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盆腔炎发病率正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指的是女性内生殖器、周边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出现的炎性症状,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白带异常等[1]。盆腔炎的发病是由于妇科炎症未能彻底治愈且进一步恶化所导致,并且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严重者会导致不孕。目前,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本文为了深入探究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选取了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相关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采取抽样分组,对照组40例单纯采取克林霉素治疗,观察组4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年龄25岁-51岁,均值(35.6±10.8)岁,病程0.1年-3.0年,均值(1.4±0.3)年。观察组年龄23岁-54岁,均值(36.9±10.8)岁,病程0.2年-2.9年,均值(1.4±0.4)年。纳入标准:所选患者经诊断全部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符合《实用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经超声检查提示有盆腔积液,且双侧附件增厚;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水平升高;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要求。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史、临床资料不完整;恶性肿瘤、沟通与意识障碍者;未签订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发现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可比较。1.2治疗方法对照组40例单纯采取克林霉素治疗,克林霉素1.2克加入250毫升生理盐水进行治疗,每天进行2次静脉滴注, 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治疗3到4个疗程。观察组4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将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治疗,每日两次,结合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最大应用剂量应控制在0.6g以下。一疗程为一周,持续治疗3周。1.3评价标准(1)参照《妇产科学》判定疗效,显效: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全部消失,B超检查与阴道分泌物化验提示正常;有效:与治疗前相比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经B超检查、阴道分泌物化验提示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未出现明显改善或者加重。(2)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4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详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 痊愈(n) 有效(n) 一般(n) 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 22 16 2 95.0 对照组 14 16 10 75.0 2.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共有2例皮疹,2例腹痛、腹泻,4例食欲不振以及3例胃肠道不适,总发生率为27.5%;观察组中,共有1例腹泻,1例食欲不振以及1例胃肠道不适,总发生率为7.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导致盆腔炎发病率逐年递增的主要原因是性生活与经期的不卫生, 且食用辛辣是食物和过度疲劳也是导致盆腔炎发病的重要因素。盆腔炎的特点为病程长、且反复发病、难以完全治愈等,对女性生理及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而克林霉素与盐酸左氧氟沙星属于常用药物。克林霉素抗菌作用显著,能够对病原菌的合成进行有效抑制,进而发挥出杀菌效果。但是单用克林霉素治疗时,患者比较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治疗效果,因此建议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盐酸左氧氟沙星为喹诺酮类药物,可对细菌DNA酶活性进行抑制,使细菌合成被阻断,从而达到抗菌的目的;有学者[3]指出,左氧氟沙星药物副作用少,能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度与依从性,即便出现不良反应,也能够在停药后自行消失。综上所述,在盆腔炎患者治疗中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值得应用。参考文献[1]吕双丛,曹瑞丽,王珍等.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 23(5):592-594.[2]金敏丽,张丹.氧氟沙星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性科学,2015,17(6):11-13.[3]孙丽,高毅.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当代医学,2015,21(29):135-136.
论文作者:聂长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氧氟沙星论文; 盐酸论文; 患者论文; 盆腔炎论文; 对照组论文; 霉素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