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翔云中心小学,福建 泉州 362305)
摘要:小学是学习生涯的初级阶段,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肩负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授知识的责任,还肩负着教育学生情感、责任、观念、态度的重任,想要较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责任需要教师创设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轻松的学习氛围,在特定的情境和场合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感受到肩负责任的重要,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小学生真正喜爱语文学习。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发散性思维,是新课改中较为重要的进步。老师通过将课本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画面相结合,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语文;课题教学
引言:
随着国人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提倡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带来了很大的创新,其中情境教学法越来越得到教育工作人员、研究人员的重视。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小学生进入轻松的教学活动氛围,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有利于与小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知识、技能、情感乃至于三观的传递和建立。情境教学凭借着小学生性格活泼、思维发散等特点,对情境进行设定、分析、教学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上课专注力、提高小学教学的课堂效率。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概况
创设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利用音乐、视频、实物、语言、肢体动作等外围事物模拟出真实环境帮助学生从中学习知识、体悟情感的教学方法,较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对小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提高,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内容,更深的体悟人物、事件的内涵深意。创设情境教学法是更适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高作用显著,因此笔者建议小学语文教师深研此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运用。
二、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主要形式
(一)画面创设情境
若说音乐是通过听觉来影响心灵的教学工具,那么画面就是通过视觉实现对心灵的影响。经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材越来越注重插图的数量和质量,由此可见通过画面来辅助小学生学习是有效果的,因此笔者建议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图,还应当自行筛选图片和视频对教材文字内容进行补充和延续,为小学生创设更加直观的学习氛围。传统教学方式被局限于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可以让学生身处教室就可以近距离、直观感受大自然的秀丽风光,通过生动的情境渲染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字内容。
(二)语文课堂生活化
将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对于课本中出现晦涩难懂的内容理解困难,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帮助小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例如对“老马识途”的理解,可以将“老马”替换成“人”来进行理解,如果一个人经常走一条路,时间长了就能够记住这条路,借助这样的理解老马也就会记得曾经走过的路。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结合不仅帮助了学生的理解,也加强了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表演创设情境
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表演欲强烈的年纪,通过表演来创设情境引导小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筛选适合引入表演活动的课程,让小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初期可以让小学生尽量模拟教材中的人物语言进行表演,后期可以鼓励小学生自行“加戏”和衍化台词,使固化、刻板的人物变得生动、贴近现实生活,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教材内容逻辑、情节发展、人物心理活动,例如《将相和》就是非常适合采用表演的方式创设情境的课程,笔者建议教师多筛选类似的课文交由小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和对话,让学生从中理解蔺相如的机智、古代先贤的高贵品格。
三、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作用
(一)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小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例如音乐、故事和表演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引导小学生进行联想,让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习效果,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创设情境教学法还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更好的融入文学作品之中,通过听觉、视觉、联想等方式触动小学生的心灵,有效提高小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用透过文字感悟情感的方式,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小学生认识到具有感染力的文字是最好的文字;创设情境教学法还可以帮助教师融洽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共同的游戏、角色扮演来了解同学的内心和能力,既可以融洽班级氛围,又可以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二)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对文章的思想和内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创设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提升语文素养,对语文产生兴趣。简单来说,小学语文老师在采用创设情境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思考,鼓励学生就学习的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新课改理念的督促下,老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师生间的互动也更加顺利。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切实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一些不足,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取得长足的进展,所以在实际的课堂中,老师要多设计一些好的情境化教学,使得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情境教学是依据小学生的喜好来构建“情境”,这样更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的学习”转变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情境教学先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提高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小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情境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思考问题,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朋友关系。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们沟通交流,能够深入了解学生们的思想,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等。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强调“师者为尊”,这使学生们对教学方式不习惯、教学内容不理解等问题不敢与老师沟通,这就使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了一个屏障,教师不能很好的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情况。
结束语:
由上述可知,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热爱各科目的一个最佳阶段,小学语文学习关系着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日后对语文这门课的兴趣爱好。老师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选择有趣生动的教学方式,以便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从而使得老师的教学更加有效。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存在形式,从而保障老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姚婷婷.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146.
[2]靳国治.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法[J].学周刊,2018(07):92-93.
[3]马晓东.创设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教育现代化,2017,4(07):243-244.
作者简介:洪廷斌(1983-04),男,福建泉州,大专生,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论文作者:洪廷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情境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学法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