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例肺栓塞临床分析及护理论文_李春利

63例肺栓塞临床分析及护理论文_李春利

李春利

黑龙江省青年农场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 要】目的:积极探讨治疗临床肺栓塞的方法以及常见护理手段。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在我院治疗的63例肺栓塞患者的病例,对他们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康复情况等做出总结并分析。结果:63例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多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治疗方法及康复情况显示,应用溶栓与抗凝联合治疗的患者康复率更高一些,但无可比性。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治疗时应对症治疗并进行针对性护理。

【关键词】肺栓塞、术后护理、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048-01

引言:肺栓塞为近年来我国多发性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性,非常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肺栓塞的死亡率也很高。此次仅就近年来于我院治疗的肺栓塞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诣在总结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术后护理内容,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症状和体征都无特异性,严重程度取决于肺栓塞的面积、发展速度、原心肺功能状态、肺血管内皮细胞及神经体液反应等,轻者梗塞 2~3肺段可无任何症状,重者梗塞15~16肺段可发生休克或猝死,是临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心肺血管性疾病,病死率可达30%。有研究表明,高龄、心脏病、肥胖、肿瘤、药物等是肺栓塞的易发因素,同时多数肺栓塞者伴有基础性病变,而心脏病为常见。这些所有的因素加起来就造成了肺栓塞难发现、难治疗、难护理的情况,是一项医学难题。

1.2研究患者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6年3月在我科诊断为肺栓塞患者63例,其中男32例(51%),女31例(49%),年龄19~79岁,平均(52±16)岁,老年患者(年龄>65岁)14例(24%),非老年患者45例(76%),肥胖11例(19%)。发病前凝血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所有研究内容均经过患者或患者家属的同意,并签订了研究同意书。

1.3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诱发因素、临床表现、体征、治疗方法、临床护理、康复情况等并且按照统计学原理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并分析。

2结果

2.1诱发因素

63例患者基础疾病及危险因素基础疾病及危险因素如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术后卧床或脑中风后卧床)共31例(49%),肿瘤8例(12%),骨折5例(7%),羊水栓塞2例(3%),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3%),不明原因14(22%)。结果表明,肺栓塞诱发因素有很多,难以做到预防治疗。

2.2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突发性呼吸困难49例,胸痛34例,晕厥及意识水平降低19例,咳嗽19例,喘鸣13例。体征:心动过速27例(42%),血压下降20例(31%),气促13例(20%),颈静脉曲张10例(1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果表明,肺栓塞临床表现多为呼吸困难和胸痛,体征长伴有心动过速和血压下降。

2.3治疗及康复情况

患者经确诊后,除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外,对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积极进行溶栓加抗凝治疗,其余患者给予抗凝治疗。具体数据如下:采用抗凝治疗的患者共29例(46%),生存22例,死亡7例;采用溶栓+抗凝治疗的患者共34例,生存30例,死亡4例。但两组患者基本参数不一致,无法进行对比分析。

3讨论

3.1肺栓塞的预防

从研究数来看,诱发肺栓塞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肿瘤、骨折等,因此对于常见诱发病的患者应当多关注自身肺栓塞情况,一旦发现有类似症状便及时进行治疗。作为医生,应当教会患者术后床上主动和被动活动的方法。术前加强评估,做好高危人群的健康宣教,保证水、电解质平衡。

3.2临床分析及治疗

本组资料显示,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咳嗽是急性肺栓塞的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发生晕厥、咯血、心悸、头晕;有典型肺梗塞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咯血)者极少。体征主要有发绀、呼吸频率加快、心动过速、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非对称性水肿,其次为休克、肺部罗音等。可见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可以从无症状到出现严重休克,甚至发生猝死,因而其漏诊误诊率高。因此对于肺栓塞的临床诊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认真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为医师提供早期的诊断依据;重视肺栓塞的危险因素: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有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熟悉肺栓塞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肺栓塞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恰当应用实验室及仪器的检查,常用的检查有心电图、胸部X线、彩超、D-二聚体、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螺旋CT检查等;及时进行溶栓或抗凝治疗,这是肺栓塞常见治疗方法,溶栓治疗可迅速溶解部分或全部血栓,有利于恢复肺组织再灌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值得注意的是,在溶栓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用药后寒战、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马上停止用药。

3.3临床护理

肺栓塞临床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且细致的工作,作为护理人员,需要做到以下两点重要护理工作:首先是注重溶栓及抗凝治疗的护理,这是重要护理内容。对于确诊的肺栓塞患者来说,即使治疗后,也特别容易复发,所以护理人员对一经确诊患者立即安置于单人病房抢救,迅速配备好溶栓药物、床边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抢救药械。同时加强观察护理,本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心电图知识,发现心电图有异常变化及时录制并报告医师,预防再次血栓;其次为并发症预防,肺栓塞由于病程长,并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容易诱发并发症。因此医师在指导病人按时服药的同时,还要定期查凝血酶原时间、INR。教会病人自我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皮肤、黏膜、大小便等)。嘱咐病人加强四肢运动,防止血液淤滞,不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坐位时不可翘腿,以免增加局部血量压力。除上述两点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当注意基础护理及患者心理辅导工作,这样才能增高患者的康复率。

4结束语

通过此次研究表明,肺栓塞是一个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难治疗的疾病,医师在治疗肺栓塞患者的时候应当注意患者有无其他疾病,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同时护理人员亦应当严格观察患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程亚敏,孙建辉.肺动脉栓塞20例诊治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7,5:658-659.

[2] 贾东佩,张宝朝.华法林防治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3):96.

论文作者:李春利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63例肺栓塞临床分析及护理论文_李春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