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与西部地区地域形象建构论文

短视频与西部地区地域形象建构论文

短视频与西部地区地域形象建构

穆美宇

摘 要: 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中国互联网络由20世纪90年代起步时的高价低速,到2012年之后智能手机的出现和4G网络的高速发展,视频开始成为人们用来拍摄记录、分享生活的主要载体。现在,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举起手机录制一段视频,相比平面的图片,视频更加立体地记录下当前我们所经历的生活,伴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视频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特权,视频也成为可以媲美文字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本表达。随着4G乃至5G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流量资费的下调,大规模的UGC成为现实,这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互联网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格局。在全民参与协作、共享的短视频生态中,每个人的想法都有可能被看见、被接受,从生产到分享,传播的可见发展为创新的可见。短视频的生产者、传播者、观看者延展出全新的交互轨迹,记录着自我的成长,折射出社会的变革。

关键词: 短视频;地区形象;互联网

1 新媒体时代地域形象的传播

地域形象是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所独具的特征和地域的文明化程度的综合体现。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特色、风土人情构成了地域形象,地域形象又影响地域未来的发展建设,是地域竞争力的组成要素。随着以移动传播、社交传播为特征的新媒体的兴起,传播过程中所塑造的地域形象在受众的认知世界的过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地域形象能够更快加速、直接地在受众心中建立。以往地域形象的传播者是官方媒体,但在“万物皆媒”的新媒体时代,在过去是以政府为地域形象的执行者进行地域形象为主题的宣传,发展到现在是以市民为主体的自发传播。官方话语体系开始过渡到民间话语体系。地域形象是地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地域形象的方式,已经从图文阶段跨越到了移动端视频阶段。

短视频提供了最全面、最真实的社会记录,记录下新时期新一代的新节奏,改写了日常生活经验,释放了平淡景象的视觉力量。基于短视频日常记录的全民创新成为进行时,生活窍门、日常妆发、阅读旅游等各种知识与信息在短视频平台汇流。随手拍下视频的上传、分享的过程十分轻松,短视频成为人们即时交流的“口语”,它以一种“日常经验”的“非日常表达”,让社会的每个细节、每个角落得以展现,短视频生产者的每个作品、每个创意被更生动、更直观且有趣地表达出来。大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布关于地域形象的信息,视频的广泛传播可以增强地域形象传播的效果,更能体现地域与时俱进的发展,也更能获得受众的认同,地域形象的传播充斥市民的创意。短视频成为日常创新的记录者、见证者,亦是美好生活创意的传递者。

2 短视频与西部地域形象呈现

2.1 短视频长于建构场景

在地区和地域的文化建构中,大众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以个人视角对地域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进行视频的拍摄和自媒体传播。短视频的长处在于建构当下的此时此地的场景文化,更精准拓宽场景的维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网络等技术的协同下,短视频就以一种镜像模式映射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场景。短视频的工具属性伴随着多样化、个性化的内容、场景、体验也更加凸显。人们可以将创新置于各个场景中,从而拓展创新活动场域。地域文化的传播可以通过短视频的拍摄呈现于大众视野,地域形象也随之生动化、具象化。

2.2 注入经济发展新功能

短视频催生出全新的商业营销模式,驱动消费新潮流、新景观出现,与此同时,借助短视频的宣传与推广,网红地域、网红景点不断涌现,有助于地域形象的建设与传播。有力地带动当地旅游产业迅速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4)2000-2016年,巢湖流域的8个评价单元全部为正值,表明土地利用程度发展是该时间段内巢湖流域的主要趋势,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程度的影响较大。其中,合肥、无为和含山的变化程度更剧烈,2000-2016年间这些地区的建设用地有了明显的增加,说明社会经济因素是这些地区土地利用程度增加的主要因素。

2.3 增加大众认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已成为信息传播十分重要的媒介方式之一。短视频的信息传播和服务在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提供了日常生活中的讯息,还具有娱乐功能。建立以宣传地域形象为导向的短视频创作,可以促进短视频的深层次含义发展,更可以起到宣传地域形象的巨大作用。短视频提供了一个全民参与、全国覆盖的地域宣传新平台,这不仅顺应了新时代新技术的潮流,更实践了“媒介即人的延续”思维,将形象饱满、内涵丰富的地域形象融入短视频之中,并呈现在互联网上。

4.1.1 政府搭建与短视频平台的合作

3 短视频在地域形象构建中的瓶颈

地域形象建构的主体是公众,作为地域的主要构成部分,他们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每个拥有使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能力的人,都可以向外界随时随地披露信息和发表意见。短视频的发布门槛低、传播速度快,是公众参与地域形象传播最主要的媒介形式。但因为参与短视频传播的公众的素养良莠不齐,导致短视频在拥有构建地域形象的强大功能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效果。在网络中我们不难看到发生在不同地域的、带有恶劣性质的视频新闻出现。而这些信息的发布者常来自于自媒体,在这个传播过程去职业化的时代,我们往往难以辨别信息真实与否,是好是坏,真相如何。而舆论通常引导着大众对信息的判断,短视频的生产和传播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与随机性,例如,当随手拍下的带有自己的主观言论的视频在互联网中引发大量关注,事件被广泛传播后对所在地域的形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将难以预测。

在社会热点事件和舆论事件发生之时,面对缺乏理性的舆论时,政府要善于抓住具有外化潜力的舆情,尽力引导舆论走向。要重视人民的需求,关注民意,着力解决问题,及时、正确地应对和引导舆情。

