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理念及应用研究论文_袁萌1,吴大鹏2

浅析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理念及应用研究论文_袁萌1,吴大鹏2

袁萌1 吴大鹏2

(贵州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0)

【摘 要】环境友好型公路建设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以高速公路的建设为例,介绍了高速施工期、运营期各项环保制度执行情况,并就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社会环境保护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等环境保护技术,及公路线形设计、原有地貌保护、构筑物与环境协调性、地域特色的体现等景观设计方面,对公路建设的生态理念及应用做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可持续

一、高速公路建设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速公路的高效建设给沿线区域的经济活动带来了强烈的正效应刺激,合理的促进了地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并给全社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增长。同时,由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引发的生态破坏性经济损失也日趋增加,从生态环境的资源价值角度我们不难看出,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来自于生态破坏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同时还包含修复被破坏生态资源而产生的维修费用等。为了有效的降低生态环境恢复所需要的成本投入,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提升高速公路建设企业的生态竞争力,促进其独立财政地位的提升,并坚持高速公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及同步发展。健康的生态化发展是高速公路基础企业单位从事各项生态经济活动的动力源泉,面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经济总体发展环境,高速公路企业承担着重要的生态环境协调平衡责任,只有在少污染、零污染排放、路基稳定、粉尘阻滞低、冲刷有害路基物质少、生物多样性、自然灾害发生率低的生态环境下高速公路服务建设事业才能实现稳步、持续与高效的全面发展。

二、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发展策略

1.树立节约生态观,促进高速公路构建健康、经济的管理模式

健康、经济的管理模式离不开高速公路的环保与节约发展理念,因此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只有完善树立节约生态观,才能使高速公路的各个管理环节体现优势、高效的管理特色。在高速公路的路基建设中,我们应严格树立环保、节约的设计理念、并遵循以最小限度的破坏满足最大限度的修复原则,使高速公路的建设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切实减少其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破坏性影响,严格控制三废的排放量,树立植被保护意识,履行文明的施工、权责分明的节约生态施工。在高速公路的景观建设环节我们应认清目前存在的不合理建设现状,避免过度的表象建设、华而不实的浪费型建设,而是以实用、环保及简约的设计为基础,促进景观建设成本投资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构建环保型高速公路、促进经济生态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高速公路企业的生态型建设中我们从设计及招投标两个层面进行实践策略的科学分析。首先在设计环节我们应在综合考虑高速公路建设成本的同时尽可能的选择最优化的环境构建策略,利用系统科学、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促进高速公路建设与其他学科的互通交叉与适应融合。同时,我们应充分遵循信息化社会的建设特点,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在植物设计中尽可能的选用本土树种、草种进行栽种,并促进物种培育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以提升绿化设计整体生态系统的抵御病害能力。

当然一切高效、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都应受到具体合法条款的强化规定,因此为了有效的保护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系统及水土环境资源,在工程建设的招投标期,我们应将这些明确的环境保护建设规定体现于招投标合同资料中,从而为施工单位及监理部门提供有法可依的环保规定,使他们在管理及建设实践中做到明确责任、承担义务,并最终促进生态型高速公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友好型高速建设管理与应用

(一)生态建设管理

1.环境保护总体思想。贯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区域内生态环境整治为先导,各种环境保护设施因地制宜,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益显着,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两大系统工程,加速建设科学合理的公路生态环境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施工便道利用率。全线统一规划,尽可能利用已有的村道、县道、省道,施工中做好排水维护等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事后结束后修复、交付当地公路管理部门。对于新修并硬化的道路和对于新修未硬化的便道,施工中做好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道路畅通,硬化的道路结束后分恢复和移交两种。未硬化的道路结束后恢复土地原来用途。施工中合理设置纵横向排水,及时进行养护,对上、下边坡适时予以绿化。

3.临时用地复耕率。工程实施了挡墙、护坡、坡面截水、综合排水、植被恢复等一系列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路基边坡基本稳定。工程沿线取土场取土后均进行了复垦或恢复为池塘;临时占地基本上得到了恢复和利用。复耕率为27.7%,工程区复耕率为95%。

(二)高速公路生态建设实践应用

(1)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防治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做到“点、线、面”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以工程措施为先导,充分发挥工程措施控制性和速效性,保证在短时期内遏制或减少水土流失,再利用水保林草和土地整治措施涵水保土,保护新生地表,实现水土流失彻底防治。项目建设采取了弃土场水土保持设计、取土场水土保持设计、施工便道水土保持设计、非工程水保措施等生态环境保护设计。

(2)水污染防治技术。项目的建设、营运不能影响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同时,在距离跨河路段200m处设置限速标志+禁止超车标志和“保护水源、安全驾驶”警示标志,在桥两头设置油水分离池,使桥面径流经过油水分离池后方排入当地排水系统,以避免由于车辆的不安全行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施工营地、建材堆场、拌和站和预制场等施工场地应尽量远离河流、沟渠等地表水体;施工产生的废弃物严禁倾倒或抛入水体,也不得随意堆放在水体旁,应及时清运。所有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尤其是粪便污水)必须经化粪池集中收集处理。施工机械进行不定期检查,防止油料泄漏。

(3)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高速沿线施工便道、进出堆场的道路上应及时进行洒水处理,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承包单位每个标段至少自备1台洒水车,定期洒水除尘。施工场地、拌合站等应远离周围环境敏感点主导风向(风)200m以外,并采取全封闭作业。施工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堆场,应采取防风遮盖措施并合理安排堆垛位置,选在附近敏感目标下风向200m外;并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闭性围拦。工程开挖土方应集中堆放,以缩小扬尘影响范围,及时回填,减小扬尘影响时间;以减少扬尘。

四、结束语

总之,在高速公路生态建设的发展实践中,我们只有更注重对其区域管理路段的生态安全标准控制,采取科学、有效、积极的环保实践策略指导实践,才能最终构建高速公路企业良好、健康、积极的生态环境并促进其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完善构建造福于人类的绿色生态化高速公路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兵,陈其兵,曾得刚等.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恢复理论及应用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5(8).

[2]胡晋茹,杨建英,赵强,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公路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12).

论文作者:袁萌1,吴大鹏2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7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9

标签:;  ;  ;  ;  ;  ;  ;  ;  

浅析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理念及应用研究论文_袁萌1,吴大鹏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