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议“会计大同”—基于1986年工作实践提出这一理念
朱崇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摘要】 本文从提出“会计大同”的改革实践、探索“会计大同”的基本思想理念、提高“会计大同”的价值三个方面回溯、品鉴和重议“会计大同”理念的中华民族文化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会计大同”;改革实践;思想理念
1986年,笔者在参加制定全国《国营农场财务会计制度》期间提出“会计大同”这一理念,1992年笔者参加制定了全国《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提出“会计国际接轨”,到2006年财政部颁发较为全面的《企业会计准则》,20年间,从执行会计准则到取消行业会计制度,“会计大同”的理念在逐渐深入。
一、“会计大同”理念的提出
从1984年12月到1987年末笔者参加制定了全国《国营农场财务会计制度》,于1986年提出“会计大同”的理念。农场财会制度也称农垦财会制度,当时制定制度分三个小组(财务制度组——由财政部郭静宁负责、会计科目组——由农牧渔业部曹风负责、会计报表组——由财政部纪克绳负责)。笔者在会计科目组负责具体工作,并配合会计报表组的有关事宜,会计科目和报表构成会计制度,会计报表项目名称离不开会计科目名称。改革开放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农场创办家庭农场,农业形成双层经营体制,还大力推行“农工商”综合经营,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场会计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会计科目不能局限于农业范畴。笔者找到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服务业等10多个行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对这些行业的近千个会计科目做出了一项创新性的举动,抛弃叠加法,采用分析比较法,去掉相同的会计科目,留下不同的会计科目,再根据这次会计科目厘定的原则思想和农场的实际情况,重新排列组合,对这些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如“揉面团”一样反反复复深度揉合融洽。为此科目和报表组耗时两年多,巧妙地将众多行业会计的科目、报表结合在一起,自成体系,形成适用于农场经济体制改革后需要的72个会计科目和18张会计报表,使人感觉毫无违和感,表现了农场新会计制度的活性和理性。在此过程中,笔者想象多种会计的融合进而提出“会计大同”的理念和主要内容,是笔者在制定制度实践中自然而又必然的联想之举。当时曹风、纪克绳等领导极力赞同“会计大同”的理念,鼓励要进一步将“会计大同”扩大研究下去。后来《国营农场财务会计制度(上)(下)》正式出版,将原来单纯传统农业会计成功改革成“融集多业 独创特色”的会计制度,称为“改革性”制度,得到当时财政部会计制度司冯淑萍的认可和称赞:“这次农垦会计制度将多行业会计融集一体,可以说达到天衣无缝,是独有的创新,是以后多行业综合性会计制度的模板。”
“Canterbury”英格兰肯特郡的一个城市,有许多古旧精美的建筑,包括英国国教会的著名的中心大教堂。1170年托马斯·贝克特在这里遇害后,此地成为基督徒朝圣地。现在是重要的旅游胜地。1988年坎特伯雷大教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克劳瑟,2007)。[13]译者采用音译的方法,保留了源语言文化,但是由于儿童读者在身心发展两方面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太多的异质语言会超过他们的知识范围和理解能力。添加注释,会更易于儿童读者接受。
1992年笔者和周康平(和笔者同单位)在北京参加财政部制定全国《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目标是和国际接轨,称为“接轨性”制度。后期财政部颁发了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运输(交通)企业、运输(铁路)企业、运输(民用航空)企业、邮电通信企业、农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企业、对外经济合作企业、旅游饮食服务企业、金融企业、保险企业13项行业会计制度。这次“接轨性”制度改革使会计人员从传统固定的会计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这13项行业会计制度为研究“会计大同”提供了较好的依据,并创造了条件和基础,增加了研究信心。
将基站(0,0)所在六边形网格作为第0层,从内向外进行网格的分层,由于区域内共有M个蜂窝网格,而第k层中包含6k个网格,故除第0层外,总层数L满足3L2+3L+1≥M>3L2-3L+1,则总层数对于某个网格而言,假设其中心点坐标位置为(xp,yp),若|yp|则对应的层数kL,k∈N*);反之,对应的层数
