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竞争法上当事人的确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事人论文,竞争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922.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6106-0113-06
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法律关系三要素之一,对主体范围、类型进行界定,明确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如何确定当事人,是每一个法律部门和法学学科的基本任务。竞争法在我国兴起不久,许多基本问题尚未澄清,对其主体的研究尚不充分,因而对竞争法的主体进行细致分析,对于该学科的发展,以及加速我国反垄断立法,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对竞争法的主体,学者们也作过一般性描述。大家注意到,各国竞争法对其主体称谓不同,如美国法采用的是“人”(person),欧共体竞争法的术语是“企业”(undertaking),日本法上称“事业者和事业者团体”,等等。我国尚未颁布反垄断法,但相关法律如《价格法》中规定,“本法所称经营者是指从事生产、经营商品或提供有偿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但从司法实践来看,各国的理解不存在实质差异,即竞争法的主体范围广泛,包括一切从事经营活动的主体,不受法律形式限制,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国有企业、其他企业、企业协会,特殊情况下还可包括行政机关,只排除了两类主体:一是不从事经营行为的纯粹消费者①,二是行使公权力的国家机关。但它必须是自主的实体,能独立决策,根据自身利益自主决定竞争行为,而不受他人控制。[1](P35)
但上述认识只具有一般性的意义,它确定了竞争法主体的大致范围,没有解决在具体案件中如何确定当事人的问题。在竞争关系中,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民商法上有所不同。民商法强调主体的平等性,确定当事人意在明确权利、义务以及责任的享有与承担者,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相对性,一方所受损害,应由致害方当事人给予补偿。竞争法上则主要关注对市场力量进行控制,精确界定主体的意义,主要在于准确地反映市场力量的构成;在处理竞争问题的行政程序中,只对限制竞争行为人予以处罚,而不涉及给受害人以赔偿,受害人若要得到赔偿,须提起私法诉讼,因而多数情况下,受害人并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竞争法保护竞争秩序固然有利于保护竞争者,但其主要目的不在于保护私权,而是公共利益,防止垄断力量对竞争秩序构成损害。因此,竞争法上主体的界定规则与民商法有许多不同。竞争法采用一个特殊术语,即“所涉企业”(undertakings concerned),既用于泛指竞争法的主体,更多地又用于指称具体限制竞争行为的参与人。本文认为,在后一种意义上,“所涉企业”这一概念可以为我国竞争法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分析工具,因而弄清各类具体的竞争案件中,所涉企业即当事人是如何确定的,对于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针对三种主要的限制竞争行为,竞争法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构成:关于限制竞争协议的规制,对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的规制,对企业合并的控制。三种情况下,所涉企业的确定情形与规则有很大的差异。
一 限制竞争协议中当事人的确定
限制竞争协议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以协议、决议或者其他联合方式实施的限制竞争的行为。[2](P298)美国《谢尔曼法》第1条将其称为“共谋”与“联合”行为;《欧共体条约》第81条将其表述为“协议,(企业协会的)决议,一致行动”②;其他各国措辞各有不同,但没有实质差别,主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间,通过协调彼此的行为,达到限制竞争的目的。相比之下,欧共体的表述更清楚地表达了进行协调所采用的各种方式。
