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声回热器有源网络的系统辨识(论文文献综述)
鄂青[1](2018)在《微型热声热机的量子模型理论探索与验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热声热机技术研究的诸多方向中,微型化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随着系统尺寸的降低,系统内工质粒子自身运动规律及与周边相互作用可能发生变化,这导致传统的基于经典热力学及线性规律的分析及设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量子力学以微观粒子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它与经典热力学的差别在于对粒子的状态和力学量的描述及其变化规律不会受到尺度的限制。因此,本文尝试将量子力学理论引入到微型热声热机的应用研究中,开展了对微型热声系统的量子模型理论探索及验证研究方面的工作。由于热声热机包括热声制冷机和热声发动机,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分别对这两类热机都进行了独立的讨论。本文先后将量子力学中的广义势、谐振势及弱简并性的概念用于热声热机微循环及整机性能的分析上;并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实验及验证工作。主要工作及结论为:(1)通过广义势的方法推导出了气体微团工作于各种不同势场条件下时的微循环性能,分析比较的结论是:相同参数条件下,气体微团工作于一维无限深势阱或谐振势阱时,微循环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量输出率的综合效果优于其他势场条件的。(2)在性能最优的谐振势场条件下,进一步对两种不同的不可逆因素对微循环的性能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优化系统性能的指标和方法。(3)将气体自身的弱简并性影响引入对热声热机微循环的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单一气体微循环扩大到整个板叠内无数气体微循环的总和,从而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不可逆量子热声热机整机性能分析的模型。在该模型的帮助下,提出了一种新的选择热声板叠长度的方法。(4)研究了通过调节声场,使其能够在回热器中建立起预期的谐振势阱条件,以实现热声热机性能优化的方法,并制作了适用于微型双驱动热声系统的单片机相位控制电路。(5)实验了两台经由传统热声优化方法优化过尺寸的微型热声制冷机样机和微型热声发动机样机,初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子板叠模型确定热声系统最优板叠尺寸的方法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在实践上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舒安庆[2](2017)在《热声机理及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的研究》文中提出热声热机(制冷机)这一新型能量转换装置具有可靠性高、无环境污染、能源品位要求低,特别是无(或少有)运动部件等方面的突出优点,在动力工程、新能源利用、制冷及低温工程,以及现代载运工具(如航空航天、舰船、潜艇等)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近30年来,热声学包括热声热机工程一直受到众多学者和工程师们的青睐。热声效应来源于系统的非线性性,其产生机理异常复杂。热声系统的启振、选频特性、振荡模态、稳定性、质量声流和时均能量声流等非线性效应都不能用传统的线性热声理论来解释,这就迫切须要发展新的非线性理论来探寻热声现象的本质。另一方面,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要求开发新型热声装置来满足工程化和商业应用的需要。结合热声机理的非线性理论研究和新型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的研制,探索热声自激振荡机理,分析系统的热动力学过程控制参数,为热声热机(制冷机)的工程应用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1)利用Galerkin低谱模式方法,在相空间中求解热声系统的常微分方程组,得到了热声系统的时间周期解,获得了压力信号和温度信号的相轨迹即相图,探讨了热声自激振荡机理。结果表明:热声系统的稳定解具有极限环的稳定的非线性时间周期振荡。(2)从流体控制方程出发,通过推演得到了热声系统的非线性参数激励方程。对该方程进行了网络类比分析,建立了热声系统的参数激励网络模型。该网络由一个时变流容器、一个流感器、一个非线性流阻和一个泵源组成。这个模型与非线性参数激励方程一致。采用“平均值”方法,求解了非线性参数振动方程(或网络方程)。采用Lyapunov函数法,分析了由极限环所描述的热声振荡的稳定性,得到了热声系统实现稳定的周期运动的条件。结果表明,热声网络的声振荡依赖于变容参数激励。(3)根据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对量子热声微循环性能优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把热声微团看作是许多服从量子力学规律的热声子,建立了热声微循环的量子力学理论模型。借助于二能级谐振子系统薛定谔方程的能量解以及Gibbs热平衡几率分布导出了量子热声微循环输出功率、热效率以及临界温度梯度的解析表达式,得到了无量纲输出功率和热效率的优化关系。量子热声微循环输出功率与热效率、高温端温度和低温端温度间都存在极大值。所得结果不但为热声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而且拓宽了量子热力学的应用领域。(4)论述了流体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从热声系统基本控制方程入手,构建了双声源热声制冷机各个部件的网络模型,得到了各个部件网络的传输矩阵。结合各部件网络模型和它们之间的传输矩阵,针对所研究的双声源热声制冷机,建立了整机网络模型。(5)尝试利用模式动力学的原理来探讨和研究双声源热声制冷机。从分析整机系统各部件的声压入手,采用“四边形耦合逻辑”的方法,分析了两个相干态的相干耦联作用。根据模式的“生命条件”,得到了各部件的模式矩阵,耦联矩阵、结构矢量以及模式的聚集特征,最后得到了整机系统模式聚集特征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系统集群特性和其他参量之间的关系。(6)搭建了一台双声源热声制冷机实验台架。对双声源热声制冷机各部件的结构参数、整机结构参数和工作声场进行了优化选择,并对双声源热声制冷机制冷温差与两个声源的相移、热声回热器位置、驱动频率和振幅等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
