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组织间协作研究评述与展望
□黄春萍 赵晓静 陈 冰
(河北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天津 300401)
[摘要 ]组织间协作是战略管理和组织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在梳理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管理程序、社会交换和资源依赖三个视角出发对组织间协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基于此对其进行了维度的划分,对其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结果变量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和述评。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可行方向。
[关键词 ]组织间协作;协作;合作
一、引 言
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为应对环境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企业需要与其他组织间保持协作关系,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获得竞争优势。因此,协作这一古老话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组织间协作(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有关组织间协作的研究框架大都是建立在组织理论或社会组织理论[1],研究内容更是融合了社会交换、资源依赖等理论[2-3]研究的范围涵盖了组织间协作的多种关系形态。组织间协作问题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但相关研究比较分散,且集中于国外,迄今为止,仍缺乏对于该领域文献系统的整合。
基于BIM技术的碰撞检查在工程中的应用…………………………… 王邵臻,何博,徐丽豪,蒙秋莎(3-261)
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国外组织间协作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补充和完善该领域的研究,以引起学者对于此议题的关注,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尽可能全面地搜集相关文献,主要采取了以下步骤:首先选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关键词,包括collaboration、coordination、cooperation等;然后检索了12种高水平英文期刊(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Journal of Management、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Management Science、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Operation Research、 Organization Scie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截止2018年4月底的所有相关文献,研究内容涵盖了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非营利组织管理等多个领域;接下来用关键词检索了包括EBSCO、Science Direct以及Wiley在内的数据库,选取了较权威的相关文献进行了下载,做进一步的文献补充;为了确保文献的权威性和广泛性,还检查了有关组织间协作的综述性文献[4-5],并审查其参考文献,识别可能被遗漏的文献。
综上,一共检索到200余篇文献,通过第一步的粗读进行了筛选,并最终选择了87篇相关文献进行精读,其中包括14篇理论性文章以及73篇实证性文章。最后,将精读的文献笔记进行整理,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综述思路。
本文主要围绕4个问题展开,第一,什么是组织间协作?即组织间协作的内涵,这一部分,主要梳理了文献中有关协作的研究以及组织间协作的界定。第二,什么因素导致了组织间协作的不同的输出?这一部分对组织间协作的影响因素基于三个理论视角进行了分类总结。第三,组织间协作的输出结果有哪些?这一部分着重研究了结果变量以及整个作用的机制。
二、组织间协作:内涵及维度划分
(一)组织间协作内涵
关于协作较早的定义强调联合参与智力活动的过程(《美国传统词典》1983年版)。1986年版的《第三新国际词典》认为协作就是“一起劳作”,“一起工作”,特别是“与一个或一定数量的参与者在一个包含多组成部分的项目或共同认可的研究中一起工作”。
“括号”源自“低职高配”,“低职高配”一则解决高职职位有限,一则解决长期任副职的待遇,但要印之名片,大可不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正处级任副处长只能履行副处长职务,履行正处职务就属越权。“低职高配”任命发文要有括号,便于财务计发工资;印名片则不必,括号内的职务除去炫耀没实质作用。