在民法上,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合同的缔结经过要约与承诺等阶段,一般说来,只要能证明合同存在,当事人即不难确定。而竞争法上的限制竞争协议,与民事合同有很大区别。首先,就(狭义的)协议而言,它的成立并不以证明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为要件。当事人从事这种行为会采用隐蔽方式,因而不易举证,在竞争法上,往往根据相关的事实与法律因素,来推定当事人之间存在协议关系。③其次,当事人可以不经任何直接交流而进行协调,从而规避上述“协议”概念,为此,欧共体创设了“一致行动”这一概念,美国法上则称为“默示的共谋”。它是企业间为避免竞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而心照不宣地协调各自的行为,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对方的意愿。[1](P44)其主要的判断依据,是参与人之间市场行为的一致性,不一定要证明当事人之间发生过意思交流。这很难构成民法上的合同,但却是限制竞争协议的基本类型,在范围上,它包括企业之间的任何合作行为,只是不包括真正的协议,以及企业协会的决议。第三,企业协会的决议是单方行为,形式上并不存在双方当事人,但仍构成限制竞争协议,因为这等于是在所有会员相互间分别订立了一项协议。
因而限制竞争协议中当事人的确定,就有三种情况:1)在当事人订立(狭义)协议的情况下,所涉企业是协议当事人,这与民事合同当事人的确定是一致的。2)在企业协会决议情况下,所涉企业包括协会本身,以及受其决议约束的所有会员。3)在一致行动情况下,所涉企业是所有参与一致行为的行为人。
在公司法上,人们提出需要“揭开法人的面纱”,在竞争法上尤其如此。竞争法上的主体必须具有独立的决策能力,子公司如果受到母公司控制,则二者间并不发生竞争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议,比如采取统一的定价政策,只是同一经济单位内部的分工,不产生限制竞争的效果,因为它们之间本来就不存在竞争,该项协议不构成限制竞争协议。子公司与其他企业订立协议的,所涉企业是对方当事人以及母公司,子公司是母公司的组成部分,不是案件当事人。
而如果子公司独立从事经营活动,具有自主的经营决策权,④则母子公司间订立固定价格等协议的,属于限制竞争协议,双方均构成所涉企业。子公司与其他企业之间发生限制竞争协议时,所涉企业,是子公司及其相对人,母公司则不是。
二 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为中当事人的确定
所谓支配企业,指拥有强大的市场力量,可以凌驾于竞争之上,其竞争行为不受竞争者约束的企业。企业滥用支配地位从事限制竞争的行为,如超高定价、掠夺性定价、搭售、拒绝交易、价格歧视等,为竞争法所禁止。实施这类行为,行为人必须具有支配性的市场力量,如果由中小企业实施,对竞争并无损害,损害的倒会是行为人自己,因此竞争法一般不予干预。因此,这类行为违法的前提,是确认行为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而衡量支配地位的最重要指标,是当事人占有多大市场份额。在Hoffman-la Roche案⑤中,欧洲法院的判决中指出:“支配地位的存在可能取决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单独来看并不必然具有决定作用,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具有市场份额。”企业拥有65%以上的市场份额,一般可认定其具有支配地位;但也要考察其所处的市场条件,当市场高度分散时,还可低于这一标准,如United Brands案中,⑥该公司具有40%-45%的份额,但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仅有16%的份额,因而认定前者具有支配地位。
市场份额的计算方法,是以涉嫌企业的销售额,除以相关市场上总销售额所得的比值。确定谁是所涉企业,即哪些企业属于案件的当事人,则是计算销售额的前提。如果涉嫌企业是单个企业,与其他企业间不存在任何控制关系,计算市场份额时只需将它自身的销售额,除以该产品市场的总销售额即可。这时,所涉企业就是该企业自身。但如果它与别的企业存在某种控制关系,比如,某个公司控制着若干子公司,在衡量其市场力量时,必须将子公司的力量累计起来,它们都是前者市场力量的组成部分。在计算市场份额时,需要把所有这些关联企业的销售额合并计算。
