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电气技术已成为建筑物功能实现的重要保证手段。正确使用电气技术,能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反之则会留下各种隐患,甚至影响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建筑电气的应用性和科学性加以规范,切实保证电气技术的安全性能,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应用
引言
智能建筑的概念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成效的形势下,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不断加深,我国智能建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无线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建筑技术快速发展历史条件下,智能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智能建筑一部分的电气技术同样需要受到高度重视,但仍然有很多建筑企业对电气技术在智能建设方面的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因而在智能建筑的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否则就会由于电气技术应用不到位而导致智能建筑“不智能”的问题,这一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有益探索。
一、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
对智能建筑的意义智能建筑是依靠建筑这一平台实现,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设备与线缆安全则都需要依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比如电源技术、抗干扰技术、防雷技术、接地技术、防静电技术、屏蔽技术、防谐波技术、布线技术等。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设备和系统整个工作流程的有效监控,由于建筑本身结构复杂,电气系统的组件繁多、功能多样性,传统的运行方式会导致故障时常发生。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则通过“采集—处理—反馈”,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第一时间将信息进行反馈到控制中心,实现高效率不间断的控制与管理。此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可以将建筑当中的配电、消防、照明及空调等系统连接成一个整体,这就提高了联动能力,有效解决了电梯系统的有序运行和紧急情况下(火灾等)的自动识别等。
二、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1、智能建筑的变配电技术
变配电技术应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变配电系统是否能够稳定运行。此外,将电气节能技术引入建筑物变配电系统,可实现系统能耗降低的目的,从而实现整个建筑体的节能环保要求。通常情况下,变配电系统结构具有可靠性强、结构简单的特点,且等级多低于二级。因此引入节能技术可很好地降低变电时的电耗。由于输电线路的电能损耗会随着电压升高逐渐降低,根据这一情况可适当提高输电线路的整体电压,此外还可以通过节能优化实现变配电系统电能消耗过大的情况。降低电能损耗还可通过缩短变配电系统设备与用电设备之间的距离这一方式,由于输电线路的缩短、提升导线截面面积能够很好地提升电能的利用率。变电设施设置可行性无功功率补偿、调整变配电系统功率因数是实现节能环保的另一措施。
2、智能建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化建筑的核心就是智能化,而通信系统却是建筑智能化的核心,因此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必须要尽可能实现通信系统的自动化。首先智能建筑应该完善数据通信系统,这样可以使智能建筑用户建立局域网,以联接办公区内计算机及其他外部设备完成电子数据交换业务,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用户对这个方面的需求。其次,在智能建筑通信系统设计中应该进一步利用卫星通信技术、IP通信技术、个人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数字微波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等自动化技术,这样可以有效形成比较完善的智能建筑通信网络,进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例如在智能建筑通信系统中应用卫星通信系统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实现全球信息零距离、零时差的交流,实现资源的实时共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梯系统
电梯系统是超高层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电梯系统要求自身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来为高层、超高层的智能建筑服务。电梯系统作为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该系统,是以计算为核心,构成对电梯设备的监控系统。此系统属于BAS的一个子系统受BAS中央计算机的监视、管理及控制,并与整个BAS协调运行。但在实际运行中,电梯常常不能正常工作,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电梯在上升的过程中突然会直掉底层,不能按照正常指令运行,其原因就是未做功能性接地所致。只有在机房内设置一根独立的接地线(绝缘线缆与动力线等截面),采用非金属接地模块独立式接地,接地电阻R≤0.4欧。接地极与原接地极距离为20m~25m呈零电位。做了电梯功能性接地后,电梯才能正常运行。
4、防盗报警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也是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的重要体现,它包括防盗和报警两个组成,与监控系统进行联合使用的情况下,当建筑某个区域发生事故时,报警系统就会及时作出响应,并触动防盗系统,工作人员可以从监视器上实时看到现场情况,然后安排人员进行事故处理。防盗报警系统可以在智能建筑业主人员遇到抢劫、自然灾害等情况下,第一时间准确判断说出实际位置,然后实施有效的救助,这对于保障业主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防盗报警系统综合了先进的无线网络技术、有线传输技术等,可以根据业主的不同需求提供安全可靠的防范救助,实现防火、防盗、防毒、防水等的全方位控制,因此可以为广大业主提供最安全的居住办公环境
防盗报警系统根据结构组成也可以分为简单型和复杂性两种,前者是指一个报警装置配合众多探测反应装置组成的简单结构的防盗报警系统,而后者则是由多个报警装置配合多个探测反应装置组成,多种设备在网络的连接下实现最全面的监控和控制。针对不同要求的智能建筑物,不同种类的防盗系统已经被大量应用在实际当中。
5、防雷接地技术
智能建筑内部有许多布线系统以及电子设备,比如通信化系统、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消防控制系统、建筑自动化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闭路电视系统及其他相应布线系统。这些电子仪器设备以及布线系统所处的部分,耐压等级都比较低,防电磁干扰要求较高,承受雷击能力较低。不管是反击、直击还是串击都会对电子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严重干扰或损坏。因此,智能化建筑的全部功能接地必须建立在防雷接地系统的基础上,并建立一个完整、严密的防雷系统结构。多数智能化楼宇均属于一级负荷,所以应按照一级防雷建筑楼房的保护措施进行设计,接闪仪器选用针带组合模式的接闪器,避雷带选用4×25(mm)镀锌扁状钢质在楼顶组合成小于10×10米的网格形状。该网格结构域楼面金属构件进行电气连接,并与建筑柱头钢筋也进行电气连接,引出下线并利用柱头中钢筋、楼层钢筋以及圈梁钢筋与防雷系统作连接,外部墙面上所有金属构件也需要与防雷系统进行连接,柱头钢筋还应与接地体相互连接,组合成具有多层屏蔽保护的笼状防雷体系。这样不仅能防止雷击对楼房设备造成损坏,还能有效防止外来电磁波干扰。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而且关于智能化建筑各种的功能也有了长远解决的方案。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当下,电气的标准必须要满足安全节能高效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地钻研电气技术,使其更好地融合并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海锋.浅论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5(5):33-34.
[2]印巍毅.浅析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1):881-881.D.
[3]楼鹏飞.探讨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2):1598-1598.
论文作者:王建庆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技术论文; 智能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论文; 防雷论文; 电气论文; 电梯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