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陈伟明 卢远达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 广东 惠州 516001)
【摘要】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5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临床特点为普通病例多表现为发热,手足口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危重病例多发生在3 岁以下, 482例临床治愈出院,死亡5例,自动出院13 例。结论:早期识别危重症状,早诊断、早治疗并进行有效的宣传,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
【关键词】 手足口病;临床特点;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209-02
Clinical Analysis for 500 Cases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 Wang Yan,Chen Weiming,Lu Yuanda.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First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of Huizhou, 516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Methods 500 case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children’s medical records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s fever, hand,foot and mouth parts appear different degree of skin rash,critical case tend to under 3 years old, 482 case of children were clinically cured and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5 case of children died and 13 case of children were self-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Conclusion In case of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severe symptoms,early diagnosis, early treatment and propaganda,most children had a good prognosis.
【Key words】Hand-foot-mouth diseas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Treatment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为多种人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以发热、手、足、口腔皮疹、疱疹、溃疡或疱疹性咽峡炎为特征的国家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1],发病年龄多在5岁以下,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共有20多种,其中以肠道病毒EV71型(enterovirus71,EV71)和柯萨奇A组16型(CoxsackieAgroup16,CoxA16)为多见[2],柯萨奇A5、A9、A10、B2、B5及埃柯病毒亦可致病,患儿、健康携带者为传染源,通过粪—口接触传播及唾液中含有病毒经飞沫传播。现对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HFMD住院患儿病例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诊断HFMD患儿500例,全部来自惠州市4区3县,其中40.2%来自市区,全年均有发病,其中4~8月占85.5%,为发病高峰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00例儿童中,男318例,女182例,男女比例1.74:1;外来儿童289例,本市儿童211例;年龄最大的10岁,年龄最小的2个月,6月~3岁婴幼儿共计412例,占82.4%,大于3岁88例,占17.6%;散居儿童372例,占74.4%,幼托儿童117例,占23.4%,其他11例,占2.2%;城镇198例,占39.6%,农村302例,占60.4%,且均以散在发病为主;普通型197例,占39.4%,重症303例,占60.6%。
1.2 方法
500 例HFMD病例是指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病例。HFMD的诊断参照《现代传染病学》,重症患儿的诊断参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 年版)》[3-4]的标准。
2.结果
2.1 临床表现
2.1.1发热普通型197例中,发热185例,占93.9%,其中低热(37.5~38℃)72例,占发热病例38.9%,中等热(38.1~39℃)69例,占37.3%,高热(39.1~40℃)41例,占22.2%,超高热(>40℃)共3例,占1.6%。发热持续3~5天,重症患儿303例均有发热,体温(38.2~41℃),其中中等热(38.2~39℃)46例,高热(39.1~40℃)216例,超高热(>40℃)41例,发热持续时间2~7天。
2.1.2皮疹全部患儿均出现皮疹,为圆形或卵圆形丘疹、斑丘疹,部分皮疹伴水疱,疱壁厚不易破裂,疱内含液体较少,大小为2~5mm,周围绕以红晕,小部分口腔黏膜出现溃疡,皮疹最少者为1个有2例,24例以臀部、膝部斑丘疹前来就诊,全身出现皮疹有13例(分别于手足、颜面、躯干、臀部),以手掌、足底、臀部最为明显,其中3例2次出现皮疹,第2次出现皮疹于发病第6~45天出现于同一部位或其他部位,再次出现皮疹间隔时间短,皮疹在不典型部位的2例,随后出现肺水肿。361例有口腔黏膜病变,疼痛明显、饮食受限并伴有流涎,表现为唇、齿龈、舌面、口腔黏膜充血,硬腭、颊黏膜、咽峡部水疱、溃疡。
2.1.3神经系统症状惊恐43例,惊跳189例,肢体抖动89例,头痛59例,呕吐64例,抽搐6例,烦躁78例,精神萎靡206例,嗜睡47例,浅昏迷4例,颈部抵抗54例,膝腱反射亢进75例,尿潴留3例,下肢瘫痪2例,3例呼吸衰竭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
2.1.4其他心率、呼吸增快者8例,心率减慢者5例,呼吸节律不齐5例,血压增高者42例,出冷汗的1例,合并心肌损害132例,合并支气管炎12例,合并肺炎9例,合并应激性溃疡3例,合并肠炎10例。
2.2 实验室检查
全部病例均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清学EV71IgM、血清学CoxA16IgM、心肌酶、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与肛拭子肠道病毒核酸通用型,肠道病毒核酸EV71型及肠道病毒核酸CoxA16检查,重症病例白细胞10×109/L 125例,白细胞15×109/L 97例,普通病例白细胞10×109/L 34例,白细胞15×109/L 13例,重症病例CRP增高66例,最高1例为136mg/L,普通型CRP增高47例,最高1例为110mg/L,重症病例其中肠道病毒核酸EV71型184例,肠道病毒核酸CoxA1658例,其中4例均为阳性,均阴性8例,心肌酶CK-MB增高2倍132例,丙氨酸转氨酶增高59例,重症病例血糖大于6.9mmo/L 38例,最高血糖达18.3mmo/L,普通型病例血糖大于6.9mmo/L 21例,最高血糖9.3mmo/L,电解质异常多为低钠、低钾,有37例查血气分析,呼吸衰竭有3例,重症病例182例行脑脊液检查,其中89例脑脊液常规、生化结果正常,93例脑脊液白细胞增高,其中脑脊液压力增高47例。