陈浩[3](2016)在《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声热机(制冷机)是一种新型能量转换装置,具有能源品位低、无环境污染及可靠性高等特点。随着热声制冷这一技术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其于动力工程中的优异表现,可以预测无论是于高温超导领域,还是于航天航空,乃至低温工程,再到医疗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前景都是非常广阔的。于能源利用和能量转换方面,热声热机具有显着的技术优点,以及热声学丰富的研究成果、良好的应用前景显示出热声理论的研究和热声热机的开发具有蓬勃的发展生机。基于对热声理论予以全面认知的基础之上,自特征时间和网络模型,还有热力学这几个方面对双声源热声制冷机之具体性能予以了分析,借助实验,对充气压力、谐振频率、回热器丝网目数等于制冷温度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予以了评析,为热声制冷机的工程化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本文的工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从热声基本方程推导,推导出流道中的网络传输方程,以此为基础构造了双声源热声制冷机各个部件的网络模型,并得到了各个部件网络的传输矩阵及双声源热声制冷机所对应之整机模型。借助网络模型的建构,基于对阻抗匹配这一原则予以的应用,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获得振荡频率,寻求了双声源热声制冷机振荡频率与系统长度、气体静压力的关系。从时变率相似分析方法入手,逐步得到热声系统的特征时间及指出其作为热声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参数的意义。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基础上以生态学为目标函数对双声源热声制冷机所用之回热器的相关性能予以分析。在本质上,熵产分析以及有限时间的热力学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推导双声源热声制冷机所用的回热器中的流动换热之熵产所对应的表达式,对其特征时间及阻抗比对熵产率的影响予以分析。利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方法以热力学第二定律做基本的优化目标,对变温热源这一条件下的循环性能予以分析和认识,并由数值计算分析了温度梯度及气体微团振荡的平衡位置对热声制冷机火用效率的影响根据热声学理论以及多年来对热声装置研究的实践经验,对双声源热声制冷机整机、各部件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等进行优化选择由于单声源驱动的系统其谐振管边界条件以及回热器在谐振管中的位置调节异常繁琐,有些实际的声场很难通过单声源驱动的系统调试出来。双声源系统则通过两个驱动源,灵活调节系统的工作声场。最后,在实验室现有实验装置的基础针对双声源热声制冷机进行了实验,分别针对回热器填料物选取、充气压力及谐振频率对温差的影响、声压幅值与谐振频率的关系、声压幅值与相位差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实验,并把回热器冷端温度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测量值进行了对比。
林杰[4](2014)在《热声热机系统的性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热声热机是基于热声效应原理的一种全新的能源转换机械,由于其结构组成简单、使用寿命长、可靠性能高、能够利用低品质的能源实现废热的再利用以及工质采用的是对环境无污染,无损害的绿色环保气体,因此倍受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目前热声热机已成为国内、外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将效率代替效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方法,引入新的目标函数,对热声热机的输出声功率(或制冷率)和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研究,并且分析了各种外在、内在的影响因子对此优化关系的影响,以便对热声热机的理论和实际研究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如下几部分:1、分析与研究热声发动机的热力学性能。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热声理论建立的热声热机微热力学循环,引入新的Z目标函数,运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方法,对内可逆即理想情况下和不可逆情况下热声发动机热声微热力循环的输出声功率和效率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二是讨论了复指数传热规律下不可逆热声发动机的热力学循环,同样引入新的Z目标函数,运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方法对复指数传热规律下热声发动机的输出声功率和效率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热声发动机的输出声功率和效率均为同一中间变量的单值函数,并且存在一最优的中间变量,使得热声发动机的输出声功率和效率最优。2、分析与研究了热声制冷机的热力学性能。研究内容同热声发动机,对复指数传热规律下的不可逆热声制冷机的循环模型中的制冷率和效率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同样得出了复指数传热规律下的不可逆热声制冷机的制冷率和效率也均为同一中间变量的单值函数,并且存在一最优的中间变量,使得热声制冷机的制冷率和效率最优。3、介绍了吴治教授及其团队设计和开发了一套人工智慧电脑辅助原动力厂设计软件(CyclePad)。利用该设计软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简单介绍了软件的各项功能与应用,并成功的模拟出了热声发动机微热力循环的理想循环Brayton-cycle。
汪拓[5](2014)在《驻波热声系统的振荡机理和热力学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声热机是能实现热能与声能相互转换的一种新型能量装置,热能转化为声能是热声发动机,声能驱动热能泵送是热声制冷机,热声发动机与热声制冷机的耦合成为完全无运动部件的制冷机,因此研究热声发动机的热功转换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热声发动机从初始状态到正常运行的过程是起振过程,也是一个建立自激振荡的过程,对热声自激振荡机理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热声转换实质。本文在全面了解和总结热声理论的基础上,分别从网络理论、动力学和热力学几个角度分析了驻波热声发动机的自激振荡机理,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充气压力对维持自激振荡的阀值温度的影响。本文的工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根据热声分布参数网络模型,推导了各热声组件的网络导纳矩阵,建立了各热声组件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整机的网络拓扑。