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效绩评价研究(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企业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效绩评价是指出资人对企业经营效果的评判和经营者业绩的评估。本项研究的目的,就是从政府出资人代表的监管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对中国企业效绩问题的深入研究,探索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综合效绩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以促进在中国尽快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企业效绩评价制度。
一、效绩管理与效绩评价基本理论
效绩管理是以考察企业经营者业绩和企业运营效率为核心内容的集合性管理,是世界范围内现代企业的一种新兴管理模式。其以效绩为核心,将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各个部门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确保了经营者、职工、业务部门等个体利益与公司整体战略利益保持一致,因而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要求的企业管理形式。
(一)效绩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征。
1.知识经济突飞猛进需要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
2.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迫切要求加强企业效绩管理。
3.效绩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优秀企业的成功之路。
(二)国有企业必须加强效绩管理以应对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全球经济一体化具有“双面刃”效应:一方面给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先进的技术进步手段;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直接面临来自全球优秀企业的市场竞争和技术挑战。为此,中国企业必须迅速完成“生产型管理”向“效绩型管理”的转型,通过建立以效绩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增强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1.效绩管理有利于全面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质量。
企业发展质量直接关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当前中国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一是资本质量不高,特别是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包括待处理资产净损失、资金挂账、三年以上应收账款等)问题严重;二是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适用度低下。这与中国企业的管理薄弱,管理与效绩脱节有直接相关性。长期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实行的是以产品和产量为核心内容的“生产型管理”,重视的是产量和产值,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很少关注和研究企业的行业发展状况、市场特性、客户需求及技术变化,结果造成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企业亏损严重、低水平重复发展等问题。因此,中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需要尽快完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效绩管理是以效绩为核心的企业现代管理形式,要求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必须围绕提高企业效绩进行,并将效绩作为考核企业行为的最终尺度。因此,实施效绩管理,将有助于全面提高中国企业的发展质量: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中国企业的资本质量;有利于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即知识和技术贡献率)。
2.效绩管理是政府间接管理国有企业的有效方法。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国有企业的管理逐步改变了政企不分的格局,并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互分离。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法也由过去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并由此在政府和企业间渐进形成了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与代理关系,即:国家或政府作为出资人或所有者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所选择的企业经营管理层。
一般而言,所有者希望的是他们投入的资本实现尽可能多的增值和股票价格的最大化;而经营者则可能会通过更多的生产或其他手段使自身效用最大化。这种利益的不一致必然会导致代理成本的产生。但如果代理成本超过了一定限度,所有者会弱化监督,甚至放弃监督,从而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因此,要寻找一种有效的国有企业管理监督形式,既可以使国家或政府在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情况下,实现国家资本收益最大化与经营者劳动收益最大化的有机结合;又可以降低国家所有者的代理成本。
从世界优秀公司经营实践看,效绩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一是效绩管理是以投入产出比为核心的一套完整、科学和规范化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的,不仅有反映企业经营水平、发展能力、贡献能力等客观指标,还有反映企业经营者道德水平、技术创新水平、技术装备水平、市场占有能力等定性指标,能客观地、全方位地反映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和经营效绩,满足政府评价和了解经营者经营才能和企业经济效益的要求;二是由于效绩管理是基于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上的管理方式,其对管理对象的评判以指标综合考核结果为基础,因而政府可以在不干预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借助社会中介力量对企业进行以效绩为核心的客观、公正评价和考察,并将结果与代理合约所规定的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责任进行比较,以此作为考察和管理企业的基本依据。
