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处理对紫花苜蓿抗旱性影响的研究

磁场处理对紫花苜蓿抗旱性影响的研究

陈兵[1]2000年在《磁场处理对紫花苜蓿抗旱性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先综述了生物磁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以及磁场作用于植物的机理,并且对适宜于紫花苜蓿抗旱性鉴定的主要常见指标及适宜于紫花苜蓿抗旱性综合评价的数学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类。 本试验采用不同强度的磁场(0.1T,0.2T,0.3T,0.3T)×时间(10min,、20min,30min)处理庆阳苜蓿,定西苜蓿两种抗旱性不同的甘肃省地方紫花苜蓿材料种子。研究了磁场×时间处理对两种紫花苜蓿材料PEG模拟干旱条件下的发芽率、胚根/胚芽、根深/株高,室内盆栽条件下反复干旱成活率、绝对干旱成活率,田间出苗率,根密度,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影响;并使用AHP法综合评价了每个处理组合对两种供试紫花苜蓿抗旱性的影响,从各处理组合中筛选出了最佳的处理组合。 实验结果表明:庆阳紫花苜蓿材料最佳的处理组合为A_2B_2,A_3B_2及A_2B_1;而定西紫花苜蓿材料最佳的处理组合为A_3B_2,A_3B_1和A_2B_3。

MUNKHUU, NANDINTSETSEG(南邓)[2]2015年在《冷等离子体牧草种子处理试验台优化与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针对牧草种子休眠、老化等引起的活力下降等问题,运用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对牧草种子进行播前处理,通过产生积极的生物学作用,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能够提高牧草种业发展的潜在能力,促进草牧业的快速发展。论文在冷等离子体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的冷等离子体处理实验平台装置存在的问题,通过基础性试验研究,为搭建科学、高效的冷等离子体处理设备数据库提供了技术支撑,并且此构建了一键式控制的新型试验平台,实现了牧草种子大批量处理等技术。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牧草种子发芽情况影响的试验研究,分别得出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为评价指标,试验表明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种子发芽情况影响显著。2、论文进行了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牧草幼苗生长情况影响的试验研究,分别得出了以叶长(芽长)、根长、干重、鲜重为评价指标时的牧草种子的最佳处理功率,试验表明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牧草幼苗生长情况影响显著。3、论文进行了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牧草种子电导率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于牧草种子的电导率影响显著。4、论文提出了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试验平台的整体优化方案,完成了批量处理的一键式控制冷等离子体处理试验台搭建。搭建的试验台处理量为20kg/次,试验台外形尺寸为2000mm×700mm X1100mm(长×宽×高),射频功率范围0-500W,试验台装有万向轮,方便机器的日常移动。该试验台的硬件系统采用传送带式的物料运输方式,可以精确调节种子的处理时间,可以实现批量的处理。应用PLC控制,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实现了一键化完成种子处理。软件系统使用WinCC V7.2,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且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大大降低了故障率。

王晓龙[3]2014年在《五种禾本科牧草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及抗逆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拥有较丰富的禾本科牧草种质资源,该类种质在畜牧业生产及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种原因,本文采用田间观测和室内分析测试的方法,对禾本科牧草的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抗旱性和耐盐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为牧草种质资源鉴定和优良牧草材料筛选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高寒旱作栽培条件下,以隶属于禾本科的垂穗披碱草、无芒雀麦、老芒麦、细茎冰草、扁穗冰草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其形态特征、物候期、生长速度、越冬率、茎叶比、鲜干比和饲草产量等生产性能,探讨不同刈割时期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材料在高寒地区均能正常越冬(越冬率>90%);供试材料鲜草产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刈割时期饲草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老芒麦>细茎冰草>垂穗披碱草>无芒雀麦>扁穗冰草;5种材料中细茎冰草和老芒麦茎叶比较小、鲜干比较大,无论从产量还是生长速度等方面均表现最佳,而无芒雀麦和扁穗冰草在高寒地区生产性能较差。(2)耐盐性试验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和盆栽幼苗培育法进行。运用隶属函数评价、分析盐胁迫对不同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为牧草耐盐性鉴定、耐盐育种和盐碱地牧草栽培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5种禾本科牧草在萌发期和苗期耐盐能力排序依次为:垂穗披碱草>细茎冰草>老芒麦>无芒雀麦>扁穗冰草。(3)抗旱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处理下不同禾本科牧草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参数、叶片电导率和脯氨酸(Pro)含量变化的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5种禾草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最大荧光(Fm),光系统Ⅱ (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 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上述参数的变化幅度因材料抗旱性强弱而异,这种差异可作为简便评价禾草抗旱性强弱的鉴定指标,因此,运用隶属函数对不同禾草抗旱性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抗旱性强弱次序为:垂穗披碱草>无芒雀麦>细茎冰草>老芒麦>扁穗冰草。

