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信息化发展的本质来讲,它是信息技术和管理的革命。要想让这一转变完成,对习惯的思维方式,工作形式要勇于放弃。所以,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需要动员企业所有员工,不仅需要很好的策划更好加速推进其进程,在思想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在认识上进一步加强。让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科学的融合,让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提高建筑行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速度,以便于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施工管理;应用分析
1 引言
信息技术对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发展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随着经济技术的繁荣发展,其应用也更加的普遍和常见,逐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运用。
2 信息技术的概述
2.1 信息技术的含义
信息技术是人们对信息收集和处理的各种方式和方法,目的是获得自己需要的准确有效的信息。这些方法中包括对各类信息的收集、存贮、分类、检索、复制、传递、销毁等等。由于信息数量庞大,如果是纸质文件的话,查阅不仅进度慢,查找不方便,不准确,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是成本非常高,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准确,对我们想制订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案和措施帮助有限,所以催生出,我们现在处理信息的方式和工具发生了根本转变。目前,运用的工具是计算机,通过数据进行存贮、处理,然后可以通过文字、表格、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反映,由于后台均用数据进行处理,所以,在我们不容易在图像、视频等内容操作的工作,很容易就会在计算机上找到答案。比如,在几亿个数据中找到相同或相关的信息,或者,在百度上搜索关于某类产品的信息。正常情况下,我们会在1秒钟之内得到答案,这就是信息技术的魅力。
2.2 信息技术对工程管理的作用
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建筑工程管理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信息化技术对工程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信息化技术的协助之下,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减少了施工时间;第二,在现代化技术的协助之下,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第三,管理人员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第四,在相关软件的协助之下,管理人员可以更好的掌握施工进度,并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控制;第五,各种类型办公软件的出现极大了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等等。
3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技术基础较为薄弱
从目前建筑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基础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1、建筑行业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因为在建筑工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以单机软件操作为主,没有形成实时的网络信息共享和数据传递;2、当前建筑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较窄,网络材料采购、项目管理、施工管理、管理信息共享与查询等都没有完全实现;3、整个施工管理工作依然以管理人员的实际经验为主,管理模式较为粗放,没有形成统一的现场跟踪管理制度体系,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较为薄弱。
3.2 专业人才缺乏,信息技术深入应用速度缓慢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融入信息化技术是一项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才能顺利完成。但是现阶段,建筑领域缺少此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负责管理的人员大多以来丰富的管理经验来开展相关工作,没有必要的管理理论和技能。专业人才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的融入速度和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措施
4.1 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门户
一个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门户是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利用项目管理信息门户,可以把项目建设从开始到完工的整个过程中项目参与人员的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并为全体参与人员提供在线的搜索查询入口,为所有建筑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协调的网络平台。利用构建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门户,通过Internet将Web业主、材料供应商、工程设计方、项目管理人员、施工方以及第三方的所有信息集中到一处,形成中央数据库,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不仅能够根据各个参与方的实际需要,将信息实时反馈给他们,同时,工程信息门户还可以通过项目信息发布、文档共享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在整个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是横向进行的,各个参与方都可以将自己需要发布的信息传递给任意一方,同时也能够从其他各方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保证了信息传递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率更高。
4.2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材料、设备管理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管理材料和设备管理中的运用比较广泛,总结起来包括编制材料网络计划、制定材料购买和租赁计划等方面。具体来说,在编制材料网络计划过程中能够整合制定资金控制、采购计划和材料商管理三个方面的依据,对整合得到的信息利用网络进行制度和能源消耗情况的监控和存储,将监控和存储的信息交给会计部门,为今后的审核和后续查看提供最科学有效的资料依据。同时,信息技术能够根据以往施工的经验和当前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运用,结合施工进程和管理队伍的需要,通过总部系统自动筛选高性价比的材料分析单,生成材料购买计划或制定材料租赁计划,实现施工过程总材料管理和使用环节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将人员从材料管理和使用环节大大解放出来。信息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则主要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编制施工过程中设备采购计划清单或者设备租赁网络计划,制定电子化的设备使用档案动态记录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现状,制定设备定期保养检修计划等,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保养程度。
4.3 信息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在安全管理上,可以实现建筑物范围空间内的信息化管理。我们可以把BIM设计的数据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捆绑,为了提高数据的精度,我们可以在施工现场设置GPS的小型基站,这个基站可以为项目提供各种测量数据,也可以配合我们进行安全管理。我们把这些数据按照安全要求进行分类,设置各个安全或危险区域和部位,然后让所有项目的参与人员身上携带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线连接的芯片,当有人进入危险区域时,芯片同项目管理的信息平台会同时报警,让人撤离危险区域。同时,根据需要,我们也可以在机械设备、工具或某些材料上安装芯片以满足安全管理的要求。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减少安全人员,节约安全成本,减少安全检查的主观性,大幅度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这些安全管理的方法,会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改善之下,不断提高,并发挥更大作用。
4.4 信息技术在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于进度管理使其变得简单准确。由于BIM设计的进度模拟功能,我们不但可以用BIM设计进行进度模拟,还能更准确地进行进度控制。我们通过在所有预制NT构件上粘贴的电子信息芯片,无论构件在运输时还是安装时,随时监测到该构件的位置。当这一构件就位安装完毕后,信息系统会自动识别,视为该构件己安装完毕,同时形成数据,通过文字、表格或图像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进度,形成技术、材料验收、成本管理等资料。
5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的质量有着监督的作用,还能进一步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保证项目的实际费用跟预算相符,使建设能够更好的实行。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改变很大,能使其应对复杂的施工环境,更能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竞争力,使企业在众多同行者当中站住脚跟,实现接单的目的。因此,加快管理信息化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李军.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3).
[2]毕先锋,仝欣,徐光,杨云峰.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01).
论文作者:张刚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数据论文; 计划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