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山东方言句式的特点_方言论文

明清山东方言句式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句式论文,山东论文,明清论文,方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以下简称《金》、《醒》、《聊》,《聊》中每种俚曲以篇名首字简称)三部著作既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又具有共同而明确的山东方言背景。《金》一般认为成书于明代嘉靖年间(蒋绍愚2001:24),反映明中叶以后的口语,“公认是用一种山东方言写的”(朱德熙1985:15)。《醒》产生于明末清初,“书中反映的是济南、历城、章丘一带的方言口语”(罗福腾1996a:229)。①《聊》则反映“清代中期之前”淄川一带方言。(冯春田2004:241)本文在对代表明清不同时期语言面貌又具有共同山东方言背景的《金》、《醒》、《聊》②句式做定性定量分析描写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同时期代表通语面貌的句式语料的分析比较,并联系当今山东方言句式的实际,重在挖掘三部著作句式的方言地域特征。

就我们所掌握的句式材料看,《金》、《醒》、《聊》三部著作句式所体现出的山东方言地域特征的总特点为,它们往往与通语的发展演变不同步,滞后于通语。以“比”字句为例,《金》、《醒》、《聊》中“比”字句都包含有“X比Y”式、“X比YW”式两种类型。

(一)“X比Y”式。如:

(1)他家私巨万,富比王侯,家中那一件没有?(《金》57回,770页)

(2)不如将兄弟晁为仁的儿子过继一个罢。犹子比儿,这能差甚么?(《醒》53回,712页)

(3)本朝就有一个人,可以比那王祥,他兄弟就可以比那王览。(《聊·慈》1回,68页)

(二)“X比YW”式。如:

(4)周守备见了春梅,生的模样儿比旧时越又红又白,身段儿不短不长……(《金》86回,1308页)

(5)晁大舍次早起身,便日日料理打围的事务,要比那一起富家子弟分外齐整,不肯与他们一样。(《醒》1回,10页)

(6)万岁听说,看了一看,笑道:“你比那一个的模样还略强点。”(《聊·增》12回,764页)

《金》、《醒》、《聊》中“比”字句类型及其出现频率可列简表概括如表一:

“X比Y”式“比”字句是一种古汉语句式,早在先秦就已存在。(史佩信1993:457)“自六朝以来是趋向衰减的”,到现代汉语完全消失。“与它相比,(X)比YW式的使用,六朝至明,表现为一种平缓的增长趋向,而从明到清,则出现了激增。”(黄晓惠1992∶219)据黄晓惠(1992)统计,明代“X比Y”式与“X比YW”式“比”字句的出现比例为1∶3.5,清代“X比Y”式与“X比YW”式“比”字句的出现比例为1∶8.3,这与《金》、《醒》、《聊》是有一定差距的,由上表我们可以推导出,《金》、《醒》、《聊》“X比Y”式与“X比YW”式“比”字句的出现比例分别为1∶1.6;1∶5.4;1∶3。这可以说体现的是《金》、《醒》、《聊》山东方言的背景特色,表明明清时代山东方言“比”字句的发展演变相对迟缓,滞后于当时的北方话系统。

同时,明清山东方言句式发展滞后于通语,还体现于“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金》、《醒》、《聊》中的“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依据比较标记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似”字句、“如”字句、“起”字句、“其”字句、“及”字句、“的”字句、“过”字句七种类型。③如:

(7)王六儿道:“还有大似他的,睬这杀才做甚么!”(《金》99回,1479页)

(8)这是奇货可居,得他一股大大的财帛,胜是那零挪碎合的万倍。(《醒》94回,1271页)

(9)他大如我,我还不晓的他老人家没了,嗔道今日怎的不见他。(《金》78回,1204页)

(10)咱也不消序,一定你长起我,你是姐姐人家,你请转过左边去。(《醒》95回,1288页)

(11)休愁那亲事难成,情管找一个极俊的媳妇,还强其江城。(《聊·禳》7回,348页)

(12)于氏说:“珊瑚虽然强及如今的,只是可不如您那媳妇。……”(《聊·姑》2回,52页)

(13)他爹听说泪两行,你跟着您姑强的您娘,娇儿呀,我近里还来走一趟。(《聊·慈》2回,75页)

(14)恶疾还有利害过天疱疮的么?(《醒》95回,1282页)

《金》、《醒》、《聊》“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类型及其出现频率概括如表二:

张赪(2004:136)在论述明代差比句时指出:“清代差比句的情况从另一方面说明,明代还是Ⅰ型(即‘X比YW’式差比句——引者注)、Ⅱ型(即‘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引者注)两类比较句共存时期,Ⅱ型比较句还是当时一种很常用的差比句,Ⅰ型差比句完全取代Ⅱ型差比句成为优势句型,Ⅱ型差比句固化为一种特殊格式,这些都是在清代才完成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差比句的面貌到清代才定型。”石毓智(2001:204)也指出:“明——清:‘似’字结构解体,其比较级功能落在了‘比’字式上。这个时期完成了形比句中两个比较项的语序从上古到今天的转变。”但《醒》、《聊》中“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却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我们把《金》、《醒》、《聊》Ⅰ型、Ⅱ型差比句出现频率概括如表三:

由此可见,在清代山东方言背景语料《醒》、《聊》中,Ⅱ型差比句并没有被Ⅰ型差比句所取代,反而跟《金》的出现频率大致相当。这也表现出山东方言比较句式的地域特色,说明“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在清代山东方言中并没有萎缩,而是呈平稳发展之势,虽然弱于“比”字句。

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是,明清山东方言句式发展滞后于通语还表现为,有的近代汉语句式甚至不再发展演变,在山东方言中得以沉积,通行于当今的山东方言。如“的”字“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在当今山东方言中仍有所体现。如:

(15)穷了给一口,强的有了给一斗。④(山东无棣)

(16)种一升,打一捧,强的在家歇着种。(山东庆云)

(17)秋天弯弯腰,强的冬天围村转三遭。(山东滨州)

(18)懒汉回了头,力气大的牛。(山东临朐)

在当今山东方言中,存有“的”字“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的区域分布比较广。“据目前掌握的材料分析,持这种说法的县市主要散布在鲁北一带,利津、垦利、河口、广饶属东营市,惠民、滨州、无棣、博兴、高青、邹平属惠民专区,淄博(张店)、淄川、周村、桓台属淄博市,寿光、临朐属潍坊市,庆云属德州专区等。”(罗福腾1992:202)

而且,“似”字“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在“鲁西南的部分地区”仍有所保留。(钱曾怡2001:293)如:

(19)他大似你。(山东金乡)(20)瘦死的骆驼大似马。(山东金乡)

《金》、《醒》、《聊》中还存有一种“VP+不”式反复问,肯定项后可出现语气词“呀”。如:

(21)若不依我,打听出来,看我嚷的尘邓邓的不!(《金》72回,1054页)

(22)你说你敢招架他不?(《醒》57回,774页)

(23)大哥,怎么样着?去呀不?(《醒》73回,987页)

(24)娘子……一霎时写了一篇,递于相公说:“你看看支的不?”(《聊·蓬》4回,266页)

(25)你愿意去不?(山东聊城)(26)吃饭啵?(山东东平)

一种形式为肯定项后出现语气词,主要通行于鲁中、鲁北、鲁西北地区。“语气词的读音在各地听起来都较为含糊,但仍能听出地区间的差异。比如淄川等地听起来是(写作“啊”),寿光、博山、利津等地听起来是(多写作“呃”),而在临清、德州等地听起来却是一个VP末音节韵母拖长的音(多采用零形式)。”(钱曾怡2001:297~298)如:

(27)这个人老实呃不?(山东寿光)(28)看电影啊不?(山东淄川)

(29)记得啊不?(山东无棣)(30)你去不?(山东临清)

《金》、《醒》、《聊》中有的句式,有时在某些方面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超前性,其发展演变快于通语。如通常认为《红楼梦》代表“十八世纪中晚期的北方官话”(钱学烈1992:285),其表处置的“将”字句、“把”字句此消彼长的速度就远远慢于《金》、《醒》、《聊》,《金》、《醒》、《聊》中“将”字句萎缩、“把”字句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通语。“《红楼梦》中作为处置式的把字句共1021个,处置式的将字句886个,把字句略多于将字句”。(钱学烈1992:283)我们把《金》、《醒》、《聊》与《红楼梦》中“把”字句、“将”字句的消长情况概括如表四:

这表明,在《金》、《醒》、《聊》所代表的明清山东方言中,“把”字句的发展与“将”字句萎缩的速度快于通语,体现出明清山东方言处置句式的地域特征。

再如比拟句式,《金》、《醒》、《聊》中共出现比拟助词“一样”、“似的”、“也似”、“相似”、“是的”、“一般”、“般”、“样”八个。李思明(1998:131~134)把晚唐以来的比拟助词分为两大系:“似”系和“般”系。“‘似’系先后有‘相似’、‘也相似’、‘也似’、‘似’、‘也似的’、‘也似价’、‘似的’、‘也是’、‘也是的’、‘是的’等词,‘般’系先后有‘一般’、‘般’、‘一样’等词。”并指出,晚唐以来的比拟助词“似”系和“般”系比重互换,“由‘似’主‘般’次到‘般’主‘似’次”。

《金》、《醒》、《聊》“似”系和“般”系比拟助词的出现频率我们列简表概括如表五:

由此表可见,《金》、《醒》中“般”主“似”次的倾向突出,与晚唐以来汉语比拟助词的发展演变相一致,甚至快于其后代表“十八世纪中晚期的北方官话”(钱学烈1992:283)的《红楼梦》。据李思明(1998:134)调查,《红楼梦》中“似”系比拟助词出现频率占36.5%,“般”系为63.5%。但《聊》中“似”系和“般”系却大致相当,“似”系为49%,“般”系为51%,迥异于《红楼梦》,体现出山东方言句式发展演变的超前性。

