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因而,交通堵塞、道路拥挤、排水不畅等成为许多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必须提高城市道路施工质量,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本文在此分析城市道路质量问题出现原因,并据此探讨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一、城市道路施工质量问题的成因分析
1.施工环境复杂
城市道路建设制约因素很多,如施工场地狭小,施工管理难度大,施工环境复杂,地下管道、电缆、光纤等较多,致使道路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与高速公路、国道等公路施工相比,城市道路施工周边的建筑物较多,活动范围狭小,许多建筑材料和工程机械都无法现场安置;城市道路下埋有大量的通讯、管道和排水设施,这些设施关系着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是施工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另外,城市道路施工的工期较长,从道路规划到竣工交付经历时间较长,这使原本拥挤的城市道路变得更加拥堵,使城市居民怨声载道,为了赶工期施工人员会急于求成,这必然会影响道路施工质量。
2.施工人员素质低
城市道路施工有着较强的专业性,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操作,但是一线作业的多是文化素质低、缺少专业技能的农民工,他们对质量标准、施工方法认知非常模糊,违章操作、野蛮操作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很容易带来施工质量问题。同时,许多施工管理人员的经验少、能力差,使用的测量数据不准确,选择的设计方案不合理,也给工程建设带来许多质量隐患。
3.招投标不规范
当前,工程道路施工领域广泛开展了招投标工作,这对规范建筑施工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市政道路找投标中常出现程序不规范、评判标准不科学、中标价格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施工者偷工减料、能省则省,工程质量无保证,如水泥使用量少,导致路面结构强度低,承载能力差;压实控制不好,水稳压实不及时,导致路面结构强度低、压实度不够。
4.施工技术不到位
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及施工工人要熟悉整个工程的进展情况,要了解道路工程的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要熟练掌握施工技术与操作方法。在道路施工中要及时发现操作问题并纠正,边施工边检测,以精确数据指导施工,创高标准工程。
二、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管理部门要根据相关资料了解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的资质,了解相关的资质证书、适用业务范围、资质年检等,做好施工前的审核与检查工作。要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如地下管线、排水管道、周围建筑物等。在城市道路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施工场地狭小的问题,为此,管理人员要整合场地资源,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机械、相关物品的摆放,实现场地利用最大化。施工前,监理工程师要按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确保每道工序都质量过关。如对路基、沟槽中线和边线进行复测,测量合格后方允许施工开挖;挖土时应禁止机械在沟槽边行走,挖出的土必须及时运走;填筑前应重新清理基底,然后通过盲沟将水排出,通过排水层将地表水排出,防止地表水渗入路基。
2.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
施工企业应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管理理念,加强质量管理领导工作,建立质量责任制与自检体系,在道路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完之后进行技能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对关键岗位要推进资格认证制度,坚持持证上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应完善施工岗位责任制,建立项目经理质量负责制,将质量管理与员工收入挂钩,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技能或安全培训,并将培训结果与施工人员的工资、奖金等挂钩。
3.加强施工过程监管
首先,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控制。施工材料直接决定着施工质量,因而,对施工材料使用要进行严格监管,建立完善的材料质量检测体系,监管工程师应严控材料来源,质检员要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其次,应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市政道路工程管理部门应明确施工质量责任,规范道路施工行为,加强道路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施工中,对于养护不够、表层风干收缩,角隅处接触面小、单位压力大,切缝时间迟,施工操作失误等造成的混凝土板块裂纹,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的规定及时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在角隅处可以加设角隅钢筋进行加固;针对路面结构强度低、压实度不够的问题,应强化施工现场监管;应严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沥青混凝土碾压完成后应按照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并详细而准确地填写检测记录。
三、一些常见质量通病防治
(1)防治路基填筑不均匀沉降病害
①施工工艺方面:每层填料厚度按规范要求施工,不能随意将铺筑厚度加厚;压实机具按规定的碾压遍数压实,同时压实度也要达到规范要求,作好临时排水措施。②工程机械与碾压工艺方面:按要求配备相应的整平碾压机具,并按规范操作。③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方面:加强现场人员责任心和技术管理力度,避免造成施工过程中的隐患,危及路基的稳定性。④路基填料方面:严格控制填料质量,避免填料中混进种植土、腐殖土或泥沼土等劣质土;控制填料粒径。
(2)防治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
①改善施工所用土土质,用塑性指数低的土体或者掺加粉煤灰适量。②控制压实后的含水量,根据现场土的性质分析最佳含水量,并尽量让压实后含水量向这一值靠拢。③在保证水泥稳定土有足够强度前提下,尽量减小水泥用量。④水泥稳定土配合比要合理,加强拌合控制,避免粗细料离析、不均匀情况出现。⑤一次成型,尽量使用慢凝型水泥,加强水泥稳定土养护,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3)防治沥青砼路面不平
①使用摊铺机、找平设备前,设置、调整好相关参数、保持工作状态良好,施工中根据实实际情况,要随时调整。②施工现场要有专人负责运输车辆指挥工作,以协调现场秩序,保证摊铺机能够匀速、连续作业。③路面各结构层平整度严格控制,并注意工序间交验。④注意混合料当中沥青的性能与特点,以此确定要使用的压路机型号、重量,确定施工初压温度,选择、控制碾压速度、振频、振幅,未成型油面表层不可进行急刹车或快速起步操作。⑤摊铺机前专人专岗清除“滑靴”前混合料和位于摊铺机履带下混合料。⑥可先铺沥青砼面层,之后再做构造物伸缩缝,以使沥青路面和构造物伸缩缝相接处牢固、平顺。⑦做好路面接缝施工。
(4)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纵向接缝病害
①尽可能热接茬施工,使用至少2台摊铺机梯队进行作业。②留10至20厘米摊铺的混合料暂时不碾压,以此为后续摊铺的高程基准面,直至后续摊铺施工完成后再一起进行碾压。待碾压完成以后,用3米直尺检查,并以钢轮压路机来对棱角进行处理。③注意摊铺机起步时速度必须要缓慢,调整好预留高度,摊铺结束后立即实行碾压,碾压应保持一定速度而不宜过快。
结束语:
研究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有利于改善道路质量,具有社会意义。城市道路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把握工作重点和各个环节,作为城市道路建设者,应牢记自己的职责,确保道路施工质量,努力为城市的健康、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魏永波,刘阳.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J].企业研究,2010(8X):109-109.
论文作者:赵高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城市道路论文; 道路论文; 路面论文; 质量论文; 沥青论文; 路基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