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的方式之一,这种模式是以学习材料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形式组织学生思考,合作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的状态,小组成员之间运用英语进行理解、交际。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思维互动的欲望,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确立目标
目标的设定是开展小组合作的基本前提,只有目标明确,课堂上的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逐步提高其自我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
二、划分小组
传统的英语课堂中那种单一的“老师——学生”的交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将学生划分小组无疑是促进学生多向交流的一种好办法。在实际操作中,我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同时注意优秀学生和英语学习困难生的搭配,活跃学生与内向学生的组合,男女生每组数量均衡。小组划分后在上课前将学生座位进行重新排列,以方便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
2.根据学生座位就近的原则划分,把座位相近的学生划分为同一组。小组划分一般以4-6人为一组为宜,小组人数越多,训练难度就越大,人数太少则不利于相互学习和交流。
小组组员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小组合作开展的重要保证。老师在开始划分小组时,就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之间一些微妙的人际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小组划分,以利于后期合作和学习实践的开展。
三、明确分工
确定职务,明确职责,这是促进小组成员有效交流的保证。英语小组划分后,要注入管理机制,明确职责,让每位小组成员做到分工合作。一般应分配以下职务:
1.小组长。
常由英语成绩好,有良好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能够在小组里充当小老师的角色。
2.副组长。
常由活泼好动的学生担任,负责小组纪律的维持。让活跃好动的学生维持纪律,这无形中增加了他(她)的责任感,能够让他(她)首先学会管理和约束自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可根据合作学习的需要设一些相关的小组职务,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如:小组秘书长(在小组讨论时记录,让书写好的学生担任),小组信使(负责与其他小组共享一些学习心得)等等,使每一位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小组的主人,都能自觉地加入到小组交际活动中来。这有利于小组团结和感情交流,能够促进学习经验的相互交流,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设定规则
我在教学中采用记分的办法评定合作小组中每一天的学习行为,定期评价,及时地表扬通报。小组成员的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和考试只要取得了进步,或者有突出表现的,都能够为本组赢得相应的加分。通过两周一评比,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合作开展
教师必须针对已经设定的目标,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合理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引导小组成员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合作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1.新授课。
传统的英语课堂里,一个英语教师教授几十个学生,常常是学完新课后只有一部分优秀学生能学会;那些没有学会的孩子们也常常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或基础较差等原因,往往是“得过且过”。但是,在小组活动中,可以让小学生主动地要求自己学会,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
比如,朗读对话,老师带读之后,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小组长带读,或通过小组朗诵比赛、同级选手朗读挑战赛的形式检查各小组的学习效果,并给优胜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学生为了小组荣誉,朗读时人人都能主动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主动开口,这使得本来很闷的朗读训练也热闹起来。
2.课后作业。
老师要多为小组设计合作性、自主性、能动性强的课后作业。如教学中,我一般每个月都为各小组设计一个主题,如英语书法大赛、阅读大赛等。每月还举行一次小组间的超级英语课内剧比赛,允许学生在课文原有内容上更改情节、自编剧本,凡有创意的改动都可以在比赛中加分,从而促使学生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起到提高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合作,老师有必要给合作小组进行评价。分数可以作为学生努力程度的象征,但对有些学生却是挥之不去的阴影,因为一些学生因获得高分而受到老师表扬、同学尊重,而一些同学则因为长期低分相伴而抬不起头来。
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将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论文作者:卢尉夫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4月总第1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能力论文; 老师论文; 成员论文; 课后论文; 《教育学》2019年4月总第17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