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持续发展观引导下,我国各行各业都开始引入绿色技能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暖通空调施工节能技术应用也更加普边。节能技术的引入,不仅降低了施工中的耗能与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提高了施工的精度,减少了供求矛盾。本文就以暖通空调施工为例,对其中节能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应用
引言
暖通空调施工中应用节能技术,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暖通空调施工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施工人员要明确技能技术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施工中严格遵循相关要求和规范,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节能技术的重要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一、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节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1、减少供求矛盾
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量逐渐增加,在此过程中暖通建设需求不断增加,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缺乏匹配的供应量,常常表现为供不应求。而在此安装过程中融入节能型技术,不仅可有效的提升技术应用效率同时可强化暖通技术的执行性,有效的提升传统技术中的不足,因此在进行暖通空调安装时,可大量应用节能技术,改变传统供不应求的矛盾,降低矛盾发生率,保证生产质量。
2、增强施工精度
安装暖通空调时,应当注意利用节能环保型技术有效提升施工图纸设计的精准性,对过去不合理的现象进行完善,同时规范传统施工标准,在此过程中,可由设计人员根据设计要求准确计算图纸设计结果,保证施工图纸的规范合理性。最终保证设计方案为最佳实施方案,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
3、满足节能需求
进行暖通空调安装设计时,应当注意对节能技术进行充分利用,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节能要求,进而保证降低成本预算。在进行节能设计时,充分重视对施工材料的检查与使用,保证施工材料复合检查标准,严谨不达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严谨使用。不仅如此,还要重视对材料的细节、规模、数量、种类等进行清楚记载,保证施工材料成本节约,充分发挥材料的最大价值,满足工程建筑设计的节能要求。
二、暖通空调施工节能技术的具体方法
1、通过热工设计进行节能
在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设计属于建筑装备的配套设施,其运行过程与建筑内外的环境条件紧密相连,主要包括,建筑物的朝向、地理位置、自身结构、自然环境等,通过对其周边因素的充分控制,实现利用热工设计保障冬暖夏凉,有效进行室内低温控制、高温保存,降低室内热量扩散,冷气消耗,有效调节空调实现暖通效果。
建筑物工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结构维护需求,同时有一定的成本消耗,良好的围护结构可强化建筑施工节能效果,因此在进行暖通空调设计时,要重视考虑建筑物本身的外界自然因素,选择最佳维护结构与适当的材料,强化维护结构的特性,如采用轻质板材、空心砖粘土等实现高效的隔热,增加建筑物对室外自然条件变化的抵抗力,有效强化节能。
在进行现代化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可再生资源,进行热工节能设计。如通过合理布局巧妙利用,使用太阳辐射、自然风等能源,设计铺设建筑物外立面等,使得夏日可有效缩减日照,充分利用夏季风;在冬季充分延长现有日照,降低季风的干扰性因素。
除此之外,保证合理设计建筑物绿化条件,如对建筑物布设爬山虎等绿色植物,使其附着在建筑房顶、表面等,降低阳关直射的影响干扰,保证室内温度相对稳定,减少对暖通空调的利用,通过自然环境实现降温节能。
2、做好冷热源方案设计
常见的暖通系统中,需要冷热源系统进行调节,因此其能源消耗比较大,其次在此过程中,空调的末端、附属设备也需要较大的能源消耗,除此之外,还需要水泵输送、系统控制等造成一定的能源消耗,由此可见,在进行暖通空调设计时,需要通过合理设计控制冷热源配置方案有效实现节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常见的现代化暖通空调设计系统需要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与吸收式空调主机相联系,实现对冷热能源的节约利用,同时可利用热泵技术、热电冷源联供系统等,根据建筑物的实际详情,进行科学选择,对周边自然环境、地理条件、气候因素等进行充分调查,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保证冷热源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3、水凝结问题的解决技术
暖通空调技术需要进行防水凝结维护操作,但在施工中此技术将导致暖通空调耗能增加,对此可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完善,常见的技术包括:控制凝结水排水管的长度、坡度,根据工程需求、科学设置管道下料方案,及时检查检测,保证长度、坡度效果最佳。
在此基础上,要对水凝结进行保温处理,加强风管、冷冻水管等相关材质的保温性能,避免发生管道受损,破环管道的完整性,在已出现表面冷损的管道上,敷设一定的保温材料有效保障管道的安全性,满足隔热化要求。与此同时,要科学合理的控制管道密封性,不损坏保温层,对保温层密封效果进行验收。
4、水循环不畅问题的解决技术
在施工中要重点注意暖通空调水循环受阻等问题,常见的操作措施包括:
第一,控制管道施工质量,综合考量各项可能影响管道连接的因素,选择最佳的管道连接方式,对水压、温度、耐腐蚀性等指标进行考量,根据施工区域的实际要求 ,科学合理的设计管线标高、坡度,合理处置安装排气阀,有效改深常见水循环受阻等问题,防止水循环受阻导致建筑能源消耗增加。
第二,对冷却循环水水质进行改善,防止冷却水杂质导致水循环受阻,对此可利用化学方式、物理方式等进行改善,利于物理法时,要严格控制连续排污量,保证其符合基本规定要求,通常需要控制循环水量的排污量在标准范围,控制排污率为半个月一次。
第三,常见的化学排污处理法包括离子交换法、水稳定剂法,主要是通过离子膜实现对离子的交换,分离冷却循环水中大分子杂物,有效净化水质;同时可向循环水中加入适宜的稳定剂,有效阻垢、杀菌,延缓腐蚀,实现对水质的优化改善,利用此排污处理方法的关键点是合理选择水稳定剂,以水质实际为基础,利用水稳定剂协调水质发展,实现预期设计效果。
三、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发展新动向
1、新型暖通空调技术主要表现为对制冷剂的替代
最常见的制冷剂为氟利昂,此类制冷剂环保性差同时对臭氧层有较大破坏性。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存在一定的可替代类技术,主要包括:新风预处理系统技术的创新化发展,如:热回收式、除湿式新风预处理系统等。热回收式主要通过回收排风能量降低系统制冷消耗;
除湿式新风预处理系统,则有效弥补冷热抵消、低机器漏电不足,提升调节精度。除此之外,常见的新型暖通空调制冷替代技术还包括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通过对冰蓄冷系统、低温送风空调的有效结合,实现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实现能源节约。通过此系统可控制并降低室内湿度,保证使用舒适度。在此基础上,可利用个性化送风系统,保证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调节所处环境中的湿度、温度,此技术应用前景广泛。
2、新型暖通空调通过对节能技术的利用,实现高效节能
常见的节能新技术包括:热泵技术、回收技术、变流技术。第一种技术,可保证低位热源向高位热源流动,提升节能效果保证高质量暖通建设,充分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现象;第二种技术则是利用热回收装置,收集排风中的热量实现排风、新风间热交换,降低加热新风所需能耗,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空气。第三,利用变流技术,合理调整暖通空调中影响能耗的因素,动态调整系统中的水、空气流量,保证运行系统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不仅满足负荷要求同时节能减排。
结束语
研究暖通空调施工技能技术,能够助力于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促进暖通空调工程施工技能环保理念的落实。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施工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高谊涛.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8):79-80.
[2]刘递多.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及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8):58+60.
[3]秦国平,刘杰.暖通设备的控制与节能运行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8,9(16):52-53.
论文作者:熊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9
标签:暖通空调论文; 技术论文; 节能论文; 节能技术论文; 暖通论文; 系统论文; 热源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