对于这种限制竞争行为来说,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仍取决于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控制关系。如果存在控制关系,则母子公司构成同一个所涉企业,应将二者的销售额合计。许多母公司通过子公司从事限制竞争行为,而实际依托的是母公司的支配性力量,如果只计算子公司的市场份额,则会使母公司逃脱制裁。如果子公司具有独立的决策权,则只需计算子公司的市场份额,这时,子公司是所涉企业,而母公司则不是。反过来,考察母公司的市场地位时,也要视上述情形,决定是否将子公司的营业额计算在内。
企业集团是由若干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组成的有着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的经济组织。[3](P188)企业集团本身不是法人,而其成员则保留法人资格。但其内部的一体化关系反映在竞争关系中,竞争者面对的是整个集团的市场力量所造成的竞争压力,这种情况下,应将集团视为当事人,其销售额是所有成员销售额的总和。
三 企业合并情况下当事人的确定
企业通过合并实现资源重组,可以提高效率,实现规模效益,更好地促进经济与技术进步,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来说,合并可以增强竞争力,从而加剧市场竞争,这符合动态竞争的要求。但合并也会带来严重的竞争问题,主要在于,企业通过合并,可以减少竞争者数量,并在短期内急剧扩张市场力量,从而在本来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如果其本已具有支配地位,则会使这种地位进一步加强。存在支配地位本身说明这一市场上的竞争是不足的,其进一步加强会更加削弱竞争,这本身即可构成滥用行为,因而竞争法上,对支配企业始终持不信任态度,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合并,竞争法也要进行控制。欧共体部长理事会139/2003号条例(《企业合并条例》)第2条(3)规定:“对可能显著损害共同市场或其重要部分内有效竞争的集中,尤其是当其产生或加强了支配地位而引起上述损害时,应宣布其与共同市场不相容。”美国1997年《横向合并指南》指出,“合并不得产生或增强市场势力或者推动行使市场势力”⑦。防止“通过产生或加强支配地位”来限制竞争,是企业合并控制的核心,而评价是否产生或加强了支配地位,须以销售额的计算为基础,确定所涉企业则是计算销售额的前提。
对于企业合并行为,竞争法上强调事前规制,即在企业订立合并协议之后,或在招投标情况下,企业宣布投标后,或购买其他公司大量股票从而取得控制性股权后,应向竞争主管机关申报,由主管机关审查该合并付诸实施后会对竞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决定是否予以批准,在批准之前,合并行为不得实施。而审查主要以引起申报义务的行为发生日,即订立合并协议之日,或投标之日,或取得控制性股权之日的市场背景为根据,适当考虑市场条件的发展趋势。
公司法上的合并关注当事人之间法律人格的合一,而在竞争法上,则是指所有引起企业结构发生持久变化的行为,除公司法上的合并外,还包括对其他企业取得控制的情形。通过控制,不仅消除彼此间的竞争,而且其市场力量融合起来,市场地位得到增强。要准确评价该项合并可能对竞争产生的影响,必须准确界定所涉企业,以准确计算销售额,从而反映在合并后,其市场力量发生何种变化,是不是产生或加强了支配地位。在评价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的影响时,由于行为已经发生,行为人的确定也相对容易。而在评价企业合并行为时,该行为尚未实际实施,其对竞争的影响也尚未实际发生,当事人的确定则复杂得多。
1998年3月2日,欧共体委员会颁布《关于企业合并中“所涉企业”概念的通告》⑧。该通告中,明确规定了对各种企业合并行为进行评价时,哪些企业的销售额应被计算在内,这些企业就是企业合并行为的当事人,即“所涉企业”。其他国家的同类资料不多,但其司法实践本质上是一致的。下面分析各种合并情况下所涉企业的确定规则。
(一)狭义的合并