将整机网络比拟成电网络,利用哈密特式计算了输入整机网络的功流,网络功流平衡对应自激振荡,根据这一判据利用闭环网络拆环原理将整机网络拆成二端口开环网络,在角频率虚部为零的情况下计算了驻波热声发动机的阀值温度和工作频率,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从动力学的角度考查了热声自激振荡系统的稳定性。根据热声系统的基本方程组推导了一阶波动量下的热声自激振荡系统的时域自治方程组,计算了热声发动机在建立自激振荡过程中的定态点,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考查了定态的稳定性,利用混沌动力学的相关概念描述了建立自激振荡的过程中热声系统的稳定性随时间演变的动态行为。降低热声发动机系统的能量损耗有利于降低维持自激振荡的阀值温度,提高对低品位能量的利用能力。对各热声组件的分布参数网络传输矩阵进行了辛对称分析,在网络传输矩阵辛对称的基础上,利用瑞利商式计算了各热声组件的最小本征阻抗,最小本征阻抗对应最小网络损耗,即最小能量损耗,给出了在热声系统的优化设计中降低能量损耗能达到的最低限度,并考查了运行工况对最小网络损耗的影响。从热力学的角度考查了热声自激振荡在热力学空间中的体现。热力学循环是一种自激振荡,根据流相工质的振荡特性,建立了不可逆驻波热声发动机微热力学循环以及不可逆驻波热声制冷机微热力学循环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在p-V相图上是一个椭圆,推导了循环声功率和热效率以及循环制冷率和制冷系数,并利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方法以热力学第一性能、热力学第二定律性能、生态学性能为优化目标考查了不可逆热声发动机微热力学循环以及不可逆热声制冷机微热力学循环的性能。最后,在实验室现有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观察了驻波热声发动机建立自激振荡的过程,考查了充气压力对阀值温度的影响,并与计算值进行了对比。
费锦华[6](2013)在《热声热机特征时间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热声热机是一种利用热声效应进行能量转换的新型热机,其因众多优点而深受关注。在对热声热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利用各种特征参数来表征热声系统的换能效应。本文在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总结热声热机理论和研究的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时变率相似分析方法,以热声系统特征时间为特征参数来对其进行计算、优化及分析,研究其对热声热机性能参数的影响,以便对热声热机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提供指导。并搭建实验平台,对热声特征时间进行测量与分析。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来研究热声系统特征时间。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对时变率相似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得到热声系统的特征时间的表达式,并以多种目标函数对其进行优化和分析。以生态学目标函数分析,对于热声发动机和热声制冷机,目标函数E值随特征时间ωτk或ωτv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ωτk值或ωτv值,使生态学目标函数E值最大,且温度梯度和x值对E值也有影响。以功率分析,功率随特征时间单调减小。以效率分析,热声发动机效率随特征时间ωτk或ωτv增大而增大。以制冷率和制冷系数分析,存在一个最优特征时间使它们最大。其次,以驻波声场为例,计算及分析了热声热机的熵产率,分析特征时间、温度梯度等因素对熵产率的影响。对于换热器,熵产率随ωτk或ωτv先减小后增大;对于回热器,熵产率随特征时间先急剧增大,再急剧减小,到一个极小点后再平缓增大。存在一个最优特征时间使得系统的不可逆熵产最小;并且存在温度梯度、板间距和阻抗比使熵产率最小。接着,在考虑了热漏和系统内不可逆性所引起的能耗的情况下,从能量的角度对热声系统的品质因数进行计算分析。品质因数随特征时间在多种热损情况下都是单调增大,热漏对品质因数的影响比不可逆程度因子对品质因数的影响要大;品质因数随谐振频率和多孔材料特性因子单调增大,随热漏热导率、不可逆程度因子和r0值单调减小。最后,分析了热声系统特征时间的测量方法,并在实验室的实验平台上对其进行了实际测量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刘明方[7](2012)在《热声热机换热器的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热声热机是一种新的能量转换装置,它工作于热声效应机理,并因其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无污染、可靠性高、能利用低品位能源等优点而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重视。热声热机主要部件有加热器、冷却器、回热器及谐振管,其中加热器和冷却器的作用是使回热器的两端形成温度梯度,以维持热声效应。这两个部件一直都是热声学研究的难点与重点。目前很少有关于热声换热器振荡换热研究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解,而在换热器的实际设计中大部分是依据定常流的关联式计算,这对振荡流的换热其实并不适用。本文在系统全面的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对热声换热器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有如下几个方面:利用波动理论建立双向时滞模型,研究圆孔结构和平板结构换热器微通道中横向温度波的振荡特性,并比较两种结构换热器的换热量。结果表明:边界条件和热渗透深度对横向温度波的影响很大,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性能,一般设计圆孔结构一般设计1<rh/δα<2,平行板结构一般设计1.5<rh/δα<2.5;平板结构换热器的性能要高于圆孔结构换热器,且换热器内固体壁面部分厚度越小越好。根据低压比、小振幅振荡的线性近似条件下的速度和温度分布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推导了热声热机换热器的两种熵产表达式;基于火积耗散理论推导出热声热机振荡流换热器的火积耗散数,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来探讨振荡流换热器的相关特性与火积耗散数的关系。研究表明:换热器的几何结构、运行工况以及特性参数等对换热器熵产和火积耗散数有很大的影响;应设计换热器的NTU>1,且逆流的熵产率要小于顺流的熵产率,尽量减小换热器内的接触热阻。在本课题组已有实验台架的基础下,系统的研究了加热温度对谐振频率、压力波振幅和无因次振荡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热器温度越高,其压力波幅值、谐振频率、无因次振荡温度均增大,这些参数的提高有利于热声装置整机性能的提升;验证了振荡温度的数值计算结论。
