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瑞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近年来建筑开始向高层和超高层方向发展,这也使框架结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高层建筑在竖向构件及构成方面存在逐层累积的重力及载荷,因此需要较大尺寸的柱体及墙体作为支撑,这也对框架结构施工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因此在实际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好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工序的施工质量,为框架结构整体质量的提高析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模板;钢筋;混凝土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年来建筑高度不断增加,建筑结构更加复杂化,这也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建筑物而言,当其楼层不断增高的情况下,其支撑力也会随之提升,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质量和施工技术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框架结构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当前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撑下,框架支撑体系越来越完善,为了能够好的保证框架结构的稳定性,要求设计时需要计算其相应的承载力,进一步增加框架结构抵抗较大变形及侧向荷载的能力,有效的保证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1基础模板安装
在垫层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水平基础根据具体的轴线进行测量,并对各个需要的边线利用基础平面尽量好,在各个暗柱角利用油漆进行具体的标记,这样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控制边线对支柱进行固定,这样有利于保证模板具有较好的硬度和稳固性,提高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施工负载及施工载荷的承载能力。在安装基础侧模时,需要把握好垂直角度,同时还需要将安装偏差控制在3mm范围内。利用细水泥砂浆对垫层与模板底部结合处的缝隙进行嵌填严实,避免发生漏浆问题。最后,通过在模板上口拉通线进行校直,确保边线具有较好的顺直性。
1.2主体结构模板施工
由于立杆作为整体结构的支撑体系,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其要立于坚实的平面之上,即要求其在保证在安装好上层模板与支架之后能够承受对应的载荷,保证不会出现压垮的情况。否侧下层楼板结构支撑体系无法拿掉,而且当上下支柱在同一垂线上时,整体结构体系的施工也无法正常进行。另外,由于整个支模工序按照对应的程序进行,在没有具体对其进行固定之前,不宜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而且使用支架脚手架时,主节点的横向水平和纵向水平、横向扫地杆和纵向扫地杆、连墙件等都不能够拆除。
1.3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除时宜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通常情况下需要先拆后续支立的模板,后拆先支立的模板,先将不承重及少承后重的拆除掉,最后拆掉承重大的模板。同时宜先拆支撑部分,后拆方木模板。对于拆下的模板需要先运至安全场所进行妥善存放,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对模板造成损伤。
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2.1做好材料准备工作
在进行钢筋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固定的位置存放钢筋材料,同时宜将钢筋存放在安全位置。在具体选择钢筋存放位置时,需要保证取材方便,并保证位置的安全性。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针对钢筋材料的数量、型号、规模和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确保钢筋材料各方面都与施工要求相符。
2.2做好焊接施工准备
在钢筋进场还需要对其质量进行再次检验,保证钢筋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在具体焊接之前,还要做好钢筋的力学试验和焊接试验,针对焊接试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钢筋要及时处理。将存在问题的钢筋进行撤换,并针对焊接试验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查找,针对处理完的钢筋进行再次检验,直至其合格为止。
2.3做好放样与下料施工
在针对钢筋材料进行放样和下料施工时,通常情况下需要留有一定的余量,这样在焊接完成后,焊缝处出现线性收缩后,框架结构中桁架和梁在受到弯矩作用时不会有拱起情况出现。因此在实际放样施工过程中,当受弯构件总长在24m以内时,一般情况下放样余量宜在5mm左右,当总长度在24m以上时,放样余量则宜在8mm左右。
3粱柱节点箍筋施工
在梁柱节点箍筋施工时,由于节点结构较为复杂,而且钢筋分布十分密集,特别是框架中间的柱子,各构件钢筋纵模交错,施工过程中箍筋绑扎难度较大。同时框架结构采用整体式沉梁方式,箍筋绑扎困难,部分施工人员存在供点以下箍筋不绑扎的现象,这就对于整体结构安全都带来了较大的隐患。钢筋框架在入膜后箍盘绑扎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施工人员通常会图方便将节点区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箍筋连接在一起的情况,这必然会对框架整体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在实际梁柱节点箍筋施工过程中,当梁板模板安装完成后再进行梁板钢筋安装,然后进行整体沉梁,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交叉作业量,同时也能够解决施工过程中节点箍筋少及箍筋间距不均匀等问题。
4混凝土工程施工
在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其中最为重点的内容之一,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框架结构的强度和抗震性能。在具体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结合工程的要求配制混凝土,选择混凝土材料时,需首先试配,若其能够满足要求,则可将其带入施工现场。且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比例调配混凝土材料,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基本要求来调整混凝土的比例。在大截面梁浇筑使用中,应采用分层浇筑的形式,规定每层的厚度控制在500mm。在施工中,沿梁高可不设置施工缝,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浇筑施工的施工顺序。需要先对强度和等级高的结构项目进行浇筑,然后再浇筑等级低的结构。浇筑施工时,要分层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时需要进行振捣操作,施工人员需要掌握好振动棒的施工要点,当柱体高度达到3m及以上时,一定要分两步进行操作。第一次浇筑时应该将振捣棒深入到柱模深处,启动振动棒,当柱底出现浆液时即可停止,不能够振动过度或者是振动不足。第二次浇筑完毕进行振捣时,振动棒需要深入第一层泥浆下部100mm处,这样能够两层混凝土之间结合的更加牢固。在浇筑完成后要做好养护工作,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时,则要进行拆模操作,在模板拆除后,需要根据混凝土边角地带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对混凝土边角进行修复,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空间的不断压缩,城市建筑工程的高度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建筑物的强度,在建筑施工中对框架结构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多。当前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问题很多,这大大影响了框架结构应用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框架结构工程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把控好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并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解决,全面提高框架结构施工的质量,为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珉.对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策略的分析与研究[J].江西建材,2017(21):112~113.
[2]陈翠萍.探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J].中国标准化,2017(10):131.
[3]王亚涛.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J].居业,2017(08):132+134.
论文作者:张则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钢筋论文; 框架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模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节点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