杨红善[4]2018年在《航天诱变多叶紫花苜蓿新品种选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航天诱变育种是一项创新型育种方法,在我国农作物育种上已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牧草的航天育种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对落后。紫花苜蓿是我国最重要的豆科牧草,其多叶性状具有非常重要的育种研究价值。本研究以“神舟3号飞船”搭载的4种紫花苜蓿种子为基础材料,开展有益变异单株的筛选,并以多叶型变异单株为基础材料进行紫花苜蓿新种质的选育,在不同生态区域下评价新种质的农艺性状及品质,进一步利用RNA转录组测序分析了新种质多叶性状的遗传特性。取得如下结果:1、飞船搭载的4个紫花苜蓿品种共得到341株诱变单株,通过连续3年的农艺性状观测,筛选出多叶、高产等8种正向变异类型的44个单株,总变异率为12.9%。其中获得有重要价值的多叶型苜蓿6株,其变异率为1.76%。2、以多叶性状变异株为基础材料,采用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的方法选育出了多叶紫花苜蓿新种质,命名为航苜2号(HM-2)。新种质的品种多叶率平均高达69.75%,比国产多叶品种航苜1号(38.91%)平均提高79.26%,比国外引进多叶品种(WL343HQ、先行者、拉迪诺、惊喜、WL363HQ的平均6.31%)提高1005.39%,与所有对照品种差异极显著(P<0.01)。新种质的多叶性状在不同气候区域表现出很好的遗传稳定性。3、新种质HM-2的干草产量平均达19784.2 kg/hm~2,较对照品种显著(P<0.05)提高,比国产对照航苜1号增产7.99%、比亲本对照三得利增产17.44%和比国外对照多叶品种平均增产33.81%。4、新种质HM-2的营养成分较对照明显提高,粗蛋白质含量达到21.8%,比国产航苜1号(21.20%)提高2.83%,比亲本三得利(19.6%)提高11.22%,比国外引进品种(20.38%)提高6.97%。5、新种质HM-2的RNA转录组测序共获得38.89 Gb Clean Data,De novo组装后共获得95,259条Unigene,共筛选获得239个差异基因,146个上调基因和93个下调基因,对照组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基因表达量为0,而试验组有表达量的基因共有28个,对识别到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共注释到170个差异表达基因。6、新种质航苜2号(HM-2)已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评审,正在参加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

马巧利, 孙彦, 杨青川, 熊军波[5]2012年在《NaCl和等渗PEG4000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及生理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比较等渗的NaCl和PEG溶液模拟盐分和水分胁迫条件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发芽过程的影响,选取5个紫花苜蓿品种分别对其种子发芽率和胚根长度进行统计。结果表明:5个品种受2种胁迫后,其发芽率和胚根长度变化趋势相似,即NaCl能显著降低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P<0.05),PEG4000则影响不大;其胚根长度变化趋势为:受NaCl胁迫后胚根较粗短,PEG4000胁迫后细而长。对受2种胁迫影响较小的中苜三号发芽后其电导率、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发现,胁迫后电导率均增大,但受NaCl胁迫处理的差异极显著(P<0.01);游离脯氨酸积累均增高,其中PEG4000胁迫处理后,脯氨酸的积累极显著增高(P<0.01);中苜3号受等渗NaCl胁迫后,叶绿素含量最低,对照是其含量的2.3倍(P<0.01),受PEG4000处理后叶绿素含量有所上升,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由此说明等渗胁迫条件下,盐胁迫比干旱胁迫对中苜三号的伤害更大。

