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自爱国运动的发展和充实(论文文献综述)
李悄然[1](2021)在《西安市基督教女青年会研究》文中提出1855年,为帮助妇女就业,基督教信徒、慈善家金纳德夫人(Lady Kinnaird)在伦敦创办女青年会。因顺应社会发展,短时间内女青年会便发展到德、法、美等国。1894年,英、美、挪威、瑞典四国建立世界基督教女青年会,组织协调各国会务。1890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1946-1949年任职)的母亲司徒玛丽在杭州弘道女中建立中国第一个女青年会。1923年,女青年会在杭州举办第一次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成立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为了推动陕西地区妇女解放运动,1938年,太原女青年会总干事成翠芗来陕进行市会筹备工作。建会之前,女青年会以西安战时工作部的名义开展工作,1939年,筹备工作完成,西安市基督教女青年会(以下简称西安女青年会)正式建立。民国时期,西安女青年会以推动妇女德智体群四育发展为目的,开展平民教育,如识字班、母亲会、缝纫班、托儿所、幼稚园等。与此同时,西安女青年会通过抗战募捐、慰问军人军属、学生救济、医疗救助等方式为抗战提供服务,救亡图存。民国时期的西安女青年会既具有先进性,又有其局限性,其先进性在于能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先进女性观念、促进女性意识觉醒,其局限性在于领导层的阶级性,董事会成员大多是社会中上层妇女,对底层社会缺乏精准地了解。建国初期,西安女青年会作为第一批响应三自爱国运动的团体,不仅学习相关政治理论、时事、政策,践行自治自养自传的方针,还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开办幼儿园、妇女缝纫班,满足社会需求。1966年“文革”开始,西安女青年会活动停止。1979年,在西安市妇联的领导下,西安女青年会开始着手复会筹备工作。复会后,西安女青年会在重建会所的基础上,紧抓社会需求,围绕儿童服务、社区服务、防震救灾、森林环创四个主题提供服务,建立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义工品牌“女青年会大学生义工联盟”。建国后的西安女青年会,在坚持三自原则的基础上,不断中国化、不断平民化,认真践行服务社会、服务人群的宗旨,助力陕西社会发展。
王丽娜[2](2021)在《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传播历史较为漫长,近代以来,随着它们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加深。本文以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大的社会历史环境为背景,以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时空为经线,以整体的国内外政治环境变迁为纬线,考察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播方式的流变过程,思考二者传播方式差异的原因,着力揭示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发展不同趋向的内在因素。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对早期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的传入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对比。从俄罗斯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入我国的背景来看,东正教传入中国无疑与沙俄帝国对周围国家和地区的扩张相关;而基督新教最初的传入实质上也是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的一部分。第二章从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传入和发展期对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传入背景差异、传播对象、主体、媒介的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并对此时期的教堂兴建情况进行整理。哈尔滨的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强烈的政治动荡之中传入、因移民的到来而不断的传播、发展。东正教这个侨民宗教一直以维持本民族的宗教信仰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而基督新教在不断的传播自己的福音,他们在传播媒介的选择运用、对象的选择上、主体的呈现差异上都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第三章论述了20世纪下半叶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衰落后的恢复,及基督新教的逐渐发展。这一时期,哈尔滨所处的复杂的政治环境对二者的传播影响重大,传播主体上,东正教因其政治依附性强,随着政治格局变动,教区归属不断更迭,传播主体原有的优势消失,基督新教主体开始脱离西方差会控制,走向自主、合一,同时外侨的大量外迁,东正教的传播对象流失,基督新教对象却日益增多,致使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传播媒介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出现了反差。文革后,政策开放,二者逐渐恢复,相比于人数较少的东正教团体,基督新教在哈尔滨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第四章从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神学教义、经典、崇拜对象等内化因素和教阶、教仪、节日等外化因素来分析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播趋向不同、发展现状不同的内在因素。东正教对教义、仪式、教阶制度所采取的保守性政策,严重影响了东正教的传播。而基督新教以世俗性、普世性着称,教义、仪式、教阶等简洁,神秘性较弱,易于接受理解,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度更强,有利于其发展。虽然东正教对哈尔滨并未产生较大影响,但这些宗教留下独具特色的宗教建筑,历史积淀下的多元性文化,仍对哈尔滨发展起到了特殊的影响。