3.效绩管理是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前提。
现代代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的成败起决定作用,而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设计对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设计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方案是所有者作为委托人调动经营者代理人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而且两权分离的程度越高,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缩小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差异,降低所有者监督成本方面的作用就越高。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的情况下,对于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国有企业在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也进行了不断探索,并试图通过承包经营、利润分成、授权经营、经营者持股等形式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但实践证明是低效的,这主要与两个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一是我国企业特定的所有权安排是激励与约束功能弱化的体制原因。国有企业和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所有权都集中在国家,由于行使国家股东权利的并不是真正的股权所有者,他们并不对自己的决策承担任何责任,因而导致企业经营者选择和业绩评价的非市场化、监督约束虚空、公司治理效绩低下等同题,形成了经营者的职位安排、激励机制与企业经营效绩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的畸形状况,这反过来又进一步降低了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效果。二是现有经营者激励方式都倾向于“即时性”、“一次性”,长期性和风险性激励效果微弱。目前的基本激励方式主要是奖金刺激(即:根据当年企业的经营利润决定奖金的发放量),而不是从企业效绩(即:企业当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核定。这往往会导致企业经营者在短期内挖尽企业潜力来装潢当年盈利,或不惜成本、不顾未来发展高息举债大规模投入增加盈利等严重短期行为。为此,在中国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必须以效绩管理为基本前提,这样既可以保证政府(所有者)对企业的有效间接管理,减少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直接干预,使政府与企业间形成真正的委托与代理关系,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真正建立在科学、客观和公正的业绩考察基础上,能有效防范企业经营的短期行为和约束经营者的非市场化行为发生。
(三)效绩管理须以科学规范的企业效绩评价体系为基础。
1.效绩评价是统一的“度量衡”。
企业所属行业众多,规模不同,要对每个企业的效绩作出客观评价,必须在行业、规模间建立起相对统一的标准,以使所有者、企业、社会能够准确了解其在同地区、同行业、同规模企业中所处的位置。从国外效绩评价实践看,其运用的是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再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通过定量与定性对比分析的方法,能够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2.效绩评价“四大”基本功能。
一是认知功能。效绩评价是科学的“度量衡”,并能使评价主体通过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对评价客体有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二是考核功能。国外企业的效绩评价有企业总体评价,以及分部门评价;有管理层评价,也有员工评价等。三是引导和促进功能。效绩评价关注的是企业真实效绩,并通过一系列合理指标,从各个不同侧面对企业效绩开展评价,将企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行为取向引导到效绩上来。四是挖潜功能。效绩评价是将横向和纵向评价有机结合的体系,其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间设立相应的、统一的评价标准,使得被评价的企业可以通过效绩评价结果,及时了解和掌握自身在地区、行业、规模中的优势和差距。并通过评价,找出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发展潜力,从而达到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挖掘潜力,进一步提高效绩的目的。
3.效绩评价是实施效绩管理的前提。
由于效绩评价是以投入产出为核心的评价体系,采用了多层次、多因素、多因子分析方法,能够就企业财务效益、资本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和分析;并能结合知识经济时代市场对企业发展的要求,从企业知识储备、客户群体、知识创新、市场占有能力等方面,对企业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因此,效绩评价是全面、科学和有效的企业效绩衡量体系,是实施效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4.效绩评价推动效绩管理的深入发展。
一是满足了效绩管理对企业进行全面评判的基本要求。效绩评价是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既有对企业短期效益的评价指标,又有长期效益的考核指标;既注重对企业经济效益(主要是财务效益)的评价,也注重社会效益(如就业、环保等)的评价。因此,效绩评价的完善和发展,使企业效绩管理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进而为实现企业科学管理提供了保障;二是效绩评价结果为企业实施有效的效绩管理提供了基础依据。三是企业效绩评价的发展将进一步为企业效绩管理提供更多的支持手段和创新来源。
(四)中国建立企业效绩评价制度的重要意义。
1.为出资人行使经营者的选择权提供重要依据。
2.有利于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管和约束。
3.为有效激励企业经营者提供可靠依据。
4.促进企业经营观念与发展战略转变。
5.推动企业实施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效绩管理方法。
