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采取门诊护理干预对其血糖水平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64例患有该病症的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行一般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门诊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蛋白水平与常规组相比发生明显改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取门诊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有效控制血糖指标,提升预后质量,且对增进护患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门诊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血糖效果
现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生活水平的提高肯定会引起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变化,进而致使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升高趋势。这类疾病病性是代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终身性、反复性特征。其致病机制是因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异常,促进血糖升高,引发代谢紊乱。不规律的作息和不合理的饮食都是增加该病发生的因素。所以,为了强化血糖控制效果,缓解日常症状,本次研究对本院的32例患者实施门诊护理干预,以期取得理想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64例患有该病症的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实施综合判断发病特征为糖尿病;患者同意且签署协议书;依从性好。排除标准: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遵医行为较差;意识不清者。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男女比是14:18;年龄58-69岁,平均年龄(63.4±1.6)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为(7.2±4.1)年;观察组男女比是17:15;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7.5±1.6)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为(7.2±4.1)年。对两组患者组间数据资料行独立样本检测对比,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 方法
常规组行一般的护理方法,即告知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适时开展心理指导,监督用药,密切注视血糖变化等[1]。观察组应用门诊护理干预:①认知干预,因不同患者认知水平不同,对疾病的认识也有出处,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实施认知干预时,要结合其具体情况,向其宣讲关于疾病的致病因素和具体治疗方法,同时教授防治措施,尤其要重点强调防治要点与治疗方法,如果患者年龄偏大,可运用简单易理解的语言进行健康宣讲,多鼓励其主动接受治疗,以此确保治疗依从性[2]。②用药指导。糖尿病患者是通过药物实施治疗的,长期的服药容易发生漏药等情况。所以,门诊护士应详细讲明药物的使用事项,了解和掌握药物的种类和使用剂量,对于需要注射胰岛素者,应教会家属注射方法,对注射部位也要规范,以免发生血糖骤然上升和下降的事件,执行血糖长期监测。③心理干预。该病症是慢性疾病,需要漫长的过程,久而久之会让患者萌发负性情绪,影响其生活质量[3]。借助语言沟通技巧和非语言模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心理负担;仔细认真回答患者的疑问,并指导其自行缓解负面情绪,从而提升其自信心和治疗主动性。④运功干预。开展运动对增强身体素质有促进作用,这就需要家属和患者积极参与运动,比如散步、行走等。老年患者运动时间一般在餐后1h,运动时间30min左右,不能过长。此外,定期到门诊复查,加强门诊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实施处理分析,血糖指标可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进行检验。护理效果用率表示,X²进行检验,两组比较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可参考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血糖水平
观察组的相关血糖指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优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下表)。
3.讨论
糖尿病属于常见的内科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发病原因较复杂,多与饮食、运动和自身体质、生活习惯有关[4]。对该类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时应仔细向其讲明药物的副作用,比如若服用磺脲类药物可能会引起低血糖,因此护理人员应详细向其介绍每种药物用后的不良反应,同时嘱咐其饮食健康的必要性,严格限制高热量食物的食用。另外,结合患者的心理变化予以目的性心理指导,平稳其心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血糖指标发生明显改善,说明采取门诊护理干预效果良好。门诊护理是满足当前临床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心理干预、运动护理、健康宣教等方面全面提升护理效果,提高用药安全性,在不影响身体机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显著降低血糖水平[5]。其中,心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用药治疗中的消极情绪,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治疗;运动护理则是加强机体体质,提升免疫力;健康宣教是促使患者认识疾病,掌握疾病应对方法,提高治疗效果。通过上述内容的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发挥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采纳。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采取门诊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有效控制血糖指标,提升预后质量,且对增进护患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林清燕, 林巧丽, 叶吓平.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21(03):157-158.
[2]陈扬眉, 陈霞, 肖辉.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21(18):128-129.
[3]刘丽玲, 刘小蓉. 综合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的积极作用[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32;No.154(04):86-89.
[4]张晓丽.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血糖控制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21(01):170-171.
[5]张红霞, 韩玮. 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变化及控制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12):129-130.
论文作者:尚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血糖论文; 患者论文; 门诊论文; 效果论文; 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病程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