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通心络对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临床病例的影响,寻找治疗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以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00例,按照治疗的方式分为介入组和药物治疗组,介入组120人,药物治疗组80人。两组分别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一共四组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在常规的治疗方法上使用通心络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和复发情况。结果:介入组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状况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组同介入组差异不大,结果接近。(P<0.05)。结论:使用通心络辅助治疗冠心病的患者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急性疾病的发生几率,有助于维持冠心病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通心络;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心血管临床事件;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1-0064-02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栓塞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堵塞引发的心脏病,也被称缺血性心脏病。不同人的心绞痛临床表现各异。大部分人表现为胸闷气短,有压迫感,部分患者感觉双侧肩部、背部、脖子、咽部伸展,平躺下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会有所改善。其冠状动脉狭窄多由于脂肪类物质向血管内壁积聚所造成,这一过程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冠状动脉回缩逐渐加剧,减少流入心肌的血流。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开始缺氧缺血,就会发生胸部闷胀,即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是一项检查动脉血管异常变化的重要辅助实验室技术。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的一项有效手段。冠状动脉造影是唯一一项可以直观辨别冠状动脉形态的诊断措施,被称为诊断领域的金标准。通过仪器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症状,为了探讨并观察通心络对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临床病例的影响,寻找治疗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情况为:介入组的患者120人,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9:31,患者的年龄分布为35~73岁,患者年龄均值为(39.52±2.47)岁;观察组的60例患者,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4:36,患者的年龄分布为21~70岁,患者年龄均值为(34.78±2.97)岁,药物治疗组的80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4:26,患者的年龄分布为34~69岁,患者年龄均值为(41.92±3.17)岁;观察组的40例患者,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4:16,患者的年龄分布为31~72岁,患者年龄均值为(32.79±1.99)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在性别、平均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可以进行分析对比。
1.2 方法
以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00例,按照治疗的方式分为介入组和药物治疗组,介入组120人,药物治疗组80人。两组分别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一共四组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在常规的治疗方法上使用通心络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和复发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一般资料和治疗情况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x-±s)表示,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介入组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状况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组同介入组差异不大,结果接近。(P<0.05)。
具体情况见表1。
3.结论
心血管事件,就是指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心脏和血管异常运行引起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脏病突然发作、脑血管疾病、血压骤升、周围动脉血管栓塞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等。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心血管内科的就医率日益增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长迅猛,发病时间较长,种类多,不易痊愈,致死致残率极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通心络胶囊主要成分为人参、水蛭、全蝎、檀香、土鳖虫、蜈蚣、蝉蜕等药味经一系列的加工制成的胶囊。具有活血补气,通络治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气缺乏、血栓络阻表现。改善人体急性心肌缺血程度,缩小心肌梗塞范围。还可增加正常人的冠脉血流量。它可以把药物成分溶解,让细胞内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的释放,从而发挥更好的药效。经一定技术提升的通心络胶囊,药物有效成分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对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均有显著提高,而且疗效更稳定、体积更小、口感更好,降低了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试验结果显示,介入组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状况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组同介入组差异不大,结果接近。(P<0.05)。于是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使用通心络辅助治疗冠心病的患者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急性疾病的发生几率,有助于维持冠心病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表1 介入组内两组疗效对比
【参考文献】
[1]李岩.阿卡波糖联合通心络对糖耐量减低的冠心病患者的干预研究[S].内科学.(心血管病) 济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
[2]季红娟.中成药通心络胶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3年4期
[3]郭力,宁红红,延海秀.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的Ridit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06年4期.
论文作者:赵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造影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心血管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