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考的准备与技巧_高考论文

物理高考的应试准备和应试技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理论文,技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是考查考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高低的选拔性考试,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综合检测。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绩是每个考生的夙愿。在考前应作哪些准备,考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稳操胜券呢?

一、考前的准备

(一)考前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生能力的考查,考试说明强调:“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要通过考核知识及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能力不是空洞的,考生的各种能力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之上的,物理理论是由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组成的。考生要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绩,首先必须掌握好这些概念和规律。

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了中学物理中的全部20个单元,其中B级知识占80%以上,A级知识也占一定比例。根据高考的这一特点,要求考生在复习中要全面,知识点滴落实,不要留下簿弱点和知识“死角”,B级知识必须按考纲要求复习到位,A级知识也不能忽视。

高中物理的概念体系是比较复杂的,其中力学和电学部分知识非常系统,概念间的关系逻辑性强,考生不但要掌握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还应从一个概念与其它概念的联系中去理解概念。例如:“动能”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从“动能”与“速度”、“动能”与“动量”、“动能”与“功”、“动能”与“参照物”等概念的联系中去理解它。

在物理理论中对物理现象的精确描述离不开物理量,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是物理规律。要掌握物理理论,必须深刻理解这些规律,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熟悉同一规律的各种表达形式,弄清相关规律的联系和区别等。

考生仅仅是理解和初步掌握物理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运用知识时,还存在有方法问题。各个部分都有一些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所以考生在系统地掌握知识体系的同时,要系统地掌握解题的方法体系。如在力学的复习中,考生必须掌握力学规律的选择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法、受力分析的方法、物体运动情况的分析方法等。

在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形成技能。在复习中,必须训练一定数量的习题,在习题的选择上应以常规题为主,因为高考中大量的考题都是运用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常规题。高考中出的少数“能力题”,当然也只有充分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生才能顺利求解。复习中,可通过一题多解,使知识和方法融会贯通,培养变换思维角度的能力;通过一题多问,弄清同一问题的各个侧面和各个层次,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通过一题多变,克服思维定势的负效应,培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能力;通过多题一联,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迁移能力。这些做法均可在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考前的心理准备和生理准备

心理素质对高考的影响很大,有时会决定考试的成败。所以考生在高考前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正确估计自己的水平,恰当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要充分自信,争取使自己的水平最佳地发挥,切忌过分紧张。

生理条件对高考的影响不可忽视。高考中,如果考生体质虚弱,过度疲劳,即使总复习阶段成绩良好,考试中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因此考前的生理保健也要做好。

二、物理考试中的应试技巧及注意事项

要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如前所述的考前的充分准备当然是必需的。在考试时除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外,也应注意一些应试技巧。

(一)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切忌“想当然”

要正确解题,审题是关键。迅速准确地弄清题目中的物理情景,不要“想当然”。高考是“指挥棒”,全国的中学老师和中学生都在研究“高考题”,高考试卷为了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高考试题的命题必须求新求活,即使是“陈题”,一般也是经过适当变换过的,所以考生切忌“相当然”。1995年高考物理的第一个计算题是一个很简单的光学试题,题目的文字叙述也不长,但有不少考生想当然地把发光点“沿垂直于主轴的方向移动”误认为是发光点“沿主轴移动”,从而造成解题错误,不仅失去了这一题的分,并且在这一题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解其它题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审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题目的有关字、词、句、式子、图形等信息进行发现、辨认、理解的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解题所需信息的感知过程。首先,应当细致认真地读题,尤其要反复研究关键字、词、句,弄清题目涉及的是怎样一个物理问题,研究对象是什么,经历了什么变化过程,题目中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哪些条件是显知的,哪些条件是隐含的,如何把隐含条件转化成显知条件,然后确定该物理对象(或过程)属何种物理模型,应遵循什么物理规律,最后列出有关方程求解。

(二)先易后难,切忌机械地按题目的顺序解题

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的难点是分散的,除了最后一两道计算题有较大的难度外,前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中也设计了一些难度较大的题,这就要求考生不要机械地按试题的顺序解题,而必须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把较简单的题目的分先得到手,然后再平心静气地攻较难的题,这样,即使有个别难题实在做不出也就无怨无悔了。

(三)认真细致,规范答题

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难度总体上说是稳定的,预计1999年的整卷难度会适中。但这毕竟只是预计,如果整卷的难度较大,考生也不必惊慌,请记住:“我难别人也难,谁能沉着冷静地思考,谁就有最佳的发挥”;如果整卷偏易,也千万不要激动,请记住:“我易别人也易,谁能认真细致,谁就会是优胜者”。

认真细致,就是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把该得的分尽量得到。审题要认真细致,要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如有些选择题可能是问“不正确的是”;代数值计算要认真细致,要注意单位的统一;书写最后结果要认真细致,对用字母表述的题一定要注意用题目中的已知量表示结果,对有数值计算的题,一定要注意单位和有效数字。

计算题必须规范书写,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有关过程分析的叙述(尤其是最后两个计算题),方程式的前面一般要交待列式的对象、过程(或状态),所依据的物理原理,引入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等;必要时,注意画好过程草图或表示过程的图象;列方程时,一般先列出完全用字母表示的方程,且方程后一般编上序号;解方程的演算过程可在草稿纸上完成,但重要的演算步骤必须写在试卷上,最后要明确写出解方程的结果,有些题要对结果作必要的讨论。

以上意见供同学们参考,最后预祝同学们在高考中能超常发挥,心想事成。

标签:;  ;  ;  ;  

物理高考的准备与技巧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