王保全[3](2020)在《三自运动蓬勃发展,爱国事业不断创新!——从河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展史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七十年来的成就》文中研究说明实践的沃土孕育出神学创新的累累硕果,扎实的理论指引着教牧实践前进的方向。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七十年来,河南省基督教的各项事工既是实践发展的过程,也是理论探索的过程,在实践的发展中不断深化理论认识,理论认识的深化又推动着实践的发展。河南省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50年至1978年是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帝爱国,摆脱外国差会控制,
卓新平[4](2020)在《纪念中国基督教发起三自爱国运动70周年之思》文中研究表明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对宗教团体做出了新的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就明确表示当代中国的宗教团体与我们党和政府是有着直接关联的,其政教关系是"相关"而不是"无关";这一最新表述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继承和发展,
徐晓鸿[5](2020)在《三自精神代代相传》文中认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打破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平静,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抗洪救灾取得了显着成果。我国基督教界也为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疫情防控方面,通过坚持"双暂停一延迟",有效防范了因教堂聚会和宗教活动引发的聚集性疫情,疫情期间广大教牧同工和信徒
徐晓鸿[6](2020)在《三自精神代代相传》文中提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打破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平静,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抗洪救灾取得显着成果。我国基督教界也为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过坚持"双暂停一延迟",有效防范了因教堂聚会和宗教活动引发的聚集性疫情蔓延,疫情期间广大教牧同工和信徒捐款捐物达2亿元;在抗洪救灾方面,基督徒积极捐款捐物,体现了识大体、顾大局、勇担当的爱国之心。我常想为何我国基督徒有这样高的爱国热情,这与三自爱国运动发起70年来持续的爱国爱教教育有关,也是改变"多一个基督徒就少一个中国人"的"洋教"面貌的结果,这样的美好见证正是三自精神代代相传的结果。
丁灵芳[7](2020)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倡导者刘良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中国迎来了建国70周年。70载风雨征程,中国人民运用智慧和勤劳书写了一份满意答卷。2020年,中国步入了新的时代,新的难关正等待着中国人民前去攻克。未来有可期,不忘历史人。人是历史的缔结者,回顾中国人民从绝望中醒来拼死抵抗的曾经,若不是有他们的奋不顾身,何来今日的国泰民安。刘良模作为为民族解放和独立而战斗群体中的一员,在抗日救亡期间高举“救国救民”的旗帜,倡导以群众歌咏的形式唤醒、组织和训练民众,团结一致抵御外侮。在此期间,他不仅亲身参与到国内的歌咏实践当中,还以歌咏为主题展开了不少理论探讨。同时,他还将中国的抗战歌声带到了美国,集结在美华侨和国际友人积蓄力量,继续为国内的抗战事业提供援助。本文以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倡导者刘良模作为研究对象,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围绕选题缘由、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学术史梳理、创新点等六个问题展开论述。正文部分共有四章:第一章,先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成长环境等方面来概述刘良模生活与活动的背景,紧接着整体把握刘良模的其人其事,侧重阐述他的音乐活动。基于此,探究刘良模从事音乐活动的原因和实践基础;第二章,关注的是刘良模编创的抗战歌曲和编辑的群众歌咏着作,旨在细致分析具体内容后,发现其抗战歌曲及群众歌咏着作的特色所在;第三章,关注的是刘良模组织领导的抗日救亡团体,意在探究刘良模在团体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这些团体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第四章,在前三章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刘良模作为歌咏家、词作家、音乐活动家以及编辑者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并结合时代背景给予其以客观、公正、合理的历史评价。
