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410011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术中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61例中有55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4%;而对照组患者59例中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1.4%,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突出,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冠心病;盐酸替罗非班;临床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冠心病是心脑血管中常见的一类疾病[1],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临床发病高,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冠心病发病类型较多,常见的有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以及心源性猝死等[2]。目前,对于冠心病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PCI,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该手术方法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对患者造成了一些不良反应,如在解除动脉狭窄时可导致血栓的形成[3-4]。因此,对于冠心病PCI治疗,抗血栓药物也是有效治疗的方式之一,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次研究为探讨分析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特选取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术中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实验组预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61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龄分布在45岁至75岁之间,平均为49.6岁;现病史方面25例心肌梗死,15例心绞痛,10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3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对照组患者59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3例,年龄分布在44岁至75岁之间,平均为50.2岁;现病史方面23例心肌梗死,14例心绞痛,10例高血压,9例糖尿病,3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现病史等临床资料差异性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 所有患者口服他汀类及硝酸酯类药物,首次服用75mg氯吡格雷、100mg阿司匹林,一天一次,首次剂量加倍。
1.2.2 对照组 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在手术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用量按体重计算,每10kg注射0.1ml,每12小时注射一次,疗程为5-7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除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外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治疗,用法为先使用盐酸替罗非班0.4-0.8mg/min/mg,十二个小时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用量按体重计算,每10kg注射0.1ml,每12小时注射一次,疗程为5-7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疗效评判标准[5]: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胸部无压痛,心脏输血功能正常则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部分消失,胸部压痛明显减少,心脏输血功能部分正常则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胸部压痛加重,心脏输血不能正常工作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的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性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61例中有55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4%;而对照组患者59例中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1.4%,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详见表1、表2。
3 讨论
冠心病也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主要是由于粥样硬化发生在冠状动脉处导致动脉受阻,从而进一步导致心脏的供血不足及缺氧,进而引发临床一系列相关症状。冠心病的常见发病因素可包括高脂饮食、高血压以及剧烈情绪波动等,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患者心力衰竭而引发死亡,由此可见,有效治疗冠心病至关重要。盐酸替罗非班是常见的血小板糖蛋白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
本次研究为探讨分析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特选取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术中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61例中有55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4%;而对照组患者59例中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1.4%,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突出,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 静.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1):1841-1843.
[2] 冯俊岩,周晓军,王新民,等.盐酸替罗非班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资料分析[J].航空航天医 学杂志,2012,23(10):1227-1228.
[3] 汪 兵,吴继雄.盐酸替罗非班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级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3,17(4):686-688.
[4] 郁冲.盐酸替罗非班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15):85-87.
[5] 孟令奎,张海英.盐酸替罗非班在冠心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J].大家健康,2014,8(23):134-135.
论文作者:曾鹏,,李向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9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冠心病论文; 盐酸论文; 对照组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发生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第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