吴锋,李青,郭方中,舒安庆[8](2012)在《热声理论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简要介绍了热声振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在具有偏置温差的热声核声通道中熵波和振荡流体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热声效应—热声自激振荡或热声泵热.热声效应在热声热机(制冷机)、热声空调、混合物分离、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回顾了热声理论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热声网络模型、参数激励机理、特征时间研究、热力学优化、格子气模拟以及非线性热声理论等方面的一些最新成果.重点介绍了辛群在热声网络中的应用.系统中等温流体管道内工质运动的传输矩阵为辛矩阵,而存在温度梯度的热声回热器中气体工质微团的传输矩阵可以通过变量代换,将传输矩阵转换为辛矩阵,使整个热声系统网络传输都可用辛矩阵传输来表示.对热声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张春萍[9](2011)在《热声核特性参数实验研究及高频微型热声实验装置的研制》文中认为本文的课题是在多项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完成的,以高频热声装置的微型化为研究背景,以热声核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热声核的特性参数和网络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特征时间来作为分析和评价热声系统的性能指标,以便于指导和分析热声系统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通过对高频热声制冷机及其外激励装置微型化的设计和性能实验测试,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来探索提高热声装置的效率和实用化的优化方法。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热声核的参数激励原理的分析,指出热声核子系统符合三频率参数网络模型,热声效应中能量的反馈和增益来自于不同频率的耦合,因此热声核的频率特性是影响热声效应的重要参数。随着频率的提高,系统的尺寸变小,其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已经可以与系统的动态过程时间相比,此时把系统的特征时间ωOτTA即热声弛豫时间和频率的乘积一起作为衡量热声效应的一个指标,可以有效的评价热机系统的工作性能,通过采用Zuber的时变率相似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个指标的可行性,其有助于简化以往用于热声系统的复杂的分析方法。其次,鉴于热声核在热声热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确的设计和选择高效率的热声核就成为热声热机设计中的关键一步。由于不同热声核与同一谐振管匹配后的频谱特性不同,导致其对频率的选择性不同。通过对二者匹配后的频率特性进行实验辨识,比较了五种不同类型热声核填料的复流容,在此基础上,以品质因数为评价指标对这五种热声核的性能进行了对比,以此作为优选不同热声核与谐振管匹配的依据。第三,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是分析热声核中的复杂流动关系的一个简化而有效的手段,在建立热声核子系统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参数辨识技术对热声核在两种不同长度谐振管中的网络参数声阻、声感和声容分别在加热和不加热的情况下进行了实验辨识,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验证了系统辨识方法可用于热声系统的参数辨识。第四,较高的频率使得热声热机的整体尺寸较小,因而要求与其配合使用的所有装置的尺寸也都比较小,同时,不降低其工作性能指标。结合热声热机的实际特点和工作要求,对热声热机的外激励驱动装置进行了微型化的优化设计,以动磁结构为基本形式,设计并计算了内外两种磁路结构;以改进后的柔性蜗旋弹簧组件作为悬吊结构,对比了型线改进前后的相关性能指标;利用弹性材料和结构设计来调整整机中各部件的同轴度,以有效提高动磁激振器的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内磁路结构形式的动磁激振器,以替代效率不高的扬声器作为热声制冷机的驱动装置。第五,谐振管的形状对于热声热机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圆形截面和扁形截面的两种谐振管进行静态模拟计算分析,提出可以通过优化谐振管的截面来获取高振幅的声场。此外,对于高频的热声制冷机,鉴于可借鉴的设计经验比较少,为了尽快实现可实用化的目的,设计并加工了一台小尺寸的风冷式热声制冷实验样机,以制冷温降为性能指标,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王军[10](2011)在《热声部件声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热声热机是一种全新的热能转换装置,工作于热声效应机理,并以绿色环保、结构简单、可利用低品位能源的诸多优点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重视。热声热机主要的部件有冷(热)端换热器、回热器和谐振管。其中谐振管起着影响共振频率、维持平面声场、储存部分声能的作用;回热器是热声热机中实现热声效应的核心部件,这两个部件从来都是热声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商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被引入到了热声学的研究中,在全面的了解前人研究成果后,本文对谐振管及回热器的声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探讨Fluent模拟计算热声声场的可行性。分别从波动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并采用Fluent软件对热声谐振管管内的声场沿程压比分布进行了计算,二者得出了相一致的结论,从另一个方面再次验证了采用Fluent模拟计算的可行性。2.工作压力对谐振管压比影响的研究。首次针对驻波热声发动机几种不同管型的谐振管,系统的探讨了工作压力对压比的影响。研究表明:谐振管压比分布与管型、管长等因素有关;高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提高谐振管的压比。并在课题组已有的实验条件下,验证了工作压力对压比影响的数值计算结论。3.驻波型回热器内工质交变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以课题组设计的板叠回热器为研究模型,选择更切合实际的数值计算条件,利用Fluent模拟计算了驻波型回热器内工质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回热器内压力、速度、温度均呈现交变流动特性;且管内并不是一种理想的驻波声场。
二、热声回热器有源网络的系统辨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声回热器有源网络的系统辨识(论文提纲范文)
