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PPP项目的合规性和规范发展论文

本文分析了对核查PPP 示范项目存在问题的分类进行处置情况和规范管理要求,简明扼要地列表阐述PPP 项目操作流程要求和违法违规现象,从找问题、抓规范和促发展等多个方面,切实有效解决PPP 存在的问题和办法,确保PPP 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定干。定干高度依据苗木情况,如果肥水条件良好,可以在苗木最顶端饱满芽处定干。如果肥水条件不好,就要低定干,确保苗木成活。顶芽萌动时,在苗木距地面70 cm以上部分涂抹6-BA,促使主干多发分枝、细枝,当年发枝量达到12~18个为好。

加强PPP项目的合规性和规范发展

文/陈鹏 贵州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中心

陈阳 贵州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李立凯 贵州省贵安新区环保局

我国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规范管理的通知》(财金〔2018〕54 号),明确规定了为进一步强化PPP 示范项目规范管理,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需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对核查存在问题的173 个示范项目分类进行处置;二是引以为戒,加强项目规范管理;三是切实强化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一、查找PPP 违规问题,分类处置不规范项目

对核查存在问题的173 个示范项目分类进行处置。其中,30 个项目,调出示范项目名单,并清退出全国PPP 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简称项目库);54个项目,调出示范项目名单,保留在项目库,继续采用PPP 模式实施;89 个项目要求督促整改。以上处理工作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逾期仍不符合相关要求的,调出示范项目名单或清退出项目库。涉及的主要问题有:不再继续采用PPP模式(实施方案调整、项目尚未落地或融资未落实、无适宜运营方等),项目停止推进(选址拆迁困难、牵涉环境或信息安全问题等),项目投资主体和规模发生变化,且一年内无进展;项目落实不到位,项目暂缓实施(部分子项目推进困难、财政支出压力大或环保问题、项目名称变更、项目内容增加和边界条件发生实质性变化等);主体不合规,未按规定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运作不规范,未按规定开展两评论证或未按规定进行信息公开,已完成采购,尚未签署合同。

从一级行业分布情况来看,存在问题的173个示范项目中,市政工程66 个,占38%;交通运输31 个,占18%;医疗卫生11 个,占6%;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11 个,占6%;水利建设5个,占3%;城镇综合开发8 个,占5%;其他(能源、科技、文化教育、养老、旅游等)41 个,占24%;PPP 市政工程和交通运输占56%,违规项目超过一半,重点抓住市政工程和交通运输的PPP 项目管理是关键问题,主要包括:(1)市政工程。如供电、供水、供热(天然气或煤气)的管道部分、排水(排雨和排污)、通信、特殊用途的地下管道和人防通道,河道、桥梁、闸桥、引(排)水渠、排灌泵站等水工构筑物。架空杆线工程,如不同电压等级的供电杆线、无轨杆线和架空管线、通信杆线等。街道绿化工程,如行道树、街道绿化中的假山石、灌木、游廊、画架、草坪、水池和喷泉等。(2)交通运输。如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等。

我国PPP 项目快速推进的同时,滋生出被泛化滥用和异化为新的融资平台,出现明股实债、政府隐性担保、固定回报或保底承诺、假借PPP项目的融资等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偏离了PPP 的原则和根本宗旨,加剧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有的PPP 项目在前期准备时不充分、在实施中违规操作,造成有的项目因征地受阻或因前期手续不全等问题而无法推进;有的项目未按规定开展“两个论证”( 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或存在虚假论证、“超过10%红线”( PPP 项目支出责任不得超过财政预算支出10%)等;有的PPP 项目操作流程不规范,信息公开不全面,建设与运营出现不一致违规合同。有的项目未体现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合作和采用使用者付费模式,政府付费模式不减反增。有的地方财政收入不高,却上PPP 投资规模大项目,造成政府未来的支出责任和财政风险加大,扩大了隐匿的风险性。有的把PPP 模式简单化作为政府的一种投融资手段,政府变相兜底,产生了风险分配不合理,重建设轻运营、绩效考核不完善,社会资本融资杠杆倍数过高等泛化异化问题,加大了金融的隐性风险。

二、加强规范管理,促进PPP 事业可持续发展

采用PPP 模式的项目属于投资规模较大、价格调整机制灵活、需求长期稳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项目。不得采用PPP 模式的项目,包括不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的公共服务领域或政府不负有提供义务的,如商业地产开发、招商引资项目等;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等;仅有工程建设并无运营管理的;不适宜由社会资本承担的和其他不适宜采用PPP 模式实施的。项目识别不充分,前期工作滞后,包括新建、改扩建项目未按规定履行相关立项审批手续,涉及国有资产权益转移的存量项目未按规定履行相关国有资产审批和评估,未通过“两个论证”,或虽已开展“两个论证”,但评价方法和程序不符合规定。项目采购阶段停止不前,一年内无实质性进展则不宜继续采用PPP 模式实施。项目运作方式不是委托运营、管理合同、建设-拥有-运营、建设-运营-移交、改建-运营-移交和转让-运营-移交等,而是采用建设-移交(BT)方式实施。采购文件中存在歧视性条款,影响社会资本平等竞争。有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未按合同约定落实项目债权融资、未按时足额缴纳项目资本金、以债务性资金充当资本金或由第三方代持社会资本方股份。信息公开是PPP 规范发展的关键,有的项目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或损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未准确完整填写项目信息,未及时充分披露项目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和政府采购等关键信息。

为保证PPP 项目的实施质量和有序规范化,应遵循项目识别(项目发起、项目筛选、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项目准备(管理架构组建、实施方案编制、实施方案审核)、项目采购(资格预审、采购文件编制、响应文件评审、谈判与合同签署)、项目执行(项目公司设立、融资管理、绩效监测与支付、中期评估)和项目移交(移交准备、性能测试、资产交割、绩效评价)等5 个基本操作流程。每个环节必须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严把PPP 模式的适用范围和边界,防止假借PPP 项目将商业项目和纯工程项目进行融资,规范项目开发,不碰红线、不触底线,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不得由政府向社会资本承诺固定收益回报或政府及其部门为项目债务提供任何形式担保,不能让政府的各种公共性基金作为资本金,也不能让社会资本用借款作为资本金,再用银行资金做运营等变相举债。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严防风险违规转移。加大财政支出责任监测力度,严守财政支出10%的“红线”。控制实体企业融资杠杆倍数,实行部门监管协同联控,有效预防金融财政风险。科学规范地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市场创新机制,严格实行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开展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地政府采购,防止歧视和垄断。严格合同管理,规范绩效付费。利用好“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细化推进科学信息化管理。优化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不得安排财政资金对无绩效考核机制、无运营内容、无社会资本实际承担建设运营风险的项目。有效抓规范、严监管、控风险举措,保证PPP 事业可持续发展。PPP 项目操作流程要求和违法违规现象,见表1 所示。

采取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准则层——子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次的绿色建筑空间分布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两两比较判断的方式,找出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或支配关系,确定各因素中的子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微观因子为例,建立“交通可达性——生态基底——景观资源”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表4),确定子准则各要素的权重,交通可达性因子对于绿色建筑空间分布潜力的影响最大,为0.7638;其次是生态基底因子,为0.1211;影响最小的是景观资源因子。最后,计算出各个因子对整个系统的重要性排序及因子权重(表5)。

表1 PPP 项目操作流程要求和违法违规现象

标签:;  ;  ;  ;  ;  ;  ;  ;  ;  ;  ;  

加强PPP项目的合规性和规范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