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强化农村公路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论文_魏婷婷

试论如何强化农村公路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论文_魏婷婷

瑞安市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及农村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影响下,农村公路建设得到快速发展,进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同时,全国各地的农村公路建设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是因为农村公路体量小管理难,加之地质条件复杂的影响,工程的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强化农村公路施工技术的管理,以提高农村公路的质量水平,达到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强化农村公路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村公路施工技术;有效管理;强化措施

1强化农村公路施工技术有效管理的重要作用

1.1保证施工过程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强化农村公路施工技术有效管理,使得整个施工过程,各个施工环节、施工要素均在工程合同和施工技术规范下进行,严格受到设计图纸规定的技术和标准控制,将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始终置于可控状态,保证施工过程有序、正常进行。

1.2促进技术有效管理水平及施工人员素质的提升

为强化施工技术有效管理,必须设置有效的管理程序,可以对施工中存在的技术薄弱环节进行监查分析,针对技术薄弱处及存在的问题采取预见性措施,以便做到及时处理,扼杀技术事故隐患,确保施工质量,进一步有效提升技术管理水平。且在强化技术有效管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保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保证施工项目的经济效应、安全效益等。

1.3发掘施工中各资源的潜力

在强化技术有效管理的过程中,同时保证施工质量及顺利执行施工计划的基础上,施工单位就必须对人工、机械设备、材料等资源进行充分的潜力挖掘,尽量减低施工成本,以提升施工效益。

1.4增加技术储备及技术积累

在强化施工技术有效管理过程中,施工人员会站在积极研究开发施工新技术的角度上,逐步向农村公路工程施工有效管理现代化建设靠拢,这一过程不但促进了施工单位施工技术的储备及积累,而且提高了各个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强化农村公路施工技术有效管理的原则

2.1遵循经济效益原则

不仅要从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方面考量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还应遵循经济效益原则,即从施工成本和市场的角度强化施工技术有效管理,形成单纯的施工生产观,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少施工成本。

2.2遵循科学合理原则

强化农村公路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还应遵循科学合理原则,灵活、合理运用施工技术,满足施工现场各项施工工作要求,实现施工现场有效管理的科学化,在科学、合理的原则中进行农村公路施工,满足现代化大生产要求。

2.3遵循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为了保证农村公路施工现场的基本管理,协调各个施工工序正常开展,就必须要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来强化施工技术有效管理。在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统筹安排施工要素,抑制施工人员的主观随意性,以此来提高施工质量。

3强化农村公路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的实施措施

3.1落实县市区级政府及乡镇街道的主体责任,明确统一管理部门

县市区级政府及乡镇街道作为农村公路建设最主要的决策者,应加强对农村公路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是确保农村公路快速发展的关键。将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列入每年年终考核内容,可极大地提高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同时设立个别奖励政策来进一步提高其主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县市区级政府作为基层的直接领导,应针对辖区的发展需求制定整体发展思路,落实交通主管部门对全县市区农村公路工程进行统一部署,统一建设,也可以保证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发挥最大的效益。

3.2监管部门需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

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管部门应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法分包的行为,合法分包的队伍是否与施工项目一致,施工技术骨干和投标文书是否符合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要求等问题。此外,还要定期或随机的形式开展农村公路工程的实体质量检查,比如路基、桥梁、涵洞以及隧道等实体建成情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查看检测数据,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经过监理工程师确认,才能够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同时,在监督和检查农村公路工程中,一旦发现问题,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上报给相关部门,做到及时上报,及时治理,并做好处罚措施,责任落实到人,撇开客观因素和人情因素,保证问题整改到位后才可继续施工。

3.3施工单位应建立有效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应建立各级技术有效管理的机构,实行技术责任制,保证各施工技术岗位有专人负责,并明确各技术人员的职责,防止施工某环节出现无人负责或责任不清的情况,最大限度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另外,还应健全图纸会审制度、施工记录制度、施工技术核定制度、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保证各级技术人员可以依照制度而行,提高有效管理水平。

3.4做好图纸会审,按图施工

施工图纸会审是施工前一项重要工作,可以让施工人员更熟悉图纸的设计特点和实际意图,体会工程存在的施工难点,继而提前发现施工技术难度,解决各种应设计不到位而造成的问题,保证后续施工的开展能够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应做好图纸会审工作,提高图纸会审的深度和全面性,尽早解决图纸问题,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按图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此外,设计单位要提高设计图纸的完成度,落实前期勘探基础,为施工单位提供高质量的设计图纸,减少因设计问题而造成施工困难。但因国内对设计单位的监督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再加上设计单位工作量较大,设计图纸模板化、形式化严重,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体制,在设计源头保证工程品质。

3.5加强施工人员管理

人员因素是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工程管理人员是直接进行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人员,其自身素质、职业能力和工作经验等都会对施工管理的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另外,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等也会直接影响农村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要结合各技术规范要求,通过合理的培训方法来建立高质量、高水平、高技能的施工管理队伍,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业务能力与技能水平能够进一步得到提升,以保证农村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效率,提升施工质量水平。

3.6建立长效的养护机制

小修养护是农村公路建成后投入使用期间主要的施工内容,建立长效的小修养护机制是强化农村公路施工技术有效管理的重要一环。从干线公路小修保养定额入手,将小修保养费分为日常保养费和小修工程费两部分,明确各项费用构成和资金比例,确定养护生产作业项目类别和指导基价,为专业化养护计量支付提供依据。同时,推行养护合同管理,小修工程实行量化考核,取消标段养路,实行专项公路巡查和专业化集中养护作业制度,形成市处、县段、道工三级巡查机制。组建高素质、业务熟练、稳定性强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按辖区内及跨县市区两种作业模式集中开展专项养护作业。试点打造干线公路养护站,配置必要的大型养护和应急处置机械设备,使其兼具养护生产和应急处置双重职能;同时对老旧道班进行维修改造,使其具备基本的作业职能。

结语:

总之,要确保农村公路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就必须要不断强化农村公路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在保证公路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的基础上,有效管理内部及外部生产影响因素,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农村公路施工经济效益,并且防止生产安全事件发生,实现施工项目优化有效管理过程。

参考文献:

[1]赵文君.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8(12):8.

[2]王春良.提高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的对策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22):171.

[3]李新平.农村公路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1):246-247.

论文作者:魏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  ;  ;  ;  ;  ;  ;  ;  

试论如何强化农村公路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论文_魏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