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与机理选择
张拯华,张 昊,朱永恒,冯永权,高 尚
(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江苏 徐州 221000)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简单加工、低成本的“人口红利”传统制造业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僵局,需要进行转型与升级。文章立足于“互联网+”的大背景,分析了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问题。介绍了“互联网+”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现阶段传统制造业企业所遇到的问题,指出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的必要性,对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互联网+”;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
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新型社会形态的出现,实现了社会生产形式的变革。如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完成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自我转型与升级,这就要求传统制造业企业必须把握住当今时代发展的契机,精准定位企业的转型方向,合理优化企业的内部结构,创新发展模式与信息整合,完善企业自身的产业链条,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实现传统制造业企业真正的转型与升级。
1 “互联网+”的内容简述
“互联网+”主要是指互联网行业创新发展下的新型形态表现,是基于现代知识社会创新以及经济高速发展基础上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变化。通俗来讲,“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它并不是简单的产业相加,而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相互融合,在当今时代下所形成的新型社会产业形态。它不仅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也为传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与广阔的网络平台。
“互联网+”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的六个特征。其中跨界融合是指产业的相互融合与跨界合作,传统产业能够跳出单一发展的模式,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借用互联网的平台创新发展模式从而走出传统产业的发展“寒冬”。 创新驱动主要是指社会产业模式的自我变革,发挥出创新的力量。重塑结构则是指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下,借由互联网平台打破地域、文化等因素的限制,将信息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能够为传统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尊重人性是说,从人类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分析,在社会产业的创新上调动人性特点,创新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开放生态是“互联网+”特征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其主要是以用户价值为导向,通过传统产业跨界合作的模式,打破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因素,实现链圈式价值重构的生态体系。连接一切则是在传统产业创新模式后,整合传统产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2 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现状
2.1 关键技术的缺失
创新是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技术的创新能够为传统制造业企业带来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以及新的优势。但由于我国目前制造业企业还停留在产品的简单加工环节上,关键技术还依赖于进口,自主创新技术较少,从而导致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制造技术水平低下,自主研发产品较少,在市场上缺少竞争力。
2.2 资源利用率低下
由于关键技术的缺失,在传统制造业企业产品制造的能源利用上,能源没有能够被合理有效地应用在产品制造上,产品的资源利用率低下,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制造成本的增加。
2.3 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作为一种新的战略性人造资源,互联网信息技术及应用是驱动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力量。[2]因此,加快我国当前传统制造业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转型升级,是当前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当务之急。
2.4 高运营成本的挑战
以调查对象对外卖服务的满意度来评价市场效益,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进行市场效益评价[6].为对比分析选择外卖和学校食堂2个评价对象,设置便利性()、卫生安全()、价格()、口味()、服务态度()和种类()6个评分因子.评分设置5个选项,分别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整理调查结果,录入数据,并对5个选项依次赋值为5,4,3,2,1,对数值进行汇总计算和相关建模分析.
3 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意义
主要是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制造业企业。依据当前的消费用户主体,从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企业的产品的主要消费主体,企业产品需要被消费者所接受,商业化的营销模式需要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以及产品售后服务,确保消费者的满意度。基于此种情况下,企业必须重视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审视消费者为企业发展带来的价值。
Jacopoda Varagine (348 AD) described the “miracle of the black leg” where a gangrenous leg of Justinian (Roman deacon) was replaced with that of a dead Ethiopian man[5].
