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变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系统论文,中国高等教育论文,普通高等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6)08-0001-07
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多样化发展途径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马丁·特罗在论述高等教育精英、大众和普及发展阶段时指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系统必然发生质的变化,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是高等教育多样化。[1]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在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分化程度会提高,一部分高等学校继续保持小规模的精英教育,占据高等教育系统的顶端,与此同时,地方性的高等学校、职业性的高等学校和短期高等学校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美国的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Polytechnic)①、德国的高等专科学院(Fachhochschule)等,就是各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发展过程中是否也会走同样的道路?中央和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各自发挥怎样的作用?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特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自1999年我国政府确定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目标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连续几年持续保持上升趋势,高等教育系统的数量、质量和资源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践活动,为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途径以及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变化提供了很好的现实素材。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法,着重分析1999年我国政府扩招政策出台前后,特别是1998—2001年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发生的变化②。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有三个主要来源:第一个数据来源是1978—200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第二个数据来源是1998—2005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第三个数据来源是教育部1998—2001年的《普通高等学校事业统计》,该资料的统计范围包括了全国所有的普通高等学校。
一、主要分析变量的定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表现为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资源的变化,高等教育系统的变化也能通过上述两个方面得到反映。因此,本文的实证分析主要涉及两个变量:高等学校规模和高等学校办学资源。
一般而言,“高等学校规模”是指一所高等学校的学生规模。它的操作性定义是高校在校生人数。高校在校生构成比较复杂,除有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之外,还有继续教育、预科班、第二学位学生等,他们都占用了一定数量的高校办学资源。为全面和准确地反映中央和地方高校生均占有办学资源的变化情况以及进行相互比较,本文在必要的地方采用了“全时折合”方法③,对高校办学规模加以计算。
“高等学校办学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两个方面。人力资源包括:专任教师、教学辅助人员;物力资源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宿舍、图书、科研仪器资产值等。本文采用生师比、教师中高职称比例、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生均图书占有量、生均科研仪器资产值六个指标,来衡量高校的办学条件。这六个指标基本涵盖了高校开展教育和研究活动所需要的基本办学资源,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宿舍等是影响教学过程的硬性约束条件,而生师比、教师中高职称比例、生均占有图书量、生均科研仪器资产值等则是影响教学过程的软性约束条件。硬性约束资源和软性约束资源是相对而言的,它们都会对高校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1978年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式
在分析1999年扩招政策出台前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分化状况之前,有必要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及特征进行一个简要的回顾。从1977年我国高等学校恢复统一招生考试以来,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高等学校的数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将高等学校数量与高等教育规模这两个变量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不同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特点。
图1(见下页)为1978年至2001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变化曲线图,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个别年份有所下降。在1985年之前,高校数量增加幅度较大;1985年之后,高校数量变化比较平缓。图2(见下页)为1978年至2001年中国普通高校校均在校生人数变化曲线图,总体同样呈上升趋势。在1991年之前,校均规模变化比较平缓;1991—1998年,校均规模增加幅度较大;1998—2001年,校均规模增加幅度进一步提高。对照图1和图2,我们可以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过程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这个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外延式”扩张。高校数量从1978年的600所左右急剧增加到1985年的1000所左右,在校生总数有所增加,但是校均规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甚至有些时候还有所下降。