(1)微型热声热机的量子模型理论探索与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热声循环及热声热机 |
1.3 热声理论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热声技术国内外开发进展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2 广义一维势中理想量子热声热机微循环的性能分析与比较 |
2.1 引言 |
2.2 广义量子热声制冷微循环性能研究 |
2.3 广义量子热声发动机微循环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一维谐振系统不可逆量子热声热机微循环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考虑热漏影响的不可逆量子热声制冷微循环性能分析与优化 |
3.3 考虑绝热条件影响的不可逆量子热声微循环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量子热声热机整机性能子板叠分析模型 |
4.1 引言 |
4.2 实际量子热声制冷系统整机性能分析 |
4.3 实际量子热声发动机系统整机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双驱动热声系统原理及其相位控制研究 |
5.1 双驱动热声热机原理与组成 |
5.2 双驱动热声热机的相位控制要求 |
5.3 相位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子板叠分析模型的实验验证 |
6.1 引言 |
6.2 子板叠分析方法在微型热声制冷机中的验证 |
6.3 子板叠分析方法在微型热声发动机中的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7 全文工作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2)热声机理及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热声效应 |
1.3 热声理论的进展 |
1.3.1 网络模型 |
1.3.2 参数激励 |
1.3.3 特征时间 |
1.3.4 有限时间热力学优化 |
1.3.5 格子气方法模拟和非线性热声机理的研究 |
1.4 热声技术的发展 |
1.4.1 驻波热声发动机的研制 |
1.4.2 行波热声发动机的研制 |
1.4.3 热声制冷机的研制 |
1.4.4 其他热声装置的研制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热声系统的时间周期特性及参数激励研究 |
2.1 引言 |
2.2 热声振荡的热动力学基础 |
2.2.1 自激振荡 |
2.2.2 热声振荡的热力学机理 |
2.2.3 热声微热力学循环 |
2.3 热声系统的时间周期特性 |
2.3.1 热声系统的控制方程 |
2.3.2 热声系统的时间周期解 |
2.3.3 相空间分析 |
2.4 热声系统参数激励 |
2.4.1 参数激励 |
2.4.2 热声系统的时变流容 |
2.4.3 热声系统参数激励及自组织机理 |
2.4.4 热声参数激励的网络描述 |
2.4.5 参数激励的稳定性问题 |
2.5 热声系统参数激励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
2.5.1 热声系统的非线性参数激励方程 |
2.5.2 热声参数激励的网络模型 |
2.5.3 热声系统的非线性参数激励 |
2.5.4 极限环和稳定性 |
2.5.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量子力学的热声微循环输出功率与热效率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理论模型 |
3.3 输出功率和热效率 |
3.4 输出功率与热效率优化研究 |
3.4.1 热效率与输出功率 |
3.4.2 输出功率与高温端温度 |
3.4.3 输出功率与低温端温度 |
3.4.4 临界温度梯度 |
3.4.5 量子力学模型与经典模型结果的比较 |
3.5 Z目标函数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的网络模型 |
4.1 引言 |
4.2 流体网络基础 |
4.2.1 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图论和网络 |
4.2.2 网络的基本性质 |
4.2.3 流体网络中的元件 |
4.2.4 网络的矩阵描述 |
4.3 双声源热声制冷机各部件的网络模型 |
4.3.1 热声回热器-非等温管路 |
4.3.2 等温管路 |
4.3.3 激振器的网络模型 |
4.4 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的整机网络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的模式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1.1 模式(pattern)动力学概述 |
5.1.2 热声系统的模式 |
5.2 系统模式的耦合关系 |
5.3 模式的数学描述 |
5.3.1 模式的生命条件 |
5.3.2 归一化与重整化 |
5.4 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的模式动力学研究 |
5.4.1 双声源热声制冷机概述 |
5.4.2 谐振管、热声回热器和热交换器的模式 |
5.4.3 整机系统模式的聚集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的设计和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的设计 |
6.2.1 整体参数的选定 |
6.2.2 热声回热器(热声堆)的设计优化 |
6.2.3 其他部件的确定 |
6.3 实验研究 |
6.3.1 实验设计 |
6.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科研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A:热声回热器丝网填料参数表 |
(3)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热声理论的研究进展 |
1.2.1 热声效应原理 |
1.2.2 线性热声理论 |
1.2.3 热声网络理论 |
1.2.4 热声参数谐振理论 |
1.2.5 热声特征时间理论 |
1.3 热声装置的研究进展 |
1.3.1 热声发动机装置的研究进展 |
1.3.2 热声制冷机装置的研究进展 |
1.4 热声制冷的发展前景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的网络模型 |
2.1 引言 |
2.2 网络的基础理论 |
2.2.1 势与流 |
2.2.2 网络的矩阵描述 |
2.3 双声源热声制冷机各部件的网络模型 |
2.3.1 回热器网络模型 |
2.3.2 换热器和谐振管的网络模型 |
2.3.3 激振器的网络模型 |
2.4 双声源热声制冷机整机网络模型 |
2.5 回热器冷端温度数值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声源热声系统的特征时间分析 |
3.1 前言 |
3.2 时变率相似分析 |
3.3 热声系统的特征时间 |
3.4 双声源热声系统中回热器声场分析 |