即公司法意义上的合并,包括新设合并与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情况下,原本独立的若干企业失去法律人格,而结合成一个新的企业,新企业的市场力量,是参与合并的各方力量的总和。这时,所涉企业就是参与合并的各企业。在吸收合并情况下,所涉企业是吸收方以及被吸收方企业。这两种情况下,新陈代谢,其来龙去脉清晰,因而所涉企业的确定相对容易。
(二)取得控制
按照欧共体《企业合并条例》第3条,控制是指“一个或多个已经控制至少一个企业的自然人,或者一个或多个企业,通过购买有价证券、签订合同或任何其他方法,对一个或多个其他企业的全部或部分,取得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取得对他人控制的一方称为控制方,对方则称为目标企业。取得控制有多种情形,每一种情形下,所涉企业的构成情况不一。
1.单独控制
(1)一个企业对整个目标企业取得单独控制。前者取得后者的多数表决权,可以构成单独控制。持有50%还是100%的股权,这并不重要。如果不能拥有多数表决权,即使拥有多数股权,也不构成控制。而少数股东如附有特殊权利,也可以成为控制者。这属于法律上的控制。少数股东也可基于事实而取得控制,如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如果根据前一年股东出席股东会的情况,某个少数股东在股东会上拥有稳定的多数投票权,则可认定他取得单独控制。单独控制与吸收合并不同。吸收合并情况下,被吸收方法律人格丧失,而取得控制情况下,被控制方的法律人格在形式上仍是独立的,但在竞争法上,它已没有独立的决策权。这种情况下,所涉企业一方是该取得控制权的公司,另一方是目标公司。
(2)一个企业对其他一个或多个企业的某些部分取得控制。这里的“部分”指一个或多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如子公司、内部分支部门或分支机构。此外,一些特定的资产如商标权和许可权也可以作为交易标的物,可以计算其销售额,因而也属于“部分”之列。这种情况下所涉企业的界定,就只能考虑参与交易的那些“部分”,即一方面是控制方,另一方面是目标企业中被取得的部分,而不是目标企业的全部。
(3)在合并前后,目标公司仍在从事经营活动,其规模可能不断变化。比如,目标企业出售部分资产、股份,或将其所属某个工厂出售,在计算合并参与人的销售额时,应将这些部分扣除,否则,会夸大合并后企业所具有的市场力量。这时,所涉企业是取得控制的企业,以及目标公司中扣除这些以后余下的部分。反过来,如果在合并协议订立前,目标公司取得他人的资产、股权和实体,这时的所涉企业,就包括控制方、目标公司,以及目标公司所取得的实体。究竟将哪些部分作为所涉企业,以目标企业在行为发生日的结构为准。
(4)企业集团常常通过其子公司来实施对另一企业的合并,从形式上来看,控制方为该子公司,但该项合并的实际效果,是增强该企业集团的力量,因而考察的核心,在于合并是否使企业集团取得或加强了支配地位。因此,这时真正的所涉企业,是该企业集团以及目标公司,而直接实施控制的子公司只是企业集团的组成部分,它本身不是所涉企业。对于存在控制关系的母子公司在竞争法上的地位,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有过详细的讨论。
2.共同控制
共同控制是指若干个企业一同对一个或几个企业实施共同控制权。
(1)几个企业对一个现存的企业取得共同控制。这种情况下,目标企业就汇集了全部母公司及其自身的市场力量,根据实际参与原则,所涉企业一方面是取得共同控制权的各个企业,另一方面是目标企业。对合并的效果进行评价时,须将所有这些企业的销售额均计算在内。
如果目标企业此前是被他人单独控制,合并后,原母公司与新加入的母公司对其进行共同控制,由于目标公司只是原母公司的组成部分,其销售额已计入原母公司的销售额,因而它不再是所涉企业,否则会造成销售额的重复计算。
(2)若干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合资企业,并共同控制。这种情况下,所涉企业是拥有共同控制权的每一个母公司。在审查时,该合资企业尚不存在,更没有销售额,因而不是所涉企业。
(3)如果若干企业计划先取得对另一家企业的共同控制,然后对后者的资产进行分割,这称作“直接以分割资产为目的的控制”。虽然在取得控制时,控制各方及被控制方累计的销售额可能相当大,但鉴于该项控制的目标是为了在共同控制下对目标企业进行分割,共同控制状态只是一个简短的过渡期,而不是“企业结构的持久变化”,因而,可将其视为若干项独立的合并,每一项合并的当事人,便是收购方与目标企业中被其收购的部分。对合并的结果进行审查,目的是弄清其所引起的市场力量的变化,各人的力量只能加上各人所取得的那一部分。不过要从事这种合并与拆分,必须事先订有协议,尤其是详细的拆分计划,以供竞争主管机关进行审查,而且在得到批准后,必须严格按计划执行。