Gray[6]将协作从两个方面做了定义,首先从参与者角度,强调各个参与者可能从问题的不同方面,克服自身视角可能存在的限制,建设性地探索问题的区别,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的一个过程。第二是从股东的角度,认为协作是关键股东就某一领域的问题做出重要决策的过程。Wood和Gary[7]在Gray定义的基础上,加入参与者意愿等元素,将协作定义为:双方或多方利益相关者自发地就某一领域的问题参与到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里,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共同遵守规则并作出某项决定。而D’amour等[1]认为,协作的范畴更为广泛,其核心思想包括共享(sharing)、伙伴关系(partnership)、权力(power)、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y)、动态过程(process)等5个方面。共享即是责任共享、决策共享、价值观共享、数据共享以及计划和干预共享;伙伴关系是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的加入,形成的具有共同目标的团体的关系,这种关系需要公开诚实的沟通、相互的信任和尊重,以及成员之间相互认可彼此的贡献;相互依赖则需要成员的专业知识、贡献以及参与,这种相互依赖会出现协同增效,最终导致共同的行动;伙伴关系的特征在于同时授权每个参与者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的权力;动态过程是指协作是一个动态和互动的过程,一个转换过程,一个人际交互的过程或结构化的集体行动。
以上研究均偏向从参与者主体或个人的角度,从组织的角度出发,Hardy等[8]提出组织间协作是通过持续沟通、谈判获得的一种合作的、组织间的关系模式,这种关系不依赖于市场,也不依赖于层级式的控制机制。组织间协作是两个或多个企业或组织通过沟通协商、资源共享以及决策互助来获取信息、资源和技术,提高竞争优势的一种合作模式[9-10]。Liu 和Shou[11]则认为组织间协作是由于组织资源需求的扩展和竞争优势提升的需要,组织在自身资源和其他单位的有用资源之间建立的战略性的联结。
本文的研究重点针对组织间协作,例如,企业之间、公共组织之间、企业与公共组织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公共组织之间等,研究领域涉及战略联盟、供应链联盟、新产品开发等联盟式协作。
(二)组织间协作的维度的划分
热解是一种有效的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技术。由于污泥成分复杂多变,利用热重分析方法可以直观地获取其热解反应过程特性,了解污泥随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失重过程特征,并进而研究热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和热解反应动力学[1]。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快速热裂解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如用来分析复杂物质的成分、裂解反应过程和产物特性等[2]。例如在聚合物方面,这项技术已经被用作聚合物添加剂的确认、热稳定性和质量保证的评估,以及聚合材料的热解动力学研究和结构、化学特性的研究。该技术不但减少了产物收集、萃取等程序,且简化了分析步骤,有利于微量组分的检测[3]。
2.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伙伴关系(partnership)和权力(power)视角。组织间协作得以持续,是由于双方在协作中获得利益或特有资源[3]。关系是影响组织间的协作行为的首要因素[17],而权力是影响组织间协作行为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协作企业的专业知识、规模、交易成本、依赖性和契约结构等原因导致了组织间的权力是不对称的[18]。权力的不对称会影响协作行为[3],强势成员企业在联盟中可能会利用权力优势使其他联盟企业更加顺从[19],使得联盟的关系质量更高[20]。通常认为,关系质量越高,越有利于组织间的协作[21]。但强势成员企业对权力的运用不当也可能造成联盟冲突,增加弱势品牌的风险和挑战[22],降低协作参与企业的适应与协作的意愿等等。
3.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共享(sharing)视角。协作的主要基本原理是通过直接的知识转移,共享关键设备、知识产权或人才,以及转让企业知识技术来获取资源[23-24],从而降低交易成本[25-26],获得协同收益,并产生能够增进协作关系的独特能力[24]。在此观点看来,企业是为了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生存下去,才进行协作,以期通过协作获得自身不能产生的资源[27]。在组织间协作的过程中,发展能够促进组织发展的独特能力最为重要,它可以为组织增加价值[28-29],并构成组织的核心竞争力[29-30]。
上海市作为国家水资源统计核算试点行政区之一,在2007年率先进行了水资源统计核算的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水资源统计核算体系。结合统计核算体系研究成果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相关要求,本系统对统计核算功能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根据水资源业务管理过程数据和监控能力监测数据自动汇总和计算各个指标的落实情况,科学反映上海市水资源开发、生产、利用、管理中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过程。
以上的每一个研究视角都丰富了组织间协作的综合性理论,而这些不同的理论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取决于资源获取的方式,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管理资源使用的共同规则[7]。研究发现,有关组织间相互依赖以及动态过程的相关理论研究非常丰富,而实证研究则相对匮乏,主要集中在协作过程的组织学习。组织间伙伴关系和权力两个维度的实证研究相较于其他两个视角最为多样化,也最为成熟。而有关共享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价值共享等几个方面。对于组织间协作三个维度的划分以及代表性研究见表1。
李太嶂不发一言,左手一挥。远字营队伍中奔出十余兵士,前来捉人。秦铁崖正要让乔十二郎避让,却见他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端着个粗大纸筒,右手还拿着个冒烟的玩意,依稀是暖手的小手炉。
