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软基施工技术处理措施论文_罗石开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让道路交通满足人们出行需求,为人民提供优质的道路交通,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离不开对特殊路基的处理。为了提高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施工建设单位要提升技术水平和增强质量监管力度。本文主要解析了高速公路路基软基处理,并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

1、施工方案

1.1施工准备

(1)交接线路中桩,复核导线控制点,进行路线贯通测量,内容包括导线、中线及高程的复测,水平点的复查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等,然后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核对无误后进行现场放样测量,放出路基中桩、边桩,并标注路基挖填高度,以及弃渣场等的具体位置。

(2)填料试验:取土场的填料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试验,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执行。

(3)调查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的详细情况。

(4)调查周边电缆、光缆埋深,按设计要求进行改移或埋设明显标志。

(5)修建临时排水设施,做到永临结合,以保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1.2 浅层处置

(1)本标段软基浅层处置均为路基填方段,采用挖除软土换填的方法。

(2)填方路基软基换填

1)路基处理断面图图3-1。

2)换填材料要求

A、碎石由岩石或砾石轧制而成,应洁净、干燥、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其颗粒形状应具有棱角,不得掺有软质和其他杂质,粒径宜为19mm-63mm,含泥量应小于10%。

B、碎石土碎石含量应小于70%。

C、片石应采用不宜风化的片石,其尺寸不应小于300mm。其厚度H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定。

D、土工格栅采用GSL50/HDPE型;土工格栅端头大样图见图3-2。

3)施工顺序:

a、清除清表后片石换填厚度范围内的软土,片石换填厚度不宜大于40cm,片石最大厚度不得超过压实厚度的2/3,碾压稳定后再分层填筑。

b、片石换填完毕后按设计要求应在片石上层铺30cm碎石,对其进行碾压,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需做沉降观测。

c、碎石碾压完后再铺30cm碎石土,对其进行碾压,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d、在碎石土上层铺一层GSL50/HDPE型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搭接宽度不小于50cm,采用U形钉固定。

e、上到工序施工完后再铺30cm路堤填料,对其进行碾压,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1.3振动沉管碎石桩及路基处理

(1)施工准备

1)机械进场道路:施工前铺设30cm碎石垫层以便机械进场。

2)碎石桩头预制:根据设计要求采用C30混凝土预制,预制桩头前应预埋桩头吊环。桩头大样图见下图3-3:

(4)碎石桩施工工艺

1)先进行桩位测放,测量人员测量放出中心线及边线控制桩,并做好控制桩保护,标示桩点里程,根据桩位平面布置图,用钢尺或测量仪器布桩,布桩误差控制在2cm内。

2)振动沉管碎石桩施工顺序视地质情况确定,一般采用由里向外、由一边推向另一边,可以挤走部分软土;对于抗剪强度低的粘性土地基,为减少制桩时对原土的扰动,则应采用间隔跳打方式。

3)施工前按规定应先做成桩实验,以验证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如发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及时会同设计单位予以调整桩间距和砂石灌入量等有关参数,重新实验或变更设计。

4)机具定位:将打桩机就位,合拢合瓣桩尖,将管桩向下垂直,使桩尖对准桩位标记,继续向下垂移桩管使桩尖入土。调整桩机搭架,使沉管与地面基本垂直,偏差不应大于1.5%,成孔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5cm,桩径偏差控制在2cm以内,桩长控偏差不大于10cm。

5)沉管达到设计深度后,进行碎石(粒径19mm~63mm)灌注作业,将碎石由加料口注入桩管内,灌入量不得少于设计值的95%,如不能顺利下料时,可适当往管内加水。

6)桩身拔管:管内灌入碎石高度需大于1/3管长,方可开始拔管,应有专人负责碎石灌入量,以防超灌或少灌。拔管时应根据试桩成果来确定固定深度位置的留振时间。

7)拔管成桩:振动沉管碎石桩的拔管作业与沉管灌注桩作业相同, 其程序为:灌料后原位振动 振动拔管 振动拔管 振动反插 振动拔管 再次罐料

第二次振动。以此为循环周期直至到设计桩顶标高完成一根桩施工作业(反插次数及反插深度均应满足桩身设计,横截面积为控制依据)。

(5)碎石桩施工完毕后在桩尾以下30cm范围垫碎石土,碎石土碎石含量不小于70%。

(6)路基处理

碎石桩施工完成后,桩尾以上50cm范围铺碎石 铺30cm碎石土

GSL50/HDPE型土工格栅 30cm路堤填料 GSL50/HDPE型土工格栅。

(7)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对场地进行清淤,清淤后并对场地进行平整,然后对碎石桩进行定位。