(4)合资企业取得对其他企业的控制。
如果是全能合资企业(full-function joint venture),拥有足够的财务和其他资源,来长期从事经营,具有独立的决策权,不受母公司控制,则当它控制另一家企业时,所涉企业是该合资企业本身以及目标企业,母公司则不是。
但很多情况下,若干母公司成立一个合资企业,只是为了充当合并其他企业的工具,因而该合资企业销售额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这种情况下,必须将每个母公司的销售额计算在内,而一般不必考虑合资企业的销售额,否则,就会低估这项合并的影响,而使真正因此而增强了力量的企业(即母公司)规避了法律。这种情况下,所涉企业只包括各个母公司,以及被取得的目标公司。
欧共体TNT案⑨中,五家公司打算设立一家合资企业(GD NET BV),由它和另一个公司(TNT)取得对合资企业(JVC)的共同控制。欧共体委员会认为,GD NET BV公司仅仅是一个工具,其功能是使五个母公司能够统一决策,从而作为一个整体,与TNT共同行使对JVC的控制,而如果不采用这种方式,则五方无法有效形成统一的意见,控制权便可能落到TNT一家手中。因此,虽然在形式上,GD NET BV与TNT共同行使对JVC的控制,但实质上,所涉企业是五家母公司、TNT以及被控制的JVC。
(5)共同控制变成单独控制的情况。
如果企业原来由两个股东共同控制,现其中一个股东退出,因而该企业由另一股东单独控制,这也构成合并行为,因为这使得后一股东力量增强。退出的股东不再是股东,所涉企业是余下的那个股东,以及现已处于其单独控制下的企业。
(6)合资企业的股东持有的股份发生变化时,所涉企业的确定。
合资企业各股东的股份持有发生变化时,通常都会导致股东对企业控制权的增强或削弱,即某些股东卖掉股份,失去对合资企业的控制;某些股东取得股份,控制权增加;同时也可能有新股东加入。不同情况下,所涉企业的确定情况也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形:
1)合资企业的一个股东退出,而没有新股东加入。退出方的股份由余下的股东享有。如果这时只余下一个股东,则变成单独控制;如果余下的仍有两个股东,则合资企业仍可能处于共同控制中。这时,所涉企业是这些共同控制者,以及该合资企业。
2)合资企业的一个股东退出,其转让的股份可以由其他股东购买,也可以由股东以外的人购买而成为股东。如果新股东购买股份较多,也可以取得共同控制权,这时企业合并行为发生在具有共同控制权的新老股东之间,它们以及合资企业均是此项合并行为的所涉企业。
3)合资企业的一个或多个股东退出,其股份被股东以外的人收购,后者成为新的股东。这时,股份转让仅发生在这两个新旧股东之间,其他股东并未参与。如公司原有A、B、C、D四个股东,E公司收购A的股份后,取代了A的地位。这个股份转让协议发生在A与E之间,其他股东和E之间并无协议。很明显,E肯定是所涉企业,而A已退出,显然不是。至于B、C、D,从形式上看,它们并未参与该项合并。但合资企业承载着全部股东的市场力量,而A与E的市场力量不同,如果E的市场力量特别强大,则由它取代A后,合资企业的力量有所加强,因而必须考察这项合并的影响,考察时应将全部母公司以及合资企业的销售额累计,因而全体母公司与合资企业本身均是所涉企业。
如欧共体Synthomer诉Yule Caffo案⑩中,合资企业由两个母公司行使共同控制权,其中一个母公司被一个新的母公司取代。欧共体委员会认为所涉企业一方面是新股东和剩下的老股东,另一方面是合资企业。
4)合资企业有两个以上的股东,各个股东股份相等,其中一个股东退出后,其股份由余下的股东平分。如合资企业原有5个股东,各有20%的股份,其中一个退出后,余下的四个股东各有25%的股份。这时各股东份额增加幅度相同,并未发生控制性质的变化,任何一方的市场力量都不会明显增加,因而不构成竞争法意义上的合并,不需要申报,当然谁也不是所涉企业。
(7)拆分合并企业和结束合资企业情况下,所涉企业的确定。
若干企业合并之后又进行拆分,或终止合资企业,必然要对其资产进行分割,也会导致企业结构发生持久变化,构成竞争法上的合并。例如A公司和B公司合并形成C公司,后又对C进行拆分,这一拆分构成两项合并,所涉企业一方面是A或B,另一方面是它们各自所分得的资产。再如A和B成立合资企业JV,后将其终止并进行资产分割,这也构成两项合并,所涉企业一方面是A或B,另一方面是其各自从合资企业取得的那一部分资产。
(8)个人取得控制的情况下所涉企业的确定。