4 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路径的选择
4.1 商业民主化
首先,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社会产业模式不再适合当下的经济发展。我国正在逐渐走向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市场的走向也逐渐向互联网靠拢。因此,传统制造企业的简单加工、低成本劳动力的“人口红利”增长模式难以继续。其次,当代的消费主体发生变化。“80后”与“90后”成为当前主要的消费主体,尤其是“90后”,可以说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因此,如果传统制造业企业不对他们的企业结构重新进行整合,不改变过去的发展模式,那将无法吸引到消费者的目光,最终导致企业逐渐衰落,走向破产倒闭的后果。但互联网技术的产生,能够打破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困境。尤其是“互联网+”新型形态的产生,能够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提供广阔的平台,整合有效的信息,使传统制造业企业能够在市场中拥有一定的竞争力,迈出制造业的“寒冬”时期。
我国传统的制造业企业主要是依靠低成本的产品加工制作,但目前由于周边发展中国家更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我国在低成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不再具有竞争力。加之,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进一步抑制了外部需求,降低了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1]因此,我国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利润减少,产业发展逐渐低迷。
4.2 运营数据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电子商务模式的组成主要有B2B、B2C、C2C、O2O。其中O2O是“互联网+”产业下的一种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它的益处在于,产品订单的在线产生,消费者的每笔交易都可以被追踪到,能够使消费者在线上选择心仪的服务再到线下享受。线上与线下信息的相互融合,首先能够让企业快速掌握消费者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老客户的维护;产品能够得到更多的曝光机会,宣传与展示的效果大大提升,能够吸引更多新客户到店消费。其次通过在线预订的消费方式,企业能够合理地安排经营节约成本。
4.3 组织社群化
其中:AGR为扩展强度指数;和分别为第n+i年和第i年的城市建成区面积;n为以年为单位的时间跨度,其值越大,表示扩展速度越快,反之则慢.
5 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措施
由于目前传统制造业企业只做简单的产品加工,没有考虑到企业的整体规划,在产品包装、产品营销、产品的市场调查等方面缺失经验,企业的内部规划不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导致产品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无法长远发展。
由于“互联网+”形态的出现,使得企业未来的内部管理与外部资源整合边界模糊,很难界定内外部。因此,在外部资源整合方面,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将外部消费者、三方企业合作以及资源利用上做出合理的配置,需要引起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思考。
5.1 自主创新技术的研发
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拥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基础上,只有企业立足于新型的创新技术手段,才能够依靠创新技术带动企业传统产业模式的改变,构建一个适合传统制造业企业新型的发展模式。因此,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企业必须对智能制造业技术提起重视,并将其作为自身发展的突破口,依靠自主创新与自有品牌,达到品牌核心竞争力,最终为全面推动企业发展奠定基础。[3]
从《暂行办法》的相关内容可以发现,网约车平台的属性是企业法人,这就要求其同时拥有线上服务能力和线下服务能力,需要由相关部门进行认定。其中线上服务能力的认定受网约车平台申请注册的地点决定,由当地省级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其认定结果有效范围较广,在全国有效,而线下服务能力的认定主要受申请所在地影响,由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核判定,认定结果有效范围较小,仅在当地生效。这两种服务能力既是网约车平台主要运营业务内容,更是网约车平台的成立的核心基础。
5.2 优化企业的内部结构
“互联网+”背景下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内部结构优化,需要做到转型方向的准确定位,产品制造环节的精细化管理经营,企业内部产业流程简化,以及企业内部信息流通的透明化。任何技术都只是工具,只有将企业内部的定位、细节、流程梳理好,才能够借助软件技术、互联网技术完成传统模式的转型,继而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与目前互联网时代的局面。
6 结 论
综合全文,“互联网+”形态的出现,既让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面临挑战,又为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契机。传统制造业企业只有把握好当下的发展时机,清晰定位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企业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并拥有自主创新技术与自主品牌,再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借助互联网平台,为企业的发展创新模式,实现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真正转型与升级,从而能够适应时代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雪,张骁.“互联网+”背景下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微观策略及路径:价值链视角[J].学海,2017(3):86-90.
[2]罗序斌.“互联网+”背景下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9,32(1):18-29.
[3]张拯华,张昊,朱永恒,等.“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与机理选择[J].纳税,2018,12(35):233.
[DOI ] 10.13939/j.cnki.zgsc.2019.30.056
标签:“互联网+”论文; 传统制造业企业论文; 转型升级论文; 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