从立法层面来看,我国目前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法规有六千多部,但均未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法律上的主体地位做出明确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法律规定的集体经济主体。《民法总则》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取得法人资格;未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法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这两条均规避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法律主体问题,主体法律地位还是未得到解决。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在1992年13项行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打破行业界限的、集财务与会计制度于一体的财会制度标准。2004年4月22日,财政部颁发《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笔者从2001年下半年到制度的颁发,参加了《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制定的全过程,在我国会计制度中第一次引入“生物资产”概念,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2001年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农业》中,将与农业活动有关的资产分为“生物资产”、农产品、收获后加工而得的产品,之后才有2006年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使用“生物资产”概念和国际趋同了。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38项具体准则》,确定了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等。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其中有配套的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报表体系,笔者根据《基本准则》 《38项具体准则》 《应用指南》研究“会计大同”理念的有关问题。2006年执行会计准则,取消行业会计制度,使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会计方法、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开始通向“会计大同”的彼岸。
⑥以村庄为单位建立垃圾集中收集和中转设施,建立“户收集、村集中、乡(镇)中转、县(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利用规划的坑塘对垃圾进行填埋时,不仅要采取工程设施,控制渗渣液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而且还要恢复原地貌,种植花草树木,实施绿色工程,美化环境。
在研究“会计大同”时有人提出名称值得商榷。一是源于中国古代思想的“大同”,似乎大了一些,还有搬用之俗。二是和中国古代思想的“大同”意境不一,会计和社会不一样,用“大同”不妥。三是有关部门提出会计“国际趋同”,不会采用“会计大同”。1992年之后,周康平同志多次提出要继续研究“会计大同”,由于这项研究是大工程,当时势单力薄,2000年又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使“会计大同”研究慢慢淡化、搁浅。如今在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国际趋同的情况下重议“会计大同”理念,是为有兴趣的同仁提醒深入研究“会计大同”之道(道理和道路),并为“会计大同”的价值立名,这是有必要性、必然性与可行性的。作为会计学术研究,打破行业常规会计模式,以未来思维为导向,研究未来行业融合会计的发展前景,形成新的会计观、会计价值和会计精神文化,引发开启无尽想象的研究空间。
二、探索“会计大同”的基本思想理念
从实际看,“会计大同”的名称既古老又崭新,是古今雅俗和古韵新风的融合,是中国式会计世界观和会计价值观及方法论的体现。会计业务处理根据不同情况,企业会计准则做统一处理方法。持有股票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应该计入资本公积而不能计入营业收入,这样按会计准则处理就和利润脱离关系,使经营管理者无从用“收入”操纵利润。会计处理的深层思考,即会计的思维方式是有逻辑性和合理性的。会计“打坐冥想”是必须的功课,应做一个会计“思想者”,所以从根本上说会计和“会计大同”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会计和“会计大同”透过现象看本质,“会计大同”是会计人员总结改革实践经验提出并形成的一种理念,进而指导推动会计改革与发展,是用中国式语言解释的会计现象,是中国的会计之道,是中国本土接地气的地道说法,是对会计发展美景气韵生动的表述,是在世界范围内以彰显影响的中国式提法,让“会计大同”在国际交流互鉴中进一步强化会计国际趋同的中国感,这也是“会计大同”的价值所在。
之后笔者和周康平进一步商量确定“会计大同”的基本研究思想:(1)遵循会计发展的所趋大势;(2)取消行业会计制度,实施统一的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3)需要与国家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4)应循序渐进式演变,降低会计改革的摩擦成本;(5)应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并能匹配国家法律法规等。基本研究路径:(1)应统一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处理原则、会计方法、会计科目、会计报表;(2)应认定统一的账证格式、电脑程序等;(3)应包括成本核算;(4)应包括会计精神(会计价值、会计方法论原则和会计行为规范的抽象与概括);(5)应保留以往行业会计行之有效的历史经验和做法,适应新形势、新业态的要求。这些形成“会计大同”的研究体系。
