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工程预算管理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张宝

浅谈电力工程预算管理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张宝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密云供电公司 北京 1015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壮大,使得对电力企业的管理力度有所加强。预算管理是电力行业内控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企业日常的管理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从电力企业中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其控制措施,从而可以帮助企业找到适合有效的预算管理方式,推动电力企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预算管理;问题;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对于电力工程预算管理方面关注力度越来越大,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优化电力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增强其专业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程度,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减少预算管理和实际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电力行业和相关部门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预算管理作为财务核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成为衡量一个工程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

1电力工程预算释义

所谓的工程预算,就是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之间,根据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将会出现的一些财务支出进行预期,给出明确的资金数目,促使工程的管理者能够更好的了解工程当中一些需要进行财务开支的部分,并且使管理人员利用管理手段对于工程建设的成本进行控制。电力工程的预算就是对于电力工程的建设项目当中所进行的财务预期分析。当前状态下,我国常用的工程预算方法主要有定期预算、连续预算等方法。所谓的定期预算就是根据电力工程的工程状况先预算处一年的财务支出情况,并且在该年份当中将不会再进行专门的预算。但该种方法将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该年份当中,外界的环境将会发生改变,工程材料的价格也会发生变化。该种情况下要求预算管理人员及时的收集外界的信息,从而确保预算的准确性。连续预算则是指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将会进行炼狱的预算,当在工程的第一阶段预算完成以后,预算管理人员需要考虑上一个阶段的预算情况,然后在下个阶段的预算中考虑该情况,确保工程预算的准确性,也提高了预算的整体效率。

2电力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预算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在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专业技术素质不高,不能独立处理工程中出现的技术经济问题,而且不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变化,因此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与实际脱节,导致预算管理的效率较低。

2.2编制的预算不符合实际

在工程管理中,对于不同工程,预算管理是不同的,电力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给出不同预算方案,保证工程预算准确无误。对工程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对预算管理认识不足,对工程基本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不够全面,导致很多预算工作对于不同的预算采用相同的预算方案及标准,从而造成了很大的误差,导致预算数据不够准确,而且预算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只能对有限的工程施工材料进行定价评估,因此无法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预估。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很多工程承包商在进行标底编制或投标报价时,为了中标,恶意的压低或抬高工程造价,人为造成工程市场的混乱,这就使得一些工程项目的造价与实际社会的平均水平不相符合。

2.3预算管理不统一导致偏差

在编制电力工程预算时往往制定的编制原则不统一,编制的依据不统一。而且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工程所在地质水文情况、施工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等。如果只按图纸做会导致与实际情况出现很大的偏差,如何减少和避免这些偏差、降低它们对工程预算的影响,一直都是工程预算专业的难点。由于我国工程建设起步较晚、工程建设发展当中缺乏科学管理、工程建设盲目注重规模和速度等导致我国的电力工程预算技术发展比较滞后。中国很多地方工程收费标准有很大的差异,加剧了工程预算管理混乱的局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一些施工方经常为了节省工程资金,未经许可改动施工计划,大大降低施工成本,极大减小了工程预算的作用。由于一些企业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管理、统一管理的意识,这都对预算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阻碍。管理的不统一不仅导致预算的制定会出现偏差,还导致不按预算进行施工的情况,超预算情况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预算管理所起到的作用。

3电力工程预算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3.1提高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各项工程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加强并提高预算人员专业水平及责任心,及时、准确的把握市场价格的变动,对工程预算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整,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工程造价的不利影响,为预算编制提供有力保证。预算编制工作要求预算人员不仅要掌握预算编制规范,还要掌握大量电力工程建设专业知识及施工技术及电力基础知识,而且还要熟悉图纸,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了解现行的施工规范,能准确把握工程量的测算方法和计算依据,会准确套用定额,保证预算所涵盖定额内容的全面性,准确无误的提出工程量,还要求预算人员掌握各种施工所用材料的具体规格型号,看懂施工图纸所标注的附加信息,掌握现场签证所提供的重要事实数据,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对工程全过程的可控性。

3.2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建设高水平预算管理制度

要具备一支高水平的预算管理队伍,企业要定期定时对他们开展系统的专业培训工作,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我们要把预算工作做细致,细化每一个环节,尽最大可能减少和降低预算造成的偏差,增加预算与实际的符合度。我们推行预算编制必须根据施工图设计,认真执行电力行业预算定额及取费所规定的规范标准,对定额套用做到有据可查,做到及时、量准、价实。通过施工图预算对工程建设所需资金作出较精计算,实际工程建设中,以工程图纸为基础来进行预算管理,精确计算工程发生量,同时工程图也能清楚整个工程的具体施工流程,预算人员通过人、材、机数量掌控,从而更好地控制施工成本,调节和处理造价产生纠纷的依据,通过施工图企业可以合理进行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劳动力安排计划、机具调配计划、财务计划等的编制,从而进行工程建设的全面管控,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3规范预算管理的统一性,使之符合实际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种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当前的定额计算方法已经不适用工程的发展需要,因此在实际预算管理中应对预算定额进行相应调整,对市场动态进行掌握,对各种建材价格进行实时掌控,有助于提高预算工作效率,使之符合实际,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应对预算内容进行相应统一,如编制原则相统一,内容包括编制范围、编制基准期、设备材料预算价格、取费标准及设备材料供应方式等;编制依据相统一,内容包括工程量计算依据、所使用的定额、价格水平调整依据等。利用统一的规范及方法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管理,促进预算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保证工程建设进度及质量,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实现最终预算管理目标。

结语

随着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电力工程作为经济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必然会向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应着力于电力建设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重视其对于电力事业发展保障作用,通过各种措施保证电力工程的顺利实施。只有完善成本预算管理体制,严格进行预算管理,才能不断提高电力工程的市场竞争力,保证工程质量,实现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王浩斐.试论电力工程预算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工业c,2016(9):00014-00014.

[2]杨铭.探究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房地产导刊,2017(21).

[3]傅忠能.浅析水利电力工程预算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3,12(04):102-103.

论文作者:张宝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工程预算管理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张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