表1 组织间协作的内涵 、维度划分与 代表性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三、组织间协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
目前,关于组织间协作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在实证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基于管理程序视角的组织学习因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权利因素、伙伴关系因素,以及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资源因素,在组织间协作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基于管理程序视角的组织学习因素
基于管理程序视角的组织间协作研究大都集中在概念模型的提出,以及协作过程的定义和界定,相关实证研究较少。Doz[15]提出,联盟组织间协作过程是不断演化的,经历了初始条件的设置—学习—重新评估—重新调整的过程。一些学者将协作过程中的组织学习作为影响因素,将组织学习中的学习能力[33-34]、吸收能力[35,2,36]、协作过程能力[2]、社会创新关系能力[37]作为中间变量,研究其对协作学习,运行绩效、关系绩效、技术能力以及协作绩效的影响。
(二)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权利和伙伴关系因素
本文对组织间协作的内涵和维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划分,从三个视角对组织间协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对其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以及结果变量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和述评。
(三)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资源因素
权力的不对称性会在协作中形成协作性优势,这一点在供应链协作中体现的最为明显,供应链协作对协作性优势有积极影响,而且协作性优势对于协作绩效有积极影响,协作性优势作为一个中间变量,证明了供应链协作对于公司协作绩效的积极影响[51]。协作性优势在某些情况下则来自于协作参与者先前的背景和经验[52],这种背景和经验会影响参与者通过重建协作环境来鼓励协作行为。在其他形式的协作中,尤其是在二元关系中,不对称权利(非调解权力、调解权力、奖赏权力)以及关系质量感知,对于供应链协作中协作者的协作性行为和适应性行为均有正向影响,而协作性行为和适应性行为均对运营绩效有正向影响,从而得出在二元关系中,权力优势对于运营绩效的积极影响[3]。
四、组织间协作的结果变量及作用机制
组织间协作在其作用的结果变量以及作用机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且成熟的研究成果。在实证研究中,组织间协作大都被看作前因变量,所以人们习惯性把组织间协作作为既定的条件来研究其对关系绩效,协作绩效,价值分配等问题的影响。目前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尤其以社会交换视角的最为丰富。
(一)基于管理程序视角
基于管理程序视角相关研究的焦点大都集中在组织学习上,但研究角度各有不同,有的研究者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关心的是技术能力和创新成果;有的是从能力(吸收能力、社会关系能力、协作过程能力等)的角度出发,关心的是关系绩效和协作绩效;还有的学者从知识的角度出发,关心的是知识的获取和不同类型的知识对协作学习,信任等的影响。按照关注结果变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协作产生的技术成果和创新成果的研究,一类是对协作过程关系绩效和运营绩效的研究。
1. 以技术创新成果作为结果变量。Steensma[33]较早地从组织学习的视角研究了通过组织间协作获取技术能力的问题,且技术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越高,组织学习能力对于确保获取技术能力的必要性也就越大;同时提出协作参与者相互独立的程度越高,则获取技术知识的深度越大,然而技术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以及组织学习的能力均会削弱这种相关性。组织学习累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技术冲击,技术冲击会造成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促使了技术联盟的形成,技术冲击和技术联盟协作均会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31]。
一般来说,需要作为称重计量的煤粉储仓,除了称重支点受力外,不允许其他外力作用在罐体上,最大限度减小管道应力对称重的影响,但该情况也只能是理想状态,实际生产中不可能满足该条件,必定会与其他设备相连接。为减小这些连接对称重的影响,该项目中采用在连接管道上加装膨胀节、软管等的软连接方式。在校秤及正常投用前,膨胀节上的保护限位螺栓必须处于释放位置,否则将影响称重。
2、边整地边做苗床,边播种,每厢苗床施磷肥1公斤并与床土拌均匀,抢墒播种,播种后盖2-3mm的过筛细土有利于提高出苗率,高温干旱时用农作物桔杆覆盖遮阴2d、油菜种子刚发芽就要迅速揭去覆盖物,防止成“线苗”后导致育苗失败。