牟红梅[6]2016年在《基于核磁共振的冬小麦灌浆及玉米种子萌发过程水分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籽粒的灌浆过程是最终产量形成的重要过程,籽粒灌浆的优劣不仅决定着籽粒产量的高低,同样也会对小麦的品质产生影响。因此小麦灌浆过程的机理研究对于增加小麦单产、提高小麦品质来说尤其重要,而灌浆过程的水分变化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土壤水分是影响小麦灌浆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水分亏缺将影响根系生长及叶片的光合性能从而对籽粒灌浆过程产生阻碍。常规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使得对整个灌浆过程中小麦各器官的水分动态变化的研究鲜有报道。传统的烘干称重的检测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具有破坏性,不能准确反映活体小麦的叶片、麦穗水分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实时响应。本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检测的无损特性,结合T2弛豫检测以及核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方法,研究了冬小麦灌浆过程的水分变化,初步探讨了土壤水分对小麦灌浆速率和最终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小麦的节水灌溉以及抗旱性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同时,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种子萌发在玉米繁衍和丰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玉米种子萌发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植株后期生长的优劣,而水分又是种子萌发不可缺少的触发条件,研究玉米种子萌发的吸水过程和内部代谢状态,将有助于确定种子的发芽能力。然而,现有的种子萌发过程研究大都是基于数量统计的种子发芽率研究,有关种子内部的水分分布及动态运移过程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综合核磁共振T2弛豫检测及核磁共振T1加权成像结果,总结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的分布规律,初步探讨玉米种子的吸水模式,以期为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研究及玉米育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水分含量与核磁共振T2弛豫谱幅度成正比,通过检测T2弛豫谱幅值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被检测样品的水分含量。可以根据T2弛豫谱特性将麦穗中的水分划分为结合水(1 ms<T2<15 ms)、半结合水(15 ms<T2<100 ms)和自由水(T2>100 ms)这3个不同的相态。(2)由核磁共振T2弛豫谱结果分析,在小麦灌浆过程中,麦穗中不同相态的水分都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但是各种相态水分的变化步调并不一致。麦穗的结合水含量A21随籽粒干物质的增加而持续增大,直到腊熟期结束时结合水才达到最大值,在此之后由于籽粒中结合水随着呼吸作用的消耗而略有减少。在籽粒干重的快增期(15~27days after anthesis,or dpa),尽管此时籽粒中干物质积累十分迅速,但总水分含量A0仅仅比最大值减少了十分之一,在灌浆趋于尾声时A0才急剧减小。核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研究揭示了小麦灌浆过程的水分分布规律,结果显示靠近果皮的胚乳水分比中心胚乳的水分先减少,并且籽粒靠上部分比靠下部分的水分先减少,说明胚乳外周以及籽粒上部先积累淀粉,即在灌浆过程中,灌浆物质积累的顺序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的。(3)小麦灌浆期内的土壤水分亏缺会使叶片功能期缩短,叶片的衰老速度加剧。花后土壤干旱在小麦灌浆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影响。在小麦灌浆早期,土壤水分亏缺能够促进营养器官中的贮存物质向小麦籽粒中转运,使得籽粒初始灌浆过程加速;但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土壤水分亏缺会使灌浆速率先于水分充足时下降,灌浆持续时间较短,干物质积累总量也明显较少。麦穗的T2弛豫结果显示其水分含量变化曲线呈“钟型”,籽粒的最大水分含量与最终籽粒重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水分含量越高,籽粒的最大水分含量值越大,单穗籽粒重量越大。(4)玉米萌发过程可划分为吸胀、萌动、发芽三个阶段,其中种子吸水0~18 h为吸胀阶段,在此阶段种子吸水率迅速增大,体积随之增大;种子吸水18~56 h为萌动阶段,在萌动早期种子吸水出现8 h左右的平台期,吸水率增幅很小,随后吸水率继续上升;种子吸水56~124 h为发芽阶段,吸水率达到51%时萌发开始,随后胚芽突破种皮,在此期间种子要大量水分维持自身旺盛的代谢活动,吸水率出现波动式上升。玉米种子的吸水膨胀,并不是由外向内均匀进行的。吸水滞缓期之前(0~28 h),水分大量从种子发芽口进入胚中,但是水分并未立即向胚乳中扩散,胚乳的水分含量基本不变;种子吸水28 h之后,胚乳的水分含量才逐渐升高。与此同时,种皮虽然也吸收水分,但是并不向种子内部运输,它不仅阻碍胚根、胚芽的生长,而且限制了水分向胚乳中扩散。总之,核磁共振技术因其无损、非侵入的检测优势实现了传统方法无法做到的活体作物水分分布的定量检测,能够连续监测冬小麦灌浆过程中各器官水分的变化规律以及萌发过程中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吸水模式,为研究玉米种子萌发控制、冬小麦灌浆特性以及玉米种子萌发控制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

