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奇台县人民医院 831800
【摘要】目的: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治疗中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下取得的效果做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82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西酞普兰,观察组治疗药物选择艾司西酞普兰,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结果:治疗效果观察,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80.49%(33/41),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HAMA评分治疗后观察组(15.00±4.00)分低于对照组(22.30±4.50)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7.32%(3/41)低于对照组24.39%(10/41),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药物选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障碍;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效果
作为临床常见精神类疾病,广泛性焦虑障碍主要以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为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症状。临床治疗中,一般采取药物控制治疗方法,如SSSRIs类药物中,艾司西酞普兰应用效果显著,对帮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将就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下的效果做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82例资料,男53例,女39例,年龄22-56岁,平均(35.5±6.0)岁。入选标准:①与“CCMD-3”中关于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吻合[1];②4周内无单胺氧化酶制剂或其他抗焦虑药物使用情况;③无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④患者及其家属确认知情同意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将8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比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中药物选择西酞普兰(国药准字J20030097,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剂量控制1d保持10mg·d-1,用药3-5d剂量调整为20mg·d-1。观察组患者治疗中药物选择艾司西酞普兰(国药准字J20050124,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用药剂量1d为5mg·d-1,3-5d剂量10mg·d-1。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周,治疗期间禁止给予其他苯二氮卓类或抗抑郁药物,若患者伴有睡眠障碍情况,可考虑给予10-20mg唑吡坦片。
1.3观察指标
利用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HAMA[2]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广泛性焦虑障碍表现观察。治疗效果评价,以HAMA减分率作为评价标准,分为:①痊愈,HAMA评分结果减分率为75%以上,焦虑症状基本消失;②显效,HAMA评分结果减分率介于50%-75%之间,焦虑障碍症状明显缓解;③有效,HAMA评分结果减分率25%-50%;④无效,HAMA评分减分率低于25%。取其中痊愈、显效、有效例数纳入满意率计算中。另外,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WPS xls表格汇总,引用软件SPSS21.0做统计学处理,HAMA评分计量资料由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治疗有效率由数(n)或率(%)描述,通过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效果观察,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80.49%(33/41),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HAMA评分分别为(28.10±4.50)分、(28.30±3.8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观察组HAMA评分结果(15.00±4.00)分低于对照组(22.30±4.50)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2例、嗜睡1例,发生率7.32%(3/41),对照组恶心呕吐3例、便秘3例、手抖2例、口干1例、嗜睡1例,发生率24.39%(10/41),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广泛性焦虑属于精神障碍疾病之一,有病程长、预后差特点,患者承受的身心痛苦较大,从发病原因看,主要体现在去甲肾上腺素、五羥色胺神经递质分泌失调,致使患者出现明显焦虑障碍表现。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式以药物控制为主,如苯二氮卓类药物,对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症状效果明显,但该药物主要适用于急性期发作患者。有研究中指出[3],药物选择西酞普兰,在抗抑郁效果上明显,但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可能性较高。比较之下,引入艾司西酞普兰,其作为S-异构体,对于降低五羥色胺能神经元敏感性效果明显。本次研究中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整体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在HAMA评分上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反映出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下相比西酞普兰可取得更加显著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说明艾司西酞普兰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注意的是,临床治疗中,用药的同时应做好监护工作,如部分患者焦虑障碍严重,可能有过激行为表现,如自杀等,要求治疗期间做好监护工作,可告知患者家属如何陪护,以此保证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药物选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亮,罗毅,杜洁,唐晟.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效果对比[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2):42-43.
[2]杨雅芬,吴迎春.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120例临床对照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5):4-5+8.
[3]刘晓,马元业,李捷,等.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6,29(2):146-149
论文作者:李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普兰论文; 患者论文; 障碍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药物论文; 性焦虑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