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2000年。在这个阶段,高校在校生人数增长比第一阶段快,而高校数量有所减少(主要是由于院校合并造成的),校均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属于“内涵式”增长模式。
第三个阶段从2000年至2005年。由于数据的原因,可以将这个阶段划分为两个部分:2000—2001年和2001—2005年。从图1和图2可见,在2000—2001年,高校数量有一定幅度的增长,而在校生数量增长幅度更快,高等教育处于“内涵式”和“外延式”相结合的发展阶段。表1(见下页)所示为1998—2005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2001年到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数从1225所增加到1792所,校均规模从5870人/校增加到7666人/校,因此与2000—2001年期间的发展形式相同,也属于“内涵式”与“外延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⑤ 由此可见,在2000年至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采取了“内涵式”和“外延式”相结合的发展方式。
表1 1998—2005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8—2005年,http://www.edu.cn/HomePage/Zhong_guo_jiao_yu/jiao_yu_zi_xun/ shu_zi/jiao_yu_fa_zhan/index.shtml,2006年8月16日。
如果把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区别开来看,统计数据分析显示,1998年后,中央高校主要走的是“内涵式”发展道路,而地方高校则主要采取了“内涵式”和“外延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三、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的规模及结构比较
1999年我国实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政策,扩大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提高。1998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15%,实现从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际进程比计划的要快。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0.5%,2000年为11.3%,2001年为13.2%,2002年为15.3%,2003年达到17%,2004年为19%,2005年为21%。⑥ 换句话说,我国已于2002年提前8年实现了大众高等教育的目标。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格局有何变化?下面以1999年为界,利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事业统计》中1998—2001年的数据,分别从在校生规模、校均规模、办学质量和层次、办学类型等四个方面,对中央部委所属的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中央普通高校)和地方政府所属的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地方普通高校)进行比较,以期找出两类学校在发展模式上的特征。
1.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比较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总量中各占多大的份额?表2显示了1998—2001年中央普通高校和地方普通高校在校生和专任教师在全国普通高校总的在校生和教师数量中所占的比重。1998年,地方普通高校在校生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为66.24%,专任教师占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0.71%;与1998年相比,2001年上述两个比值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地方普通高校在校生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提高到82.20%,增加了15.96%,专任教师占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比例提高到77.03%,增加了6.32%。
表2 1998—2001年中央和地方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比例
单位:%
1998
1999
2000
2001
中央普通高校在校生比例 33.76 30.42 19.88 17.80
中央普通高校教师比例
29.29 27.67 25.86 22.97
地方普通高校在校生比例 66.24 69.58 80.12 82.20
地方普通高校教师比例
70.71 72.33 74.14 77.03
数据来源:根据1998—2001年的《普通高等学校事业统计》计算得到。
图3直观地显示了1998—2001年中央普通高校和地方普通高校的折合在校生规模。从图3可以看出,中央普通高校和地方普通高校的规模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规模差距随时间逐年增大。从1998年到2001年,中央普通高校折合在校生人数一直维持在200万人这个水平上,即使在扩招幅度最高的年份,在校生也仅增长了32万人,而地方普通高校的规模却从600多万人增长到了1200多万人。由此可见,地方普通高校已经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主体,它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主力。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过程,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变化?造成中央普通高校在校生总规模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在校均规模扩大的同时,高校数量减少了。由表3可见,从1998年到2001年,由于各种原因,中央普通高校的数量减少了将近一倍,从277所减少到126所。其中在1998年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原中央部委所属的91所普通高校实行与地方政府共建,其中的81所以地方政府为主。[2] 与中央普通高校数量减少的趋势相反,地方普通高校的数量在同期增长了将近一倍,从1998年的855所增加到2001年的1467所,其中的一部分是从中央普通高校调整为地方普通高校的。在地方高等教育系统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1998年的101所增加到2001年的370所。