二、建立中国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的首要目标是为出资人服务。
中国的经济体制、社会制度、经济基础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别。中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最大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生发展。国有企业过去、今天和未来在中国经济中将会一直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研究建立企业效绩评价体系,政府出资人应当是首要服务对象。
当前,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实行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的原则。研究建立企业效绩评价体系,还必须紧扣国有企业出资人监督管理职能,特别是要紧扣出资人财务监督、业绩考核和收入分配等重点业务内容。
(二)企业效绩评价体系应以财务效益分析为主体内容。
财务效益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四大基本要素。在这些要素中,财务效益是基础,在财务效益分析中,又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内在核心。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最基本的衡量标准是经济效益,而经济学上讲的经济效益,从本质上讲就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
1.投资回报是投资者创立企业的基本动因。
对于中国国有企业来讲,投资回报长期以来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作为投资者主要追求的是“产量”和“产值”;改革开放后,取而代之的是强调国有企业对政府(或社会)的贡献,如“实现利润”和“上缴利税”。虽然对国有企业强调其社会贡献,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政府投资的回报,但长此以往毕竟会使企业经营战略偏离市场经济轨道。
国有企业对效益普遍不重视的现象,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其弊端表现并不明显,因为当时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没有其他经济成分竞争和对比。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国有企业不得不面对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竞争时,效益问题的矛盾就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就是国有企业与其它经济成分相比,资本投入与效益产出水平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别,国有资本的积累能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明显不足。因为企业运营是一个不断投入和产出的循环过程,没有足够的投资回报,投资者就不可能拿出资金进行下一步新的投入,并且越是投资回报率低,就越是妨碍新的资本投入,进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缓慢,进一步造成竞争力低下,在企业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寻求回报是其本性使然,资本从某一回报率低的领域流向回报率高的领域,也是一种正常和健康的现象。而市场正是通过这种投资者对高投资回报的追求,来实现对资本这一稀缺性资源的优化配置。众多的国有企业获利能力普遍低下,是当前改革重组国有企业和调整国有经济结构的主要障碍,因为谁都不愿意将资本投入低效益的企业。没有投资回报的企业经营,实际上就失去了再投资的动力源泉,企业的资本只能是逐步僵化、萎缩和减值。
2.财务效益最优化是出资人的主要管理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入产出最大化是投资者的主要追求目的,而财务效益最优化是出资人的主要管理目标。由于企业营运是一项复杂的经济行为和操作过程,在现实经营过程中企业的出资人不能片面地追求投入产出最大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有多种内在和外部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有时企业需要牺牲某些次要利益,以保证主要利益的实现;有时需要牺牲一下眼前利益,来确保长远利益的实现。因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出资人不能仅仅追求投入产出最大化,而且更需要考虑如何获得企业财务效益的最优化,即:通过经营项目或经营利益的最优组合,以实现总体经营目标条件下的投入产出最大化,也就是企业财务效益的最优化。
企业要实现财务效益的最优化组合,就必须要将企业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种“两难”的选择。投资人需要追求企业的长远利益,因为投资人是企业的所有者,考虑的是企业总体上的投入产出最大化,不着急一时的盈利;经营者需要重点关注企业的当期利益,因为经营者的任期是有限的,企业某些有效经营措施所花费的成本,其产出效益有可能在下任经营期中才会体现,不知“花落谁家”。要解决出资人与经营者的利益矛盾,就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营者业绩进行科学客观的评断,以此将两者利益矛盾相协调和统一,实现企业财务效益的最优化组合或总体投入产出最大化,这既是出资人对企业的主要管理目标,也是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的基本功能。
3.少投入多产出是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处于转型期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处于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必须要处理好产出与效益的关系,必须以投入产出分析来衡量企业一切经营行为和经营结果,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得尽可能大的获利空间。尤其是当前国有企业面临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以最少的投入而获取最大的产出,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非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来讲,由于中国已经进入WTO,将逐步对外开放市场,其垄断经济地位即将失去,也将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而少投入多产出是所有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内在核心的企业效绩评价制度,将有助于引导企业经营由当前的粗放型向效益型转变,有效地促进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
