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阆中637400)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74例作为样本,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NIHSS、ADL、Fegl-Mevyer评分、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NIHSS(4.58±1.12)分、ADL(85.10±1.67)分、Fegl-Mevyer(3.14±0.12)分、满意度94.59%。对照组护理后NIHSS(10.62±1.85)分、ADL(72.32±1.82)分、Fegl-Mevyer(1.69±0.13)分、满意度81.0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急性脑血栓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运动功能,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病情康复,提升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急性脑血栓;神经功能缺损;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2-0073-01
前言:急性脑血栓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死亡率高,后遗症多的特点。通过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的方式给予治疗后,如未给予妥善的护理,患者极易出现偏瘫、失语、失认症状,预后较差。有研究指出,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到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预后。本文于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中,随机选取74例作为样本,阐述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观察了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性别:男/女=21/16,年龄(65.96±15.32)岁,NIHSS(14.56±1.50)分。对照组性别:男/女=22/15,年龄(66.49±14.80)岁,NIHSS(13.48±1.10)分。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以饮食护理、心理干预等为主,护理人员需及时为患者翻身,预防压疮等并发症。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床上被动运动:患者难以自行活动时,护理人员应辅助患者进行床上被动运动,为其活动肩、肘、踝、腕、膝关节,促进血液流通,预防压疮,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在此阶段,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按摩患肢,及时辅助患者更换体位。(2)待患者可自主活动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借助健侧肢体自行翻身、坐起,逐渐延长坐起时间。(3)待患者取坐位时间达30min时,可辅助患者下床,连续站立、行走,逐渐延长训练强度。训练初期,应给予患者双拐或由护理人员辅助患者行走,避免发生跌倒等风险。(4)进食训练:如患者难以自主进食,初期应给予营养支持,预防营养不良。可自主进食后,应少量、多次给予患者流质食物食用。患者吞咽食物后,应隔30s左右继续给予食物,避免诱发呛咳。(5)语言功能训练:护理人员可嘱患者首先练习“a”、“m”等单音节,继而尝试说出词汇,逐渐增强语言功能。(6)认知功能:护理人员可每日询问患者家属的名字,并为其提供旧报纸,为其播放熟悉的歌曲,嘱患者家属多与其沟通,促进认知功能恢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包括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Fegl-Mevyer运动能力评分3项指标)、家属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康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NIHSS、ADL、Fegl-Mevyer,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脑血栓患者,运动能力差,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常规护理方法,较注重饮食护理、心理干预以及体位护理。护理人员虽可对压疮等并发症进行预防,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等则缺乏重视。受其影响,患者康复速度一般较慢。长此以往,易加重患者的抑郁情绪,导致其护理依从性下降,进一步减缓康复速度,形成恶性循环[1]。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以促进病情康复为目的,根据患者的特点所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该护理模式要求早期采取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调整护理内容,提高护理方案的适应性,促进病情康复。为改善急性脑血栓患者的预后,本文实施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患者无法自主活动时,辅助患者进行床上被动运动,可预防肌肉萎缩,且能够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当患者可坐起后,嘱其进行行走训练,能够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逐渐增强,使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提升[2]。自单音节入手,指导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者沟通能力,使其不良情绪逐渐减轻。通过“播放熟悉的音乐”、“观看旧报纸”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对患者病情的康复同样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研究发现,实施上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后,急性脑血栓患者NIHSS(4.58±1.12)分、ADL(85.10±1.67)分、Fegl-Mevyer(3.14±0.12)分,与常规护理相比,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能力恢复效果更佳(P<0.05)。本组患者家长满意度94.59%,与常规护理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果显示,护理后,患者Fegl-Mevyer(3.4±0.2)分,研究结果与本文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急性脑血栓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运动功能,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病情康复,提升家属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娟.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19(06):154-155
[2]张淼.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运动能力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9,23(02):254-255
论文作者:赵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患者论文; 脑血栓论文; 满意度论文; 功能论文; 能力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2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