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各个行业发展对于电能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使得送电线路的运行压力逐渐加大,为确保送电线路运行安全,需要在其施工环节加强管理控制,落实安全预防措施,避免安全问题产生。基于此,文章将对送电线路施工中的安全风险问题及其安全管理预防措施进行讨论,旨在为送电线路施工任务的安全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送电线路;施工安全;预防措施
引言:送电线路施工复杂程度较高,且施工风险性较大,为确保送电线路施工任务顺利完成,需要在施工中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加大安全管控力度,提升安全管理能力,进而更好的实现工程施工目标。送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较多,为此,需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重视。
一、送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1、隐藏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由于国内大多数的送电线路是在户外的,所以户外作业的环境怎样对作业人员生命安全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通常而言,对高压供电线路施工安全的影响原因有:交叉跨越方面,如:不同线路之间的交叉、铁路与跨域路的交叉跨越;气象条件,如:冰冻风险、高温风险与雷雨风险;地形地貌,如:山体滑坡风险、泥石流风险与高陡坡风险等。
2、施工人员风险
无论是何种职业,在其中发挥最关键作用的因素是“人”。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一些电力施工单位为追求经济利益,加快施工进程,往往会盲目安排施工人员加班,一些安全防护准备工作未能落实,从而导致安全隐患增加。此外,许多从事电力施工的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足,实践操作经验不足,导致实际操作工作不够规范,埋下安全隐患。
3、施工设备风险
(1)电力设备风险。电力设备是送电线路施工中的基础组成,如果送电线路施工中采用的设备质量不合格,安装操作不正确,极有可能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具体施工中,需要确保各项设备安全等级达标,贯彻落实安全防护工作。例如:电源线需要设置PVC绝缘层,用电设备、电源箱等都要安全接地。
(2)施工设备风险。送电线路施工场地内的材料需要合理放置,根据施工进程做好材料的发放与收回处理,避免材料堆积过多导致现场混乱。此外,在高空作业区禁止放置材料,以防高空坠物伤人。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以防设备运行中出现故障问题,针对部分使用年限过久,或是损坏严重的设备,应当及时淘汰,以免降低施工安全性。
二、送电线路工程的安全风险识别方法
1、明确安全风险对象
在进行送电线路工程作业时,从整体角度出发,统筹可能引发送电线路安全风险的因素,明确风险识别的大致范围。
2、识别安全危险源
根据风险识别范围,逐层剖析与分解,明确各个工序、施工阶段所存在的具体危险源,再单独着眼于这一工序来进行深入计算、统计、分析危险源的危害等级,具体方法有经验法、流程图法、表格统计法等。实际的危险源辨识,也要结合其所处阶段、所采用的技术、工艺、设备等,达到对危险源的初级判断,这其中涉及到定性、定量评价,能够保证危险源的辨识精准度。
3、剖析危险源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出现需要特定条件支撑,因此必须分析危险源触发因素,以此为基础制定具体管控方案,从内外双方面入手,消除一切可能导致危险的条件、因素。无论是条件的分析还是触发因素的剖析都应以所施工的送电线路工程实际为依据,而且要结合专业人士的判断与分析,这样才能确保准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确定风险等级
分析危险源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具体评价方法包括:仿真模拟法、敏感性分析法、矩阵分析法等,通过多重分析来明确风险等级,以此有重点、有侧重的开展安全管控工作,切实提高送电线路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送电线路施工管理安全的预防措施
1、提高施工准入门槛,严格监管分包
施工单位自身的资质对于整个送电线路工程的安全施工风险管控有着决定性作用,对此必须重点强化施工单位准入管理,提高准入门槛,为了能够选拔高水平、资质合格的施工单位,电力企业应该面向整个社会实行公开招标制度,根据投标的施工单位的资质和水平来公平招入合格的施工单位,加大对中标施工单位的审核力度,具体包括:施工单位整体素质、项目部的人员构成,各部门人员的资质、水平与技能等级等,必须达到规定的中标要求。
在严把施工单位准入关口的同时,还要加强分包、转包等的监管与监督,严格意义上不允许分包或转包工程,当出现转包现象时,则要对转包单位的资质、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查,对于出现挂靠的单位坚决不予录用,而且要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力与资质等重点进行检查,坚决杜绝以包代管现象,而且要对分包用工制度等严格进行规范,通过签署劳务分包合同、专业分包合约等来约束分包,合约中要重点签署安全协议,实行安全保证金制度,以此来约束分包单位,确保他们能够最大程度地加强安全施工管理。
2、构建安全施工责任制,科学组织施工单位
为确保施工安全风险的合理控制,需要建立规范的安全责任制度。确保电力线路的顺利施工,施工人员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明白在作业过程中自己要践行的义务与担负的职责,恰当改进施工计划,及时发现隐藏的安全风险,有效把控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细节,第一时间解决已经发生以及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3、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在看展电力线路施工工作之前,需要召集与施工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组织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会议,对所有施工参与人员的技术要求进行明确。让施工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技术操作要求,进行规范施工,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后,在施工管理人员开展安全风险较大的施工作业时,应当反复强调与敦促施工的规范性,要求作业人员按照要求作业,进而确保施工安全。
4、增加安全投入,严格安全监管
送电线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需要一定的安全投入,其中既包括资金、设备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投入,电力企业要严格依照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对施工单位以及分包单位等在安全管理方面严格要求,确保其能够按照规定来履行安全监管措施,例如:施工机械设备是否安全、材料质量是否达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到位与否等,严格进行每一项检查,确保每一项检查都达标,而且要严格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资金分配,安全投入需要达到规定标准。安全监管对于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强化监理单位在施工安全监管中的重要地位,要将安全监管纳入监管工作内容中,使其成为重中之重,将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也才能真正确保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实际的施工安全监管中要明确重点项目,例如:设计图纸是否达到安全标准,物资供应及时与否等,随着工程施工的进行要不断地开展技术交流会议,不断地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从而确保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积极强化安全风险控制。
结语:在送电线路施工阶段,为确保施工安全进行,就必须要明确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掌握安全风险辨识方法,同时采取科学的安全管理手段,这样才能实现对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在送电线路施工中,需要不断完善施工管理方法,切实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使施工安全管理得到贯彻落实,在实践中逐渐提升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黎竞龙.送电线路施工管理安全预控措施[J].科技风,2010(5):97-98.
[2]李海辉.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风险与管控[J].科技创业月刊,2015,28(1):109~110.
[3]闫育军,张小平,贺云龙.浅谈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23):227~228.
论文作者:李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线路论文; 风险论文; 危险源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作业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