2)施工前按规定做成桩实验。

3)振动沉管碎石桩施工顺序视地质情况确定,一般采用由里向外、由一边推向另一边,可以挤走部分软土;对于抗剪强度低的粘性土地基,为减少制桩时对原土的扰动,则应间隔跳打方式。

4)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桩长、桩径、桩间距、碎石灌入量施工,确保挤密均匀和桩身的连续性。

5)应保证起重设备平稳,导向架与地面垂直,且垂直高度偏差不应大于1.5%,成孔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5cm,桩径偏差控制在2cm以内,桩长偏差不大于10cm。

6)下料要均匀,不宜过多,原则上要“少吃多餐”,勤加料。

7)成孔后下料要及时以免缩孔。若有较长停留时间须重新沉桩扩孔后在下料。

8)制好桩与桩之间的间距,观察土体隆起的速度和高度,密切注意观察桩顶和自然地面变化状况。

9)为有效的消除土中负压的产生,采用预制桩头的施工方法。即在振动沉管时在桩尖处加设一预制砼桩头,使套管成为两头开口,保证套管内气流畅通。

四、质量检验

4.1质量检验

(1)成孔后应通知现场监理工程师检验成孔深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碎石由岩石或砾石轧制而成,应洁净、干燥、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其颗粒形状应具有棱角,不得掺有软质和其他杂质,其粒径为19mm~63mm,含泥量应小于10%,沉管与地面基本垂直,偏差不应大于1.5%,成孔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5cm,桩径偏差控制在2cm以内,桩长控偏差不大于10cm。

(3)保证每孔填料量,碎石灌入量不应少于设计值得95%,并做好填料现场记录。严格控制振动挤密次数及电动机动;每孔桩按设计平均长度14m计算每孔碎石桩碎石量应为2.7475m3。

(4)质量检验应在施工完成2周后进行,其检验点不少于总装数的5%,用随机抽样的办法确定应该检验的桩,要求碎石桩在重II型动力触探测试,灌入量100mm时击数应大于5次,若占检验总数的10%的桩未能达到设计要求,应采用取加桩或其他措施。

(5)桩的质量检验方法(推荐两种):

①单桩荷载实验②动力触探实验

(6)施工时,要控制填碎石量、提升高度和速度、振冲次数和时间、电机工作电流等,以保证振冲密实和桩身的连续性。根据振冲器的能量,控制分段填料量及成桩的长度。

(7)碎石桩施工质量标准见表2

五、安全保障措施

6.1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明确安全责任人,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6.2设立专职安全员,随时检查安全情况。安全员负责把各种安全规范标识牌挂在办公室内和施工现场,向作业班组做好安全交底。对施工中较危险的部位提前设立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

6.4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如爆破员等)须持证上岗。教育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必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条例。

6.5配备安全生产的设施和劳保用品。安全员对桥台施工期间的各项工序进行定期安全检查。

6.6施工场内的一切电源、电线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专管。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6.7严格遵照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作业,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进入本工地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2)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3)电力线路必须先进入有保险装置和漏电开关的电箱,再接合格的电缆送电。

(4)工地的高坎、深沟均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及醒目的警示牌。

(5)加强防火、防盗教育,在住址及工棚等处布置防火器材。

六:结语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和延长其使用年限,施工人员需加强高速公路软基施工过程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高速公路软基施工带来一定帮助,为我国的高速公路交通发展做出贡献。

论文作者:罗石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软基施工技术处理措施论文_罗石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