3.4.1 行波比率 |
3.4.2 回热器边界处的阻抗 |
3.4.3 系统声压和阻抗的轴向沿程分布 |
3.5 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特征时间的生态学性能分析 |
3.6 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特征时间的熵产分析 |
3.6.1 特征时间对熵产率的影响 |
3.6.2 阻抗比对熵产率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温热源条件下热声制冷机的(火用)效率分析 |
4.1 前言 |
4.2 循环模型 |
4.3 不可逆热声制冷机的(火用)效率分析 |
4.4 计算数值并讨论 |
4.4.1 (火用)效率受到温度梯度的具体影响 |
4.4.2 气体微团振荡的平衡位置对(火用)效率的影响 |
4.5 总结 |
第5章 双声源热声制冷机部件参数选择 |
5.1 引言 |
5.2 整机参数的选定 |
5.3 回热器 |
5.4 换热器 |
5.5 谐振管 |
5.6 声源(激振器)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的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装置简介 |
6.2.1 压力传感器 |
6.2.2 温度传感器 |
6.2.3 数据采集器 |
6.2.4 SR830型锁相放大器 |
6.2.5 HEAS-20 型功率放大器 |
6.2.6 直流稳压电源 |
6.3 实验步骤 |
6.4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6.4.1 回热器填料物选取 |
6.4.2 充气压力及谐振频率对温差的影响 |
6.4.3 声压幅值与谐振频率关系 |
6.4.4 声压幅值与相位差的关系 |
6.4.5 回热器冷端温度实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未来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热声热机系统的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热声理论的研究概况 |
1.2.1 热声效应的发现 |
1.2.2 线性理论 |
1.2.3 非线性热声理论 |
1.2.4 热声网络理论 |
1.3 热声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热声发动机 |
1.3.2 热声制冷机 |
1.4 热声热机系统的有限时间热力学优化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热声发动机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与优化 |
2.1 前言 |
2.2 内可逆热声发动机微热力学循环性能优化 |
2.2.1 内可逆热声发动机微热力学循环描述 |
2.2.2 内可逆热声发动机微热力学循环过程分析 |
2.2.3 内可逆热声发动机微热力学循环效率 |
2.2.4 内可逆热声发动机微热力学循环 Z 目标函数优化 |
2.2.5 数值计算 |
2.3 不可逆热声发动机微热力学循环性能优化 |
2.3.1 不可逆热声发动机微热力学循环过程分析 |
2.3.2 不可逆热声发动机微热力学循环目标函数 Z 的优化 |
2.3.3 数值计算 |
2.4 复指数传热规律下不可逆热声发动机热力学性能优化 |
2.4.1 复指数传热规律的简介 |
2.4.2 复指数传热规律下不可逆热声发动机热力学循环过程分析 |
2.4.3 数值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声制冷机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与优化 |
3.1 前言 |
3.2 复指数传热规律下不可逆热声制冷机热力学性能优化 |
3.2.1 复指数传热规律下不可逆热声制冷机热力学循环过程分析 |
3.2.2 复指数传热规律下不可逆热声制冷机效率 |
3.2.3 复指数传热规律下的不可逆热声制冷机 Z 目标函数的优化 |
3.2.4 数值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工电脑辅助 BRAYTON 原动力厂设计 |
4.1 前言 |
4.2 “Cycle Pad”设计软件的界面功能介绍及数字模拟分析 |
4.2.1 “Cycle Pad”的启动 |
4.2.2 “Cycle Pad”的退出 |
4.2.3 “Cycle Pad”的用户界面及数字模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驻波热声发动机的实验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装置 |
5.2.1 外激励 |
5.2.2 换热器 |
5.2.3 回热器 |
5.2.4 真空夹套波纹管和谐振管 |
5.2.5 温度传感器 |
5.2.6 压力传感器 |
5.2.7 数据采集器 |
5.3 实验步骤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驻波热声系统的振荡机理和热力学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热声理论的研究进展 |
1.2.1 线性热声理论 |
1.2.2 热声网络理论 |
1.2.3 热声特征时间理论 |
1.2.4 热声参数谐振理论 |
1.2.5 热声介观热力学理论及优化 |
1.2.6 非线性热声理论 |
1.3 热声装置的研究进展 |
1.3.1 热声发动机装置的研究进展 |
1.3.2 热声制冷机装置的研究进展 |
1.4 热声自激振荡机理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驻波热声系统的自激振荡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热声组件的网络拓扑描述 |
2.3 驻波热声发动机的自激振荡机理 |
2.4 驻波热声发动机自激振荡机理的实验验证 |
2.4.1 基频运行工况下的实验验证 |
2.4.2 二阶频率运行工况下的实验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驻波热声自激振荡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稳定性的内涵 |
3.3 热声系统的自治方程 |
3.4 初始状态的稳定性分析 |
3.5 谐振模态的稳定性分析 |
3.6 自激振荡过程中稳定性的动态行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声自激振荡网络的辛数学描述 |
4.1 引言 |
4.2 辛矩阵 |
4.3 热声自激振荡网络的辛对称性质 |
4.4 驻波热声自激振荡网络的最小网络损耗 |
4.5 讨论 |
4.5.1 频率对最小本征阻抗的影响 |
4.5.2 充气压力对最小本征阻抗的影响 |
4.5.3 流道直径对最小本征阻抗的影响 |
4.5.4 填料目数对丝网型回热器最小本征阻抗的影响 |
4.5.5 板叠间距对板叠型回热器最小本征阻抗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可逆驻波热声发动机的有限时间热力学优化 |
5.1 引言 |
5.2 “热致声”效应的定性解释 |
5.3 内可逆驻波热声发动机微热力学循环的理论模型 |
5.3.1 数学物理模型 |
