事件的发生;同时,以建立旅行社责任险为重点,推进旅游业保险体系建设。

第四,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旅游业的改革开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旅游业的整体影响是有利的,不仅有利于引进客源,而且有利于引入与国际接轨的运营机制,加快我国旅游企业的改革步伐。当然,加入世贸组织后,业内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因此,全行业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是要顺势而上,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国家旅游局要抓紧做好与外国旅行社合资试点的指导工作,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各类旅行社都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内部凝聚力和对外开拓力,以适应旅行社市场开放后的新形势;要认真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商投资的新动向,积极拓宽旅游业引进外资、输入管理的领域和地域;要进一步规范出境游市场,坚持鼓励发展入境旅游的政策导向;在旅行社业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要抓好对内开放,以消除地区壁垒,建立全国性的旅游大市场。

二是要全面深化旅游企业改革。要认真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旅游行业的国企改革;要关心和支持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发展,以大带小,促进旅游企业向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要鼓励旅游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改革探索,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行股份合作制、员工持股制、股权激励制的试点;要推进旅游企业的兼并、改制和联合,增强企业活力。

三是要积极推广电子商务与网络技术在旅游经营活动中的应用。新世纪旅游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科技,实施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要积极推广旅游电子商务与网络技术的应用,推介旅游产品,便利旅游消费,促进旅游发展。在开展这一工作中,各级旅游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安排,讲求实效,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第五,认真编制好“十五”规划,描绘出我国旅游业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

根据国家计委的统一部署,编制全国和各省(区、市)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及到2015、2020年的规划设想的工作正在有序展开,进展情况良好。“十五”规划,是我国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后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旅游规划,我们一定要认真编制好,使其成为组织和引导全行业和各地区真抓实干大旅游、促进我国旅游业向世界旅游强国跨越的宏伟纲领。“十五”规划应体现新世纪、新体制、新形势、新机遇的特征,体现大力培育旅游业新经济增长点的主题;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搞好规划目标与政策引导的结合;要加强全国规划与各省(区、市)规划的协调,搞好总体规划与专题规划的结合;要在规划的思想、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体现创新精神,把编制规划的过程变为全行业总结经验、振奋斗志、统一认识的过程,变为争取各地区和各相关部门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过程。编制“十五”规划的各项时间要求,按国家旅游局去年7月30 日下发的通知执行。

第六,以地方机构改革和协会改革为契机,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和推进工作职能转变

地方机构改革目前正在各省(区、市)陆续展开。在地方机构改革中,要体现发展旅游大产业和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的思想,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各地旅游管理部门要通过机构改革,转变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要通过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行业内部的管理职能。要本着管理权限与管理范围相一致的原则,适度调整各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省级旅游局要加强全省(区、市)范围内的旅游业发展、管理和指导职能,城市旅游局要加强属地化管理职能,县(市)级旅游局要加强对旅游市场管理的职能。

协会改革是政府机构改革的继续和延伸。1998年国家旅游局进行机构改革后,即着手对协会改革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经有关部门批准,改革方案已经实施。改革后的中国旅游协会,将成为国家旅游局的重要工作助手和对台港澳交往的主渠道。这次会议期间,中国旅游协会将举行换届会议。新的协会班子组成后,将指导地方进行协会整改工作,建立起各级政府机构领导下的覆盖全国的旅游社团工作体系。国家旅游局希望中国旅游协会广泛团结和联系隶属于各部门、各行业的会员单位,冲破条块分割的制约和限制,配合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当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参谋助手;同时,希望中国旅游协会及所属各分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服务功能,通过民主协商,制定行规行约,积极促进旅游市场的规范化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为我国旅游业跨世纪大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七,增强阵地意识和窗口意识,深入开展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旅游行业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部。深入开展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去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丁关根同志在视察云南工作时指出:“旅游工作十分重要,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而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进行对外宣传、介绍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丁关根同志的指示,从讲政治的高度大力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好旅游业“重要阵地”和“重要窗口”的作用。

一是要在全行业坚持开展“爱祖国、爱城市、爱旅游行业、讲职业道德”的“三爱一德”教育和“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使旅游者满意”的“三优一满意”活动,全面巩固和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同时,要在已经广泛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文明示范窗口”以及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等工作的基础上,在导游、司机、讲解员和饭店餐馆服务员等基层岗位开展“文明使者”的活动,把“阵地”建设和“窗口”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二是要大张旗鼓地开展表彰先进、弘扬正气的活动,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希望这次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珍惜荣誉,戒骄戒躁,为我国旅游业跨世纪大发展再立新功。这次会议之后,我们还将组织先进典型代表作全国巡回演讲,并进行系列宣传报道,把表彰先进、弘扬正气的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使其蔚然成风。

三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才基础。要全面推行旅行社经理资格认证制度,推广饭店英语等级测试,组织好送教上门,办好老少边穷地区旅游局长培训班,开展岗位培训和岗位练兵,加强和改进旅游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行业工人技术培训等级考核工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旅游人才培训服务,抓好培训质量。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展开,为旅游业跨世纪大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四是要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证旅游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旅游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反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指示要求,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旅游行业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各省(区、市)旅游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旅游纪检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旅游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旅游纪检监察部门要牢固树立为旅游业大发展搞好服务的思想,在认真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积极与旅游业务部门搞好协调配合,在加强行风建设方面多做工作,为建立起规范有序的旅游大市场营造良好的环境。

同志们,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是为我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目标跨越奠定基础的一年。全面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抓住机遇,继往开来,拼搏奋进,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而奋斗!

标签:;  ;  ;  ;  ;  

发扬光大,努力建设世界旅游强国--200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_旅游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