2. 以协作绩效、关系绩效作为结果变量。企业间的协作通过组织学习能够获得两种能力,吸收能力(AC)和协作过程能力(CPC)。Zacharia等[2]提出,吸收能力和协作过程能力均对协作运营绩效和关系绩效具有积极影响。Husain等[36]从技术管理的角度研究了吸收能力在合资企业中的作用,提出如果技术供应商认为合资企业具有吸引外资的优势,便认为市场会取得成功,从而将最先进的技术转移给合资企业。因此,在合资企业中,当本地公司有能力吸收已经由双方认可的收购技术时,协作就会非常成功。组织学习的另一种结果是知识获取,Mortensen 和 Neeley[46]提出了直接知识(direct knowledge)和映射知识(reflected knowledge)的概念,分别表示远方协作伙伴的个人特征、关系和行为准则,以及知识研究者通过与协作伙伴的交流获得的自我的个人特征、关系和行为准则。通过对全球性的协作研究发现,直接知识和映射的知识增强了协作参与者间的相互信任,直接知识增加了协作参与者对远方协作伙伴的理解,映射知识促进了这种被理解的感受。
(二)基于社会交换理论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伙伴关系和权力因素的研究十分丰富,有的研究者着眼于伙伴关系的特征,协作的背景和环境,以及依赖的不对称性等,关注其对关系绩效的影响;有的研究者着眼于协作双方优势的不对称性,以及协作的规模和范围等,关注其对协作绩效的影响;还有很多研究者着眼于伙伴关系的其他方面,如协作的密切程度,伙伴间的信任水平、伙伴的组织相容性、同质性等,以及不对称性,如文化距离的不对称性、权力的不对称性,联盟伙伴权力以及依赖性等,关注其对技术创新、价值创造、伙伴选择等的影响。
2.从权力的角度分析组织间协作的结果变量及作用机制
组织间协作参与者的协作能力大都与伙伴关系绩效的衡量挂钩,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作中,公共管理者的非营利活动相关经验,以及志愿者对当地政府活动的参与性,均属于协作能力,其与感知到的协作活动的有效性正相关,而活动的有效性与伙伴关系绩效也呈正相关[38]。由此可以得出协作能力与伙伴关系绩效是呈正相关的。Cravens和Shipp[47]通过对战略联盟中的组织间关系的研究得出,协作参与者的协作能力大小与联盟协作的贡献程度呈正相关,联盟协作的贡献程度对联盟协作的成功有正向影响。由此可以得出协作能力对协作的成功有正向影响。
协作伙伴的组织相容性和相互依赖性对于价值创造和协作绩效有正向影响。协作伙伴的组织相容性越高,价值创造的潜力越大,且协作伙伴自身独特能力的调动,以及资源整合的程度,也与价值创造的潜力正相关[5]。Mishra 等[43]在研究多伙伴研发项目的协作伙伴关系时发现,协作伙伴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与多伙伴研发项目绩效成倒U型关系,相互依赖的广度可以减弱这种倒U型关系,相互依赖的深度可以增强这种关系。
在伙伴选择上,研究者们提出了(同质性)接近性(Homophily)的概念,Knoben和Oerlemans[48]做了比较系统的总结概述,并提出了对组织间协作有影响的接近性,包括地理接近性、组织接近性、技术接近性。Schiffauerova和Beaudry[49]研究了加拿大的生物技术协作网络,发现技术协作网络的地理的接近性,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伙伴的选择。类似的,Atouba 和Shumate[50]通过国际传染病组织之间的协作案例,研究了组织间的接近性对于伙伴选择的影响,提出组织之间创世日期、所在地区、地位以及资金源的接近都会增加协作伙伴选择的可能性。
1.从伙伴关系的角度分析组织间协作的结果变量及作用机制
1.基于管理程序理论的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y)和动态过程(process)视角。协作是一个不同子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的过程[12],是一系列在时间上和顺序上同步协调、相互联系的行动的组合。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协作过程进行了划分。从行为角度出发,协作过程可分为过渡阶段、行动阶段和人际阶段[13-14]。从演化的角度,协作的过程可分初始条件的设置—学习—重新评估—重新调整的直线过程[15],以及自我加强—反馈循环—社会结构关系分析—事件的生成机制—契约结构的变化—递归循环的循环过程[4]。基于价值角度,协作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价值定义—价值创造—价值平衡—价值再造[16]。基于资源的角度,协作过程可分为评估和目标设定—合作契合度确定—资源确定—规则细化和实施—评估和反馈几个阶段。另外有学者基于冲突和问题解决的角度研究了团队协作的过程,即团队形成(形成)—规范与模式发展(规范)—成员对抗(对抗)—团队绩效(绩效)—团队解散(离开)过程。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组织间的协作关系更多体现在资源的共享和互补[2]、信息的共享[42]、知识的共享和转移[44],能力以及优势的互补[32],协作伙伴为协作关系带来的商业价值[45]。大部分实证研究均是研究资源的共享以及资源分布的不对称对于价值创造与分配、协作形成,交易成本以及协作绩效的影响。
(三)基于资源依赖视角
有关资源依赖视角的组织间协作实证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大多数集中在对于交易成本、价值创造及价值分配影响的研究。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有其内在的规律,从资源的共享以及资源的互补性出发,可以发现资源(信息)的差异性越大,资源的互补性就越高,共享程度也就越高,合作者之间的资源(信息)不对称性就越低,交易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往往能创造更高的价值[5]。此外,研究发现联盟伙伴间的优势互补能够为伙伴关系带来附加价值,附加价值越大,协作越容易获得成功[45]。Adegbesan和Higgins[32]通过对于联盟组织间协作进行分阶段研究发现,早期阶段和后期阶段中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优势互补性和议价能力对于价值分配都有一定影响。