将“会计大同”这种现象作为一种视角去研究,也能研究出别致而严肃的会计之道。借助会计改革的机遇,在立名“会计大同”中不断充实和完善有关体系内容,把握“会计大同”的方向,为会计未来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会计人员的“会计大同”思想和“会计大同”精神有很大的意义,这是时代交给会计人员的一项使命。
“大同”的历史渊源。“大同”的概念最早应追溯古代《诗经》中的《硕鼠》篇,对“乐土”“乐国”“乐郊”的思幻。孔子和他的72个弟子及其学生提出“大同”理念的《礼记·礼运》大同章(又称“礼运大同篇”),理想化的“大同小康”思想。这些古人先哲奠定了后来历代“大同”思想的发展基础,形成我国骨子里的元素。近代康有为的30卷20万字《大同书》,梁启超将《大同书》概括为13个方面,其中第一个就是“无国家,全世界置一总政府,分若干区域”。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发出“振兴中华”的口号,确立了“天下为公 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康有为与孙中山的大同思想和先哲的大同思想,虽细节各有区别,但总体大同小异。还有西方的“乌托邦”,以及现代的“共产主义”“地球村”这些思想也与大同在许多地方有着相似之处。
10月10日上午10点23分,南方电网云南楚雄供电局员工孔雷、李辉福,大姚供电局石羊供电所员工文华,驾驶员尹亮在前往大姚出差途中遇到一辆微型车翻到石羊里长园水库,他们毫不犹豫地齐心协力开展救援,把驾驶员救上岸后,依靠平时练就的应急急救功底,用心肺复苏法救活了这名驾驶员。
多元会计能够共融,会计可以大同。古人的大同思想理念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理想,是天下大同。会计是社会组织的一部分,整个社会的理想大同无疑也应包括会计的大同在内。不敢想不敢干,怎么创新?时至今日世界“大同”的形式多样,如世界互联互通的网络大同、网络通信和可视电话使全球任意两点或多点近似面谈的通信大同、英语和汉语与国际语言融合的语言大同、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势不可挡的经济大同、多方面原因将促使世界政治体制大同化改革、各国各族文化交流沟通和取长补短融会贯通的文化大同、“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一支跨国特种部队的军事大同、各国家法律交流沟通趋同的法律大同等。这些不断形成世界综合大同,“会计大同”是综合大同的一部分。
(3)不同性质集料在不同级配类型下表现出的摩擦系数有较大差别,集料对抗滑性能的影响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设计有密切关系。
从实际来看,不是以“会计大同”名称来改变会计世界。“会计大同”方向是清楚的,大道之行必将前行,朝着“会计大同”的方向迈进。财政部2006年(财会[2006]3号)印发《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该文要求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有关行业会计制度。取消行业会计制度从会计准则上掀开了新篇章,这充分说明并实践也证实了,在执行会计准则中会计“大同”了。
“会计大同”的“大同”,是源于古人的大同说法,借用理想的仿词。“会计大同”理念不是古人理念化、理想化、思幻化的,而是在当代具体化、行动化、现实化的,这是不同点。“会计大同”理念的基本思想和含义是会计不分行业的统一。“会计大同”不是简单地等同,含有方向、借鉴、沟通、联通、贯通、融合、认可、趋同等内容,是会计发展的一种客观规律。“会计大同”有历史逻辑、时代逻辑、思维逻辑,同时也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与传统的会计理念相比,“会计大同”有三个维度:自身维度——形成新会计模式;时间维度——进入新时期(新时代)阶段;空间维度——跨过行业和“国际趋同”。“会计大同”与会计“国际趋同”意思相近,没有矛盾,“大同”不是完全相同,“趋同”也不是完全相同。“会计大同”的内涵和外延,比“国际趋同”更广泛。其基本内涵思想不仅仅是特指会计处理原则、会计方法、会计科目、会计报表、成本核算等的“会计大同”。我国儒家追求的“天下大同”是他们的最高思想境界,这是天道精神的体现。“会计大同”是会计人员追求的思想和精神,是会计思想和会计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古今会计文化和会计价值观的结合,是“会计大同”的本质内涵,体现了我国会计规范的自信。利用“会计大同”,是弘扬我国“大同”精神的一种方式。
我国古人的“天下为公”大同思想,应是对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和期待,是我国先哲对人类社会观固有的理念,求“大同”一直是国人之梦。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中国梦”具有丰富的文化根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同”理想价值和精神实质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已经成为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新的重要全球战略思想,是全新的重要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作为一种超越民族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这是我国领导人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给出的“中国答案”,在当今世界的意义比“天下为公”更具理性和现实性,不仅写进中国宪法,还多次写进联合国的重要文件,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同,从中国理念与行动转化为国际理念与行动。“一带一路”也是源于古丝绸之路。所以,“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是对我国先哲理念的超越转化。
