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二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7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患者共56例(6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浅前房总发生率为6.4%,术后6个月眼压为(15.12±5.97)mmHg,非功能性滤过泡发生率为3.2%,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能够使患者恢复视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临床效果
青光眼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眼科疾病,近几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临床上治疗青光眼时,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激光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其中,手术治疗主要以小梁切除术为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逐渐广泛应用于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本次研究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就诊的56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7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患者共56例(6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20眼),女10例(11眼),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4.36±2.85)岁;对照组男19例(17眼),女9例(12眼),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5.98±3.0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术前倍诺喜表面麻醉,术中在患者角膜上缘1mm 处的透明角膜板缝入悬吊线,以穹窿部为基底做结膜瓣,暴露的巩膜烧灼止血,以角膜缘为基底作 4mm ×4mm 大小的巩膜瓣,为 1/3~ 1/2 巩膜厚度,切除瓣下 4mm ×1mm 的小梁组织,并切除对应部位的虹膜周边组织,回纳虹膜,以 10-0尼龙线间断缝合巩膜瓣顶端2 针,观察前房形成后将球结膜缝合固定于角巩缘,术毕典必殊眼膏涂于结膜囊内,术后给予相应的滴眼液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其手术方式在传统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在巩膜瓣制作完毕后,将浸泡 0.2 ~ 0.25mg/ mL 丝裂霉素 C 的棉片置于巩膜瓣下 3 ~5min 后取走,对手术区用100mL 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于巩膜瓣两侧及顶端切口边缘共缝合 4 针,在缝线打结前对前房进行重建,适当调节缝线。术后根据眼压及滤过泡情况选择性使用激光拆除巩模缝线,其余处理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3 评价指标
(1)术后浅前房形成判定:①Ⅰ级:出现极浅的前房,且周边前房成型裂隙状;②Ⅱ级:主要包括两种类型:a:只在虹膜小环内存在极浅的前房;b:只在瞳孔内存在极浅的前房;③Ⅲ级:虹膜、晶状体均与角膜贴合,且前房完全消失。
(2)滤过泡形成情况:根据 Kenfeld 分类法将滤过泡形态进行分类,功能性滤过泡为1型和2型,非功能性滤过泡为3型和4型。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处理,计数采取率(%),计量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组间率对比采取x2和T检验,对比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浅前房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浅前房总发生率为6.4%,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但常常会发生滤过泡形成瘢痕,导致滤过口受阻,容易引发浅前房等并发症[1-2]。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在传统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术中联合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和丝裂霉素C的应用,保障了临床治疗效果。丝裂霉素属于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抗代谢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形成,进而可以对滤过泡瘢痕的形成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效改善了球结膜瓣下有功能滤过泡的形成[3]。与此同时,如果术后患者的滤过泡形成较差,可适当拆除相应数量的缝线,这样能够有效改善术后滤过不足现象[4-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浅前房总发生率为6.4%,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提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用于治疗青光眼,能够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这主要是由于术中进行了前房穿刺,使患者的眼压能够保持平稳,从而降低了脉络膜出血、前房出血等现象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观察组眼压,非功能性滤过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提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能够降低眼压,减少非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这主要是由于术中丝裂霉素C棉片的应用,避免了滤过区瘢痕的形成,降低了因滤过道受阻而导致手术失败的机率,同时术中向前房注入平衡液,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性拆除巩膜缝线,从而促进了功能性率过泡的形成。
综上所述,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眼压,使患者恢复视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宇.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12:62-63.
[2]任艳竹.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29:88-89.
[3]徐洋,周荣奎,周海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07:113-114.
[4]李诗敏.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7:41+31.
[5]李红兵.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0,15:2190.
论文作者:庞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小梁论文; 青光眼论文; 切除术论文; 巩膜论文; 患者论文; 滤过论文; 术后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