次春雷[8](2020)在《从压制到奠基:中世纪基督教之于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中世纪基督教对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较为复杂,呈现出矛盾的两面性:一方面窒息了古希腊罗马体育的薪火传承;另一方面又奠基了近现代体育发展的雏形。破解这一“双重效应”谜题的钥匙主要有两把:一是中世纪前后欧洲精神文化发展的自身逻辑运动;二是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历史运动。因此,长期以来中世纪基督教对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倍受学界争议,不仅使之成为一项经典课题,又是一项远未完成的任务。本文立足上述两方面影响,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线索如下:一、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发展之间关系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这种关系实际是宗教与体育之间关系的一个特殊阶段或环节。其逻辑形态主要体现为:原始宗教与原始体育之间具有的内在关联;古希腊崇拜健与美的宗教特质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原型;古罗马宗教的多神形态与角斗竞技文化的形成;基督教国教化之后,迫使古代奥运会、角斗竞技两大体育赛会双双覆灭。二、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欧洲古代传统体育具有显性的压制影响。这是上述“双重效应”的第一个方面,也是最为明显的方面,成为了众多研究者的共识。这种压制影响,主要体现在早期基督教的生命观与身体观所确立的灵肉二元分裂的基础性观念;促使中世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和禁欲生活对体育活动的全面排斥;从而导致中世纪竞技体育全面衰退、学校体育领域空白、民间体育发展严重受阻的历史现实。三、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欧洲近现代体育具有隐性的奠基影响。这是上述“双重效应”的第二个方面,是隐蔽的方面、需要深入考察的方面,也是多数学者未曾系统剖析的方面。基督教的唯灵主义与生命观的超越特质是这一效应的精神基础;中世纪骑士比武大赛隐蔽传承着竞技体育的文化形态;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为体育发展奠定了理性基础;中世纪中后期城乡体育的崛起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促使中世纪体育观念再生。四、中世纪基督教的历史蜕变促进了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宗教改革形成的“灵肉一致”观根本动摇了禁欲主义身体观;“灵肉一致”观的深化加速了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民族意识,并孕育了公民体育权;以及形成的“健康身体”观引导体育回归教育领域。五、中世纪基督教对体育发展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灵肉二元分裂与和解构成了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发展关系的历史运动主线;对体育所形成的“双重效应”,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近现代体育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以及揭示宗教和现代体育之间依然普遍存在的现象与联系,这些启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史鉴意义。
杨丽嫒[9](2020)在《奥古斯丁原罪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罗马帝国的动荡,使得各阶层民众都惶惶不安。面对“罪恶之谜”,奥古斯丁开始思考探索恶的来源的问题。奥古斯丁的原罪思想影响之深、意义之大就在于对重塑西方的人性论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奥古斯丁所处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迫切需要这样一种思想,无论是从心理还是现实中来说,奥古斯丁的原罪论都是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的。自由意志问题一直是神学与哲学争论的焦点,而奥古斯丁关于自由意志的看法,给西方后世思想家理解自由意志问题提供了思路。奥古斯丁的原罪论认为,人因为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诫命而自然堕落,人从出生起就沾染了原罪。对于个体而言,罪是一种自然之罪,是不可避免的,是必须要面对的。处在罪中的人要想获得救赎,就只能依靠上帝的恩典。在信仰的意义上,人只有运用自由意志选择信仰,才能获得救赎的机会,救赎就是人向神寻求庇护。悔罪是信仰的第一步、是人类该做的,而救赎是上帝的事情,作为被造物的我们是无法窥测的。本文以罪、死亡、得救、永生为架构,核心是围绕罪与救赎,将从奥古斯丁原罪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展开论述,逐步分析梳理奥古斯丁原罪思想的内容,最后在对奥古斯丁原罪思想在神学上产生的效应、争论进行梳理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看法。父亲犯的罪该不该由子孙后代来承担后果?这个问题不仅是奥古斯丁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本文在梳理奥古斯丁原罪思想体系的同时,也将奥古斯丁的原罪观与《圣经》经文中相矛盾的观点进行梳理对比,在此基础上行成自己的理解与分析,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