《金》、《醒》、《聊》中有的句式现象比较特殊,为山东方言所特有。如“起”字差比句,“大概兴起于明末清初,具有区域性,应是山东方言语法”。(冯春田2003a:659)《醒》、《聊》中分别出现9例、6例,各占其“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总数的16%、13%。如:

(31)我和狄大哥是同窗,我大起他,还是你大伯人家哩。(《醒》66回,890页)

(32)寄姐道:“罢!人见来还好哩,还强起你连见也没见!”(《醒》83回,1122页)

(33)看着模样不大精致,俺这心里还俏别起人。(《聊·禳》16回,385页)⑥

(34)怎么说王龙家小厮强起我?(《聊·增》14回,772页)

“起”字差比句的“起”源于“兴起”、“起来”的“起”,用于动词性成分之后,做补语,表示“达成”或“实现”义。当“起”用于形容词成分后,做形容词的补语,“起”是由形容词的补充成分渐虚化为比较标记的。(冯春田2003a:659)“起”字句在当今的山东方言中,仍得以保留,且分布面很广。据罗福腾(1992:201~202)调查,“这种说法通行于山东东部、中部广大地区,面积近全省三分之二”。“在通行1.1式(即“起”字句——引者注)的方言中,在A/V的适用范围上有些差异。威海、牟平、青岛、潍坊、沂南、济南(老派)等地,不论是比形状(形容词),还是比动作(动词),一般都可用1.1结构。但是,德州方言则多用于比性状,如‘强、好、大、冷、野、热闹’等,比动作时则较少使用1.1式。东平的情况与德州相类似。临清方言则只能用来比性状,即形容词才适用这类句型,动词则不适用。德州、东平、临清均位于山东西部地区,其使用范围较窄的事实与中部、东部地区使用范围较广的局面形成对照,反映出‘N1+(不)A/V+起+’在使用范围上是由东往西呈逐渐缩小的趋势,直至消失,据查,西边的聊城、阳谷、郓城、菏泽等地未见有这种说法。”此种分布状况从地理条件上可以得以解释。《醒》、《聊》的方言背景属于山东中部地区,山东东部、中部地区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与外界语言上的接触较少,相对封闭,因而发展变化较慢,甚至保守。而山东西部地区,由于运河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地商贾大量涌入。“外地商人不仅带来了他们的商品,而且还带来了他们的方言,这对当地的汉语是发生了一定影响的。”(张树铮1996:89)鲁西不存有“起”字差比句也在情理之中。当今山东方言“起”字句由东往西逐渐缩小,乃至消失,这种现象似乎可以印证《金》体现鲁西一带方言的说法,因《金》中不存有“起”字句。

本文从笔者博士论文《明清山东方言背景白话文献特殊句式研究》概括而出,从研究思路与方法都得到导师冯春田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谨表谢忱。

注释:

①徐复岭先生认为,《醒》为明清之际原籍曲阜后移家滋阳(今兖州市)的贾凫西所作。(徐复岭《醒世姻缘传作者和语言考论》,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7页)如此《醒》体现的则是曲阜、兖州一带方言。但罗福腾(1998:120)认为,《醒》书“是用山东方言写成的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②《金》、《醒》、《聊》总字数约为245万字,其中《金》为97.6万字,《醒》为87.4万字,《聊》为60万字。(罗福腾1998:118)本书研究所依据版本为:陶慕宁校注、宁宗一审定《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翟冰校点《醒》,齐鲁书社,1994年版;盛伟编《蒲松龄全集·聊》,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参阅《全本金瓶梅词话》,香港太平书局1992年版;路大荒整理《蒲松龄全集·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电子文本,《醒》借助语料库《国学宝典》。

③同为山东方言背景的贾凫西鼓词中比较标记可以表现为“给”。如:

人都说他已落了个万世骂名,还利害给遭刑正法,依我看来,当日在华容小道,撞着关公手中,被他老人家提起青龙偃月刀,一刀斫为两段,岂不直捷痛快!(《历代史略鼓词》14页)

关德栋、周中明(1982:21)校注《贾凫西木皮词校注》把这里的“给”解释为“给予”是不恰当的,从上下文看,也显得牵强附会。“起”字句的“起”与“其”字句、“及”字句、“给”字句的“其”、“及”、“给”,声音相同、相近,可以视作同一轻读音节的不同语音变体或书写形式。

④例(15)~(20)、(25)~(30)均引自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293页,齐鲁书社2001年版。

⑤罗福腾(1996b:32~33)也指出:今天的山东章丘、历城一带的方言“省略式‘VP不’最为通行”。

⑥这里的“俏别起人”义即“俏起别人”。

标签:;  ;  ;  ;  

明清山东方言句式的特点_方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