表3 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及学校数
1998 1999 2000 2001
中央普通高校校均规模(人/校) 7952 8673 15536 20029
中央普通高校学校数(个) 277
259 136
126
地方普通高校校均规模(人/校) 4951 5327 5916 7149
地方普通高校学校数(个) 855
924 1315 1467
总的校均规模(人/校)
5685 6059 6818 8168
总的学校数(个) 1132 1183 1451 1592
数据来源:根据1998—2001年的《普通高等学校事业统计》计算得到。
2.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校均规模比较
把中央普通高校和地方普通高校分开来,分别计算其校均规模。由表3可见,在1998—2001年期间,中央普通高校的校均规模增长很快,增加了1.5倍。同期地方普通高校的校均规模虽然也有所增加,但是增加幅度低于中央普通高校校均规模的增加幅度。这种发展格局扩大了中央普通高校与地方普通高校校均规模之间的差距。1998年,中央普通高校的校均规模仅是地方普通高校的1.6倍,2001年这个数字则变为2.8。中央普通高校校均规模扩大的原因是什么?这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许多中央普通高校经过了调整合并,有些学校变成了多校区大学系统,这是中央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增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3.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办学质量和层次比较
1998年,在全国78所重点高校中,有71所属于中央普通高校,只有7所是地方普通高校。从这个简单的数字对比中就可以看出,中央普通高校和地方普通高校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两个不同的质量水平。
高校办学层次结构是反映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常常用到的是在校研究生所占的比例。由表4可见,从1998年到2001年,中央普通高校在校研究生占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持续上升,2001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0%左右,而同期地方普通高校研究生占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一直维持在3%左右。从总体规模看,中央普通高校在校研究生占全国高校在校研究生总数的比例超过了70%。相对于地方普通高校而言,中央普通高校培养研究生的规模在增大,本科及以下教育规模的相对比例在缩小,许多中央普通高校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在研究型大学上。
表4 中央及地方普通高校中研究生所占比例的均值与标准差
单位:%
1998 1999 2000 2001
8.54 8.54 9.40 10.31
中央普通高校
(0.043) (0.043) (0.045) (0.046)
3.2 2.86 3.2 3.32
地方普通高校
(0.022) (0.021) (0.025) (0.024)
数据来源:根据1998—2001年的《普通高等学校事业统计》计算得到。
注:括号内数据为计算得到的研究生所占比例的标准差。
4.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办学类型比较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专门程度较高的办学模式,专门性高校在高校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行,这种状况得到了部分的缓解。用综合性大学数量及其所占比例,可以反映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的办学形式。
如表5所示,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综合性大学在中央普通高校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从1998年的5.05%增加到2001年的11.11%,而综合性大学在地方普通高校中所占的比例则呈缩小的趋势,从1998年的4.91%降低到2001年的3.89%。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地方普通高校中所占的比重在迅速扩大。1998年至2001年,在所有办学类型的高校中,教育规模总体增长幅度和年均增长幅度最大的学校类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到2001年为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成为继理工、综合、师范类高校之后的我国第四大高等学校类型,吸收了当年12%以上的高校在校生。
表5 中央与地方普通高校中综合性大学所占的比例
单位:%
1998 1999
2000 2001
中央高校中综合性大学比例 5.05 5.41 10.29 11.11
地方高校中综合性大学比例 4.91 4.76
3.95 3.89
数据来源:根据1998—2001年的《普通高等学校事业统计》计算得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内部分化程度在提高,这集中表现为中央普通高校系统的精英格局和地方普通高校系统的大众格局的形成。中央普通高校系统的精英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数量少,学生规模小,校均规模大,研究生所占比例高,综合性大学多。地方普通高校系统的大众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数量多,学生规模大,校均规模小,研究生所占比例低,专门性和职业性学校多。
四、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在其他方面的比较
下面分别从扩展教育规模和资源配置状况两个方面,分别对中央普通高校与地方普通高校的特性进行分析和比较。
1.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扩展教育规模比较
在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中,学生构成具有多元化特点,除了研究生、本专科生外,还有第二学士学位生、走读生、成人第二专科学历、预科班、自考助学班、函授生、夜大生、成人脱产生等。借鉴国外的说法,我们把后面各种教育形式统称为“扩展教育形式”。后一类学生与前一类学生在中央普通高校和地方普通高校中所占的比例各是多少呢?从表6中可以看出,在1998—2001年,后一类学生与前一类学生的比值,中央普通高校大于地方普通高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都在招收越来越多的后一种类型的学生。中央重点高校也不例外,其四个年份扩展教育类学生与正规在校生的比值分别是:1998年为0.67;1999年为0.68;2000年为0.64;2001年为0.68。这反映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由于公共资源短缺,所以许多高校在国家计划招生之外,还招收许多可以收取较多学费的学生,以缓解办学经费之不足。