(三)企业效绩评价应由传统的纵向对比向横向比较分析转换。
评价标准是指企业效绩评价中进行比较或对比分析的参照物。企业有关评价指标在与确定的参照标准相比较后,就可以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以往中国国有企业的评价和考核方法,主要是进行纵向的对比分析,就是自己与以前的“自己”对比分析,简单地得出是否“进步”或“退步”的结论,即:以企业的上年度实际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基数”,或者是以建立在基数基础之上的“计划指标”作为考核基准。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要求看,以历史纵向对比分析为基础的考核方法,无法满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效绩管理的需要。
1.历史纵向对比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在历史纵向对比中,增长率成为评价考核的一个最重要砝码,它往往要求企业当年的业绩水平都要在往年的基础上不断增长。这样的对比分析,对于企业规模小、经营效益差的企业较为有利。因为这些企业“基数”低,稍做努力就可能使考核指标在原来基础上得到很大改善,从而很容易获得较好的考核结果;而对于规模大、原来效益就好的企业,由于本身“基数”很高,在已经比较高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就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保持现状或超过原来的业绩水平,造成我们常说的“鞭打快牛”和“保护落后”现象或机制。
以“基数”为主体的历史纵向对比考核方法还带来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考核方与被考核方对“基数”进行经常性的讨价还价,而“讨价还价”中的信息不对称又往往使被考核方故意压低“基数”,使考核的作用大打折扣。这样的以“基数”为主体的历史纵向对比考核方法,还很易出现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即:企业难以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全面认识自己,在与发展初期相比取得了一些进展,而容易产生自我满足观念,从而影响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国有企业过去产品几十年“一贯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此外,现实中企业的效绩状况,要受到包括客观环境在内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和一个企业的经济或经营有其自身的周期性,并且要受到外部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不可能永远处于上升态势,即使是在经济上升的时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间这种增长率水平也会有较大差异,因而这种建立在历史纵向对比基础上的考核评价方法,其结果不具有企业间的横向可比性,而且也不适应经济周期性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很难引导企业走向选择具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目标的发展道路上。
2.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为企业效绩横向比较提供了保障。
要实现企业效绩评价结果的横向比较,需要解决两个技术性问题:一是评价指标应具有可比性;二是对比标准应有信息来源。从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基本上是以“产量”、“产值”为核心指标的考核方法,转换为改革开放初期以“实现利润”、“上缴利税”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方法,尽管推动了国有企业开始追求经济效益,但这些总量指标本身却不具有横向可比性,它们往往更多地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和条件,客观上引导许多企业片面追求企业的外延扩张,造成重复建设严重;而一些企业为追求“实现利润”和“上激利税”指标的提高,采取弄虚做假“利润操纵”的办法,导致了经济秩序的混乱。
为了使企业会计核算方法逐渐与国际社会接轨,90年代以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企业会计制度改革,随着这些年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跨跃性发展、当前对全国性企业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已经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根据建立企业效绩评价总体目标的要求,借助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手段,以全国企业财务状况的实际水平为基础,统一测算和颁布不同行业、规模、区域等分类的的效绩评价标准值,作为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进行经营效绩横向比较的依据,以评断企业在同行业、同规模或同区域中的水平地位与主要差距,更有利于企业效绩评价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种将相同条件下的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的方法,还可以剔除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如行业差别、规模差别),更加客观和公正地反映企业经营者主观努力所取得的成效,使得企业效绩评价结论满足科学、客观和真实要求,并充分体现出公平竞争原则。
(四)企业效绩评价应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有机结合。
以数理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计算和描述经济状况,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工具。但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并不是所有的经济事务都能完全以数理统计方法加以概括和解决的。从国际经验看,在80年代以前的企业效绩评价,基本是采取定量分析,也就是以计量指标为主的评价方法体系。但随着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和全球竞争的日趋激烈,定性分析方法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并且逐步成为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80年代后,国际上企业效绩评价方法变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1.企业效绩评价中的财务指标定量分析。
