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华 岑溪市明都小学
【摘要】轻负高效一直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目标。但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导致轻负高效成为部分学校的口号。反之,学生学习的压力却越来越重。孰不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语文成绩与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创设情境;构建;轻负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6-130-01
语文是各阶段学习中重要基础课程,而小学语文是各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各科学习的基础。但受到长期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非能力,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模式传统且机械,内容枯燥且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以下笔者就对如何创设合适情境以构建出轻负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提出相关建议: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好奇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由此可见,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中。
以小学语文《司马光》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在讲到这一教学内容之前,首先,教师应深入钻研课文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提前分析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学情制定相关的教学设计。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关问题情境导入教学:“从前有个小朋友和自己的小伙伴在家里的假山上玩,他们玩的开心的时候突然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假山下一口装满水的大水缸里了。小朋友们都害怕极了。请问如果你是其中一个小朋友你会怎么样做呢?”通过以学生自身角度出发的问题,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好奇,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分析。而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思考时间,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并思考救人的办法,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教学内容:“其实这是900多年前真实发生过的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叫司马光,他和小伙伴在玩游戏的时候,有个小伙伴不小心掉到了假山下的一口大水缸里,而缸里装满了水。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急着找大人求救,但是你们想不想知识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中。
2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其思维与理解认知能力发育尚不完全。但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可以发现学生对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很浓。对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故事情境,借助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学习中。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教材中蕴含大量以故事为题材的课文知识,通常教师都是让学生自己阅读后为其讲解相关的重点知识,然后为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以完成教学。这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故事情境,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师在讲到《卧薪尝胆》这篇课文时,可以请听过这个故事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为大家讲解这个故事,如:“越王勾践兵败吴王夫差,勾践为报仇在住处挂了个苦胆,每天干完苦工都回来舔一下。在吴王夫差终于放松警惕放他回国之后,勾践重整军队最终打败了吴国。故事讲到这里谁知道勾践为什么要在房间挂一个苦胆?”以此创设出良好的故事情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教学内容:“这个故事具体情况是怎样呢?是不是像学生甲讲的这样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有了之前的故事梗概做铺垫,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课文中了解事实的真相,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再次请个别学生概况讲解故事内容,以此感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
3 创设媒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科技的发展在促进国力增强的同时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为构建出轻负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而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的学习中更好的理解相关的语文知识,以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以小学语文《揠苗助长》这则寓言为例,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通常教师都是为学生讲解揠就是拔,而揠苗助长就是将禾苗拔高帮助它生长的意思。很少有教师考虑到学生是否了解禾苗是什么?为什么要拔高?拔高为什么会枯死等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师在讲这则寓言故事之前可以借助互联网下载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教学素材,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播放揠苗助长的视频,让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为学生渗透相关基础知识,如:借助图片为学生出示禾苗的图片,借助声像结合为学生讲解揠苗助长后禾苗为什么会死,为学生讲解揠苗助长的寓意,让学生最终明白做事应遵循规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4 创设游戏情境,增加课堂趣味
游戏是小学阶段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热爱游戏。对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热爱游戏这一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兴趣,将相关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以增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以实现打造出轻负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以小学语文《三顾茅庐》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在讲课完课文知识后可以尝试改变传统为学生布置大量口头、笔头练习的作业形式。而是按4人为一小组将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平均、合理的分组。然后引导学生以自己对三国中诸葛亮、刘备、张飞、关羽的了解制作出相关的道具(如:诸葛亮的羽毛扇;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等),在道具制作好的基础上,引导组织各组学生分角色将课文内容以生动、形象的表演呈现出来。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要求,如:表演以课文为基础,可以适当的添加自己设计。各组学生表演之后,教师评出表现最好的一组将给予适当的奖励。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为达到最好的表演效果就会在互相沟通与促进中深入钻研课文,以加深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实现对角色的更好把握。这样不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通过适当增加课堂趣味性也可以实现巩固知识,提升效率的目的,进而可以促进轻负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综上所述,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而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故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以实现构建轻负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目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析[J].张洁.西部素质教育,2016(03).
[2]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张春燕.西部素质教育,2016(03).
论文作者:徐静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