三、提高“会计大同”的价值
研究“会计大同”的意义不是取代什么,而是提高“会计大同”的价值。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这些都是“会计大同”发展的机遇和良好环境。多方面说明,“会计大同”有必要性——是经济全球化带来“会计大同”的迫切必要性;有必然性——是会计发展进程带来“会计大同”的历史必然性;有可行性——是推行会计准则带来“会计大同”的绝对可行性。不断完善“会计大同”的方方面面,形成较为完美的“会计大同”体系,以提高“会计大同”的价值。
制定完善的成本准则。成本准则应属于“会计大同”的体系范畴,“会计大同”不能只有会计准则而缺少成本准则。现在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在不断进行修订和增补。具体准则由2006年的38项增补到2017年的42项。1984年3月5日国务院发布实施《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共6章46条。财政部2013年8月16日颁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财会[2013]17号),共5章53条,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包括制造业、农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业以及其他行业的企业。其他未明确规定的行业比照以上类似行业的规定执行。本制度不适用于金融保险业的企业。”这些成本条例和成本制度,与成本准则比较,内容、形式差距甚远。我国有会计准则,而无成本准则,世界范围内不是没有成本准则,日本高效使用成本准则已经很多年。在研究“会计大同”时感觉我国应该制定成本准则,应该如会计准则那样按号颁发。不能用成本制度代替成本准则,那是无法取代的。会计准则能编制出来,成本准则也一定能编制出来,这是会计人员的理想期待。
用好用准用活准则使之行业化。当初贯彻执行会计准则,很多财会人员没有很好地深刻认识会计准则的概念内涵和理论体系,很多单位盲目地执行会计准则,财会活动行为受会计准则的支配和奴役。当务之急,不是去争论过去会计制度模式的好坏,不是简单地加上一个价值判断,而是研究现在执行会计准则模式的配套行业会计制度,去解释执行会计准则的行业会计制度的转型。首先,要从过去单纯的行业会计制度状态中解放出来。其次,从会计准则绝对权威中解放出来。再次,从不能很好形成和会计准则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中解放出来。如果没有上述三个解放,会计准则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创新很难实现。要达到用好用准用活准则,使之行业化,就要让行业原有的好的制度与会计准则对接,形成“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特点”的新行业会计制度体系。
倡导推行会计精神。会计精神应属于“会计大同”的体系范畴。2005年原财政部部长助理王军向业界发出“锻造中国会计精神”的倡议。王军指出:“中国会计精神应当是诚实守信的品格、客观公正的意识、开放广阔的胸襟和进取创新的追求。其中诚实守信是灵魂、客观公正是根本、开放胸襟是关键、进取创新是动力,四者构成了中国会计独特而丰富的精神内核。”从行业会计精神看,2017年12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黑龙江垦区组织编写的《北大荒绽放的金银花——黑龙江农垦会计精神》:“豪迈坦荡、勤勉节俭、诚实理财、廉洁奉献”。这些基本要素,构成黑龙江垦区会计“气质胸怀、敬业宗旨、行为规范、价值追求”的精神体系。体现垦区会计的本色、德操、根基、境界,鲜明地表达垦区会计的根本利益、根本责任、根本担当、根本纪律、根本信誉、根本行为上的精神要求。黑龙江垦区创建70多年来顶层财务部门有几百名财会人员,他们严格遵守会计行业准则,继承和发扬黑龙江垦区会计精神,是黑龙江垦区会计精神信仰力量的推动者。要积极倡导推行会计精神,更大提高“会计大同”价值力度和影响范围。
会计人员学好三本会计书。按照“会计大同”的体系,需要编辑三本会计书。第一本是以会计准则为主的“会计原理”,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科目报表,一般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等。第二本是以成本准则为主的“成本会计”,包括各行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等。第三本是以会计人文为主的“会计精神”,包括会计精神文化、价值观及其规范、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国内外古今会计名人的会计之道等。当然这三本会计书名是暂定的,学会这三本会计书,会计人员到那一个企业(单位),再了解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单位的情况,是能够很快做好财会工作的。
维护“会计大同”体系对会计“国际趋同”是有益的。“会计大同”哲学的理性思维、正确的价值信念,成为由理性通往价值的桥梁。要坚信“会计大同”文化价值观的自信,要为提高“会计大同”价值发力。我国原有几十项行业和行业门类,形成了几十项行业门类的中国特色会计和会计制度,使会计门类过于复杂,给当今统一融合会计改革带来相当大的难度。而如今必须顺时应势、深入研究,积极宣传“会计大同”,给会计国际趋同导向提供更多猜想空间。应将“会计大同”纳入会计学术研究范畴,确定一个合适的评价函数来定义“会计大同”的价值。以“会计大同”价值哲学来研究“会计大同”,进一步发挥“会计大同”的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责任编辑:马金杰)
标签:“会计大同”论文; 改革实践论文; 思想理念论文;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