采用财务指标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企业效绩评价的最大的优势,是指标具有直观性和结果具有可比性。目前,以财务指标为主的定量分析评价,都是以企业定期编制的会计报表为依据的,无论是作为经营收益的实现利润,还是出资者的资本投入,都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加以计量,通过对量化的数字、数字对比中包含的趋势和不同数字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状况作出基本判断。
但采取财务指标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企业效绩评价,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和不足。首先,企业的会计报表毕竟是历史性的静态文件,以企业会计报表为基础的各种定量财务指标反映的是结果,它带有静止、单一和被动反映的特点。因而一些人认为,完全采用以财务指标进行定量评价本身,只是一种短期业绩的计量。如果对一个企业的综合效绩评价,完全是建立在这种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就会助长企业经营者的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投机行为。其次,现代企业为了维持长期稳定的发展,需要考察顾客与供应商的支持态度、工艺与技术的不断革新、经营者与雇员的高昂士气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有很多是难以进行量化的,或量化分析也难以准确。对于考察和评价这些行为来讲,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传统定量分析方法就显得捉襟见肘。再者,信息时代要求企业拥有无形的知识资产来提高长期竞争力,在这方面财务指标定量分析评价也显得力不从心。从各国企业效绩评价发展的实践看,财务指标定量分析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
2.企业效绩评价中的非财务指标定性分析。
在当前企业面临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增大的背景下,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未来预期评价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80年代以后,许多企业都围绕着如何满足客户需求作为战略出发点,将市场份额、产品或服务质量、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内容,纳入企业效绩管理和效绩评价体系中,以实现对企业综合效绩的科学评判,其目的就是引导企业进一步适应市场要求。
与财务指标业绩表现不同,非财务指标反映的业绩多数是通过企业长期管理实践和无形资产积累获得的,与企业整体长远的兴衰成败关系极大,是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除了新技术引进于有形资产之中,以及严格控制资产负债比例等传统管理方法外,信息时代的环境里决定了要想在竞争中获胜,企业就必须具备比有形资产管理更广泛的许多能力。与对有形资产的投资和管理相比,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的运用与开发能力更为重要。定性分析是从动态、开放、综合和整体的角度出发,对企业进行多方面的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评价,这是科学规范的企业综合效绩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然而采用非财务指标进行企业效绩的定性分析,也有其许多的缺点和不足:一是从出资者角度看,追求利润是其长期不变的永恒目标,但与财务指标相比,许多定性分析指标的改进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是较为模糊的,很多情况下难以判断非财务指标的改进与利润变化的直接关系。二是与财务计量指标相比,定性指标在设计时往往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三是由于非财务指标涉及到各个不同的部门或环节,指标之间很难完全避免相互矛盾或相互冲突,因而在具体实施企业效绩评价及评分时的权衡,就显得较为困难。
3.定量与定性分析有效结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选择。
实际上无论是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还是非财务指标的定性分析,都有其固有的优势和缺陷。只关注财务指标状况,易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过分注重非财务指标,由于难以准确描述和操作,企业控制可能因为缺乏座标而导致经营失误。在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增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单独依靠传统的财务指标定量分析或是非财务指标的定性分析,都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的管理需要,二者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最优的选择。
从国际企业效绩评价方法看,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是当前各国企业效绩评价方法的主流。长期以来,以财务指标为主的定量分析,一直是企业效绩评价的基础;但从发展趋势看,专业人员的定性评议正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但这种专业人员的定性评议普遍又必须是建立在定量分析基础之上的。西方国家由于开展企业评价和管理咨询的历史较长,积累了一大批具有较高评价分析和判断能力的专业评价人员;而中国开展企业效绩评价的历史较短,无论是在具体方法还是评价人员的知识结构方面,都还无法满足这一工作的需要,这也是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有企业现状看,采用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为主体,通过定量指标的计算得出基本评价结果,再利用非财务指标的定性分析对基本评价结果进一步校正,以弥补定量分析的不足和缺陷,使最终的企业效绩评价结果更加接近其真实水平,较为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和国有企业的实际,也是一种较为实际和有效的选择。
标签:国企论文; 财务指标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企业经营规模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激励模式论文; 规模效益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投入资本论文; 经营指标论文; 利益最大化论文; 经营业绩论文; 长期资本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定性分析论文; 科学论文; 评价体系论文; 财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