表6 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扩展教育类学生与正规在校生比值
比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R10.6725 0.5462 0.0000 5.7357
R20.5108 0.4321 0.0000 6.4256
R10.7093 0.5440 0.0000 4.8345
R20.6093 1.1352 0.0000 19.1271
R10.6977 0.4935 0.0000 3.2251
R20.5577 0.4783 0.0000 4.0287
R10.7357 0.7019 0.0000 6.1483
R20.7336 2.8426 0.0000 63.4828
数据来源:根据1998—2001年的《普通高等学校事业统计》计算得到。
注:1.R1:中央普通高校其他类学生与正规在校生人数之比。2.R2:地方普通高校其他类学生与正规在校生人数之比。3.扩展教育类学生包括:第二学士学位生、走读生、成人第二专科学历、预科班、自考助学班、函授生、夜大生、成人脱产生。4.正规在校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2.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办学资源比较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由于规模的扩大速度超过了资源增加的速度,所以我国普通高校生均占有资源量总体处于下降的趋势。如表7所示,就生均占有各项办学资源的存量而言,中央普通高校仍然要比地方普通高校好。但是,在生均占有各种办学资源的增量方面,地方普通高校要好于中央普通高校。中央普通高校生均占有办学资源下降的幅度要高于地方普通高校下降的幅度,前者的均值为3.95%,后者的均值为2.69%,后者甚至在生均食堂面积、生均科研仪器资产值和生均宿舍面积等几项指标上有所增加,这反映了地方政府办学能力的提高⑦。
表7 中央与地方普通高校生均各项办学资源
年均下
生均办学 隶属关系 1998
1999
2000
2001 降幅度
资源 (%)
食堂面积中央
0.75
0.77
0.66
0.64 -5.10
(平米/人)
地方
0.70
0.72
0.68
0.71
0.82
教学及
辅助用房中央 29.50 30.16 27.78 25.54 -4.57
(平米/人)
地方 21.03 21.84 19.13 18.60 -3.78
行政办公中央
9.06
9.01
8.08
7.35 -6.64
(平米/人)
地方
7.00
7.21
6.35
6.53 -2.01
学生宿舍中央
4.27
4.42
4.20
4.20 -0.56
(平米/人)
地方
3.40
3.70
3.57
3.94
5.27
学校藏书中央90 89 78 66
-9.62
(册/人)地方71 67 52 46 -13.19
中央 14.01 14.95 17.39 20.66 -13.96
地方 16.95 17.86 22.78 25.58 -15.07
资产值 中央
6487
7380
7629
7499
5.15
(元/人)地方
2550
2849
2723
2785
3.20
中央
0.44
0.47
0.48
0.49
3.68
地方
0.30
0.31
0.32
0.33
3.23
数据来源:根据1998—2001年的《普通高等学校事业统计》计算得到。
注:为了便于与其他项指标进行比较,生师比年均变化幅度被赋为负值。
从资源结构的角度看,下降幅度最大的指标是生师比、生均藏书量,中央普通高校下降的幅度小于地方普通高校下降的幅度。相对而言,中央普通高校更倾向于改善影响办学水平的软件条件,而地方普通高校更倾向于改善影响办学水平的硬件条件。
五、简要结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中国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集中表现在中央普通高校与地方普通高校在校均规模、研究生比例、学校发展类型(综合与专门)、扩展教育比例、资源投入等方面的变化上。
由于地方普通高校规模约占80%的比例,所以它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在1998—2001年期间,地方普通高等教育采取了增加学校数量(一些高校从中央调整到地方,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扩大校均规模的发展方式。与地方普通高校相比,综合性大学在中央普通高校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中央普通高校录取新生的学业成绩高,科研和研究生教育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属于精英高等教育。在1998—2001年期间,中央普通高校采取了院校合并(建设综合性大学)和以扩大校均规模为主的发展方式。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采取了“跨越式”发展的模式,规模扩大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增加的速度,使得高校生均占有办学资源出现下降的趋势,这种发展方式有可能对办学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情况同时发生在中央普通高校和地方普通高校,只不过表现程度不同而已。中央和地方普通高校为了弥补公共教育资源供给的不足,大力发展与市场结合程度较高的扩展教育形式。从统计数据看,中央普通高校生均占有资源的绝对水平仍然高于地方普通高校的绝对水平,但地方普通高校获得的资源增量高于中央普通高校获得的资源增量。资源供给状况的这种变化,是由于地方政府办学自主权扩大和办学能力增强的结果。
注释:
①1992年,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
②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由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两个部分组成,本文主要研究普通高等教育部分。
③折合公式:折合全日制本专科生数=本科生+专科生+2硕士生+3博士生+2继续教育学生+0.1函授生+0.3夜大生+成人脱产班学生+预科班学生+1.5进修班学生+2第二学位+3留学生+培训班学生+专业证书班学生。参见阎凤桥、闵维方:《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木桶现象”的探讨》,《教育与经济》,1999年第2期。
④为了便于与1998年以前的数字进行比较,图2中对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度量仍采用《中国统计年鉴》在校生人数的测量方法。
⑤由于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不同,所以从不同渠道获得的数据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
⑥资料来源:《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9—2005年。
⑦这里没有考虑地方普通高校获得资源的途径。根据最近的报道,有一些地方普通高校从银行贷款进行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学校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