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难在哪里_风投论文

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难在哪里_风投论文

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难在何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技术产业论文,我国论文,在何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高技术产业需要具备市场、人才、技术、资金等基本条件,更需要高人一筹的决策管理和由国家政策培育出来的宏观环境。

以“863”计划的重大成果—曙光一号的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成立已经一年,推出了两个系列14个品种曙光天演工作站与服务器,在市场上初步打开局面;在网络与系统集成方面做出较好成绩,被权威部门评选为全国十大优秀系统集成商之一;印刷体汉字识别与NCICPress图文排版等自有软件产品以及基于Internet网的信息服务已进入市场,微机与网络产品销售也初具规模。一年来营业额达7000多万,纯利润500多万。一年来的艰苦创业使我们深感发展民族高技术产业十分艰难。

关键在于造就一批“明白人”

国外成功的高技术企业都是一批社会的精英在运作,他们非常熟悉全世界的行情,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对产品的市场前景有较正确的判断力,对高技术的发展趋势有较清醒的认识,他们也善于管理,与科技界、金融界有密切的联系。尽管每个人有专长,但一个成功的高技术公司总有一个类似三驾马车的领导班子,他们在市场、资金运作、科技决策与管理等方面有高人一筹的才能。我国高技术企业举步艰难,可在以政策、投资者、用户等方面找出种种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办高技术企业的明白人,我国高技术企业的领导人有些过份迷信技术的作用,有些过份相信广告舆论的作用,真正有本事放眼世界、驾驭高技术产业的明白人不多。所谓明白人,一是要了解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律,二是要了解中国国情。简单地从国外引进“总裁”,未必能立竿见影在中国获得成功。

在各类高技术人才中,中国最缺乏的可能是市场分析人才。严格来讲,我国的高等院校还没有培养这方面人才,也难于直接从学校培养出市场分析方面的高级人才。市场分析与预测是门大学问,即使在国外,拔尖的市场分析人才也十分难得。今年半导体存储器价格几乎降到去年价格的1/4,这么大的变化去年似乎未见到任何人做出预测。实事求是的市场预测是高技术企业成功的基础,仅仅根据科研人员定性的判断决定生产与推广,十有八九会失败。我国科技领导部门提倡成果转化和成果推广,其思路是先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做出一科研成果,然后去找企业转化成产品,再找用户使用。许多转化不成功不一定是企业不卖力,而是根本就不应该做这种产品。多在市场分析预测上下功夫,所谓成果转化、成果推广就会省事得多。

有竞争力的产品出自有竞争力的人才。各地高技术开发区要想推出某种高技术产品,其前提条件是要找到能驾驭这一产品市场开拓与产品开发的人,而不仅是从某一科研单位或学校得到某种技术转让。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转移本质上是人才转移。让我们先在培养选就真正高水平的高技术策划、管理、开发和销售人才上多下功夫,振兴高技术产业就有希望。科教兴国的“教”字中应突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

贵在发现市场、扩大市场

经过十余年奋斗,我国信息行业已涌现出方正、联想等大产业集团,已在市场上占有可观的份额。但大多数以高校和研究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高技术公司,最大的困难还是如何在与外国大公司的竞争中获得自己的市场份额。许多不成功的高技术公司往往把发展慢的原因归之于外国对手太强。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原因。高技术行业以弱胜强的例子很多。对付强手的策略应当是避实就虚,在对方相对较弱的地方找我们的市场定位。对高技术的不同理解往往导致不同的市场定位。我赞同美国未来研究所对高技术的解释:所谓高技术是技术在社会或市场上的前沿应用(leading edge application)。发展高技术不一定要自己生产一种类似产品取代外国产品。我们在前沿应用,特别是符合国情的前沿应用上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也许是更重要的途径。80年代民族信息产业主要靠中文信息处理立足于市场,到90年代中期,我们这方面的优势已不明显,结合金字工程提供符合中国国情的各种软硬件产品与服务可能是我国信息产业新的生长点。

一般来讲,信息产品市场主要是个人或家庭用的消费品(Consumers)和单位业务需要的产品(Business)。近年来各种报刊对信息产品进入家庭已炒得很热,但计算机真正像电视等家用电器一样全面进入家庭可能会比许多乐观估计的时间要长。而对于如何利用高性能计算机等高技术增值盘活国有大中企业的存量,我们宣传得太少。一个国家要富强,光靠娱乐业是不行的,必须有强大的制造业。我们应大力推广高性能计算机在CAE、CAM方面的应用,下大力气提高大中企业的产品设计与新产品性能仿真能力,提高我国传统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863”十周年成果展在沈阳引起轰动,就说明高技术进入传统企业是我们必须加倍重视的大市场。

