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可地尔改善冠脉微循环论文_周锡润

博白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广西博白 537600

【摘 要】目的:探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口服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6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探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择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之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口服尼可地尔诊治,术后比较两组患者IMR。结果:两组患者术前PCI、术前用药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IMR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IMR超过22患者所占比例实验组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为6/30对1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即将进行PCI手术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手术前口服尼可地尔能明显改善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此外,患者在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后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在使用尼可地尔后症状消失。

【关键词】尼可地尔;改善;冠脉微循环

引言

有相关研究发现,冠脉微循环功能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手术患者的长期临床治疗,以及不良心血管疾病关系重大[1]。在PCI手术之前进行治疗改善冠脉微循环,已经得到临床医学的重视。尼可地尔是一种开放血管平滑肌药物,具有扩充冠脉微小血管,改善冠脉微循环的效果[2]。冠脉微循环阻力系数(IMR)可切实体现微循环功能,且不受到心外膜功能狭窄的限制,是当前公认评估冠脉微循环受损程度、精确性、敏锐性的重要指标。不过,当前我国对于尼可地尔对冠心病稳定性绞痛者PCI术后微循环改善情况研究不多。因此,本文运用IMR值估测PCI术后冠脉微循环功能,探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术前服用尼可地尔对PCI术后IMR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诊的6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探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分布21~78岁,平均年龄(55.4±15.5)岁,PCI术前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分布22~79岁,平均年龄(55.3±15.6)岁,PCI术前口服尼可地尔。两组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加拿大心脏病歇会劳力心绞痛分级[3];两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病症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治方法

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依照传统方法开展,球囊选取和球囊扩充压力依照术中患者病况决定,支架大小根据病变血管近端和远端参考血管内径决定。使用0.014英寸压力导丝系统检测IMR和FFR。在生理盐水充入导丝管套后,维持压力传统器位置和患者心脏高度相同。利用6F指引导管,把压力感受器停放在引导管开口处,撤离导引针,并再次核对。核对完成后把压力导丝放入靶血管远端,等压力曲线读数平稳后,由肘正中静脉迅速输ATP140ug/(kg·min),诱使最大充血情况出现。绝大多数患者在用药90s后进入最大充血状态,血压迅速下降10%左右。给药环节要观测患者身体反应,例如房室传导困难、血压过低、呼吸障碍等。在给药完成后继续进行记录,选取最低FFR值为检测结果。PCI术后在冠脉最大充血情况下,把处于压力导丝头端的感受器放入病变远处血管中,检测远端冠脉血管内的压力大小,并经过导管向冠脉内迅速注入室温生理压水3mL获取热稀释曲线,借助热稀释测算出平均用时,IMR值选用公式PdXTmn估算。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持续变量组间对比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持续变量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PCI术前、术后FFR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实验组PCI术后IMR值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总体PCI术后IMR值和术前FFR值(r=0.082,P>0.05)、术后FFR值(r=0.035,P>0.05)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发现,IMR超过22可作为判别冠脉微循环功能受损的判别标准,本次研究实验组有6例IMR超过22,而对照组有14例超过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在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后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在使用尼可地尔后症状消失。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PCI术前、术后FFR值和PCI术后IMR值对比

3 讨论

2012年欧洲心脏病歇会发布了FAME2实验,结果显示稳定心绞痛PCI联合药物诊治长期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纯药物诊治,进一步表明了PCI对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治价值。临床探究结果显示,患者PCI后尽管病变冠脉血管重新开通,冠脉血流情况稳定,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心绞痛病症未得到改观,心功能持续性恶化,提示患者心机组织灌注不佳。其主要原因可能在PCI过程中球囊暂时性阻塞病变冠脉、且血管内细胞受损造成PCI术后微循环功能困难。微循环功能影响着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即便是心外膜冠脉没有显著的阻塞情况,长期不良心血管风险也将大幅提升[4]。冠脉微循环功能问题是冠心病长期预后和心血管事件出现的独立预估标志。

为进一步探究尼可地尔对冠脉微循环的影响,我院于2015年~2016年期间进行针对性探究,数据结果显示,PCI手术前两组FFR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IMR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实验组仅有6例IMR超过22,而对照组有14例超过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后患者普遍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在服用尼可地尔后症状消失。数据结果表明,口服尼可地尔能明显改善冠脉微循环功能,提升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沈卫峰.改善急性STEMI直接PCI时冠脉微循环灌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5,01(06):03-05.

[2] 周宏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5,01(06):09-10.

[3] 邓翠云.尼可地尔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心脏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01(12):12-13.

[4] 刘通.尼可地尔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药物后适应作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6,01(11):15-16.

论文作者:周锡润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  ;  ;  ;  ;  ;  ;  ;  

尼可地尔改善冠脉微循环论文_周锡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