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也可以成为竞争法主体,特别是那些已经控制一个或一个以上企业的个人,如进一步控制其他企业,也可构成竞争法上的合并。这时,他与目标企业均是所涉企业。如欧共体委员会在Asko/Jacobs/Adia案(11)中就持这种观点。Asko是一家拥有巨额零售资产的德国控股公司,Mr.Jacobs是一个瑞士私人投资者,二者取得对瑞士公司Adia的共同控制。因为Mr.Jacobs在巧克力、糖果和咖啡部门拥有控制性股权,因而被认定为所涉企业。
(9)管理层收购情况下所涉企业的确定。
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或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实现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4]与上述“个人”控制不同,公司管理层往往并不像个人控制者那样拥有雄厚的收购资本,而通常会寻找投资者,为其收购行为筹集资金,所以这些投资者才是真正的控制者。管理层只享有少数股权,并不是真正的控制者,因此不是所涉企业。
(10)国有公司(state-owned company)能否构成所涉企业。
国有公司具有经济功能,但往往同时也担负着某些公共职能。在竞争法上,在从事经营活动时,国有公司甚至国家机关(12)都可以成为竞争法的主体,那么,两个国有公司之间的合并也可以认定为竞争法上的合并,两个公司均构成所涉企业。欧共体《企业合并条例》序言第12段指出:“在公共部门中,计算集中行为中的所涉企业的销售额时,需要把组成具有独立决策权的经济单位的那些企业考虑进来,而不管资本持有方式如何,也不管它们要受什么样的行政管理法规约束。”也就是说,国有企业从事市场经营活动时,其地位与其他企业并无区别;但在其从事公共服务时,则不属于竞争法的调整范围,其发生的合并行为不受竞争法调整。
综上所述,竞争法案件当事人的判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上述讨论也不可能穷尽所有可能的情况,有许多问题还需要借助反垄断法的实践来充实。但如不做好必要的理论准备,则反垄断法的制定与实施都不可避免会出现误差。
[收稿日期]2005-12-02
注释:
①在竞争法上,“消费者”的理解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简而言之,它是指一切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人,是相对于产品(包括服务)提供者(即生产商、供应商)而言的,其中有的消费者购买后用于转售以谋取利润,如批发商、零售商,或用于生产自己的产品;有的则用于自己生活消费,后者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意义上的消费者,在竞争法上,称作end consumer.但两种消费者在竞争法上的地位没有本质区别.
②这里“协议”是狭义理解,大致相当于民法意义上的合同;同时,竞争法上又以“协议”作为“协议、决议和一致行动”的总称,这是对协议作广义理解.
③比如,两家企业价格一致上涨,如果能证明双方管理人员进行过交流,即可认定协议存在,不必证明其所交流的内容.
④欧共体竞争法上将其称作“全能合资企业”(full-function undertaking),即具有独立经济实体的全部职能.这种企业是竞争法上独立的主体.
⑤该案常称为Vitamins(维生素)案.见Case 85/76[1979]ECR 461,520:3 cmlr 211,274.
⑥27/26[1978]ECR 207:lcmlr 429.
⑦美国司法部与联邦贸易委员会1997年《横向合并指南》第0.1段.
⑧该通告的英文原文为"Commission Notice on the concept of undertakings concerned under Council Regulation (EEC) No 4064/89 on the control of concentrations between undertakings",02.March.1998
⑨Case IV/M.102-TNT/Canada Post,DBP Postdienst,La Poste,PTT Post and Sweden Post,of 2 December 1991.
⑩Case IV/M.376-Synthomer/Yule Catto,of 22 October 1993.
(11)Case IV/M.082-Asko/Jacobs/Atdia,of 16 May 1991.
(12)如行政机关从事行政垄断行为,竞争法即应予以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