王鹏飞[10](2017)在《《圣经》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家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学的起点,在打到“孔家店”后,构建“新”文化面临着注入何种新的文化元素问题。以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等仁人志士将构建新元素的眼光转向国外众多思潮中,而耶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构建新文学的主要异域文化。生活在新文化构建时代的以鲁迅、老舍和巴金等现代作家也受到耶教思想的影响,或是对耶教及其典籍《圣经》有着独特的阅读和研究,或是基督徒知识分子,对基督教文化有着自己的独特认知。三大现代文学家在创作的文学作品中隐含着耶教及《圣经》的元素。民国时代传统文化根基尚存,马克思主义思潮适应了社会革命的需要,进而凸显在社会显性的层面;耶教的普世价值未得到广大国人的认同,进而在社会层面属于隐性的。这些叙事作品中隐藏着叙述者的基督教认知,这些叙述者都是本土化的基督徒,在将耶教思想(犯罪与堕落、忏悔与悔改、平等与博爱、奉献与拯救等)融入叙事文本中的同时进行了本土化变异,希望在旷野中呐喊,拯救笔下的受苦人物,从而形成一种耶教本土化的写作现象。但是民国时代的读者能够了解三大家在旷野呐喊心声的甚少,而今天的读者了解三大家普世救世心声的更多。尤其在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今日,耶教的普世价值显得更为重要,社会迫切需要一场本土化的文化复兴。耶教及《圣经》视野是一种新的视角,而耶教视野下的文学三大家又有着共性,有共性方是进行本文研究的基础,分析叙事作品中本土化的耶教元素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用耶教及《圣经》的视角,兹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鲁迅、老舍和巴金进行论述分析:第一部分是绪论,先是对本文的来源、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论文结构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从宏观层面来论述新文化运动社会背景下,《圣经》对鲁迅、老舍和巴金等现代文学家的思想观念和文学创作的影响,尤其是从耶教的犯罪与堕落、悔改与拯救、宽恕与博爱思想对传统文化革新与新文化塑造的影响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先是从中观层面分析生活中的鲁迅与《圣经》的关系、鲁迅对耶教文化的思考,然后以《药》《孤独者》与《在酒楼上》《故乡》与《祝福》《肥皂》等《喊喊》、《彷徨》、《野草》小说文本及人物为例来从微观层面分析鲁迅作品与《圣经》的关系。第四部分,先从中观层面分析生活中的老舍与《圣经》的关系、老舍对耶教文化的思考,然后以《骆驼祥子》、《黑白李》、《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小说及人物为例来从微观层面分析老舍作品与《圣经》的关系。第五部分,先从中观层面分析生活中的巴金与《圣经》的关系、巴金对耶教文化的思考,然后以《寒夜》、《第四病室》与《憩园》这三部小说及人物为例来从微观层面分析巴金作品与《圣经》的关系。
二、三自爱国运动的发展和充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自爱国运动的发展和充实(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市基督教女青年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点 |
第六节 研究难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基督教女青年会简史 |
第一节 世界基督教女青年会 |
一、基督教女青年会的创立 |
二、世界基督教女青年会 |
第二节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 |
一、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发展脉络 |
二、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会训、宗旨、会徽、工作原则 |
三、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组织结构和经费来源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西安女青年会 |
第一节 西安市基督教女青年会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西安女青年会宗旨、愿景和组织结构 |
第三节 西安女青年会经济状况 |
第四节 西安女青年会的四育 |
一、四育之德育 |
二、四育之智育 |
三、四育之体育 |
四、四育之群育 |
第五节 西安女青年会的抗战工作 |
一、慰问军人军属 |
二、学生救济 |
三、医疗救助 |
四、其他抗战工作 |
第六节 民国时期西安女青年会评述 |
第四章 建国后的西安女青年会 |
第一节 建国初期西安女青年会的发展脉络 |
第二节 建国初期西安女青年会的社会事工 |
第三节 复会以来西安女青年会的发展脉络 |
第四节 复会后西安女青年会的公益服务 |
一、儿童服务 |
二、社区服务 |
三、防震减灾服务 |
四、环境保护 |
五、大学生义工联盟 |
第五节 复会后西安女青年会的对外交流 |
一、西安女青年会与全国协会 |
二、西安女青年会与其他市会 |
三、西安女青年会的国际交流 |
第六节 建国后西安女青年会评述 |
第七节 民国时期西安女青年会与建国后西安女青年会对比 |
第五章 西安女青年会名人录 |
第一节 创会功臣成翠芗 |
第二节 俞志英在陕西 |
第三节 女青会元老孙瑞英 |
第四节 新时代领头人王存义 |
第五节 继往开来者肖陆美 |
第六节 吴云芳与陕西女学 |
第七节 女校长李翥仪 |
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概述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研究问题与展望 |
第一章 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 |
第一节 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 |
一、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的萌芽及俄罗斯北京传教士团的发展 |
二、俄罗斯东正教的传播向北京以外的地区延展 |