殷小琳[7]2012年在《滨海盐碱地改良及造林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滨海盐碱地改良及造林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工作。本文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困难立地造林》子课题《滨海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为依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鉴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遵循循环经济和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将减小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再生利用与寻求滨海盐碱地改良和造林的有效方法相结合,旨在为滨海盐碱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及几种含钙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提供物质支持和技术参考。研究区位于河北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研究不同盐浓度梯度盐胁迫下丛枝菌根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提高三叶草瑞文德(Trifolium Riverdel)抗盐性效果,比较单接种摩西球囊霉、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及两者的混合菌剂对植物耐盐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盐胁迫程度的逐渐增大,摩西球囊霉对植物根系的侵染率降低,当盐浓度达到9%o时菌根侵染率骤降,该浓度对摩西球囊霉菌根生理机能产生重要影响,12%o可看做丛枝菌根耐盐极限浓度。菌根能增强植物耐盐性,摩西球囊霉菌根能增加三叶草对Na+的吸收量,抑制盐分向上部运输,降低Na+相对含量,改善植株体内的离子平衡。混合菌剂在侵染能力和对生长促进作用方面都比单菌种好,多菌种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可产生互补功能。二、对传统石膏改良盐碱土壤的理论及改良深度进行补充。将0-80cm土层分为0-20cm、20-40cm、40-60cm、60-80cm层4个层次,对石膏与盐碱土混合土柱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和各种离子去向进行具体探讨,并确定最优土壤改良深度。研究3种含钙工业废弃物脱硫石膏、柠檬酸渣和粉煤灰改良盐碱地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石膏改良盐碱土主要体现在难溶性盐类的生成和对碱性离子的置换上,结合大面积改良的可操作性及成本等其他因素,最终确定石膏改良层以40cm深度为宜。粉煤灰、柠檬酸渣、脱硫石膏能降低土壤PH和ESP,缓解土壤的碱化情况,同时还要注意与灌溉措施相结合,完善灌排渠道才能发挥改良材料的最大效能。三、对野外滨海盐碱造林地中施入脱硫石膏、粉煤灰、柠檬酸渣、磁化肥、生物有机肥和普通化肥改良盐碱地综合效果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将改良后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全盐、有机质及植物光合参数等多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改良盐碱地和促进绒毛白蜡生长的综合程度看,磁化肥效果>生物肥>粉煤灰>柠檬酸渣>石膏>化肥。化肥不具备改良土壤的作用,盐碱地中大量使用可加重土壤盐害毒害作用。滨海盐碱地施肥中要结合改良材料,变废为宝,多施磁化肥、有机肥和农家肥,尽量少用化肥。四、研究铺设隔盐层、构筑集雨工程、设置防侧渗隔板和布置表面覆盖4项滨海盐碱地造林技术及造林效果。结果表明:在滨海盐碱地造林时树穴底部设炉渣隔盐层,可以隔断毛管力,疏导水分,达到降盐、冼盐、隔盐的目的,减轻过量土壤盐分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促进植物的成活和生长。构筑集雨工程可增加单位面积降雨量,对造林树种的成活和生长有显著影响。防侧渗隔板增加隔板内土壤水分入渗量,处理下白蜡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生长旺盛。表面覆盖层有良好的保墒作用,调节浅层土壤温度的变化,对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都有一定补偿能力。五、依托近4年理论研究成果,结合传统生物有机肥料加工工艺,顺应市场需求,发明新型肥料,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参考传统磁化肥生产工艺,合理调整粉煤灰和硫铁矿灰的比例,强化粉煤灰和硫铁矿灰中铁磁物质的磁功能,调整N、P、K肥和微量元素含量,紧紧围绕土壤改良中离子交换、磁性、微生物、有机质和微量元素5大要素,制造出具有改良盐碱土和提供肥效双重功能的盐碱地专用肥料。肥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影响土壤微生物微环境,有效提高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其他肥料利用率、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佚名[8]2013年在《《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1卷总目次》文中提出编排顺序:题名,期数(起始页码)●专论植物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1(1)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鲚属鱼类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1(4)白屈菜红碱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1(9)我国海岸带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管理创新………………2(1)珍稀药源植物黑草、华南龙胆、独脚金研究进展……………11(23)多效霉素研究进展……………………………………………12(1)贵州黑山羊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12(5)发展茶食品加工,拓展江苏茶产业发展空间…………………12(8)RpoN和RpoS参与细菌鞭毛合成与趋化调控的研究进展