五、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研究者从协作伙伴的双边关系出发,研究伙伴关系的特征、协作伙伴态度[38],双方文化距离的不对称性[39],参与协作的密切程度[40],信息共享的程度、相互信任的水平[41],协作伙伴的同质性[42],协作规模和范围导致的权利的不对称性[43],组织间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22]等对于关系绩效、联盟有效性、协作性行为、伙伴选择等方面的影响。
研究发现:
据统计,2017年,在全市约6000家限上商贸企业中,有线上销售数据的企业不到300家,网上商品零售298.52亿元占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比重为7.0%,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第一,关于组织间协作的实证研究大都集中在管理程序视角和社会交换视角,资源依赖视角相对较少,但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第二,管理程序视角的组织间协作研究主要集中在协作过程的学习阶段,有关组织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非常丰富,实证研究中大都以学习因素作为前因变量。
第三,交易成本视角的组织间协作研究则主要分为两个大类,分别是伙伴关系和权力,而这两种因素在研究中又多是相伴相随,相互渗透的。
第四,资源依赖视角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的组织间关系是共享,信息、价值等各方资源的共享,其实证研究也主要是聚焦于共享带来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
在烧伤程度分别为轻度或中度时,计算血压、脉搏、呼吸、尿量、血常规、血生物化学的信息增益率。选择增益率最大的一个属性作为第一层分类控制节点(即根节点),然后对每一个分枝再次计算决策属性的信息增益率,以确定下一步分类的属性项。如此,即可最终得到烧伤患者医疗救治流程优化决策树,如图2。
目前国外有关组织间协作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虽然已经非常丰富,但有关这一议题仍有许多亟待开发的领域需要未来的研究者予以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进一步拓展组织间协作研究的内涵和理论框架。目前,有关组织间协作的内涵以及理论框架的研究仍然十分缺乏,组织间协作缺少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研究的支撑。有关组织间协作的内涵界定就比较模糊,现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关系模式[8]、合作模式[9-10]、战略联结[11],但迄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有关理论框架的研究更是少而杂乱,Cravens等[47]提出了一种理论框架用来定义和区分协作性组织间关系,框架特别强调了协作性组织间关系的特征,并得出依靠组织间协作可来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Steensma[33]提出了一种组织间协作一般模型,这种模型提出了组织学习能力、技术特征、和组织间协作模式间的“有效配合”的关系。研究了在获取技术能力的过程中组织的学习能力与组织间协作的关系。在此模型中,组织学习被假定是一种处理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技术能力会通过不同水平的组织间相互影响而得到发展。之后便少有类似研究,因此组织间协作理论框架的开发十分必要,且对今后的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性意义。
由于区块链中节点众多,节点地理分布较广,且不同节点之间的通信存在延迟,因此需要一种算法决定新块的记账权以保证节点数据的一致性,这种算法被称为共识机制[2]。共识机制以所有诚实节点数据保持一致为目标,同时要求在节点互相平等的情况下明确记账权的归属。由于共识机制的存在,用户无需信任交易,另一方同时也无需信任第三方机构即可完成交易。区块链支持多种共识机制,这些共识机制在效率、安全性、资源消耗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文章中我们着重探讨了常见共识机制的发展历史、效率以及安全性。
其次,在更丰富的情境下探讨组织间协作。目前,关于组织间协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协作[18,51]、非营利组织间协作[5,42]、非营利组织与企业或政府协作[45]、战略联盟[32]以及技术创新[31,53]等方面,比较缺乏其他情境下组织间协作的研究,如品牌联盟、技术联盟等情境下,协作双方的协作行为及协作特征,以及如何管理这种组织间协作关系。另外中国的社会环境有其独特的特点,相较于国外该领域的丰富研究,国内学界的关注明显不足,而中国独特的制度、文化和社会环境为组织间协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样本。
最后,研究不同类型的组织间协作关系。现有组织间协作的相关实证研究在协作对象、协作类型以及涉及行业方面都比较宽泛,缺乏细分,不同类别的组织以及不同类型的协作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如企业与企业,可以细分为不同类型企业的协作,如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本土企业等。同时协作的类别也分为组织内部的协作以及组织间协作,而且不同行业的组织间协作特征都缺乏系统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
[1] D’amour D, Ferradavide L A M, Rodriguez L S M, et al. The Conceptual Basis for 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Core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 [J].Holistic Medicine, 2009, 19(sup1): 116-131.