第二节 基督新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 |
一、鸦片战争前基督新教的微弱渗透 |
二、鸦片战争后基督新教的大规模传入 |
三、基督新教传入东北 |
第三节 不平等条约与中东铁路的修筑活动 |
一、传教者的护身符—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二、信徒的顺风车——中东铁路的修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传入与发展 |
第一节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传入与初步发展(1898——1917) |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在哈尔滨传入背景之异同 |
二、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初传时期传播方式之比较(1989-1917) |
第二节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发展(1918——1930) |
一、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对象的对比 |
二、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
三、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媒介的对比 |
四、信仰发展导致的教堂林立 |
第三节: 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短暂发展(1931—1945) |
一、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
二、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教对象的对比 |
三、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媒介的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衰落与恢复 |
第一节 侨民外迁时期的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衰落(1946—1954) |
一、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对象的变化 |
二、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
第二节: 教会自主合一化之后的曲折行进(1955——2000) |
一、东正教哈尔滨教区的自主与基督新教教会的合一(1955-1965)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宗教的停滞(1966-1976) |
三、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信仰的恢复(1977-2000)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差异的内在原因 |
第一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经典教义的内在差异与外在表象 |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经典的差异 |
二、基督新教和东正教教义的差异及在哈尔滨传播中的呈现 |
三、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崇拜对象差异及在哈尔滨实际传播中的体现 |
第二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教阶制度的差异与外部呈现 |
一、基督教教阶制度的产生及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教阶制度的差异 |
二、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教阶制度差异在哈尔滨传播中的体现 |
第三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圣礼的差异与传播呈现 |
一、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礼的差异 |
二、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圣礼的差异在哈尔滨传播中的体现 |
第四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节日差异与实际呈现 |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节日的差异 |
二、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诞节的简要对比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三自运动蓬勃发展,爱国事业不断创新!——从河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展史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七十年来的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一阶段(1950-1978)——从“洋教”到三自 |
二、第二阶段(1978-1998)——从三自到三好 |
三、第三阶段(1998-)——从神学思想建设到基督教中国化 |
(4)纪念中国基督教发起三自爱国运动70周年之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当代中国基督教爱国团体的政治肯定始于三自爱国运动 |
二、对中国基督教社会政治转变的历史文化思考 |
(一)中国基督教所面对的国际社会 |
(二)中国基督教所面对的国内政党 |
(三)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
三、中国基督教的中国化问题 |
四、中国基督教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
