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阅读链接的有效运用肖静颐论文_肖静颐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阅读链接的有效运用肖静颐论文_肖静颐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传统教育中,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思想落后,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实际开展教学中,老师要研究和应用相应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深入感悟和理解教学内容含义。阅读链接方式就是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和有效应用。本文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阅读链接有效应用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可以给小学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阅读链接;运用

阅读链接方式的教学,是对课本内容实施扩展,链接相关文本知识,实施课内和课外内容的连接,实施有效的融合和知识内容的扩展,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果只进行课本内容和文字阅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扩展,也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应用阅读链接方式,结合其他文本知识对课本内容充分分析和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理想境界和综合素质。

1、改变思想,增加学生思维

1.1转变思想开展相关知识课外阅读

小学道德与发展教学要求学生建立法律观念,了解安全知识,并对这些道理知识要深入理解[1]。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老师要改变教育思想,阅读和理解课本教材内容,以达到掌握和学习相应的道德和法治知识。比如,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单元内容时,老师要改变传统的只针对课本进行阅读理解的方式,要引导学生扩展思想和学习范围,对相关内容文本及网络知识进行阅读,结合课本知识是深入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如对这个单元的《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进行教学时,要和学生的特点及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引导学生实施多方阅读,从阅读中寻找到符合自己发展和兴趣特点的业余生活。在阅读了微机知识的有关内容,培养自己对信息技术探索的兴趣。进而让学生对科学研究感兴趣,在业余生活中积极主动研究相应计算机知识,学习各种网络信息技术,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给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2以学生视角阅读,增强学生思维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中,要明确教学内容,同时也要促使学生对相关内容和知识实施有效理解,并在生活中科学合理应用。老师要明确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进行课本知识整合,转变视角,进行实践教学时,以学生的视角开展阅读,培养和增强学生思维,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实施“做聪明的消费者”章节知识教学时,老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学习和阅读关于消费知识和合同的文本,收集和阅读珍惜生活和学会生活的内容,和课本知识内容相结合,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比如,学生平时应用文具书本、购买零用物品等实际生活,了解消费、物品购买等知识,进而能深入理解所说的合理消费,创造美好的生活。

2、结合课本内容实施各项内容阅读

2.1根据课本内容进行阅读

小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2]。在进行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提供各方面知识文本和内容给学生,引导学生实施有效阅读,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本知识,提高其自身能力和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我们神圣的国土》知识时,老师要求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阅读和理解,并在地理、历史、文学等各个方面选择和选择相应文本,在其中了解我国的国土内容,对国家各个地区情况进行了解,包括经济、政治、人文、科学等各个内容。结合这些知识内容有关的文本介绍,让学生对我国国土和区域实施了解,了解每个地理位置不同的城市及领土面积情况,并与国际上相关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对其进行表达,进而产生对国家的热爱。

2.2结合绘本教材实施教学

老师要结合绘本教材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杜绝学生进行经验和知识的链接。小学生对绘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明确绘本中的知识和感悟。老师要应用绘本当中的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进行有效思辨思维。比如,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相应内容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理解。如进行相应地方故事和知识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故事编创,并进行相关信息资料收集,实施合理比较,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实施有效感悟,体会课本内容和内涵。

3、结合现代技术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相关知识阅读

3.1课本知识和网络信息阅读相结合

如今是科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要和时代发展相适应,在进行相关内容和知识的教学和学习时,要有效利用相应的科技信息技术,进而促进学生扩展思维和思路,有效提高其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质,同时增强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3]。比如学习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信息万花筒”单元知识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及网络观念,现代科学技术有科学合理的认识,并对网络的利和弊进行正确认识。同时,要合理控制学生实施网络信息的了解和学习,避免出现盲目上网和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

3.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收集相关信息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有关知识的教学中,要在学习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合理扩展。现在的科技信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对相应的知识学习中,要收集和整理相关内容,进行课本知识的合理扩展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比如,关于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单元知识教学时,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技术、传统美德等内容可以利用网络和各种文本进行相关信息阅读分析整理,把收集的信息资料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有关知识的扩展,以此扩大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范围,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深入理解相应知识内容,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重视课本知识内容的讲授,也要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更要应用相应阅读链接,实施课本知识内容扩展,进而促进学生更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并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合理应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学思. 关注有效体验 提升核心素养——有效体验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7(2):16-16.

[2]贾艳侠.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探究[J]. 考试周刊, 2017(52):113-113.

[3]徐卫平.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两难问题及破解[J]. 中国德育, 2018(7):48-51.

论文作者:肖静颐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8

标签:;  ;  ;  ;  ;  ;  ;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阅读链接的有效运用肖静颐论文_肖静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