[2] Zacharia Z G,Nix N W,Lusch R F.Capabilities that Enhance Outcomes of an Episodic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1, 29(06): 591-603.
[3] Nyaga G, Lynch D, Marshall D, et al. Power Asymmetry, Adaption, and Collaboration in Dyadic Relationships Involving a Powerful Power [J].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013,49(03):42-65.
[4] Majchrzak A, Jarvenpaa S L, Bagherzadeh M. A Review of Inter 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Dynamic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4, 41(05):1338-1360.
[5] Austin J E, Seitanidi M M. Collaborative Value Creation: A Review of Partnering Between Non-profits and Businesses: Part I. Value Creation Spectrum and Collaboration Stages[J].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012, 41(06):929-968.
[6] Gray B. Collaborating: Finding Common Ground for Multiparty Problem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9.
[7] Wood D J, Gary B. Toward 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Collaboration [J].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1991,27(02):139-162.
[8] Hardy C,Phillips E,Lawrence T B.Resources,Knowledge an Influence:the Organizational Effect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3,40(02):321-347.
[9] Faems D, Looy B V, Debackere K.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Toward a Portfolio Approach [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5,22(03):238—250.
[10] Long Q. A Framework for>[11] Liu T L, Shou I. Enhancement of Customer Network Relationship Via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re Resource and Core Knowledge Strategic Alliance [J].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 2004,5(01/02): 220-229.
[12] Simonin B L. The importance of Collaborative Know-how: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40(05): 1150-1174.
[13] Marks M A, Mathieu J E, Zaccaro S J. A Temporally Based Framework and Taxonomy of Team Process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 26(03): 356-376.
[14] Lepine J A, Piccolo R F, Jackson C L,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Teamwork Process: Tests of a Multidimensional Model and Relationships with Team Effectiveness Criteria [J]. Personnel Psychology, 2010, 61(02): 273-307.
[15] Doz Y L.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s: Initial Conditions or Learning Process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S1): 55-83.
[16] Austin J E.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between Nonprofits and Businesses [J].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000, 29(01): 69-97.
[17] Lambe C J, Wittmann C M, Spekman R E. Social Exchange Theory and Research Onbusiness-to-business Relational Exchange[J].Journal of Business to Business Marketing, 2001, 8(03): 1-36.
[18] Gagalyuk T,Hanf J H. Impact of Retail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Agribusines: The Case of Ukraine [J].Journal of East West Business, 2009, 15(02):96-118.
[19] Benton W C, Maloni M. The Influence of Power Driven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on Supply Chain Satisfaction [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5, 23(01): 1-22.
[20] Gulati R, Sytch M. Dependence Asymmetry and Joint Dependence in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Effects of Embeddedness on a Manufacturer’s Performance in Procurement Relationship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7,52(01):32-69.
[21] Athanasopoulou P. Relationship Quality: A Critical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9,43(43):583-610.
[22] Zhao X, Huo B, Flynn B B, et al. The Impact of Power and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on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Manufacturers and Customers in a Supply Chain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8, 26(03):368-388.
[23] Dyer J H, Singh H. The Relational View: 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04): 660-679.