5.3.2 循环时间 |
5.4 不可逆驻波热声发动机的热力学性能 |
5.4.1 内可逆驻波热声发动机的声功率 |
5.4.2 不可逆驻波热声发动机的热效率 |
5.4.3 讨论 |
5.4.3.1 压力波动幅值对输出声功率和热效率的影响 |
5.4.3.2 相位差对输出声功率和热效率的影响 |
5.4.3.3 不可逆性对输出声功率和热效率的影响 |
5.5 不可逆驻波热声发动机的效率优化 |
5.5.1 不可逆驻波热声发动机的效率 |
5.5.2 讨论 |
5.5.2.1 温度梯度对效率的影响 |
5.5.2.2 气体微团振荡的平衡位置对效率的影响 |
5.5.2.3 压力波动幅值对效率的影响 |
5.5.2.4 相位差对效率的影响 |
5.6 不可逆驻波热声发动机的生态学性能优化 |
5.6.1 不可逆驻波热声发动机的生态学函数 |
5.6.2 讨论 |
5.6.2.1 温度梯度对生态学函数的影响 |
5.6.2.2 气体微团振荡的平衡位置对生态学函数的影响 |
5.6.2.3 压力波动幅值对生态学函数的影响 |
5.6.2.4 相位差对生态学函数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可逆驻波热声制冷机的有限时间热力学优化 |
6.1 “声致热”效应的定性解释 |
6.2 循环时间 |
6.3 不可逆驻波热声制冷机的热力学性能 |
6.3.1 内可逆驻波制冷机的输入声功率 |
6.3.2 不可逆驻波制冷机的制冷系数 |
6.3.3 讨论 |
6.3.3.1 压力波动幅值对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
6.3.3.2 相位差对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
6.3.3.3 不可逆性对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
6.4 不可逆驻波热声制冷机的效率优化 |
6.4.1 不可逆驻波热声制冷机的效率 |
6.4.2 讨论 |
6.4.2.1 温度梯度对效率的影响 |
6.4.2.2 气体微团振荡的平衡位置对效率的影响 |
6.4.2.3 压力波动幅值对效率的影响 |
6.4.2.4 相位差对效率的影响 |
6.5 不可逆驻波热声制冷机的生态学性能优化 |
6.5.1 不可逆驻波热声制冷机的生态学性能 |
6.5.2 讨论 |
6.5.2.1 温度梯度对生态学函数的影响 |
6.5.2.2 气体微团振荡的平衡位置对生态学函数的影响 |
6.5.2.3 压力波动幅值对生态学函数的影响 |
6.5.2.4 相位差对生态学函数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驻波热声发动机自激振荡的实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装置简介 |
7.3 热声发动机的起振现象 |
7.4 充气压力对阀值温度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 |
8.1 全文总结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热声热机特征时间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热声热机的发展概况 |
1.2.1 热声理论的发展 |
1.2.2 热声发动机的发展与应用 |
1.2.3 热声制冷机的发展与应用 |
1.3 热声特征时间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热声系统特征时间的优化 |
2.1 前言 |
2.2 时变率相似分析 |
2.2.1 时变率相似分析理论 |
2.2.2 系统的特征时间比 |
2.2.3 热声系统的层次 |
2.3 热声系统的特征时间 |
2.4 驻波热声发动机特征时间的生态学优化 |
2.4.1 生态学目标函数 |
2.4.2 驻波声场的热流与功流 |
2.4.3 热声发动机生态学优化 |
2.4.4 数值计算 |
2.5 驻波热声制冷机特征时间的生态学优化 |
2.5.1 驻波热声制冷机特征时间的生态学优化 |
2.5.2 数值计算 |
2.6 特征时间对热声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影响 |
2.7 特征时间对热声发动机效率的影响 |
2.8 特征时间对热声制冷机制冷率的影响 |
2.9 特征时间对热声制冷机制冷系数的影响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声热机特征时间的熵产分析 |
3.1 引言 |
3.2 热声热机的熵产计算 |
3.3 特征时间对热声热机熵产的影响 |
3.3.1 特征时间对熵产率的影响 |
3.3.2 温度梯度对熵产率的影响 |
3.3.3 板间距对熵产率的影响 |
3.3.4 阻抗比对熵产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声系统的品质因数及其与特征时间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热声系统品质因数的理论计算 |
4.2.1 热声品质因数的计算 |
4.2.2 热声品质因数影响因数讨论 |
4.3 热声品质因数与特征时间的关系 |
4.3.1 热声品质因数与特征时间的关系 |
4.3.2 数值计算 |
4.4 热声系统品质因数其他影响因素的分析 |
4.4.1 热声品质因数与频率的关系 |
4.4.2 热声品质因数与回热器填料性质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声系统特征时间的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参数的测量方法 |
5.2.1 声速的测量方法 |
5.2.2 振荡频率的确定方法 |
5.3 热声系统的实验装置及数据采集系统 |
5.3.1 热声系统实验装置 |
5.3.2 热声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 |
5.4 热声特征时间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5.4.1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
5.4.2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热声热机换热器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热声振荡原理 |
1.3 热声理论研究概述 |
1.4 热声技术研究 |
1.4.1 热声发动机 |
1.4.2 热声制冷机 |
1.5 热声振荡流换热器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热声系统换热器的振荡温度特性 |
2.1 引言 |
2.2 热声发动机用换热器及其有效度 |
2.2.1 加热方式的特点 |
2.2.2 热声换热器的有效度 |
2.3 热声装置中的冷却器 |
2.4 热声发动机换热器的结构 |
2.4.1 换热器换热模型的建立 |
2.4.2 换热量的公式推导 |
2.5 振荡流温度波特性分析 |
2.6 数值算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声换热器的熵产分析与特性参数 |
3.1 引言 |
3.2 热声换热器的熵产分析 |
3.2.1 熵产计算 |
3.2.2 熵产的影响因素 |
3.3. 热声换热器的特性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声热机换热器的火积耗散及热阻分析 |