2.3 治疗与转归
所有病例都给予了利巴韦林10~15mg/(kg·d)、热毒宁0.5~0.8ml/kg,有心肌损害的加用磷酸果糖护心,有呼吸道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对于口腔疼痛患儿进食量少的患儿加用生理需要量的液体。普通病例症状很快消失,全部治愈,退热时间是0.8~4d,平均退热时间2.1d。重症脑炎患儿均有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甘露醇0.5~1g/kg,每4~6h 1次,连用4~7d;期间交替加用白蛋白及速尿;短期内应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及小剂量的激素,丙种球蛋白1g/d,共2d;甲泼尼松龙1~2mg/kg,共3~5d;其中静滴丙种球蛋白后大部分患儿体温、惊跳、肢体抖动惊跳1~2d转至正常,未用丙种球蛋白的3~5d体温转至正常,其中1例持续发热7d后出现惊跳及肢体抖动,再次出现皮疹,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后2d体温转至正常,惊跳及肢体抖动缓解。3例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其中1例5d后抢救无效死亡,1例转院后死亡,1例入院时肺出血,呼吸、循环衰竭,抢救8h后无效死亡;另2例为脑干脑炎,入院即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其中1例入院4d后抢救无效死亡,1例入院6天家长放弃后死亡。有13例病情在治疗过程中好转中自动出院。2例瘫痪患儿使用神经节苷脂营养神经,并康复治疗后好转出院,随访1例3月后完全康复,1例下肢肌力逐渐好转,住院时间4~18d,平均住院时间7.2d。
3.讨论
手足口病为急性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多见,高发季节为4~8月份,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多见于5岁以内小儿,病程多在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但有少数病例病程进展凶猛(尤其3岁以下,可能与3岁以下免疫力低下有关),在发病1~5d出现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膜炎、脑脊髓炎、循环障碍、肺水肿、肺出血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甚至数小时出现死亡,部分存活病例可遗留后遗症[5]。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易惊,肢体抖动,头痛,呕吐,惊厥,精神差,嗜睡,瞻狂甚至昏迷,眼球震颤,眼球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肌阵挛,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体格检查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节律改变或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咯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液,肺部可闻及湿罗音或痰鸣音。循环系统表现:皮肤花斑纹,面色苍灰,指(趾)发绀,四肢发凉,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减慢、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增高或降低。由于重症病例临床表现多不典型,首诊时不容易识别,而病情进展凶猛,一旦出现肺水肿、肺出血等呼吸、循环并发症,患儿在短时间内死亡,抢救成功率低,治疗非常困难。因此临床实践中及时识别重症病例并作出相应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对于3岁以下的患儿,如出现以下的几项特征:①持续高热不退;②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③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④呼吸、心率增快或减慢;⑤高血压;⑥高血糖;⑦外周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极短时间有可能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病情做好相应的救治工作[6]。
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的疾病,至今未研究出疫苗预防,也无特效治疗药物,早发现、早隔离是预防该病传播的关键。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应仔细观察病情变化,短时间内若发展为重症的症状和体征,应给予高度重视,早发现、早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EV71感染所致的重症手足口病较CoxA16多,目前对其病理生理过程认识尚有不足,危重病例采取的措施以对症治疗为主,有待于循证医学和实验研究的证实[7]。关键治疗措施为:①早期识别;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③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炎;④降低颅内压;⑤心血管保护等。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02-810.
[2]王婷婷,刘鸿生,陈国千.手足口病患儿血液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的检测[J].实用医技杂志.2009,16(4):293-29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J].2010版.国际呼吸杂志,2010,30(24),1473-1475.
[4]张玲霞,周先志.现代传染病学.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48-358.
[5]尚云晓,蔡栩栩,儿童手足口病危重病例诊治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4);317-319.
[6]陆国平,李兴汪,吕勇等,危重症手足口病(EV71感染)诊治体会[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3);217-220.
[7]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9),675-678.
论文作者:王艳,陈伟明,卢远达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病例论文; 手足论文; 患儿论文; 皮疹论文; 重症论文; 肠道论文; 病毒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