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水利工程中,生态堤防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水资源利用的现状不理想,所以在当前我国在水利堤防工程生态堤防的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推动水利工程堤防系统的生态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完备的生态堤防系统不仅可以起到抗洪防涝的作用,还可以为河道生物提供一定的生存空间,有助于保障水利工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本文对水利工程生态保护建设的实际现状、重要性原则、建设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希望通过分析,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和参考。
关键词:水利;生态堤防;建设;可持续发展
引言
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需要加强设计水平,从而才能促使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发展,以水利工程提防生态设计为研究,对其进行了具体阐述。
1 生态堤防的概述
所谓生态堤防,简单来说,指的就是在传统堤防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一项“生态性”的要求。水利工程堤防的修筑,主要作用是修复和加固河岸,从而实现防涝、防洪的目的。而生态堤防设计,就是在确保堤防基本功能得到发挥的前提下,尽量采取生态、绿色的手段开展修筑工作,要满足这一要求,就必须对堤防建设结构进行适当改进,此外,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应当尽量选择容易获得且无需加工的天然材料。总之,生态堤岸的设计,就是要在满足抗洪防涝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一般来说,生态堤防设计主要可采用三种形式:第一是人工自然型护岸河堤,这种类型的堤防形式一般适用于跨度较小且防洪要求较高的河段,在修筑此类河堤的时候,需要用到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实践证明,人工自然型护岸河堤最为显著的优点就是抗洪功能较强。第二是自然型护岸河堤,这类河堤主要利用木材、石材等自然材料来实现抗洪防涝、加固河岸的目的。第三是自然原型护岸河堤,即在河岸周边栽种芦苇、白杨、柳树等喜水性植物来达到保护河堤的目的。
2 建设堤防的意义
传统水利工程有很大的弊端,首先在建设的过程时,没有注意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它只满足了人们短期对于社会的要求。所以,隐藏着巨大的问题在工程建设中。从长远来看,最后的影响就会导致水资源的枯竭。因此,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讨论和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总结生态水利工程的技术方法:为新项目提供可持续发展,为减轻河流生态系统压力提供技术方法,为人工改造河流生态系统恢复规划设计、污水系统生态恢复和水利工程生态调整提供河流健康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3 水利工程生态堤防建设的基本原则
3.1 秉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基本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的功能。秉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基本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提高堤防建设的多样性
水利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项目,其主要作用是给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便利条件,而且还能促进生物系统的多样化。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堤防设计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河流类型、流向等,尤其要关注周边动植物的生存条件,尽量在确保河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开展设计与修筑工作,这样才能为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提供有效保障。
4 优化我国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建设思路
4.1 堤线的布置与堤型的选择
在进行生态堤防设计的时候,必须注重对河流自然形态的保护,特别是河道的分叉与蜿蜒区域,必须尤其重视,尽量减少施工过程对当地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做到对施工现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有效保护,不仅要充分考虑到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适当增长堤防之间的距离,协调好水资源和土地开发之间的关系,着力解决泄洪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确保河流泄洪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条件下,使河滩与河漫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确保河流自身净化功能的全面发挥,使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2 注重河岸防护建设材料的使用
滩涂地区是非常关键的地方,是水陆两栖动物的生存区域,同时水生物生存、繁衍的重要地方。故结合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十分的重要。以为维护河道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景观为前提,再开展河岸防护建设。尽量选择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建设材料,减轻对动植物生物正常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4.3 加强对水利工程生态堤防建设施工与管理
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建设,应尽量错开在动植物的繁殖期,注重对动植物的保护。对于国家级的保护的动植物,更要引起注意,要使用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水利工程的建设应尽量地降低施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冲击和影响。加强对水利工程生态堤防建设施工与管理。做好工程建设的记录和整理工作,注重总结和反思,借鉴的同时积累经验,促进后续工程建设。
4.4 周围景观的建设
在处理水域时应保留河流和湖泊的自然价值,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过人工建设超标。如果四周的环境得到了建设的加强,那么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就可以更好地发展下去。
4.5 合理设计河流断面
河流在不同的河段往往表现出宽度大小与滩涂深浅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在进行河流断面设计的时候注重河流的多样性特征,尽量保护河道的多样性,这样才能使当地生态景观的多样性不被破坏,促进当地完整生物群落的形成。在堤防工程设计与修筑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河道对周边土地的利用功能及其主导功能,还应当积极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现代水利技术与水利专业知识等,使河道的不规则断面得到有效保护,最大限度避免过度平整化、单一化等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还应当处理好与当地自然系统之间的关系,保护植物与动物的生存环境,提高自然系统的协调性。例如:以往在河流断面设计中所采用的梯形断面和矩形断面会导致生物的繁殖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进而阻碍生物的长期生存与发展。而采用复式断面不仅能达到防洪防涝的目的,还能帮助提升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平衡性。
4.6 堤线安排及堤型建设
自然的河流具有丰富多彩的形态,由此造就了河流流域生物的多样性。在堤线安排中,应根据河流的自然形态,最大限度的维持河道的原貌,减少工程建设对流域的影响。建设堤型时要确保水流的渗透合理,并且要兼顾保护生态环境。堤防间距宽窄的安排要合理,要协调好水资源利用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类利益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保证河槽和河漫滩有一定的生物生长空间和栖息地,以保证河流的有一定的自净功能。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但除了经济价值以外,其还会引起一定的生态效应,如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重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就很可能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因此,必须做好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工作,尤其是生态堤防的设计,不仅要确保堤防抗洪防涝等基本功能的发挥,同时还要协调好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红涛.大型水利工程中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J].大科技,2012(12):165~166.
[2]史可平,黄兰,黄连芳等.堤防建设中的生态水利工程理念[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9):3083-3083.
[3]张家灵.生态堤防设计问题与原则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1)
[4]丁惠君,游文荪,麻夏.堤防建设中的生态水利工程理念[J].江西水利科技,2008(z2).
论文作者:尹启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堤防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论文; 河流论文; 断面论文; 河堤论文; 自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