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党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理论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十七届四中全会重申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引领中华民族继续前进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克服今后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风险,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的伟大法宝。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指导新的实践。这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理论武装在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过程中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认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近90年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党始终不渝努力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也是我们党根本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地方。我们党在把这个基本原则运用于中国实际的过程中产生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成果。

在民主革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①这里讲的“主义”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党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坚持”这个层面,而是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在从理论转化为运动和社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各个国家的实际相结合。自从《宣言》发表后的160多年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和一次大发展。第一次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第二次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大发展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界定为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这个重要判断既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辩证关系,又指出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我们党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又深刻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在正确判断时代主题变化和总结国内外形势发展后高屋建瓴地指出,“马克思去世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③江泽民同志在全面总结党成立80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所在。”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同时,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力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动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简称“三大理论成果”)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首要任务。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战略,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而且都把理论武装摆在首要位置。这是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重要判断。

科学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质特征。列宁说过,没有科学理论,党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而且不可避免地迟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始终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目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包含多方面内容,最基本的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穿到党的各项工作之中,增强党的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善于把握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这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任何政党要取得执政成效,都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党执政也不例外。共产党执政规律就是共产党执政后必须遵循的、反映党执政本质和必然性的法则和客观要求,包括共产党执政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应该采取的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应该巩固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资源,应该创造的执政条件和执政环境等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是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从而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此外,重视科学理论武装是我们党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巨大的政治优势。回顾历史,可以清楚看出,党的历届领导集体的核心都非常重视并强调理论武装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光辉著作《实践论》中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根据当时党的干部队伍新老交替的状况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要求党中央作出决定:使全党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繁忙工作中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直达到我们的最后目的,实现共产主义。”④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上把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为十条。第一条就是坚持理论武装,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把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第一个“结合”就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十七届四中全会从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历史大跨度上总结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即“六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综上所述,可以得此结论:正是我们党善于运用理论武装的宝贵经验,充分发挥理论武装的政治优势。才能在旧中国工人阶级人数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度里建立起既是中国工人阶级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党在全国执政以后,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包括“三大理论成果”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实践产生了伟大理论,伟大理论进一步推动了全党的理论武装。

60年的实践证明,坚持科学理论武装,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就能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新局面。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60年来党领导人民在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铸就的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把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首要任务。

全面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科学理论武装在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过程中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近90年的历史是始终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历史。是非经过不知难。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我们也走过弯路甚至遭受挫折,但是党先后解决了两大历史性课题: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应当看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并未结束。因为最终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目标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还未完成。在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过程中,必须继续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因为这个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有了这个主心骨,我们就可以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而要使理论武装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主心骨作用的前提,就是要全面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等文件精神,全面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做到:深刻把握精髓、紧紧抓住主题、系统掌握理论。

关于深刻把握精髓。也就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的“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这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力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关于紧紧抓住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个主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任何民族和国家最终都要走向社会主义。又体现了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而展开其丰富的内容,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阶段性重要成果。需要指出是,理论体系的主题与基本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基本问题是围绕理论体系的主题而展开的。精髓和主题是居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高层面,贯穿于“三大理论成果”和这个理论体系内容的各个方面。

关于系统掌握理论。也就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的“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重要提法是十七大前所没有的。也就是说今天掌握这个理论体系是与十七大前学习研究这个理论体系是有不同的。今天要系统掌握这个理论体系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把“三大理论成果”贯通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三大理论成果”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但是,这个理论体系不是“三大理论成果”各自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这就是说它们有可以贯通的共同点。一是有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二是有共同的理论主题,这就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三是有共同的核心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四是有共同的理论品质,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这些共同点决定了必须也可以把这“三大理论成果”贯通起来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次,要把四个基本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简称四大基本问题)。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为什么要把四大基本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呢?这是因为“三大理论成果”都回答了这四个基本问题。当然也要看到,由于“三大理论成果”在产生的历史背景,实践的成熟程度和迫切解决的问题等方面的不同,从而使它们在回答这四个基本问题时,存在着重点或程度上的差别。可以这么说,邓小平理论重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即第二个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即第三个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重点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即第四个基本问题)。但不能笼统地说,邓小平理论只回答第二个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回答第三个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只回答第四个基本问题。

再次,要密切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和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又会对实践起指导作用。我们只有密切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和实践,才能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才能够理解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领导党和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所做的艰辛探索的理论成果(简称“毛泽东艰辛探索的理论成果”)。这个问题是广大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非常关注的理论问题。对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一是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先后面临着两大历史性课题。在党领导人民解决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从近代中国百年历史发展的大跨度上看,“毛泽东艰辛探索的理论成果”属于第一次飞跃的延续和第二次飞跃的酝酿。二是毛泽东思想体系本身是完整的,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把“毛泽东艰辛探索的理论成果”留在毛泽东思想体系内,既符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历史问题决议》精神,又保持了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完整性。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在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关于历史问题决议》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加以严格区分。并且指出只有正确认识并纠正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才是真正维护和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才会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起点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起点,加以区别。这个理论体系形成的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对这条道路探索的起点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同时我们还要把握“毛泽东艰辛探索的理论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前者是后者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理论渊源。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还要看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都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都坚持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它们在立场、观点和方法等基本方面的共同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正如胡锦涛同志在“12.18”重要讲话中指出的,没有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浴血奋斗,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⑤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及其对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注释:

①《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4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③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14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标签:;  ;  ;  ;  ;  ;  ;  ;  ;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