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王程

营改增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王程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营改增政策的不断深入实施,在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正在变得日益广泛起来,且在营改增下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对其的优化和完善。本文就如何在营改增的背景下实施BIM工程造价管理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营改增;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

一、营改增下BIM技术的应用环境

1.1BIM技术的概述

什么是BIM?它是指建筑信息模型。如今,该模型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BIM的理解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内容:(1)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对建筑项目的信息进行处理,然后整合到数字化信息模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的满足了项目施工中多元化的要求。(2)BIM系统使得建筑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因为通过BIM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参与者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3)BIM是一种非常可靠数字信息模型,因为它是以标准的数据为基础,使得建筑信息可以相互分享,提高了建筑的效率,保障建筑行业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1.2关于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的现状

目前,以定额管理为指导文件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我国建设工程主要采用的管理方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定额标准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招标投标制度也获得了完善,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国外管理水平来说,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依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包括:(1)建筑单位肆意妄为,没有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进行报建和招标,任意施工,拖欠公款。(2)在竞标的时候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当中标以后就开始为了一己私利而偷工减料,大大降低了建筑的质量,引发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建筑公司的经济效益以及在建筑行业中的良好信誉。(3)工程造价管理方面,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不愿意创新,观念落后,阻碍了企业向着全球化经济形势发展。(4)收集信息的水平较低。有的企业在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缺乏收集数据信息的能力,导致进行工程造价的时候,无法提供精确的信息资源。(5)在建筑市场中,各个参与者为了追求各自的利益,信息没有进行公开和交换,导致信息不对称、已经公开的信息的透明度很低,因此,在建设工程全过程中会经常发生失信行为。

1.3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管理提出新要求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效率和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其中工程造价管理的5D技术的实现也在BIM技术的广泛应用下有望实现。营改增对于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具体内容如下:(1)工程造价中许多费用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不仅如此,在税金的技术方法上也需要作出改变。(2)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投标可能面临着更加艰难的环境,不仅如此,企业的招标书必须在响应国家营改增政策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3)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工程造价管理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企业对于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和动态造价这两个方面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求越来越严格。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获得较大成就,工程造价呈持续上涨趋势,而且建筑行业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这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如此,还阻碍了建筑工程造价的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广泛应用BIM系统,在应用BIM的时候要及时解决BIM系统中的缺陷并且不断推广该系统,充分发挥建筑信息模型的作用,改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提高建设工程全过程工作的效率,促进建筑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工程造价管理探究

一是就应用内容来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下,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利用BIM技术对其的辅助性管理,主要是根据有关评估体系,多维度的分析工程造价中存在的海量信息。就项目合约阶段而言,主要是施工企业与业主一道,确认合同中的有关工程价款的部分,把有关资料创建工程的BIM模型。而就施工阶段而言,主要是施工企业借助BIM模型控制工程建设成本,从而在材料采购和施工部署以及统计工作等得到高效合理有序的实施。

二是在决策阶段,主要是利用BIM技术强化项目估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因为这一阶段主要是确保各项技术指标,而这些技术指标给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较大。比如项目建设的水平和施工工艺设备选择。一般而言,项目决策阶段给整个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超过了80%,所以决策阶段开展投资造价估算过程中,应加强BIM技术的应用,并与业主一道就设计方案进行比较与选择。由于这一过程中缺乏设计图纸的支持,所以工程造价难以精准地把握,但是我们应利用BIM软件中的历史数据,并以统计数据为参考来拟定工程方案造价,这样就能确保工程价格估算更加准确。尤其是应借助BIM模型的技术参数和工程与材料等模型信息,能有效的强化投资估算的精准性。

三是在招标阶段,主要是利用BIM技术强化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往的造价管理中,招标阶段的工程量清单主要是造价人员采取人工的方式计算。但是随着营改增的实施和日益复杂的建筑工程中,利用BIM软件进行建模时,能更加准确地分析工程量,且具有的优势十分明显。通过BIM实施招标项目预算时,应结合现有的图纸构建算量模型,并结合所确定的技术进行计算参数的设置,在算量模型建立过程中,主要是结合具体的构建类型进行工程方法的设计,并利用计算软件整理和编制工程量清单,这样就能更好地减轻计算的量,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细节优化和统筹工作之中。

四是在施工阶段,主要是利用BIM技术强化动态管理工作的开展。具体就是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利用BIM软件对项目建设信息进行实时高效地整合,这样施工人员就能更好地对成本与进度进行高效的协调。而以往的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工程信息模型主要是利用图纸与纸面文件,导致工程进度调整和技术变更中难以确保统筹工作得到高效的开展,导致施工各方的对接存在较大的难度,最后导致工期被延误。加上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较为复杂,以往的材料管理难以在施工阶段实现统筹兼顾,因此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等方面的实际消耗难以得到及时地统计,导致使用行为超出原计划,很多时候只有在工程项目结算之后才发现,导致造价管理难度加大。所以应用BIM技术能实现工程材料与设备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对工程建设成本的高效控制。

五是在竣工结算阶段,利用BIM技术主要是进行项目结算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竣工阶段,结算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即便是其给工程成本的降低带来的影响较小,但是能给工程资料的统计和日后的工程建设管理方式的改进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因而利用BIM技术强化项目结算管理时,能将日后造价管理中的单据文件不完整和审核不通过以及结算失实和高估冒进等方面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在提高工程管理的透明度的同时,还能促进其监控力度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实践表明,基于BIM技术的造价管理优势突出,可较好地实现工程量计算和造价估算、设计方案纠偏、创建成本信息和成本计划,监测和控制预算外变更造价,有利于施工方合理配置资源,加快工程进度,为建设项目带来多方效益。尽管当前基于BIM技术的造价管理推广应用尚存在一些障碍,但随着BIM相关标准规范的出台,BIM造价管理软件的功能完善,项目协同管理机制的不断改进,在新税制下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闫玉龙.营改增后施工项目管理探析――以某BT项目为例[J].河北企业,2017(12):36-37.

[2]袁兴圣,张梅芳.探讨营改增对建设工程计价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9):23-25.

[3]傅为华,马丽鹰.营改增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2016,47(07):657-659.

论文作者:王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  ;  ;  ;  ;  ;  ;  ;  

营改增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王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