杨蔚然[9]2012年在《卫星搭载对苜蓿的诱变效应及其突变体的生物学变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卫星搭载的紫花苜蓿品种龙牧801种子为实验材料。通过形态指标的测定,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生理指标的测定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初步探讨了空间环境对苜蓿的诱变效应。通过实验筛选出了2株变异株系,初步揭示了空间诱变育种的机理。对卫星搭载苜蓿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发现空间环境对发芽率无显著差异,对发芽势和出苗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形态指标的测定,供试的苜蓿株系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诱变结果,表现为叶片变长变细,株高的增加和降低,植株的高大和低矮等。对形态指标测量初步筛选出的苜蓿株系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卫星搭载苜蓿的不同株系电泳图谱出现了明显的条带缺失和增加现象,然后对经过氧化物同工酶筛选的7株苜蓿进行生理指标方面的测定,各个株系都表现出了相对于对照不同的生理功能,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相对于对照的升高和降低,表明质膜透性发生改变,细胞膜发生修复和损伤,叶绿素含量的升高和降低,说明苜蓿株系固定光合作用的强弱发生了变化,这些都说明了空间环境对苜蓿产生了诱变效应。通过苜蓿重要营养指标粗蛋白含量的测定,显示了卫星搭载可以提高苜蓿粗蛋白的含量,继而改变苜蓿品质。在对苜蓿形态和生理生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空间环境可以用于苜蓿突变体的获得,且较其他方法具有安全可靠,诱变时间短,缩短育种年限等优点。对筛选出的2株突变株系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卫星搭载后的苜蓿株系与对照相比,蛋白质图谱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卫星搭载苜蓿1L-4较地面对照共有30个蛋白质斑点下调,23个蛋白质斑点上调。卫星搭载苜蓿6L-5较地面对照共有14个斑点下调,20个斑点上调。这些都说明了空间环境促使了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到了蛋白质的表达。本研究说明卫星搭载对苜蓿的形态指标,过氧化物同工酶,生理指标和差异蛋白质组学方面产生了影响,初步揭示了卫星搭载对植物的诱变机理。

参考文献:

[1]. 磁场处理对紫花苜蓿抗旱性影响的研究[D]. 陈兵. 甘肃农业大学. 2000

[2]. 冷等离子体牧草种子处理试验台优化与试验研究[D]. MUNKHUU, NANDINTSETSEG(南邓). 中国农业大学. 2015

[3]. 五种禾本科牧草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及抗逆性研究[D]. 王晓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4]. 航天诱变多叶紫花苜蓿新品种选育研究[D]. 杨红善. 兰州大学. 2018

[5]. NaCl和等渗PEG4000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及生理活性的影响[J]. 马巧利, 孙彦, 杨青川, 熊军波. 草地学报. 2012

[6]. 基于核磁共振的冬小麦灌浆及玉米种子萌发过程水分分布规律研究[D]. 牟红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7]. 滨海盐碱地改良及造林技术研究[D]. 殷小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12

[8]. 《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1卷总目次[J]. 佚名.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9]. 卫星搭载对苜蓿的诱变效应及其突变体的生物学变化[D]. 杨蔚然. 齐齐哈尔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磁场处理对紫花苜蓿抗旱性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