4.2.1 抓住特点,着眼于不同视角

每个地方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短视频的方式以短聚长,由小汇大,在各个平台上分散呈现、集中传播。短视频碎片化的记录,隐藏了主题的微叙事,承载着新时代地域形象的集中展现,是大众对于地域形象在当下媒介环境中社会认同的表达。

4 短视频参与西部地域形象建构的策略

4.1 政府搭建平台,坚持和创新政府“把关人”的角色

陈健介绍说,随着东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东盟各国经济发展与电力紧缺的矛盾普遍比较突出。为应对能源问题,不少东盟国家制定了发展核电等清洁能源计划。近年来,中广核集团几乎每年都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展示自己最先进的核电技术,引起了不少东盟国家的浓厚兴趣,有些东盟国家甚至已经与中广核集团开展了民用核电合作,如去年中广核集团和泰国国家电力公司属下的RATCH 集团签约,泰方公司有10%的股份参加到防城港核电站二期工程建设中。他表示,中广核集团未来愿在人才培训、技术交流等方面密切与东盟各国的交流合作,也希望有机会在有需求的东盟国家建设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核电站。

政府应认同自媒体传播的多元化以及创造主题的多元化。在地域形象传播过程中,政府要做好把关工作,正确引导传播方向,讲求有效的传播效果,在传播过程中引导舆论、控制舆情,和谐统一各类媒介,将有助于短视频在传播活动中对于地域形象的建构。政府需要从地域形象定位、地域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宣扬、地域宣传规划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策划好传播主题和有效开展传播活动,主导地域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综合考虑投资收益、相邻空冷岛凝汽器的投资、复杂性、运行调节难度和阀门的可靠性、严密性要求,空冷凝汽器散热面积增加16.7%或33.3%较为合理,即扩大利用临机空冷岛的1排或2排空冷散热器组最优。

近年来,短视频APP快速增长,借助成熟的科技手段,大部分APP操作门槛低,参与性强,自带的剪辑特效操作简单易上手,经过简单的制作就可以上传到视频平台实现内容的传播,相比文字、图片等形式,传播内容更加直观可感,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功能。政府应寻找具有可视化、主观化、体验化特点的视频平台进行合作,通过策划活动来达到传播目的,并积极履行“把关人”职能,明确地域定位,协调地域发展。由政府先明确地域在活动中的形象定义,围绕定义设计简单易懂的活动内容告知民众,设立各种奖项奖金激发民众参与热情与调动其积极性,号召网友拍摄符合主题的视频上传,通过媒体广泛宣传,进一步扩大参赛范围,让短视频中的地域形象表达效果在数量上得到保证。市民成为表达地域形象的主要力量,成为地域形象的传播载体和地域形象的实际建构者和传播者。政府引导、媒体报道、大众参与三者间形成良好互动,促进地域形象的塑造。

可以进行前期调研,在分析借鉴其他地域形象构建的相关短视频优点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地域特点,举办相关特色活动,引导市民游客积极参与活动。可以确定以“名胜古迹”或“特色美食”等为具体的传播内容。各地域内的“旅游业”“餐饮业”等相关单位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再运用传播媒体进行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扩大活动影响力,提高传播效果。

发展和培育本地短视频制作团队,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培育专业化水平较高、全面稳定的地域形象短视频团队,形成具有较高水准的传播主体,可以将目光投入本地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调动其参与到地域形象短视频传播活动中,依托学生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短视频创作水平和文化价值。充分利用互联网各类视频网站、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台不同媒介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进行内容的呈现和传播,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进行地域形象宣传的集中表达,提高传播效果。传播主体职业化与非职业化的并存,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促进短视频内容丰富多彩。

4.2 大众主动参与,成为推陈出新“践行者”

地域形象是一个地域重要的隐形资产,对地域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在塑造良好的地域形象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地域形象的传播。地域良好形象的有效传播,对地域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短视频对于地域文化的建构、对于地域的旅游、招商、引入投资都可以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

4.1.2 政府引导和培育本地自媒体传播队伍

4.2.2 致力创新,发挥主观能动性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通过优化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表明,改革富有成效,新的实验课程体系获得学生和同行的认可,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有深造意愿的学生可较早进入并适应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近年来教研室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及省级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级实验中心的实验技能大赛,均获得了优异的赛绩。

公众自身审美素养与短视频的创作和接受是息息相关。受众的欣赏口味和水平甚至会影响短视频内容的生产走向。短视频的品质和公众鉴赏能力是存在一种张力关系的,较高的鉴赏水平可以促使大众在面对众多短视频时能正确解读。因此,公众要主动提升自身审美素养,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整个短视频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Nicolson,Nigel.The World of JaneAusten:Her Houses inFactand Fiction.London:Weidenfeld&Nicolson Ltd,1991:14.

4.2.3 时刻传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提倡“走到哪儿,拍到哪儿”,将记录变成一种习惯。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为自己的短视频创作积累大量的素材,致力于创作出“有趣”“有料”的短视频。然后及时上传到视频平台,在网络中传播与交流,从而推动地域形象的建构。

根据“业主有需求、生产有必要、建设有基础、资金有保证、绩效能实现”的原则和各类项目指南要求,积极帮助地方政府和农业企业申报各类中央和省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支持企业建设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提高资源化利用能力。同时,努力争取扬州市财政每年安排扶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农业生态环保资金规模逐年增长。积极探索根据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模进行奖补,以及社会化专业服务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稳定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叶晓滨.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0.

[2]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92-99.

[3]韩鸿.参与式传播.发展传播学的范式转换及其中国价值——一种基于媒介传播偏向的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40-49.

(作者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标签:;  ;  ;  ;  

短视频与西部地区地域形象建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