(5)三自精神代代相传(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什么要发起三自爱国运动 |
二、什么是三自精神 |
1. 三自是我国基督教领域彰显的爱国主义精神 |
2. 三自是我国基督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精神 |
3. 三自是我国基督教适应时代办好教会的精神 |
4. 三自是我国基督教会积极探索中国化的精神 |
三、基督教中国化是三自爱国运动的长期使命 |
(6)三自精神代代相传(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什么要发起三自爱国运动 |
二、什么是三自精神? |
1. 三自是我国基督教领域彰显的爱国主义精神 |
2. 三自是我国基督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精神 |
3. 三自是我国基督教适应时代办好教会的精神 |
4. 三自是我国基督教会积极探索中国化的精神 |
三、基督教中国化是三自爱国运动的长期使命 |
(7)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倡导者刘良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归纳分析法 |
3.历史研究法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际意义 |
(五)学术史梳理 |
1.刘良模推广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概览 |
2.刘良模传唱《义勇军进行曲》概论 |
(六)创新点 |
一、刘良模的活动时代与生命轨迹 |
(一)活动时代 |
1.政治经济背景 |
2.文化发展背景 |
3.成长环境 |
(二)其人其事 |
1.一气呵成的求学之路 |
2.颠沛流离的抗战之旅 |
3.顺应时代的从政之行 |
(三)思想成因与实践基础 |
1.思想成因 |
2.实践基础 |
二、编创抗战歌曲与编辑歌咏着作 |
(一)抗战歌曲及其艺术特色 |
1.代表性抗战歌曲 |
2.抗战歌曲的艺术特色 |
(二)群众歌咏着作及其评价 |
1.《民众歌咏A.B.C.》 |
2.《青年歌集》 |
三、组织领导抗日救亡团体 |
(一)民众歌咏会 |
1.组织形式 |
2.活动内容 |
(二)青年会军人服务部京沪支部 |
1.组织形式 |
2.工作内容 |
四、刘良模的贡献与历史评价 |
(一)作为歌咏家的刘良模 |
1.潜心教唱指挥以身作则为典范 |
2.不畏艰难险阻事必亲躬为信念 |
3.总结歌咏经验推广普及为宗旨 |
(二)作为音乐活动家的刘良模 |
1.辗转城乡传播抗战歌曲 |
2.远赴美国传递抗战歌声 |
(三)作为词作家的刘良模 |
1.吹响时代号角作国民的发声者 |
2.传播抗战意识作思想的引领者 |
(四)作为编辑者的刘良模 |
1.细心遴选汇歌成集 |
2.联合实际辑语成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刘良模撰写有关音乐的文章 |
附录2 20 世纪30至40年代刘良模活动影像 |
附录3 20 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现状(刘良模摄制)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从压制到奠基:中世纪基督教之于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三、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的相关概念 |
一、中世纪的概说与界定 |
二、中世纪基督教的概念 |
三、体育的概念 |
四、中世纪体育概观 |
第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发展关系形成的历史渊源 |
一、原始宗教与原始体育的发生 |
二、古希腊的宗教特质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原型 |
三、古罗马宗教的多神形态及其角斗竞技文化的形成 |
四、基督教国教化与古代奥运会——角斗竞技两大体育赛会的覆灭 |
第三章 中世纪基督教对古代传统体育的全面压制 |
一、中世纪基督教的生命观与身体观 |
二、基督教禁欲主义与中世纪禁欲生活 |
三、中世纪基督教迫使竞技体育全面衰退 |
四、中世纪基督教导致学校体育领域空白 |
五、中世纪民间体育的艰难萌生与发展受阻 |
第四章 中世纪基督教对近现代体育发展的隐性奠基 |
一、基督教的唯灵主义与生命观的超越特质 |
二、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为体育发展奠定了理性基础 |
三、骑士比武大赛对竞技体育的隐蔽传承 |
四、中世纪中后期民间体育的发展及其历史背景 |
五、文艺复兴时期的体育人文主义思潮 |
第五章 中世纪基督教历史蜕变与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 |
一、“灵肉一致”观对禁欲主义身体观的根本动摇 |
二、“灵肉一致”观的深化与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 |
三、宗教改革对民族意识及其公民体育权的孕育 |
四、宗教改革形成的“健康身体”观引导体育回归教育领域 |
第六章 中世纪基督教对体育发展双重影响的启示及其现代延续 |
一、中世纪基督教灵肉二元分裂与和解 |
二、基督教形而上学对顾拜旦奥林匹克思想的影响 |
三、基督教与体育发展关联的现代延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9)奥古斯丁原罪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奥古斯丁原罪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文本来源——《圣经》 |
第二节 实践来源——教会礼仪 |
第三节 其他思想来源 |
一、摩尼教 |
二、新柏拉图主义 |
三、德尔图良 |
第二章 奥古斯丁原罪思想的内容 |
第一节 原罪与性 |
一、原罪与遗传 |
第二节 原罪与自由意志 |
一、原罪与恶 |
二、原罪与预定 |
三、原罪与自由意志 |
第三节 原罪与赎罪 |
一、原罪与死亡 |
二、原罪与救赎 |
三、原罪与恩典 |
第三章 奥古斯丁原罪思想的效应及评价 |
