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工程特点;安全管理现状;安全管理对策
1 我国市政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市场化管理不规范
市政工程建设在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多为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委托)的单位(部门),有些单位由于自身的权力,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执行项目法人制、 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有的工程开工多日还没有签订正式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有的工程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检查时才补办。时常出现“三边程”,有的政府投资工程为追求所谓政绩,一味压缩工期,甚至缩短设计周期,这极易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上的功能不全和施工质量隐患,造成工程质量内在品质的降低,运行后出现大量质量问题。
1.2工程质量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
现在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有些建筑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削弱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极易导致质量低劣。有些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挂靠施工,有的以包代管,质保体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图样施工,擅自变更设计。另外,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原来的许多分包企业逐步成长为总包企业,这些新兴的总包企业往往在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上存在薄弱环节。
在承包商来看,类似转包挂靠普遍存在短期行为,加上他们质量意识不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因此,在质量管理控制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上都存在薄弱环节,现场项目部常常没有足够的必备技术管理人员,宏观控制和微观把握能力不强,没有真正有效的现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有的项目部根本就不是认真按设计和规范来组织施工。
1.3 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建设监理市场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建设工程监理是一项技术服务性的工作,对监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广度 深度和监理人员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还要求监理人员具有一定实践经验、足够的管理知识,要掌握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要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方面的基础知识。如果其中一个方面有欠缺,在实际质量控制中就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目前监理行业的监理单位数量每年都有大幅增加,监理市场的低水平和低收入层次竞争激烈,所以大多数中小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机构内部管理较差,严重欠缺质量控制的正常程序 制度、手段。现场监理机构的权利有限,且责任大,能力不足,监理在工序质量控制方面往往力度不够,手段不多。另外,有的业主对监理的工作干涉较多,使监理很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直接决策,业主把现场质量控制和质量问题的责任全部强压给监理承担。
我国的建设监理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从全国范围来看,在不同省市、不同地区之间发展还很不均衡。如果与国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则差距更加明显,而从国家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形势来看,又迫切需要监理行业从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上有一个根本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2.1工程分包后的管理漏洞较多
市政工程普遍存在分包现象,分包单位为了片面追求利润,往往仅派少量技术人员管理工程。安全人员和安全设施配备不足,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开展。
2.2人员安保知识贫乏
目前,市政一线工人大量从农民转化而来,且普遍存在年龄偏大。这类工人没有文化水平和实际施工经验,人员流动性大,容易造成这类群体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3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水平较低、人员综合素质差。
施工队伍长期以来在工程现场形成了重生产、轻安全的情况。加之人员配备不足,导致施工人员对安全标准一知半解的现象,对现场安全管理不够深入,使得安全事故隐患不能立即消除,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安全管理意识匮乏
安全意识淡薄说到底就是安全管理意识的缺乏,是“侥幸心理”在作怪。这直接导致安全管理松懈,最终安全管理失控,都可能致使事故的发生。
2.5安全教育流于形式且缺乏针对性
有时都知道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专业安全人员配备不足,工人知识水平低等一系列原因,实际上,安全教育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具体到工程中,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手册,现场施工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再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等安全教育无法落实到位。
3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项目管理层存在的问题
3.1.1 市政工程工期紧,往往只抓效益,不抓安全;只抓进度,成本,忽略了安全生产;
3.1.2 安全管理制度及检查制度虽多,但都成了摆设;劳务人员没有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就上岗的现象普遍存在;
3.1.3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不具体,没有可操作性,且未交底至作业层,有的甚至存在交底资料瞎编的情况,致使作业人员一无所知;
3.1.4 检查监管不全面、不到位,安全隐患整改不认真、不及时、不彻底,常常留有“尾巴”;
3.2 劳务分包队伍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
3.2.1劳务分包队伍缺少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往往一个人要兼职其他工作,忽略了安全管理。
3.2.2 劳务分包队伍片面追求利益,安全生产上投入严重不足。
3.2.3 作业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对危险源诱发安全事故产生的后果认识不到位,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差。
4、影响工程安全的主要因素
参与市政工程施工的人员众多,涉及的参建单位、技术工种多,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与人员安全意识差、人员素质低、安全投入少、施工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
4.1分包现象普遍,工期盲目压缩
市政工程存在许多分包现象,分包单位为了取得利益最大化,安全管理上不肯投入、少投入,有的分包单位甚至不符合资质要求。施工总包单位对分包队伍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一包到底的普遍现象。加上工期随意压缩,为了完成任务,对安全隐患“睁一眼,闭一眼”。
4.2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
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安全责任未真正落实到人。
4.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
工程施工是由人来实施的,所以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要务。在工程实践中,由于施工人员主观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经常发生。
5、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5.1规范分包管理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加强总包,分包的资质管理。加强总承包商对分包的管理。
在开工前根据工程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责任明确,层层把关。
5.2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提高人员的素质
5.2.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安全管理与年终经济利益考核挂钩。
5.2.2要定期对现场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让每一个人懂得相关的安全知识,熟悉并掌握安全操作技能,落实自己的安全任务;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5.3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5.3.1工程中标以后,要对工程的中标通知、合同、图纸及现场等情况进行分析,列出重大危险源,对每个重大危险源编制切实可行的方案,经批准后参照实施。
5.3.2按照方案组织人员,准备材料、机械。
5.3.3向安全监管部门做好安全申报工作。
6、结束语
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生存问题,关系到职工的“饭碗”问题。在安全形势严峻的今天,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建立科学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安全投入,规范施工,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参考文献
[1]王绍国.浅谈市政工程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
论文作者:毛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现场论文; 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