4.1 引言 |
4.2 热声热机中换热器的压降 |
4.3 热声热机中的冷却器 |
4.3.1 冷却器的火积耗散的理论推导 |
4.3.2 冷却器火积耗散数的数值分析 |
4.4 热声热机中加热器的火积耗散分析 |
4.5 热声发动机换热器的热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声热机振荡流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装置 |
5.2.1 外激励系统 |
5.2.2 热声加热器和冷却器 |
5.2.3 实验中数据的测量与采集 |
5.3 实验步骤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热声理论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网络模型 |
2 参数谐振 |
3 特征时间 |
4 热力学优化 |
5 格子气模拟和非线性热声理论 |
6 展望 |
(9)热声核特性参数实验研究及高频微型热声实验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热声核在热声热机中的作用 |
1.3 热声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2 热机系统的特征时间 |
2.1 前言 |
2.2 热声系统的三频率参数网络研究 |
2.3 热声热机系统的特征时间 |
2.4 本章小结 |
3 热声核频率特性实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热声核频率特性实验原理 |
3.3 实验测试装置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热声核网络参数的动态辨识 |
4.1 前言 |
4.2 热声核热动力学描述及其网络模型 |
4.3 参数辨识原理及方法 |
4.4 热声核网络参数辨识实验设计 |
4.5 热声核网络参数辨识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5 微型动磁激振器的研制 |
5.1 前言 |
5.2 微型动磁激振器的磁路结构 |
5.3 微型动磁激振器的磁路分析 |
5.4 微型动磁激振器的整体结构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高频热声制冷机结构的微型化和性能实验研究 |
6.1 前言 |
6.2 扁形谐振管与圆形谐振管的对比分析 |
6.3 高频热声制冷机结构的微型化 |
6.4 高频热声制冷机的实验测试系统 |
6.5 高频热声制冷机的实验性能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未来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 |
附录2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及申请的专利 |
(10)热声部件声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热声效应机理 |
1.3 热声的理论研究概述 |
1.4 热声技术的工程研究 |
1.4.1 热声发动机 |
1.4.2 热声制冷机 |
1.5 热声数值模拟的研究概述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热声谐振管沿程压比分布的探讨 |
2.1 引言 |
2.2 谐振管内声场工质的流动特性 |
2.3 驻波管沿程压比分布特性的理论研究 |
2.4 驻波管沿程压比分布特性的数值计算 |
2.4.1 Fluent6.2.0 简介 |
2.4.2 Fluent 的模拟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谐振管压比影响因数的Fluent 模拟计算 |
3.1 引言 |
3.2 管型对压比影响的研究 |
3.2.1 理论分析 |
3.2.2 数值模拟计算 |
3.3 工作压力对压比影响的模拟计算 |
3.3.1 等直径管的模拟分析 |
3.3.2 纯锥度管的模拟分析 |
3.4 两种影响因数的综合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作压力对谐振管压比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外激励双驱动对置式行波热声发动机 |
4.3 谐振管压比影响的实验研究装置 |
4.3.1 谐振管与变径锥度管 |
4.3.2 外激励系统 |
4.3.3 辅助系统 |
4.4 数据动态采集系统 |
4.4.1 压力传感器 |
4.4.2 数据采集器 |
4.5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
4.6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回热器内工质交变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带外激励的驻波热声发动机 |
5.2.1 水冷却器 |
5.2.2 回热器 |
5.2.3 加热器 |
5.2.4 锥度管及谐振管 |
5.3 回热器几何模型的选择 |
5.4 回热器模型的参数设置 |
5.5 回热器数值模拟结果的探讨与分析 |
5.5.1 压力、温度及速度振荡变化过程 |
5.5.2 驻波系统中热声转化特性探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热声回热器有源网络的系统辨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型热声热机的量子模型理论探索与验证研究[D]. 鄂青.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2]热声机理及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的研究[D]. 舒安庆.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3]双声源热声制冷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陈浩. 武汉工程大学, 2016(07)
- [4]热声热机系统的性能优化研究[D]. 林杰. 武汉工程大学, 2014(03)
- [5]驻波热声系统的振荡机理和热力学优化[D]. 汪拓. 武汉工程大学, 2014(03)
- [6]热声热机特征时间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费锦华. 武汉工程大学, 2013(03)
- [7]热声热机换热器的特性研究[D]. 刘明方. 武汉工程大学, 2012(01)
- [8]热声理论的研究进展[J]. 吴锋,李青,郭方中,舒安庆.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2(01)
- [9]热声核特性参数实验研究及高频微型热声实验装置的研制[D]. 张春萍.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0)
- [10]热声部件声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 王军. 武汉工程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