[24] Hamel G, Prahalad C K. To Revitalize Corporate Performance, We Need a Whole New Model of Strategy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9, 67(03): 63-76.
[25] Crook T R, Combs J G.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Bargaining Power in Supply Chains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7, 25(02): 546-555.
[26] Goyal S, Joshi S. Networks of Collaboration in Oligopoly [J]. Games & Economic Behavior, 2003, 43(01): 57-85.
[27] Powell W W, Koput K W, Doerr L S.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6, 41(01): 116-145.
[28] Prahalad C K, Hamel 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68(03): 275-292.
[29] Wernerfelt B.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Birger Wemerfel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4, 5(02): 171-180.
[30] Porter M E. What is Strategy?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6, 74(06): 61-78.
[31] Schilling M A. Technology Shocks,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Outcome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5, 26(03): 668-686.
[32] Adegbesan J A, Higgins M J. The Intra-alliance Division of Value Created Through Collaboration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32(02):187-211.
[33] Steensma H K. Acquiring Technological Competencies Through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Engineer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6, 12(04):267-286.
[34] Lyles M A, Salk J E. Knowledge Acquisition from Foreign Parents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in the Hungarian Context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7, 38(01): 145-162.
[35] Murphy M, Arenas D, Batista J M. Value Creation in Cross-sector Collaborations: The Roles of Experience and Alignment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5, 130(01): 145-162.
[36] Husain Z, Sushil, Pathak R D. A Technology Management Perspective on Collaborations in the Indian Automobile Industry: A Case Study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2, 19(02):167-201.
[37]Murphy M, Perrot F, Rivera-Santos M.New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in Cross-sector Collabora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2,65(12):1700-1709.
[38] Gazley B. Linking Collaborative Capacity to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Government—nonprofit Partnerships [J].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010, 39(04):653-673.
[39] Lee S H, Shenkar O, Li J T. Cultural Distance, Investment Flow, and Control in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29(10):1117-1125.
[40] Patrakosol B, Olson D L. How Interfirm Collaboration Benefits IT Innovation [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07, 44(01): 53-62.
[41] Dyer J H. Effective Interfirm Collaboration: How Firms Minimize Transaction Costs and Maximize Transaction Value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07): 535-556.
[42] Atouba Y C, Shumate M. International Nonprofit Collaboration: Examining the Role of Homophily [J].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015, 44(03):587-608.
[43] Mishra A, Chandrasekaran A, Maccormack A. Collaboration in Multi-partner R&D Projects: The Impact of Partnering Scale and Scope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5,33(34):1-14.
[44] Susman G I, Majchrzak A. Research Issue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Virtual Collaboration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ory Essay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 20(01-02): 1-5.
[45] Schiller R S, Almog-bar M. Revisiting Collaborations between Nonprofitsand Businesses: An NPO-Centric View and Typology [J].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013, 42(05):942-962.
[46] Mortensen M, Neeley T.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Reflected Knowledge and Trust in Global Collaboration [J]. Management Science, 2012,58(12): 2207-2224.
[47] Cravens D W, Shipp S H, Cravens K S. Analysis of Cooperative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Strategic Alliance Formation, and Strategic Alliance Effectiveness [J]. Journal of Strategic Marketing, 1993, 1(01):55-70.
[48] Knoben J, Oerlemans L A G.Proxim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6, 8(02): 71-89.
[49] Schiffauerova A, Beaudry A. Collaboration Spaces in Canadian Biotechnology: A Search for Gatekeepers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2, 29(02): 281-306.
[50] Atouba Y C, Shumate M. International Nonprofit Collaboration: Examining the Role of Homophily [J].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015, 44(03): 587-608.
[51] Cao M, Zhang Q Y.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Impact on Collaborative Advantage and Firm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1,29(03):163-180.
[52] Boddy D, Macbeth D, Wagner B. Implement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Organizations: An Empirical Study of Supply Chain Partnering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0, 37(07): 1003-1018.
[53] Zhang J, Fuller C B.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Base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n Technology Collaboration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0, 47(04): 679-704.
[中图分类号 ]F273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1154 (2019 )01 -0119 -07
通讯作者: 黄春萍,E-mail:chping@hebut.edu.cn。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GL085)。
DOI: 10.19634/j.cnki.11-1403/c.2019.01.029
标签:组织间协作论文; 协作论文; 合作论文;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