第一节 围绕原罪思想圣经文本解释上的争论 |
第二节 围绕原罪思想的神学之争 |
第三节 奥古斯丁原罪思想的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圣经》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下《圣经》及其思想的传播与接受 |
2.1 社会大变动与大革新下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取舍 |
2.2 社会大变动与大革新下“新”文化构建的两大元素 |
2.3 《圣经》牺牲、宽恕和博爱等思想的传播 |
2.4 《圣经》思想对中国现代作家及其文学作品的影响 |
第三章 《圣经》视野下的鲁迅小说 |
3.1 鲁迅在旷野之地背起十字架的呐喊与彷徨 |
3.1.1 鲁迅在基督教堂林立的环境中渡过童年和少年的生活 |
3.1.2 鲁迅的杂文集、散文集等与《圣经》的密切关系 |
3.1.3 鲁迅以“拯救者耶稣受难”的呐喊之声呼唤民众 |
3.1.4 独身于“旷野”呐喊的无力与彷徨 |
3.2 《药》——背起十字架受难的耶稣 |
3.2.1 夏瑜在“丁字街口”被杀——受苦难受的耶稣形象 |
3.2.2 夏瑜背起十字架的负重与孤独 |
3.2.3 小栓痨病与罪的拯救 |
3.3 身处两栖(耶教文化与儒道文化)之地的“士” |
3.3.1 “士”的革新与守旧——徘徊于西方耶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 |
3.3.2 《野草》——彷徨挣扎与迷茫的心声 |
3.3.2.1 黑暗而寒冷的叙述色调 |
3.3.2.2 在荒芜的旷野中徘徊的“彷徨游鬼” |
3.3.2.3 以“现在的死”获取“死后的新生” |
3.3.3 《孤独者》与《在酒楼上》——旷野中的脆弱呼喊之声 |
3.3.3.1 魏连殳——旷野中嗥叫呼救的受伤之狼 |
3.3.3.2 吕纬甫——徘徊于两栖之地的彷徨者 |
3.3.4 《故乡》与《祝福》——回乡省亲的隐身两栖士 |
3.3.4.1 《故乡》——过去的乐园和现实的荒园 |
3.3.4.2 《祝福》——灵魂的孤独和启蒙者的彷徨 |
第四章 《圣经》视野下的老舍小说 |
4.1 老舍皈依耶教与“犯罪堕落—苦难—拯救”信念 |
4.1.1 老舍在缸瓦市教堂受洗入教 |
4.1.2 老舍的创作自述、文艺主张与《圣经》的关系 |
4.1.3 老舍对“罪感与堕落—苦难—拯救”观念的情有独钟 |
4.2 《骆驼祥子》——悲情而苦涩的灰色人生 |
4.2.1 众人物的堕落与苦难 |
4.2.1.1 祥子买车梦想三次破灭的心酸苦难 |
4.2.1.2 小福子的苦难与惨死 |
4.2.1.3 刘四爷与虎妞、夏先生与阮明的犯罪与受难 |
4.2.1.4 老马与小马、二强子及大杂院众人苦难多 |
4.2.2 祥子的要强与受难、堕落与拯救 |
4.2.2.1 祥子的“耶路撒冷圣殿”——北平城 |
4.2.2.2 祥子受难与拯救 |
4.2.3 《骆驼祥子》中的堕落与拯救形象 |
4.2.3.1 虎妞与夏三太太—堕落的引诱与毁灭 |
4.2.3.2 曹先生与小福子——脆弱基督徒的牺牲与拯救 |
4.2.3.3 阮明与二强子——诱惑与堕落 |
4.2.3.4 六月大雨的洗礼——挪亚大洪水的毁灭与新生 |
4.3 悲苦与信望的博弈:《月牙儿》与《我这一辈子》 |
4.3.1 被耶稣宽恕的妓女 |
4.3.2 为嚼谷而发愁的巡警 |
4.4 中西伦理的共鸣:《黑白李》与《四世同堂》 |
4.4.1 舍予者:黑李 |
4.4.2 忍韧舍身精神:从钱诗人到祁长孙 |
第五章 《圣经》视野下的巴金小说 |
5.1 巴金与《圣经》的博爱、奉献与牺牲思想 |
5.1.1 母亲的言传身教与旧家族的生长坏境孕育了巴金爱与憎的思想 |
5.1.2 无政府主义理想及信仰的狂热与笃信、怀疑与迷茫、动摇与破灭 |
5.1.3 生活中的巴金与耶教《圣经》之关系 |
5.1.4 巴金创作自述、文艺作品与耶教《圣经》的关系 |
5.2 《寒夜》——夜的寒冷,光的渴望 |
5.2.1 黑夜需要从光照者身上摄取温暖 |
5.2.2 家的结合、冲突与破裂 |
5.2.2.1 家的结合——耶教文化与儒家文化中“爱”的相遇 |
5.2.2.2 家的冲突——“平等与孝悌”张力的凸显 |
5.2.2.3 家的破裂——“平等与孝悌”的分离 |
5.2.3 在寒夜中孤独行走的曾树生 |
5.3 《憩园》——旷野中迷失的羔羊和浪子 |
5.4 《第四病室》——人间的堕落犯罪与地狱的受苦死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三自爱国运动的发展和充实(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市基督教女青年会研究[D]. 李悄然. 西北大学, 2021
- [2]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D]. 王丽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三自运动蓬勃发展,爱国事业不断创新!——从河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展史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七十年来的成就[J]. 王保全. 天风, 2020(11)
- [4]纪念中国基督教发起三自爱国运动70周年之思[J]. 卓新平. 中国宗教, 2020(10)
- [5]三自精神代代相传[J]. 徐晓鸿. 天风, 2020(09)
- [6]三自精神代代相传[J]. 徐晓鸿. 中国宗教, 2020(08)
- [7]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倡导者刘良模研究[D]. 丁灵芳.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8]从压制到奠基:中世纪基督教之于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 次春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奥古斯丁原罪思想研究[D]. 杨丽嫒.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10]《圣经》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家论[D]. 王鹏飞. 长沙理工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