市场是国家可以宏观控制的大资源。简单地“以市场换外国高技术”只能将市场拱手相让而换不到真正的高技术。通过政府采购法,反倾销法等法规保护幼稚的民族高技术产业势在必行。在高性能计算机等国产高技术产品还不被多数用户信任的情况下,各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采购决策者对民族高技术产品的支持显得特别重要,对于拍板率先使用民族高技术产品的领导干部,国家要大力表扬鼓励,作为他们“讲政治”的重要业绩广泛宣传。国家政策的支持是扶植高技术产业,扩大我们自己占有的市场份额的重要措施。

不断的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我国高技术产业进展不如周边国家与地区快的一条重要原因是科研与产业脱离。科研人员转变观念还不彻底,但已有一些进步:企业界也在转变观念,但对技术创新重视的程度还不能满足高技术产品的要求。技术创新不能一劳永逸。高技术产品的特点是更新换代快,生命周期短。企业花钱引进技术一般只在两、三年内对提高竞争力起作用,有些技术甚至不到一年就落后。一个高技术企业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研究队伍,不在产品更新换代上狠下功夫,即使有过短暂的辉煌,很快就会陷入困境。我们曾以彩电业的崛起而感到自豪,但当新一代彩电问世时,彩电业又面临与国外产品的残酷竞争。我国不少合资高技术企业由于自己没有重视研究开发,需要不断从外方引进技术,中方股份只好一降再降。国外公司也有类似情况。前几年在新加坡政府支持下,Creative公司的多媒体产品畅销全世界,十分风光。由于技术创新跟不上,现在已走下坡路。我国不少号称技工贸相结合的公司实际上基本上是贸易公司或贸工公司,产品的技术增值很少,利润率很低。长期走低利润的路线,企业很难有大发展。我国也有十分重视研究开发的企业,比如深圳华为公司有七、八百人搞研究,每年投入开发费超过一亿,其产品有竞争力应在意料之中。

许多企业内部开发力量不够,增强开发力量的一条可行途径是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结盟。联想集团的“瞎子背瘸子”的经验适用于全国大多数高技术企业。国家应制定更加具体的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并且在全国大力推广产学研结合成功的经验,形成一种风气。国家各种科研计划,尤其是“863”计划,要逐步向企业界倾斜,使企业成为科研主体。企业成为科研主体之时也就是我国高技术产业腾飞之时。

建立风险投资环境

缺钱使多数高技术企业感到苦恼,许多美妙的计划由于找不到投资而化为泡影。国外高技术企业,尤其是美国的企业,主要靠风险投资商在初期给予支持,只要经营思路和创新技术足以吸引人,即使公司亏损,也可以上市甚至吸收大量股民资金,Netscape是大家熟知的例子。最近上市的Yahoo信息服务公司,已达到8.48亿美元的股票市场总值,公司创办人杨致远原是斯坦福大学27岁的华裔ph.D学生,被誉为来自台湾的比尔·盖茨。这种奇迹不会在中国出现,因为中国的投资商还不具备这种风险意识,全世界恐怕也只有美国证券自营商自动报价协会(MASDAQ)才有这种投资环境。95年美国有200多家高技术公司上市,吸收资金80多亿美元。国内及港台的投资者最关心的是企业每年能否回报高于银行利息的分红,而我们接触过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最关心的是,公司何时能在美国上市,这就是高技术风险投资家与一般投资者的区别。短期内中国还难以形成风险投资环境,前几年以国有资产为基础的投资公司大多投资房地产,很少投资者敢在高技术上冒风险。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政府带头。为提高风险意识,可考虑吸收一些在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工作的留学人员回国参与此项工作,也可邀请一些高技术专家参与风险投资评估。

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化之路

明白人少、市场主要被外商占领、技术创新力量弱、风险投资意识差是中国的现实。中关村就是中关村,虽然冠以中国硅谷的美名,但仍不具备美国硅谷那种刺激高技术发展的文化与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路。有人说我们是在沙漠里学游泳,学不到游泳本领,那就让我们像沙漠之舟—骆驼一样踏出一条走出沙漠到达光辉彼岸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化之路。

标签:;  ;  

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难在哪里_风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