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宏瑞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基于园林景观设计,阐述了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相关问题。先介绍了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几种基本方法,之后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景观设计
1.生态规划理念的几种常用方法
1.1在场地基址方面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土壤对于整个园林景观的影响十分明显,无论是植物生长还是其他配套景观设施的搭建,都需要一个有效的基址,这样才能满足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工作中,必须要关注以下问题:
(1)保护土壤营养成分是生态规划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尽量避免破坏土壤,并相应的提高绿地覆盖面积,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所以对相关人员而言,必须要尽量保留场地内的表层土,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先将表层土运送至其他地区保存起来,待园林景观规划结束后,再移入现场[1]。最后,在生态规划理念下,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自然形成的土壤层、植被等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尽量避免直接的生态环境改变,最大程度上尊重原有的自然生态条件,避免“过度装饰”问题发生。
(2)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就应该尽可能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并通过合理规划场地,尽量控制铺装面积,提高绿色面积。同时,考虑到城市绿地资源实际情况,其存在多层次的结构体系,所以在生态规划理念下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就应该从多种种类结构入手,在对园林景观进行完善的同时,还应该积极保护城市自然环境,让自然环境能够与园林景观能有效结合在一起,最终实现生态规划目的。
1.2在景观设计方面的应用
在生态规划理念下,必须要保证园林景观设计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并从现代人的审美、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等方面入手,对园林景观做相应的处理。所以,在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绿色植物堆集,而是要通过多种措施来展现园林景观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能够在有别于千篇一律传统设计模式的基础上,促使景观能够在设计阶段就展现出其独特的一面。同时,在景观设计中,必然会涉及到大量的绿色植物,这些植物之间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在设计阶段必须要充分了解彼此之间的协调性,要避免绿色植物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2]。针对上述要求,在生态规划理念中就应该充分考虑到绿色植物之间的层次搭配问题,尽量保证所有植物的搭配都是协调的、有规律的,这样才能提高园林景观的整体质量。
2.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2.1园林项目简介
ZY公园位于该市东南部,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北邻当地经济技术开发区,ZY公园项目的建立是利用当地碱厂工业固体废料碱渣堆砌而成的一个占地面积达33万平方米的环保型山体公园,该公园内培植花卉超过3万株,地被植物16万平方米,还包括各类灌木、乔木16万余株,吸引了数十种鸟类来此栖息。从ZY公园的建设成果来看,其作为一个利用工业废料建设而成的城市公园,不仅有效的减少了固体废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并且其中的大量制备对于二氧化碳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符合生态规划理念的相关要求,所以具有代表性。
2.2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2.2.1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
在ZY公园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充分考虑了生态规划理念的相关要求,所以在设计阶段引入了低碳理念与生态学思想,积极构建生态园林与绿色原理,依靠工业废料来构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的要求,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基于上述要求,ZY公园在设计阶段对碱渣山及其周边土壤进行有效处理,依靠碱渣山本身所具有的景观效果,再配合相应的植物搭配与建筑、水景等,将原本已经被破坏的绿色环境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完整的生态化园林。同时在设计阶段ZY公园也充分体现了低碳环保的要求,将城市边缘的废弃地带变成了生态环保的绿色景观区域,最终在当地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成为该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突破口。
在空间规划上,严格按照碱渣山本身的地形条件及其功能性质,对园林景观的静态空间进行分割,确保这些被分割出来的空间可以成为格局特色、彼此关联的景观区域,严格按照不同景观区域的走势特征进行规划与引导,这样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在动态观赏空间设计中,设计人员也充分考虑了游客的要求,尽量设置连续、起伏的空间环境,努力构建“有节奏、有交替”的空间格局,提高园林景观的可观赏性。
2.2.2对土壤的处理
在生态规划理念下,对土壤的处理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这一点在ZY公园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ZY公园建设初期,正值周边旧房改造,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大量的拆房土,按照传统方法,这些拆房土需要被运送到规定位置做统一处理。而设计人员却以生态规划理念为基础,借助周边存在大量拆房土的优势,就地取材,将大量的拆房土直接对碱渣山做淋层处理,平均铺设淋层厚度超过0.7m,保证了淋层土壤能够与碱渣山的走势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回填1.5m客土,以提高种植高程达到改土的目的。
在上述地形处理的方法下,碱渣山的土壤性质得到了保障,并且避免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还缓解了周边环境的压力。
2.2.3景观的配置
在景观配置中,设计人员充分考虑了绿色植物的重要性,并且在尊重生态规划理念的基础上,尽量实现景观的艺术性。所以在设计阶段,为了能够让景区的效果更佳明显,设计人员就根据不同植被的特征做相应的处理与控制。例如在宿根花卉植被的安排上,设计人员将其设计在广场等人流量相对密集的地带,并通过层次分明的分配方式,采用不同季节开花的宿根花卉进行“补缺”,让园林景观能够始终满足游客的观赏要求(如图1)。
图1 宿根地被植物的配置示意图
园林道路是连接每个景区的关键,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就应该保证园林道路的绿地与植物具有良好的搭配效果,能够对客流量进行分引,确保游客能够获得良好的体现。在生态规划理念下,设计人员充分尊重灵活配置的原则,选用黑松、龙柏作为景观树,这些制备能够具有不同的季相变化,营造出不同的风格。
结论:
生态规划理念对园林景观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对设计人员而言,必须要充分考虑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再从生态规划理念入手,不断优化设计方法,确保园林景观能够满足群众的要求,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庞杏丽.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02):49-50.
[2]刘春艳.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16):185.
论文作者:余玉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生态论文; 理念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景观论文; 土壤论文; 公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